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定是新能源车市场最为活跃以及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
单单4月27日一天之内就有两位大佬级的任务宣布下场造车:360集团领投哪吒汽车D轮,周鸿祎造车呼之欲出;创维创始人黄宏生也发布了创维汽车,甚至连IPO都想好了:今年年内申报,希望明年能够挂牌科创板。
随后,4月28日,又有消息传出,OPPO创始人陈明永也在率领团队筹备造车。紧接着,一天之隔,4月29日下午,魅族科技官微就欲盖弥彰地发布海报,并配文“首辆合作___,明天聊聊。” 从海报中不难看出,背景是一辆汽车。
除此之外,曾经一手创立小牛电动的李一男也被爆料早已投身在造车的大军之中。
更不用提,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百度、阿里、华为、小米等等一连串的企业都已经早早出现在造车的热潮之中。
就在“拥抱变化”的2021年上海车展上,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亦呈现出无可阻挡之势。毕竟,这是如今最有活力、最有“钱景”的新科技产业,亦是最具“确定性”的投资赛道。
早就有投资机构类比,汽车将来会是未来最重要的终端之一,正如同现在的智能手机。但也正因为如此,当年国产手机残酷厮杀的一幕,也即将在智能汽车这条赛道上,再次重演。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下饺子一样的造车天团来袭
自特斯拉开端,在2020年市值上涨7倍,一度超过全球9大主机厂市值总和,再加之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造车新势力的带动,国内智能汽车的赛道就这么一热再热,乃至沸腾。
归根结底,是众多入场企业在先行者之后,都盯上了这个赛道的“坡长雪厚”。麦肯锡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呼声日渐高涨,80%的消费者已将智能驾驶功能纳入购车的重要考量。
且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0万辆,实现40%的同比增长。作为世界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这么一块十万亿级别的大蛋糕,谁又想轻易舍弃,谁又不想分一杯羹?
比如,在新造车势力之后,率先进场的是众多科技巨头,自持自身科技研发能力可以颠覆行业,不断大张旗鼓地进军。
今年1月,百度与吉利强强联手,官宣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百度也将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之后,集度汽车汽车正式成立,法人为夏一平,原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
路透社获悉,夏一平表示,对于集度而言,吉利是战略合作伙伴,双方技术共享。具体到工作布局上,百度在整体上负责端到端的服务,主导软硬件研发,吉利则提供供应链网络和资源。这就意味着集度是一家互联网造车企业,而不是传统车企。
而在百度之前,阿里早就跟上汽联合注资百亿成立智己汽车,上海车展首日,其就正式开启了首款电动产品智己L7的预售。按照计划,该款车型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
除此之外,此前一直辟谣再辟谣的手机巨头们,全部扎堆进入智能汽车赛道,甚至都一再加码,根本没有刹车的意思。
雷军直接将造车视为自己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上来就砸了100亿人民币,甚至预计未来10年将总投资美元。在此后的直播中,雷军甚至连小米汽车的大致画像都描绘的一清二楚。
一再重申“三年不造车”的华为,也携手与北汽新能源汽车合作推出极狐阿尔法S,在上海车展现身。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解读中,智能汽车BU代表着华为未来五大战略之一,且今年在汽车部件的研发投入将超过10亿美元。
更不要提,暧昧不明中的滴滴程维,低调造车的李一男,刚刚辞任广汽蔚来CEO的廖兵,投资了哪吒汽车的周鸿祎,连IPO都想好了的黄宏生,悄悄筹备的OPPO创始人陈明永,哪个不是嘴上说着不要,但却诚实地在造车事业上身体力行?
徐直军在华为分析师大会现场的话一句道破天机,华为认为,汽车产业是未来十年最具颠覆性的产业之一。“华为将加大对自动驾驶投资,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为华为带来长期战略机会。”
而更能显示出新造车势力热闹的是,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此前遇冷的新造车势力们正在迎来新一波的融资热潮。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融资共89起,披露的融资金额近1292.1亿人民币,近十年来首次突破千亿元。2021年以来热度持续,已有13起投融资事件,涉及恒大、零跑、法拉第未来等。
以零跑汽车为例,令人意外的是,进入2021年,原本默默无闻的零跑汽车突然“冒头”了。销量不断攀升、获得43亿B轮融资、宣布IPO计划,零跑汽车迎来了爆发期。
领投零跑汽车pre-A轮投资的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就表示,红杉中国在汽车产业有着较深的资本布局和产业联动,零跑汽车在成立之初就聚焦于三电动力系统、智能车联和智能驾驶以及轻量化车身的正向研发,红杉中国也希望和零跑汽车一起迎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未来出行的到来。
“零跑很可能是他们(资本方)最后的一张门票。”在朱江明看来,蔚来、小鹏、理想2020年在美股市场的超强表现,让更多投资者开始押注新能源赛道,资本方也给予了零跑更多关注。
由此看来,不论是财务投资人,还是战略投资者,亦或是创业者本身,都看中了接下来智能汽车赛道的黄金十年。
“其实我们现在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项目,深入造车产业链的团队,如果遇到合适的团队,也会积极参与投资。”曾投出了小鹏、理想的经纬中国,依然在密切注视着这一波造车热潮。
毕竟,所有入局者都相信,汽车将会是未来非常重要的终端,如同手机一样。当然,也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了文章开篇中,犹如当年国产手机残酷厮杀一样,这残酷的一幕也即将在汽车上重演。
“我参加了两届上海车展,2019年的时候,周围都是新造车公司的第一款车,这次来,周围都是新造车企业。”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如此形容今年的上海车展盛况。2021年几乎全民都在造车。
怎样才能成为一家合格的新势力车企?
