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虎嗅,作者:黄青春。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还钱”一波热搜,“欠钱”一波热搜——冯小刚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赚了两波关注。
4月28日,冯导第一次被华谊兄弟(下简称华谊)2020年报牵出需偿还“1.68亿业绩补偿款”的消息时,不知道有没有着急,反正深交所应该是急了,半个月后(5月17日)在对华谊下发的年报问询函中,一梭子码了19个问题。
一周后(5月24日),华谊忙不迭递上公告:
根据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及老股东冯小刚和陆国强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2020年承诺的业绩目标为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7490.06万元,按照业绩目标与实现的业绩差额,应补偿金额为16804.29万元。终止本公告日,老股东已根据协议约定,以现金的方式按期支付完成业绩补偿。
翻译一下,冯导1.68亿业绩补偿款已经到账,“还钱”速度比热搜快了整整两天。如果再加上此前2018年未完成的0.67亿元业绩补偿款,冯小刚一共赔付给华谊2.35亿元业绩补偿款。
可即便拿到这笔钱,依旧无法帮助华谊走出当下的困境——华谊兄弟2020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0.48亿元。至此,2018~2020三年间,华谊已经累计亏损61.95亿元。
另外,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华谊短期借款16.85亿元,长期借款11.06亿元,负债合计68.57亿元。为此,王中军自去年开始便不吝变卖私藏名画、豪宅以回流资金,今年4月还因被限制高消费登上热搜。
对此,投资人张向峰(化名)向虎嗅感慨,“华谊一手好牌走到今天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大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和‘大小王’(王中军、王中磊)公司治理有非常大的关系。”
复盘华谊的崛起之路,绕不开两位关键人物。
第一位关键人物当属冯小刚。冯小刚之于华谊的重要性,王中磊评价道:“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冯小刚于1994年执导《北京人在纽约》时华谊刚刚创立,双方真正结缘始于冯小刚的第三部电影《没完没了》——华谊通过对其投资获利近5000万元。此后,双方联手缔造了“16部电影40亿票房”的神话,冯小刚成了圈内炙手可热的名导,华谊也迅速跨入国内影视公司第一梯队。
另一位关键人物陈国富直到2006年才加盟华谊。在陈国富以电影总监制身份加盟华谊的七年间,其参与的电影累计贡献超35亿票房,其中不乏《风声》《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优质影片。
冯小刚对陈国富评价颇高,“内地电影真正的监制制度便始于陈国富”——这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对此,影视行业资深从业者李飒(化名)对虎嗅表示,华谊绑定导演、制片的尝试确实为影视行业带来了积极作用,“事后看,华谊跟冯小刚的绑定有了《1942》《大腕》,与陈国富的绑定有了《风声》,它们都是开中国电影产品序列先河的作品。”
冯、陈坐镇的2006~2008年正好是华谊的“黄金时代”——彼时,国产电影排名前十的票房榜单,华谊独揽六分之一,票房收入仅次于中影集团。
“如果要书写中国电影发展近10年的历史,华谊是一定不会漏掉的名字,对此我和公司都非常骄傲。”这句话是2008年王中军被搜狐娱乐记者问及“在中国娱乐产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时给出的回答。
次年(2009年10月30日),华谊再上一层楼,在深交所敲响上市的钟声,股价飙至90元的同时市值也一举突破120亿元。
当时,冯导持有华谊288万股,身价突破2.5亿元,所以在现场激动得对记者喊,“我会在这个公司干到底!我会跟着王中军干到底!”后来冯小刚将手里原始股套现两个多亿,徐帆还向张国立抱怨,光纳税就交了4000万。
不过,当时就有专家指出,华谊至少提前透支了三年的股价。一语成谶,此后华谊的股价如同下行的抛物线,再也没有靠近过90元的高点。
彼时,从“双冰一旦”到冯小刚、张国立,华谊旗下签约76位艺人,垄断了包括周迅、李冰冰、范冰冰、黄晓明、邓超在内的大批当红影视明星及其经纪业务。
然而,当一家公司财富急速膨胀时,终究难逃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宿命。
李飒对虎嗅表示,电影公司做经纪业务本身就是悖论,“艺人拍电影、电视剧,正常情况下经纪公司抬价,出品方压价,最后折中一个价格。但电影公司自己做经纪业务时,艺人再红身家还是上不去,最终只能不欢而散。”
果不其然,华谊的经纪业务最先出问题。
2005年,王京花在华谊的五年合约期满后跳槽橙天,陈道明、刘嘉玲、夏雨、梁家辉等几十位艺人跟随出走几近“掏空”华谊;2010年前后,章子怡、范冰冰、李冰冰、周迅等艺人也纷纷离开华谊自立门户;2011年连当家的葛优也走了。
