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 赤潮AKASHIO(ID:AKASHIO),作者 天使不投资人,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成年之前,你最多一次花了父母多少钱?
如果再加个“偷着”的前提呢?
孩子偷父母钱,或者“背着父母花钱”,是任何时代都常见的“小恶”。在现代中国,除了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人人一穷二白的年头儿,社会新闻隔三差五就会报道几个败家子女、不肖儿孙。
九十年代偷父母几十元、几百元的情况,往往基于当时随手可见的现金。一张百元钞(当时还不是红色的,家长们或许有印象),可以满足小孩多少愿望?我还记得,当日式网游风靡中国时,100元往往已经可以买到令同龄人羡慕的宠物或装备了。比如石器时代的年兽或机豹,在21世纪初,标价都是100元整。
来源:《我们也来一波石器时代回忆杀吧》 via 石器时代发布网
如此看来,网络游戏的标价其实一直都在未成年人难以企及的高位。当年的100元堪称“大钞”,一家三口出去下个馆子,也就花这个数目了。而今,从美、日定价照搬过来的518、648的“一单”,同样并不便宜。当然,与曾经100元固定到手的安心相比,如今的648或许连听个响儿都够呛,足见商品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
《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8岁以下不能充值,8-16岁月充值上限200,16岁以上未成年月充值上限400”的规定,也代表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充值额度的态度。
规定的落地,不少游戏公司选择直接与公安部数据验证实行强制实名:用未成年人身份注册的账号,充值超限时自动失败;至于玩家更多、更主流的游戏,比如腾讯游戏,即便是“借身份证”开通的成年人账号,如果行为习惯、操作方式被判定为疑似未成年,支付时也会撞到人脸识别,看看是不是“假大人”。
如今的败家子儿,已经不太可能因为区区三位数充值就上新闻了。比起以前偷偷从抽屉里拿1、2张钞票,现在的孩子利用在线支付的便利,搞到家长的支付密码,再结合家长不慎“帮刷脸”,一眨眼花出去几千元甚至几万元,才会把大人惹急。幸好正经游戏公司在核对属实以后,对未成年人的此类充值都会退还,不然有很多家庭的血汗钱甚至救命钱,可能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很多家长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一个月都赚不了多少钱,平常家里也从不那么大手大脚,孩子花几千几万就好像喝汤那么简单呢?在一些实际的游戏充值案例中,父母身处一线城市,家庭谈不上贫穷,更不需钱救急,然而孩子过高的游戏消费,仍然令父母感到难以忍受,并最终拿起电话求助。“我卡里存5万块钱是装修用的,他怎么就能都给充值了呢?”
排除通货膨胀、物价变化这些基本概念,孩子手里的钱为何越来越毛,也仍然是个问题。其实,观察存在孩子乱充值、乱消费现象的家庭,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在许多现代家庭里都存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如果想化解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局限在“游戏”领域讨论。
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生活方式现代化,导致从家长到孩子普遍的金钱观变化。如果细分,可以从几个方面谈影响。
首先,养孩子本身越来越贵。无论是基础的吃喝、生长需要,还是进阶的教育、成长需要,现在的儿童用品都不只是“涨价”式变贵,而是从种类到内容的全面膨胀。拿最基本的奶粉来说,经历过不堪回首的毒奶事件后,如今高价奶粉(我们甚至不需要讨论是否高质)成了家长的首要选择。
比起曾经相对缺乏营养知识的家长,在零食层面,眼光更高的家长们,也不再允许孩子总是抓着廉价的油炸膨化食品和粗制糖果;相对而言,多样的、进口的、昂贵的各种小吃,各种营养辅食,比如鳕鱼肠、蛋白棒、儿童奶酪等,也频频被家长加入购物车。甚至在大城市,动辄数十元一杯的奶饮、果饮,已经取代了几块钱就能过把瘾的碳酸饮料和冰红茶们,成了不少家庭在逛街时给孩子解渴的方案。
与此同时,不少家长自己在生活中,则并不见得如此“时尚”。其实“最好的给孩子”这点,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中国的高速发展,把许多发达国家漫长的“生活方式科学化、现代化”过程压缩在了短短几代人中,就造成家长和孩子观念的差异被放大。当中午吃外卖的家长撞上了零食都比自己正餐贵的孩子,双方金钱观的碰撞必然是惨烈的。
这一问题,在对自己特别省、对孩子特别舍得的家庭,表现就尤为突出。“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之间的观念差异,比起子辈与父辈之间也更显著。当家长为了几千块钱脑内崩溃的时候,孩子看看平日自己的吃穿用度,买的玩具报的补习班,觉得这不都好多钱么,我游戏再充几千又如何?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家长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还不如给孩子各种开销的一半多。