也正是因为参与者多如“下饺子”一般进入到智能汽车赛道,2021年的上海国际车展直接变成了“跨界造车大发展的元年”。
那么,问题来了,在众多参与者激烈厮杀中,到底该如何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开源证券报告指出,作为汽车、软件、芯片和人工智能等诸多产业的交汇点,汽车智能化正在重塑行业供应链竞争格局。无论是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还是跨界科技巨头,都重新梳理自身在智能汽车产业链中的定位和价值。
毕竟,自2017年与蔚来、理想、小鹏、零跑一起追逐新风口的200多家企业,截至2020年底,只剩下不到40家。很多都倒在了量产的大门前,更多的倒在了PPT前。
在投中网看来,在从此前杀到现在的新造车势力们已经指明了一条非常明确的道路:“软件定义汽车”达成共识的前提下,“电气化”是标配,“智能化”才是关键。
这一切都最终以汽车的销量来做结论的注脚:比如,在三家最新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中,蔚来第一季度累计交付20060台新车,首次季度破2万大关;小鹏超额完成之前预计的12500辆销量,交付13340辆;理想汽车也完成交付量12579辆,同比增长334.4%。
新造车势力三强齐头并进,汽车交付量一再创新高。当然,三强之外,也不乏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零跑 Q1季度订单超1万辆,颇有黑马之势。
再以此次车展上这几家的表现来看,几乎都在大秀特秀技术实力。
蔚来先是发布发布PowerNorth计划,宣布将于3年内,将在8个省市自治区累计部署100座换电站、120辆移动充电车、500座超充站、超过2,000根超充桩以及超过10,000根目的地充电桩。随后又在其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中展示了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NAD(NIOAutonomous Driving),基于NIO Aquila蔚来超感系统、NIO Adam蔚来超算平台等。
这被李斌直接对标苹果公司软硬件议题的发展模式,并为此决定在接下来做好核心技术的自研,除了芯片和传感器,三电系统、智能算法、整车制造都是蔚来自己在做,而自动驾驶芯片,蔚来也已经在研发当中。
小鹏则直接带来了旗下最新产品小鹏P5以及第五代智能电动载人飞行器旅航者X2。小鹏P5直接搭载激光雷达,也将X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适用范围从高速公路扩展到了城市的复杂交通环境。
“在过去创业六年多时间,我觉得做的比较对的事情,就是有毅力和长时间投入,坚持持续的做自动驾驶,即使去年有的车厂砍了很多人,我们的自动驾驶团队依然不会动。”
车展上相对低调的理想汽车,则直接和地平线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后者将在在未来向理想汽车提供极致效能、开放易用的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计算平台。
上海车展次日,李想还在微博表示,理想汽车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明年能够和华为、特斯拉正面较量。“理想汽车现在和以后,所有车型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都是完全标配的,包含软件、数据服务、地图服务、算力硬件、传感器等,既不收软件激活的费用,也不收订阅的费用,无论什么价位的车都一样标配。”
至于零跑汽车,从2015年正式成立伊始,就摈弃了“拿来主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研发。
以此次上海车展之上,零跑汽车着重发布的全新品牌战略“LIMES”,号称以“云、端、芯”三大板块+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出行共享生态圈,就可见一斑。
首先是云+端的部分,这个是指零跑汽车出行车联网的云平台,用户可以彻底在车内解放双手、社交+鱼类,随时享受智能互联,以及多场景的无缝衔接,而这已经成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标配。
而重中之重的则是现在广大汽车厂商饱受“卡脖子”之苦的芯片,对于零跑汽车来说,其完全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已经搭载在了零跑C11之上。通过两颗“凌芯01”配合28个高精感知硬件,C11完全可实现22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这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国产替代,更是解决了最为关键且直接影响到汽车性能的部分,直接从根本上避免了蔚来等车厂临时停产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C11性能版上,零跑首次启用“盘古”油冷电驱,这也是零跑汽车自创立之初就在自研的关键技术之一,更是业界首款可变架构电驱动力总成。比如,“盘古”直接解决了电动车低温耗电的尴尬处境,具备了零下40度超低温启动能力,且直接可以具备>100万公里的超长寿命,满足未来自动驾驶等更多智能化需求。
这些技术的自主研发,一方面直接解决了零跑汽车长期发展中的掣肘,毕竟只有牢牢掌握核心自研技术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另一方面,也给众多造车新势力以发展的范本,只有突破了“卡脖子”的技术瓶颈,才能真正在造车新势力大潮中占据主动权,也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中国汽车及芯片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2021年,相信零跑会卖6万辆。” 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目前的规划是T03按照5万台的目标来努力迈进,C11四季度正式交付,目标是想突破1万辆。”
当然,何小鹏也判断到,这两年进入造车产业的友商越来越多,是因为2021-2025年还是有机会的。互联网厂商、科技厂商、传统造车厂、房地产商等纷纷冲进造车产业,每个大厂商都有自己的明显优点,但2025年之后,智能造车就将从春秋过渡到战国,他希望未来小鹏能成为全球新造车的“战国七雄”之一。
他表示,未来5年,新老势力都还有机会,但到2025年之后,市场将会是从“春秋”到“战国”的变革。放眼世界,未来10年里,全球现存的300家造车企业可能会缩减到10家汽车企业(集团)。
且根据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等新兴产业的历史经验,一旦当某个品类的市场渗透率接近10%,就会进入扩张快车道——根据东北证券研报数据,2007年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首次跨过10%,到2015年就达到了70%,仅用了8年时间。
这样一来,基本上,2020年之后的第三次上海车展,即2025年,行业中的大多数从业者都将见证历史。希望众多参与者不仅仅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见证者,还能在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抢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毕竟,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汽车正在从一个“硬件为主”的工业产品,焕新成为一个自学习、自进化、自成长的“软硬兼备”的智能化终端,成为一个会行走的“智能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