一边是艺人集体出走,华谊一点点失去炙手可热的行业资源;另一边是制片人也在动荡中流失,华谊的业务运转开始局部停摆。
对此,原华谊签约电视剧制片人李波曾表示:“公司和我们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老板给我们充分的自由度,可一旦出现投资超额、达不到要求回报率的情况,我们会受到一定的惩罚,甚至被淘汰……五年做了八部戏,几乎没有停下脚步的时候。”
更糟糕的是,华谊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丧失了捕捉观众口味变化的能力。
一位制片人曾向《商学院》分析:“(华谊)最早成功之后只跟电影圈里固化的一群‘老炮’玩,比如冯小刚、高群书、徐克等大导演。但这些人的片子第一经费高,第二投资周期长,第三他们也在不断复制自己,所以很难拿到电影圈有爆点的新鲜血液的东西。”
2010年之前,华谊搭配冯小刚的电影,从《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到《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再到《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其单片票房均挤进了年度前三,甚至还拿过三次年度票房冠军。而2012年上映的《1942》成为冯小刚第一部赔钱的商业片(总投资2.5亿,票房不足4亿),此后两个交易日内,华谊市值蒸发13亿人民币。
事后复盘看,冯小刚并非商业片导演,其早年作品商业元素就很弱,华谊强推冯小刚去搞商业片,失利不过是时间问题。
况且,华谊除了冯小刚之外,再无能拿出手的电影品牌,而《1942》哑火的2012年,徐峥携《泰囧》横空出世,此后一大批新生代导演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华谊“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落幕了。
华谊由盛转衰到底是因为影视还是投资?这个争论最早源起于2013年。彼时,在华谊20周年庆典现场,王中军将“去电影单一化”拔高成公司战略目标。
此后,影视行业掀起并购潮,华谊在游戏、经营IP、实景娱乐、影院建设、互联网娱乐等领域均有投资布局——比如,华谊16.38亿元买地块、6.72亿元收购游戏厂商在当时就被外界誉为“变革之举”。
对此,王中军曾信心满满地表示,华谊要做“中国迪士尼”,并陆续布局电影小镇、电影世界、电影城和文化城4种产品形态的多个项目,“影视、实景娱乐、互联网是华谊的三驾马车。”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华谊在2015年对两家明星公司的并购案。
2015年10月,华谊斥资7.56亿元收购了成立仅1天的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有限公司70%股权,这家公司拥有多位明星股东,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1个月后,华谊又以10.5亿元收购刚刚成立两个月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冯小刚持股99%,陆国强持股1%)70%股权,而“东阳美拉”当时的资产总额仅为1.36万元,负债总额为1.91万元,但最终估值却高达15亿元。
王中军希望砸重金绑定两家公司背后的艺人,缘于华谊诞生之初深度依赖明星和名导的惯性,但华谊这两笔交易此后一直被业界所诟病,因为这被视作当年“影视圈资本化”的标志性事件,间接将明星经济泡沫进一步吹大。
此后,华谊的盘子越做越大,逐渐沦为一家“臃肿的娱乐集团”,旗下除电影及院线业务外,还囊括了酒店、跑马场、KTV等业务。
最终,华谊非但没把周边业务做起来,连电影本业也没守住——以2014年为分水岭,光线传媒首次超越华谊成为年度民营电影公司票房冠军,华谊市场占有率跌出前三,被光线、博纳、万达等公司甩在了身后。
如今回头看,华谊战略误判期正好撞上近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洗牌期,而在此期间,博纳深耕主旋律题材、光线押注动画及青春片,两者皆在此后取得不俗的成绩,唯独华谊亦步亦趋,被市场热门题材牵着鼻子走。
对此,王中军在2019年1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直言,前些年因为现金流充足,所以盲目乐观,将精力放在了投资上,“高估值掩盖了这些东西,就像有些人说潮水退去的时候会见到谁在裸泳,我觉得很多话说的都是有道理的,但你在那个时期你不会想到,有朋友提醒的时候,你也不会往心里去。”
华谊前员工徐凯(化名)对虎嗅复盘了华谊追逐市场泡沫的一些典型案例,“比如后来买英雄互娱、投直播公司都是在追风口。包括投资第二阵营的卖座网,当时猫眼、微影已经出来了,从实操层面,从公司经营和跟它关联的角度来说,其实没有完全想好,所以导致卖座网现在还是一个鸡肋的存在。”
一位华谊前高管曾在接受《棱镜》采访时表示:
“某一阶段,优势人才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代表了流量,这当然是一个壁垒。但随着人才流失和热点转换,这个壁垒对影视公司而言能保持的时间非常短,内容制作公司要长期保持在一个位置,真的太难了;