“最好的给孩子”虽然没错,但养孩子的付出,真的应该超过家庭的经济水平吗?一些家长,自己只是普通工薪族,为了让孩子体面,砸钱搞个豪车,只为接送上学。幸运的是,如今更多家庭已经建立了科学育儿的观念,明白“量力而为”才是最好的。平民家庭非要养出“小皇帝”“小公主”,不仅亲子关系会很别扭,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财商。
“大人苦、孩子乐”式的不平衡,隐患甚多。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稍后再谈。先来看看生活方式现代化带来的其他问题。
第二个问题,支付手段数字化,孩子对金钱价值缺乏直接感知。这一点,其实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小时候,我们偶尔帮父母买菜打酱油,一次几块、十几的花销,其实悄悄地帮许多孩子培养了金钱概念。
而且那个时候,许多孩子会带着数额不多的零用钱,自己平时买零食,或者在青春期容易饿的时候加餐。一些家庭相当充裕的孩子,也和其他同学有着类似的消费经历。
记得我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富二代”(当时我对这个词其实没概念)同学,放学以后一样会在校门外吃脏摊炸串,或者小饭馆的炒面炒饼。他和我们的区别,无非是他请客的次数更多一些。但一个串、一碗饼几块钱,他仍然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一旦支付方式从数钱、找零,变成了微信扫码,不少孩子就混乱了。诚然,孩子自己的零花钱或许不会极大膨胀,但与游戏充值类似的问题才是最要命的:许多孩子的支付方式,绑定的是家长的储蓄卡或信用卡(这在微信支付早期尤为常见)。
平常消费花多少钱,孩子自己或许还有数儿,然而钱包啥时候“见底儿”,消费的“上限”在哪儿,一些孩子却是完全没有概念的。上文中提到的,在并不贫穷的家庭,孩子居然慢慢花光了父母用来装修的钱,就是这种情况。
另一个角度,数字支付甚至让一些成年人都开始对消费金额麻痹大意,就更不能指望孩子自觉了。走在大街上,被人伸手索要几百现金,一般人都会产生警惕,至少问一下这钱是干嘛用的;但躺在家里进行线上支付,就算是AI识别到了疑似未成年人操作,大声提醒家长不要“帮刷脸”(这种提醒是腾讯游戏为了防止家长帮刷脸而上线的),也有许多家长会毫不留意,以为孩子只是给自己“拍照”。
80、90 后小时候在买玩具、游戏机或其它“大件”时,最痛苦的不是攒钱的过程,而是在商店柜台前数出一叠钞票的时候。这一过程对于“数字世界原住民”的孩子来说,是完全缺失的
我在腾讯客服看到的一个案例中,一位父亲来找客服退费,客服核查对方成功通过了84次人脸识别认证,均证实为成年人。询问后发现,每天练字的时候小儿子都会来哄骗他“拍照”,为了防止练字被干扰,这位父亲每每爽快配合,小儿子就这样成功通过人脸识别84次。
如果孩子还是只能用现金进行游戏充值,这种“刷刷脸”钱就付了的现象,至少会缓解不少。现实的“家长帮支付”案例中,有许多情况连刷脸都不需要,而是孩子直接搞到了家长的支付密码——多次观察家长支付手势,再试试错,支付密码就这么手到擒来了。当然,还有一些家长干脆直接把支付密码告诉了孩子,理由是“都是一家人啊”。
一定要在此提醒:把支付密码给孩子,并不等于帮孩子解决几十块钱、几百块钱的小问题,而是打开了孩子乱花钱的无底洞。不要给孩子绑自己的卡!不要告诉孩子密码!不要帮孩子刷脸支付!这些事项,应该成为数字时代家长的常识。
第三个问题,娱乐手段单调,数码产品成为孩子贴身玩具。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很难说到底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现代化了,还是仍然“不够”现代化。
以前,只要学校离家不是特别远,很多家长是完全放心孩子自己上下学的。孩子上下学路上耽误会儿功夫,和小伙伴们玩上个把小时,甚至玩到饭点才回家,也绝不是罕见的状况。
在周末和节假日,孩子出门活动,到处“疯跑”,乃至玩泥、玩水、玩火、玩虫子、玩鸟……对于曾经一些“熊孩子”来说,这些娱乐活动都是司空见惯的。虽然不见得被家长知道了能不挨揍,但归根结底也不是多严重的事件。
而现在呢,能放心让孩子自己上下学的家长少了很多——这或许因为安全意识的提高,也或许因为学校放学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教育界的三三零、四三零难题,不再赘述)。在周末和节假日,会选择让孩子出去乱跑瞎玩的家长也显著变少了。与此同时,孩子在家抱着手机和平板度过的时间却大大增加了,把孩子交给数码产品后因为省心而“暗自松了口气”的家长恐怕也并不罕见。
而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就会导致孩子“支配范围内”的财富急剧增加。在外头玩泥玩水,或者踢毽子、扔沙包、足球篮球,最贵也不过买球几百元——小时候如果把足球踢丢了,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儿。在家里搞的这又闪光又出声的玩具,不管手机还是平板,便宜的不也得四位数起步?
