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ID:luojisw),内容节选自《详谈:沈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你可能听说过沈鹏,他在29岁的时候创办了水滴公司,在3年内就将公司发展为一家独角兽公司,之前还曾是美团的第10号员工,美团外卖的联合创始人。
不过,跟以往不一样的是,相比于沈鹏的商业思想和管理理念这次,李翔更关注的是沈鹏个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成熟过程,试图勾画出一个创业者是如何“长”出来的。
2009 年年底,一个叫沈鹏的年轻人决定给一家叫三快科技,这个公司先做了社交网站饭否,沈鹏加入后不久,推出了美团网——的公司发送一封求职邮件,希望能够前去实习。
如果让这家今天市值2000多亿美元的公司向过去迈步12年,美团还只是一家在清华大学对面的华清嘉园居民楼内办公的创业公司,整家公司只有9名员工,网站也还没有上线。
这家公司最大的资产可能是一个叫王兴的人。尽管当时只有 30 岁,王兴已经是互联网创业圈的名人了。
25岁时,王兴放弃在美国读博士,回到北京开始创业,并在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创办了校内网,一家受到脸书启发的中国公司。
校内网后来卖给了当时的互联网大佬陈一舟,陈一舟把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
2011 年,人人网上市时市值超过 70亿美元,是当时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2007年,王兴再次创业,这一次的公司叫饭否,一家类似于推特的微博客公司。但是在2009年7月,饭否因为不可控的因素被关停。
之后,王兴又以当时硅谷的明星公司团购网站Groupon为效仿对象,创立了新公司美团。
王兴是当时很多中国年轻人心中的创业英雄,是硅谷极客们的中国版。
后来美团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饿了么的联合创始人汪渊,在2009年看到王兴再次创业的新闻时,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对他的同事们喊:“王兴又创业了!”
在这些把王兴视为创业榜样的人当中,就包括当时在中央财经大学读大四的学生沈鹏。
当沈鹏2006年从山东省临沂市来到北京读大学时,正是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被视作英雄的时候。
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上市;2005年8月,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股价暴涨354%;也是在2005年,阿里巴巴宣布合并雅虎中国。
这三家公司日后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的三个巨头。当时它们在本土市场,分别在即时通信、搜索和电子商务领域面对硅谷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并且逐渐占据上风。
与此同时,风险投资行业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且发展。2005年,硅谷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和凯鹏华盈(KPCB)开始在中国设立办公室。
今天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享有盛名的高瓴资本和今日资本,也成立于2005年。
跟之前的联想、海尔、万科、新希望、娃哈哈等知名的中国公司不同。
互联网创业公司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典型的模式是:一个抱有“改变世界”同时暴富想法的年轻人,产生了一个好创意,有了初步的产品,然后去寻求风险投资人的资金支持;过程中组建团队、推出产品,顺利的话,能够继续融资、继续成长,直到最后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和个人完成一个里程碑,而早年的风险投资人也得以在公开市场上售股退出。
硅谷的风潮也在影响着中关村。如果说门户网站、即时通信、搜索和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第一代应用的话,2006年前后流行的概念则被称作互联网2.0(Web 2.0),代表性的应用是视频、博客和社交网络服务——王兴早年的创业全都集中在这个叫 SNS的领域。
互联网已经从2000年的科技泡沫破灭中恢复过来,开始继续“改变世界,同时暴富”的创业神话。
因此,一个在北京的大学生想要成为一个互联网创业者,这件事情一点都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
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去成为一个创业者,而不仅仅是在情绪的驱动下狂热幻想一下,或者是因为冲动毫无准备地开始行动,成为又一个神话故事背后的牺牲者。
在我看来,这就是沈鹏的故事中最打动人的地方:一个人可以通过怎样的自我训练,让自己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沈鹏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尝试自己创业。他在校内网上注册、运营各个学校的留学科普小号,尝试做留学中介的生意。
开始时是给其他留学中介机构导流,后来尝试把整个留学中介的链条拆分,相当于试着去改变留学中介的打包收费模式。
如果继续这样折腾下去,他可能会成为一个还不错的生意人,或者像他的很多同学那样,在毕业之后进入金融机构工作。
不过,很快他就被包括王兴在内的新互联网创业者的故事吸引了。
这样的故事中有风险投资,有高智商、充满热情的创始人,有一套来自硅谷的完整的创业方法论,有创造出人人都爱用的产品或服务的雄心。
他自己就是王兴创办的校内网的重度用户,通过这个新的社交网络结识朋友、交流信息。
因此,当他看到饭否被关停一段时间,王兴宣布自己要重新创业的时候,他决定,自己一定要去跟王兴一起工作。
当你自己仅仅有一个目标,但是却不太知道如何去实现的时候,加入一个跟你目标相近、同时似乎很清楚该如何行动的团队,有时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这是沈鹏训练自己的第一步。他把自己放置到一个他所欣赏的人创造的一个高速增长的组织中。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王兴的确是新一代互联网创业者中的佼佼者,而美团也的确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沈鹏训练自己的第二步,就是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个环境中,真正地作为一个初学者,去吸纳和学习环境给他的内容。
真正的学习者都知道,学习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或者至少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容易。
比如,你可能会说,“如果我有机会能跟美团创业初期的王兴共事,我当然也会抱着学习的态度,去观察王兴的一举一动,把他视为导师”。
不过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会这么做。一个例子是,在美团早期,王兴会仿照硅谷科技公司的习惯,定期做 CEO 面对面活动,谈论公司的战略,分享他的思考并且回答提问。
尽管这个活动是开放给所有员工的,但是每一次 CEO 面对面,会议室都没有坐满过。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那么迫切地想要知道当时的王兴在想什么。
比如,在一个高速增长的公司和高速增长的行业中,有一件事情随时会打断你自以为的学习之旅:总会有新入场的玩家来给你提供更好的选择,会有人许诺给你更好的条件,你是否能够抵挡住这种诱惑?
