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来源零态LT,作者江城子。
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近期落下帷幕,全场最大焦点无疑是新晋造车巨头——恒大。九款汽车悉数亮相、展位面积高达2600平方米,如此豪气的场面,鲜有企业可以匹敌。
有意思的是,港股恒大汽车连续上扬了近一个半月,却在这次车展后走向下坡路,至于背后原因,外界不得而知。但有一种猜测是,恒大在上海国际车展亮相的九款车,疑似均为模型,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从而影响了其股价变动。
借着中国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恒大从广州一家小地产公司,成功跻身为中国房地产顶尖玩家,公司掌舵人许家印也一度荣登首富宝座。
主业稳定后的恒大开始转型,投资金融、健康、旅游和体育等一众业态,生意做得有模有样,可以说是利润、口碑双丰收。唯独公司最近重点投入的汽车项目,引发不少争议。
从用四个月时间完成新车亮相,到路跑测试进阶,没有一辆车落地股价却暴涨,其目标也着实宏伟——五年内实现从0到年产100万辆的飞越……毋庸置疑,每一个“成绩”都足够引发业界热议。
面对种种质疑,恒大从不正面回应,只是在下一次放出更加“爆炸”的消息。如此粗暴、豪横的打法,国内造车领域独此一家。
即便恒大看起来很有钱,但汽车一日不上线,终究只能停留在“PPT造车”阶段,外界关于其“真拿地、假造车”“资本运作”的议论也不会停歇。
01、许家印“放卫星”?
2018年3月,在恒大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喊出了“新恒大、新起点、新战略、新蓝图”的口号。
站在第八个新三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彼时的许家印豪情万丈提出了一个大目标:计划在2020年实现总资产3万亿,年销售规模8000亿,利税超过1500亿,进入世界100强企业;同时负债率要大幅度下降,下降到同行业的中低水平。
而那时的恒大总资产才17600多亿,位列世界200强。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公司排名,恒大都要在三年时间完成过去花费近二十年才做成的事情。
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倍数级的爆发式增长?如今看来,恒大汽车或是帮助公司达成目标的关键一环。
恒大汽车生产基地车身车间(图:恒驰官微)
恒大造车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段许家印救贾跃亭于水火,最终又分道扬镳的“恩仇录”相信不少人早有耳闻。
当时的许家印并没有向外界展现出躬身造车的计划,更多是通过投资技术导向型整车企业的方式,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也就不难理解,当贾跃亭陷入资金危机时,恒大健康通过收购FF(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关联公司股份全资控股了“FF香港”,而后者持有FF在中国的所有资产。
不过,这个“雪中送炭”的戏码仅仅上演了400多天,就以FF重组宣告终止。
自此之后,恒大也走上了自主造车的道路,造车方式从投资收购整车企业,转变为布局产业链各个环节,躬身入局。尽管恒大过往在汽车行业并无经验累积,也很少接触这个行业,但在决定造车后,并不妨碍其一路高歌猛进,许家印的野心可谓十足。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9月以来的大半年里,恒大疯狂投资布局汽车产业链,先后注资广汇集团、收购国能NEVS电动汽车公司51%股权、收购卡耐新能源58.97%股权、湖北泰特机电70%股份等。
据恒大汽车首席财务官潘大荣介绍,恒大集团仅2019年一年在造车上的投入就达147亿元,且多集中在资本运作层面,未能涉及技术开发、整车组装等工作。
虽然是行业“后起之秀”,但恒大汽车却初生牛犊不怕虎。进入赛道之初,许家印就放出豪言,要在“三到五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计划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
一直以来,许家印给外界的印象都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员工也评价其是“有决断力”的人,但他这次的目标真能实现吗?
根据各家造车新势力公开的数据:2020年,蔚来汽车累计交付43728辆车,理想ONE累计交付32624辆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7041辆车。而从公司成立到首款车交付,三家公司均用了大约四年时间,蔚来和小鹏都是在2018年实现车辆首次交付,理想则在2019年。这也就是说,蔚来汽车用了约两年时间才实现年交付超4万。
各家造车新势力量产数据一览(制图:零态LT)
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此前受到产能和关键零部件影响,交付量也迟迟未能得到提升。从造出第1辆车到第100万辆车上市,特斯拉整整用了十二年。
2020年,特斯拉全年交付量也只有49.95万辆。今年4月26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特斯拉Model 3/Y交付182847辆,同比增长140%;但Model S/X交付2030辆,降幅达到83%。
特斯拉方面还表示,2021年一季度公司设法找到新的供应商,以应对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即便芯片问题解决,按照一季度的交付量粗略估算,全年交付也在75万辆左右,距离百万交付的门槛仍有一定距离。
而恒大距离其立下的“年产销超百万”目标仅剩下四年时间,仍未有一辆车落地交付。再对比其它几家造车企业的速度,许家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的目标,就像是在“放卫星”了。
不过,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国恒大2020年年度业绩会上,许家印却信誓旦旦,他表示,恒大新能源汽车将于今年年底进行试生产,明年进行大量交付,目前进程都是按计划推进中。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此前也透露,今年四季度,恒驰汽车会全面启动试生产,预计明年开始大规模交付,动力电池产品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启生产。
在许家印豪言壮语的不断刺激下,市场投资者也变得异常兴奋。即便恒大汽车迄今没有一辆车交付,仍成功跻身国内车企第一梯队,市值远超其地产主业。
02、买买买的恒大要“换道超车”
一定程度上,创始人性格决定了公司气质。
年幼丧母的许家印跟着奶奶长大。这位老人对于许家印的管教可以说是恩威并用,一方面对其疼爱非常,另一方面遇上许家印不听话的情况也会采用武力方式解决。据许家印自己描述,自己性格中的独立和倔强,可能与从下就缺少母爱有关。