过年过节,不少孩子还会收到亲戚送的游戏机(比如NS),家长也会隔个一两年就给孩子更换数码设备,这会给孩子一个暗示:几千块钱的东西,于我也不过是个玩具。
并不是说80后、90后身边连个几千块的玩物都找不着。但一来,那时候游戏主机在国内一二线城市也不过为少数家庭所有,许多家庭连听都没听过。二来,对于电视机、DVD这些“客厅娱乐设施”,孩子很难会产生“这东西属于我”的错觉,更不会因为见到家里人手一个(对比今日的手机)而产生错误的“廉价感”。
在“陪伴”的角度,电视是好得多的儿童娱乐方式。
而把几千块钱当成“不就是个玩儿”的结果,在看到充值账单的时候,并与孩子吵起来时,许多家长便亲身体会到了。你不管怎么跟他说,“1000块好大一笔钱”,他也会觉得,我这年年换的手机都不止这些啊。
为什么会说这或许也是“不够”现代化的结果呢?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我们拥有琳琅满目的数码、数字产品,但与主流发达国家相比,孩子从事户外活动、体育运动的场地严重受限,其他相对静态的文化生活也比较匮乏。
而且,孩子更大的学业压力和家长更大的工作压力,也更容易导致中国人一旦闲下来就“宅家”。经常看到父母抱着手机瘫在床上的孩子,你对他做“少玩手机”的教育,他自然是很难接受的。
但不管怎么说,和我们自己比起来,上述三个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和8、90年代相比有了巨大的不同,而许多家长的教育手段,其实还并没有来得及针对诸多变化做出调整。往严重了说,“精神文明”没跟上;如果说好听点儿,其实很多问题也不过是个“甜蜜的负担”罢了——比起翘课去网吧,孩子在眼皮底下玩手机还是好管多了。
至于问题怎么解决,先说句难听的:很难。容易看到,亲子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客观条件滋生的矛盾:比如家长与孩子不在一起的“留守”问题,生养负担重与“二胎政策”结合导致的“长子留守”问题,以及缺少户外文娱的大环境问题……这些都有待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规划和相关制度建设跟上需求,绝非家长努努力就能改变的。
但家长仍然有不少能做的事情,用来改善孩子的“金钱观”。从那么多亲子问题案例来看,一旦采用科学的方法施行教育,家长有所收获的概率还是不小的。我们简单举一些例子:
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可以带孩子去市场买菜,或者带孩子逛超市,给孩子看看,几十块钱可以买这么一大堆吃的,上千块钱够装满超市购物小车了,让孩子逐渐产生“我买几个皮肤花几千块确实有点儿过分”的意识。家长和孩子的消费方式或许很难一致,但双方多加了解,互通有无,还是有可能的。
在较小的年龄,就给孩子规划自己的“小钱包”。即便在不用现金的今天,给孩子的微信充点“零钱”,将其作为孩子的零花钱,也比直接绑家长自己的卡强太多了。如果再结合科学教育的常见手段,比如让孩子通过完成任务、做家务等方式缓慢积攒零钱,效果就更好了。核心点在于,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才能避免他们大手大脚的可能。
尽可能地丰富娱乐手段,尤其要提升户外活动的比例。这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益处良多,对家长自己又何尝不是好事?即便在家里,玩玩乐器、练练声乐,在不惹怒邻居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进行。陪孩子下下棋——哪怕是飞行棋和跳棋——是更廉价的娱乐手段。
其实很多家长应该反思的是,他们甚至连陪孩子一块看看电视,一块在大屏幕上看看电影、刷刷视频都不愿意。而年龄较小的大多数孩子,对家长陪伴都是有很高需求的(这点其实老人对子女也一样,巧的是,老人同样有沉迷游戏和过度充值的问题)。
至于一些很过分的情况,比如把老大留给爷爷奶奶,自己把老二带在身边养育的家长,亲子关系能不出大问题都该谢天谢地了,孩子金钱观或许都只是小事儿。有时候我们真的应该问问,自己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不要总是在“委曲求全”中,给孩子一个“委屈”的童年。
最后再提醒一下,孩子在游戏充钱,只要有消费记录,是100%可以退款的。寻找游戏公司的官方途径即可,不要相信各种关系户和中介。能先把钱的问题解决,再回头看孩子,是不是也能心平气和很多?
如果家长愿意通过金钱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也应该明白孩子早晚有一天也需要自己接触金钱——而这一天,往往比所谓的“长大”来得早得多。科学的归科学,亲情的归亲情,有办法与孩子理性相处,何必先盲目溺爱、再急火攻心呢?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6月1日起就正式实施了,其中也非常明确地提了一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当然要求具体到什么程度,会怎么检查或考核,还有待进一步解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着“孩子乱花钱”问题的现代家庭,马上着手做好简单的几点,就可以大幅改善。再次重复:不要给孩子绑自己的卡!不要告诉孩子密码!不要帮孩子刷脸支付!这些问题的改善,理应从家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