再比如,高速增长往往也意味着变化巨大,今天你可能还处在公司内一个高速上升的通道,但是到了明天,你突然就会发现自己被认为不再适合做正在做的事情,你的岗位需要被调整。
这种情况下,你会认为调整是合理的吗?还是会认为自己必须离开,作为对这种不公平对待的回应?
这些都是沈鹏经历过的。他在入职美团半年之后差点离职,原因是当时另一个创业公司要挖他过去做联合创始人。
他说自己也曾经在“意气风发之时连降两级”,因为美团新来的COO干嘉伟认为这个年轻人需要进一步夯实自己的管理能力,在跟干嘉伟交流完之后,沈鹏认为,干嘉伟说得“有道理”。
沈鹏训练自己的第三步,是在美团内部开始一个新的创业项目。在他的自我介绍中,这段经历被写作“放弃期权,跟王慧文探索新业务”。这个新业务就是后来的美团外卖。
如果说之前作为实习生加入美团,更多还是在王兴已经划定好的跑道上去拼命地学习和前进,那跟美团另一个核心人物王慧文一起去做美团外卖,就有了更多主动探索的成分。
这一次他可以去参与选择跑道,去带着团队完全地从零到一,去把握这个业务的成长节奏,去选择竞争策略,等等。
接下来,2016年,当沈鹏终于决定要离开美团自己创业的时候,他已经被训练成一个颇为自信也颇为成熟的创业者。
所以,他能够非常笃定地选择借助移动互联网进入跟医疗保障相关的赛道,而不是选择做投资人看来他会更有优势、在当时也更受欢迎的新零售。
而且,在完成自我训练的同时,他也为自己积累起了很好的信誉。我听他讲过一个场景,非常动容。
在他宣布要离开美团创业的当天晚上,沈鹏说,他的微信和支付宝就开始叮叮当当地没有停过,他在一晚上收到了同事和朋友们一共800多万人民币的转账,“大家都愿意支持你做一点事情”。
所以,他说,水滴的第一笔投资,其实不是来自美团和腾讯等公司几千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而是各种同事和朋友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过来的从几万到200万不等的现金。
他对这种信任的解释是,在过去6年多的时间里,“在我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是正确的情况下,做了很多正确的事”。
2020年12月初,我第一次见到沈鹏。在那之前,和所有仅仅通过新闻来了解他的人一样,我知道他与美团的关系,当然,我也知道关于水滴的种种争议。
他们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刚刚经历过一次重大的负面新闻冲击。我也问了他很多这方面的问题——他是一个热情、健谈的人,对所有这些问题都不会避而不谈。
随后,我参加了他的一场CEO面对面。他在活动上向水滴新来的同事强调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解释公司的新业务,同时告诫大家要对融资和上市这样的事情抱有平常心,因为“上市也只是一轮融资”。
不过,最打动我的其实是他的一张PPT。这张PPT的标题是“关于沈鹏”。
他在这张PPT里列出了自己的人生信条、自驱成长要素、当前能力圈和方法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直接地去分析自己。
我马上也明白了,这是他自我训练的一部分,也是他自我训练的结果。这张PPT只是以最简洁的方式,把他自己成长至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表达了出来。
这是我跟他谈话的主题,也是你将会读到的内容。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