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医疗器械企业惠泰医疗登陆科创板,打响了医疗领域2021开年IPO的第一枪;仅1个月后,即2021年2月18日,癌症早筛企业诺辉健康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再1个月后,2021年3月19日,生物制药公司康乃德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这三家企业背后,站着共同的资本推手——启明创投。三个月内连拿三个IPO,显然,启明创投在医疗领域的丰收还在继续。
要知道,过去15个月,启明创投共有16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12家是医疗健康企业。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IPO战绩让启明创投成为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医疗投资机构。以至于在如今医疗行业大爆发的资本市场中,启明创投的品牌仍可以是医疗投资的显著标识。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6年成立以来,启明创投先后共投资了百余家医疗健康领域的初创企业,长期深耕于新药研发、器械、诊断、服务等各大领域,投出了泰格医药、甘李药业、康希诺生物、惠泰医疗、启明医疗、再鼎医药、微医、妙手医生等众多明星项目。
目前,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技术相关度极高的“数字医疗”也是启明创投重点关注的医疗赛道之一。
那么,成立15年来,启明创投为何可以始终保持如此高的命中率?在与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的对话中,我们发现,这个命题背后的原因不仅是启明创投精准独到的投资眼光,更在于其完善的投后赋能及独特的生态体系。
95分投后,常见答案背后的“不常见”
当下以投后为主导的投资环境里,在谈到赋能话题时,大多投资人都会着重描上几笔,但胡旭波却并没有刻意提及。
就像投资这个既定动作,在胡旭波眼中,启明创投的投后赋能是一种太日常且毫无疑问的一件事。某种意义上,它是刻在启明创投基因里的一种本能。以至于在为启明创投投后打分时,胡旭波脱口而出“95分”。
这个分数不低,但启明创投显然可以恰当匹配。尽管从表面上,启明创投的投后似乎别无二致——嫁接人才、产业、管理等各项资源,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
事实上,启明创投投后最大的特别之处体现在常规服务之外,即胡旭波所称的“艺术化管理”。“所谓艺术化,指的是每个投资人的认知与想法不同,提出的建议也不一样。真正好的投资人带给公司增量价值。对于启明创投来说,投后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要把启明投资团队的水平培养得足够高。”
换句话说,在投后这个环节上,投资人与创始人的“高质量”、“有价值”的互动非常关键。
在投前,通过系统的行业研究与尽职调查,启明创投会首先对公司进行全方面的定位与分析,包括公司的长板与风险、行业地位、发展潜能等等。在投资及投资后,基于公司发展,启明创投的团队会根据其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为公司的战略方向提供决策支持。
以泰格医药这个典型案例为例。启明创投是泰格医药A股上市前唯一的机构投资方。投资后,启明创投协助泰格医药建立业务发展团队,以及帮助完成了对美斯达的战略投资等,以迅速打开国际市场。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一个故事是,曾经全球最大的CRO企业昆泰提出要收购泰格医药。启明创投参与了此次谈判后,果断建议公司放弃被并购的方案,走独立发展的道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建议对公司成长至关重要。2012年8月,泰格医药在A股上市。8年之后即2020年8月,泰格医药又在港交所挂牌,成为国内第三家“A+H”上市的CRO企业。公司市值也从启明创投投资时的几个亿成长到最近的超1500亿元。
“投后管理是很复杂、很系统的一件事情,必须把常规的资源赋能与许多艺术性的服务结合在一起。”胡旭波表示,对被投公司而言,启明创投的角色更像高级参谋的职位,创始人才是总司令。
深度链接产业,围绕“生态系统”做投资
按照启明创投对自身“创业陪伴者”的定义,其与被投企业的关系当然不仅仅只限于投资人与创业者。他们的深度链接更像是长久的合作伙伴,相互之间的绑定甚至延伸到了投资期之外。
拿泰格医药这个案子来看,除了是启明创投的被投项目外,双方还一起合作投资项目。泰格医药创始人叶小平博士介绍了不少创始人给启明创投一起合作。据胡旭波透露,截至目前,启明创投与泰格医药共同投资的创新药企已经超过10个。
“我们喜欢和我们投资的企业一起合作。我们有一个理念,喜欢跟相互比较了解,在价值观上、理念上、驱动力上谈得来的人一起合作。而且,在同一行业,多个朋友一起讨论也会产生更全面的认知与判断,同时也能风险共担。因此,这样的合作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合作。”胡旭波直言。
的确,在投资理念上,启明创投一直很注重其前瞻性。也正是凭借着与企业家如此独特且亲密的资源链接,启明创投还建立了高价值的企业家生态。
这尤其体现于被投企业之间的频繁互动以及不断出现的奇妙化学反应。据了解,启明创投越来越多的新投资是来自于已投企业的上下游,或来自于已投企业的推荐。
而且,由于启明创投在新药研发、器械、诊断、服务及数字医疗等细分领域皆有布局,其医疗健康板块被投企业的协作深度也在不断拓展。比如,启明创投投资的数字化医患关系及用药管理平台妙手医生就可帮助许多创新药企提供全国性的医生社群和药品配送通路,以提高后者的商业化能力,建构核心竞争优势。
“我们是国内比较早开始建立医疗企业家生态的基金,而且花了15年时间。”胡旭波表示,启明创投的医疗生态体系是目前国内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之一,“这个强大指的是能给企业家提供资源或者相互支持,这真的非常有意义。”
聚焦重大创新,在大势所趋的领域里深耕
近两年,医疗市场的投资热情被彻底点燃。特别是疫情以来,医疗投资几乎成为国内一级市场的主要课题。加之,伴随港交所上市制度的改革与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红利释放,医疗健康领域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迎来了巨大的退出窗口,众多机构纷纷涌入这个赛道。
不可否认,当前国内医疗行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强势助力。可当巨量资本裹挟跃进,医疗赛道中相关项目的估值也不可避免地持续高企。
在胡旭波看来,中国的医疗市场需要投资推动发展,但投资的作用是要支持企业家做更好的产品及服务,而非追逐短期热潮。
不过,受药品集采及价格调整等的影响,胡旭波感受到,2021年,医疗赛道的市场热度相对冷静了一些。
“以前大家觉得只要有产品研发,后面肯定一路光明,顺风顺水。如今集采改革后,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始人,突然发现药品研发没那么容易,即使产品出来也不一定卖得出去。”胡旭波进一步表示,投资人的心态要沉稳一点,不要太过浮躁,也不能把短期利益看得太重。
“一直以来,启明创投的投资偏好都是聚焦重大创新,并且产品最好有全球竞争力。在团队的判断上,启明创投会重点选择那些有诚信、做事有激情的企业家。”胡旭波强调。
具体到医疗细分领域,疫情以后,科技在医疗场景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包括器械、创新药、医疗服务等各个赛道,数字化越来越成为颠覆性创新的基石。胡旭波直言,在人类面临很大挑战时,最终会发现能帮忙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新技术。因此,市场对新技术会给予更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