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迷雾”之下,生长激素市场会变天吗

创业
2021
05/26
12:41
亚设网
分享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近,一份网传的广东省集采方案流出,生长激素种类赫然在列。

真假未知,行业两大龙头长春高新(000661.SZ)和安科生物(300009.SZ)股价就被一锤再锤,随之而来的是市场连番质疑。

生长激素是否迎合了家长对孩子的“长高焦虑”?应该用医药的逻辑还是医美的逻辑看待这一行的未来发展?如果真的进入集采名单,对龙头公司营收到底有多大影响?

谁在为生长激素买单

严格来说,生长激素针对的并不是大病重症。

目前国内生长激素绝大部分应用还是集中在儿童矮小症上,公开数据显示,每年新出生的1600万新生儿中,矮小症儿童大概占同龄人的3%。此外,生长激素对于成人领域的烧伤、心衰、抗衰等领域也有一小部分涉及。

集采“迷雾”之下,生长激素市场会变天吗

截图来自国金证券研报

和教育产品有些类似的是,生长激素虽然作用在儿童身上,但买单的是家长群体。

安科生物近期电话会议中提到,身材矮小这个疾病并不会严重影响生命健康,且医保占比极低,超过90%的产品是患者自费的,不过患者家长自费意识显著。从目前治疗的群体来看,大多数是家长从提升孩子未来竞争力的角度进行治疗,更注重产品以及厂家服务,而非价格。

从这个逻辑来理解当前生长激素市场的变化就比较容易了。从出现至今经历了5代革新之后,目前市场上生长激素产品主要分为三类:粉针、水针和长效针型。

受限于技术壁垒,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还是粉针和水针,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两者的不同。粉针是将生长激素原液通过冻干技术转变为粉末状态,注射前需将药物溶解,而水针则省略了这一过程。

此外,相比粉针剂型,水针活性更高,抗体发生率更低,使用便利性也优于粉针,病人可以直接在家里自行注射。当然,两者在价格上也会有一些差异,粉针相对便宜一些,每年治疗费用在2-3万元,水针则需要4-5万元/年。

从2016年开始,国内的生长激素赛道一路高歌,成为最受资本关注的医药细分赛道之一。

集采“迷雾”之下,生长激素市场会变天吗

图表来自wind

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市场趋势正从原先的粉针为主偏向水针剂型为主,长期来看替代趋势明显。

目前安科生物的主力剂型是粉针,而长春高新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粉针收入占比仅8%-9%,水针则占到了70%。

这也是生长激素市场颇为有趣的一点。这条确定性较高的黄金赛道上,玩家并不拥挤。忽略一些粉针的小厂商,主要玩家只有金赛药业,安科生物和联合赛尔,默克雪兰诺此前曾有一席之地,2014年已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也就是说,国内厂商占据绝对主导。

集采“迷雾”之下,生长激素市场会变天吗

资本显然不会放过分一杯羹。WIND数据显示,近5天内273家机构参与了对长春高新的调研,241家机构参与了对安科生物的调研。

集采会改变市场格局吗

此次网传消息中,进入医保目录的正是生长激素粉针剂型对应的“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不过,在消息传出后的电话会议中,安科生物和长春高新都表示尚未接到正式的书面文件和通知。

那么,假设集采的文件是真的,这件事到底有多大影响呢?

首先要厘清的是,这份文件属于广东开展省级联盟采购工作的探索性动作,并非最终方案,参与省份和入选药物标的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目前两家公司主要销售市场都在院外而非医院内,安科生物指出,目前在公立医院内销售的生长激素占整体不到30%的比例,金赛药业情况同样如此,70%以上的产品在其他合作医疗机构销售。也就是说,目前生长激素主要市场在院外而非院内,预计未来在民营医疗机构销售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安科生物在电话会议中同样提到,生长激素作为生物制品,不同于化学药品,产能瓶颈决定了这个市场不可能出现极端的“以价换量”的情况,对生长激素出现类似化学药品以价换量、大幅降价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一位生长激素的患者家属跟投中健康交流时称,自己尝试过好几种生长激素,院外的配套服务要明显好于院内,除了手把手教学外,还会定时给你打电话,提醒复诊,答疑解惑等。这些服务公立医院是很难做到的,而且现在院内院外价格几乎没有差别。

不过,也有一些有同样需求的患者家属表示,目前生长激素在下沉市场渗透率并不太高,往往一个市都没有一个销售点,自己第一次带孩子去检查非常的麻烦。

综上所述,目前生长激素赛道的痛点更多是集中在用户教育,配套服务,销售渠道,技术壁垒和产能供应等方面,而集采影响更多的是公立医院内的销售市场份额和价格。

根据国盛证券的调研显示,2021年Q1整个生长激素市场呈现出新患和销售爆发式增长的情况,可能是国内疫情有效控制后,寒假期间新增需求集中释放所致,这一趋势值得持续关注。

从安科生物和金赛药业的财报来看,跟国盛证券的调研一致。安科生物2021年一季度公司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的销售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售量,金赛药业Q1净利润同比增长了70.02%。

现状之外,未来这一赛道又会有哪些变化值得关注?当前市场格局会稳固吗?

变化永远都在进行中。

安科生物正在扩充产能和产品剂型,改善产品使用体验。公司旗下一条年产2000万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线扩建已完成。此外,其新增规格的生长激素药剂预计将在年中左右拿到批文。公司即将推出的生长激素注射隐针装置可以实现注射全程隐针。

对于占据生长激素当前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的金赛药业来说,公司旗下长效针剂的推广和运营同样对市场影响巨大。也有消息传出,某国外生长激素品牌目前正预备和国内销售团队联合,进军中国市场。

集采是否会来目前还是“薛定谔的命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生长激素赛道的未来仍然值得关注。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0.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