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江湖老刘,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近日,美团因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冲上了热搜,这也是继阿里巴巴182亿罚款后,第二个被反垄断调查的互联网巨头。一个月内连砍两刀,国家对于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调查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的坚定。下一个会是谁?业内不少人士把目光投向了被传即将上市,和美团同为TMD一员的滴滴。
剩者未成 “王”,却成反垄断的目标
当年,网约车大战的惨烈程度不亚于团购和外卖。靠着大规模的烧钱补贴,在出行大战1.0中,滴滴成为了胜者。2015年,滴滴合并快的,2016年8月,又并购了Uber中国,抢占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目前,以网约车为核心业务的滴滴占据市场份额90%以上,从份额上形成了垄断,一直以来,滴滴都被困于垄断的魔咒中。
在反垄断大年,滴滴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早在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新华社就在微信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八成网友认为滴滴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随后,风暴接踵而至。2020年12月17日,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以及国家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发送反垄断调查建议函,要求重启对于四年前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合并案的调查程序。2021年3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10起互联网领域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进行行政处罚,滴滴赫然在列。
而近日,滴滴涉嫌提供服务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被青岛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人民币叁万元整。今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及了一项重要工作——强化交通运输领域的反垄断。反的是谁,早已不言而喻。
垄断阴影还未散去,滴滴“店大欺客”的弊端已经显现,在主营业务上问题频发。一边吸血司机,一边加价乘客,随着司机的不断流失,乘客的体验也越来越差。而安全问题也饱受诟病。从顺风车安全事件开始,滴滴的估值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缩水超过40亿美元。而随着主机厂和互联网平台的加入,网约车战场上,硝烟却再次燃起,出行大战进入了拼服务和体验的2.0时代,未来更多考验的是谁真正给参与者创造了价值,忘了初心的滴滴正在被流量至上反噬。
钱袋吃紧急搞钱,蒙眼狂奔胜算渺茫
谁能想到,作为资本的宠儿,滴滴也有钱袋吃紧的时候。目前有传闻称,滴滴将在IPO前筹集15亿美元的循环贷款。
滴滴没钱了吗?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滴滴融资已知金额累计超过200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滴滴已累计亏损超500亿美元。究其亏损的原因,不仅是为了用补贴防守主营业务的竞品,更与疯狂布局新业务有关。
2020年,是滴滴核心业务受到巨大冲击的一年,也是烧钱最猛的一年。一边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网约车订单量直线下滑,而另一边,滴滴却在疯狂布局新业务。3月,滴滴上线跑腿业务;6月,滴滴货运在成都和杭州试运营,同月,橙心优选上线,滴滴手握百亿资金入场社区团购,并表示投入“不设上限”。但遗憾的是,目前看来,滴滴的这些新业务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一直不温不火。
程维曾表示,滴滴是一家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公司,它出生于血海狼窝,一路尸山血海闯了过来。如今,滴滴也频繁在其它业务上寻找安全感。目前滴滴布局的新领域都处于正在烧钱的阶段,并且需要长期投入,但无论是哪一个赛道都巨头环伺,蒙眼狂奔的滴滴显难有胜算。
加码能源杀入造车,新故事难让滴滴加油
随着烧钱游戏的持续,一边是需要资金输血,一边是资本需要回报,此刻的滴滴,来到了谋求上市的关键节点。出行服务已经出现天花板的滴滴,不得不用新的商业故事,来弥补丢掉的估值。最近更是对准了更大的风口。
4月9日,滴滴出行旗下小桔加油正式更名“滴滴加油”,加码发力能源业务。能源行业是“互联网+”的最后一个赛道,是拥有万亿级别市场,在碳中和背景下,“互联网+能源”领域迎来爆发契机。实际上,滴滴加油是汽车服务三大业务之一,虽然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运营,但一直都未能进入赛道头部。事实上,能源产业和打车有很大不同,需要更精细化的运营和更高的行业壁垒,这是一个需要深耕的领域,前有垂直头部玩家的卡位,后有巨头的入场,滴滴需要摈弃烧钱换流量的打法。
然而,着急的滴滴还是用了老套路,意图用烧钱补贴再造一个“滴滴”。宣布改名后,滴滴加油加大了补贴力度,最高可以达到接近半价。这些优惠所带来的“羊毛”,怕又是滴滴烧钱换规模和市场份额的花样。
就在加码能源的同时,滴滴又传出了将开始启动造车项目的消息。但前有已经上市的蔚来、小鹏、理想新势力三巨头,后有百度、阿里、小米等老牌互联网公司的大举入场,滴滴造车面临更严酷的竞争和更高的门槛。
从最初的出行业务,到近期的加油、造车,滴滴“花式烧钱”的背后,是增长疲软的压力。在腹背受敌中,陪跑9年的滴滴,在反垄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能否讲好新的商业故事,撑起1000亿美金的估值,显然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