但另一方面,华谊去电影化的战略调整,导致电影产能下降,对于很多一线艺人而言这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有迹可循的是,华谊前经纪人郭红波在微博发表的《致王中军先生的一封信》中亦写到:“对于一个不缺电视剧的演员来说,人家签华谊图什么?不就是图华谊的电影吗?”他透露,此前就有艺人因未能拿到电影约而选择离开华谊。
不过,徐凯对虎嗅表达了不同看法,“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创新的反面就变成了试错,或许华谊在追风口时做了一些不那么明智的决策,比如去电影化、追IP热,但这些决策背后正是创始人尝试做大做强的初心。”
李飒则表示,第一二代企业家最容易误信“历史终结论”(每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什么新鲜事了):
“王石去爬山就是他认为房地产、中国经济就这样了,梁建章留学也是觉得OTA行业就这样了,这就是历史终结论。
‘大小王’(王中军、王中磊)当时“去电影化”的战略也是觉得电影行业就这样了,加之影视行业的波动性、周期性,当时整个行业不过几百亿的盘子想象空间非常有限。
所以华谊才会涉猎不同领域投资布局,试图用概念夯实上市公司资产价值。如今看,这既是一种投机心理,也是一种狂妄。”
当然,艺人出走、大环境变化、战略误判不过是表象,“大小王”才是华谊走向衰败的关键因素。
2013年,王中军曾在3个月里套现超过5亿元,面对减持套现的质疑,王中军理直气壮地回应,“我也要生活,我在公司领的薪水也就是几十万,我也是个挺能花钱的人,我不卖股票也没法生存,没有那么大的精力继续为股东干活”;2014年,王中军豪掷3.77亿元买下一幅梵高名画,还在同年花1.85亿元拍下毕加索名画《盘发髻女子坐像》、2.07亿元买下曾巩的《局事帖》。
王中军比王中磊大十岁,前者更希望成为一名画家、诗人,后者则喜欢将自己包装出电影人+商人的形象。
不过,在公司治理问题上,王中军却无奈的表示,弟弟当部门老总,管理上有难度,“你给他定目标,你说今年必须完成3个亿的税后净利润,没完成又如何?”
所以,华谊后来不惜得罪王健林,挖角叶宁——彼时,叶宁带领万达影视跻身第一梯队,被视作国内最好职业经理人之一。
导演王宁(化名)在接受《盒饭财经》采访时说,“相比之下,从万达时期开始,叶宁在评估电影项目时,已经标配般地引入了注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才,甚至对一些新人导演,叶宁还会让团队对其进行背景调查,叶宁喜欢用一套更有“标准”感的模式去开发项目。”
不过也有传言说,“大小王”同意塞叶宁进华谊董事会不光是为了业务还为了在博弈过程中加强一方在董事会里的话语权。
对此,徐凯表示,内耗大公司都有,关键还是看结果。“如果你安插了一个能力很强的人,他解决了内耗问题又让公司在业务上有起色,那就是另一种说法了,舆论也会截然相反。但问题是叶宁并没有将华谊变成一家具有现代化治理结构的公司。”
回头再看,其实叶宁跳槽华谊的2016年,正值内地电影市场发展速度放缓的转折点。这一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相较于2015年48.7%的增速大幅跳水;而随后几年,受华谊影视策略调整影响,公司整体好项目储备也不多。
2020年4月28日,叶宁从华谊辞职,王中军重回华谊内部的绿灯委员会(对华谊电影项目有最终决定权的组织),标志着华谊从职业经理人治理的尝试中又回归到家族式管理模式。
对此,张向峰对虎嗅分析道,“华谊上市都十几年了,至今没有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问题肯定出在王氏兄弟身上。拿美的举例,方洪波这样的职业经理人有舞台,是因为老板何享健有这个胸怀,美的敢让职业经理人大权独揽。”
而且,王氏兄弟挖角叶宁让王健林非常生气,原本两家是上下游的合作关系,此事后华谊的片子在万达要不干脆不排,要不就排垃圾时段——为此,冯小刚还因《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问题在微博公然喊话王思聪。
不过,在徐凯看来,华谊是一家站上过山颠的企业,如今走下坡路也符合其发展规律,“于冬、王长田也曾有过流年不利的时候,当年王长田保守大家说他抠门、公司做不大,这两年赶上经济周期下行,保守反而成为被人夸的东西。所以,好多事情时也,运也。如今看,华谊风光时确实有一些决策失误,再加上公司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现代化治理体系,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掉队了。”
李飒则对虎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她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国内影视行业太年轻:
“这一代电影公司的掌舵人都还是初创者,虽然公司都有董事会决策层等现代治理结构,但于冬、王长田、‘大小王’、宋歌还没到交接班的地步,所以和华谊一样,光线是王长田的公司,博纳也体现着于冬的好恶——他们保守公司就保守,他们激进公司就激进。
放眼国外,好莱坞初创期的创始人们也都是‘独裁’治理风格,或许再过30年这批人必须要换班时,才能进入到如今迪士尼现代化经营模式。”
注:应采访者要求,张向峰、徐凯、李飒、王宁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