倔强的个性,很多时候能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助力。有熟悉许家印的人曾总结了他的四个性格特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完美主义”“结果导向”“决断力”。
在许家印奉行的人生哲学中,从来不会有“放弃”“不行”之类的说辞。据他在中达集团任职期间的老同事描述:“天塌下来的感觉他不会有,什么事都挺得住,抗压能力很强,而且越压越强。”而这样的性格表现在工作中,往往就是管理严格、言出必行,甚至有时候会显得比较激进
无论是恒大的地产业务,还是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等,许家印一贯的打法都是,用钱创造奇迹。花大把的钱,找最好的人,拿最好的资源,做想做的事。
现在,他又将这套打法用在了造车上。
“恒大以前是搞地产的企业,对于造车是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要经验没经验,要制造基地没制造基地,我们什么都没有,是一穷二白。”许家印曾经毫不避讳恒大在造车上的劣势,公开大方承认“一穷二白”的现状。但恒大有个非常突出且不容小觑的优势——不差钱。
他表示,恒大要从战略上、策略上,开辟一条和全世界所有汽车企业都不同的新的造车道,“不叫弯道超车,纯属于换道超车”。
这条路径可以用15个字总结: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许家印解释,恒大要把能买的核心技术和企业,都买了;买不了的就合作;还要建立朋友圈,与研发企业、零配件供应商等签约;要有大格局、大战略和大规模;将来造出品质、造型、价格均好的汽车。
通常情况下,一辆新能源汽车从概念形成到整车落地,中间需要经历策划、设计、测试、量产等环节。前两个环节相对比较容易,大多消耗的是人力成本,但测试和量产环节就涉及到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和制造,包括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研发。
恒大此前基本上没有任何造车基因,能做的只有买买买,用钱提升实力。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间,恒大集团及其子公司以拉清单式打法,通过投资持股、收购等方式,实现了在销售渠道、生产资质、动力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造车产业链各环节的覆盖。
这一系列操作之后,刘永灼给出的说法是,通过国际并购与合作,恒大汽车在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电池、工程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拥有了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完成从0到1的质变,恒大确实是下了“血本”。最初,公司计划三年投入450亿元造车,但烧钱的速度远超想象。在中国恒大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刘永灼公开表示,恒大当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总投入474亿元。其中,在整车研发设计、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投入为249亿元,而工厂建设、设备采购和零部件采购等合计投入225亿元。
无论哪个板块,都超过了“出行之父”李斌所说的“没有200亿人民币不要谈造车”的门槛。
03、恒大能踢好临门一脚吗
即便恒大造车投入大、声势响,许家印频频立下Flag,外界仍对其质疑不断。值得玩味的是,这似乎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恒大汽车的热情。
财报显示,自2008年以来,中国恒大一直保持营收增长,但近两年营收同比增速明显放缓,从前些年两位数大幅上涨回落至近两年个位数同比涨幅:2019年营收同比增幅2.44%,2020年同比增幅6.22%;净利润方面,2019年和2020年连续腰斩,业绩压力颇大。
中国恒大股价整体也开始走向下坡,显然,单靠房地产主业已经很难让投资者满意,恒大也亟需向资本市场讲出新故事,从而提振投资者信心。
恒大汽车似乎就承载了这项使命。
2020年6月,恒大汽车订立协议收购NEVS剩余17.6%股权,后者成为恒大汽车全资子公司;同月月底,恒大汽车与Koenigsegg联手打造新能源超跑Gemera发布。
消息一经公布,恒大汽车持续低迷的股价犹如坐上了火箭,扶摇直上。自2020年6月12日以来,恒大汽车股价已经累计涨超750%,市值逼近6000亿港元,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汽车厂商。
不仅如此,根据深圳证监局去年10月披露的信息,恒大汽车已与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冲刺“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
市场方面已经给足了恒大汽车关注和热度,目前就差“临门一脚”——量产交付。
2020年8月3日,用恒大的话说,这是“世界汽车工业史前所未有的纪录”。恒大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时发布了恒驰汽车首批六款新车,按照序号分别是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车型覆盖轿车、轿跑、SUV、MPV和跨界车。
火力全开的恒大,脚步并没有就此慢下来,而是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一口气展示了9款恒驰,惊呆了一众围观群众。按照官方介绍,恒大汽车实际同步研发了14款车,此次亮相的9款恒驰车型可覆盖全球95%的豪华车细分市场。
可以预见,一旦恒驰汽车实现量产交付,或将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恒大汽车生产基地装配车间(图:恒驰官微)
专注买买买的恒大,也不全是借力外部企业造车,已经慢慢注重培养新能源汽车研发人才。据悉,恒大汽车成立了全球研究总院、智能科学院等研发机构,拥有3500多人的全球科研团队。
或许是不见恒驰汽车交付,又或许是受过往事件影响,外界出现了恒大“真拿地、假造车”的猜测。毕竟,当初与FF“分手”后,恒大就获得了FF在广州南沙的制造基地。
另据《财新》报道,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此前在分析师沟通会上透露,中国恒大在与地方政府谈判时会建立一个模型,其中包括当地投资建厂的预计亏损、汽车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和税收增长,然后凭此模型要求地方政府配套住宅和生活用地。
甚至,恒大还做过房车联动销售的构想。夏海钧曾表示,中国恒大未来会推出“买楼送车”,以带动房地产销售。这也加剧了外界对于恒大买地造车背后真实目的的质疑。
“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这是许家印给恒大造车的定位和目标。谜团重重下,外界已经很难分辨,许家印的“造车梦”最终会实现还是会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