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25万买的,成本69.6元怎么办?”某个炒朗姿的股民,在贴吧发帖求助。
在过去5天里,医美龙头朗姿股份股价连续下跌,周二(6月8日)开盘再次一字跌停,收盘时仍有28万手封单,51.56元/股的价格相较高点71.6元/股已跌去近30%。前述股民的账面浮亏已达到6.4万元。
事实上,不止朗姿股份,整个医美概念都在“狂泻不止”。
截至6月8日收盘,医美板块较6月1日高点已连续下跌6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0%。除朗姿股份外,哈三联、华熙生物等活跃个股也有不同程度下跌,过去一周两只股票跌幅均超过10%。
许多高点上车的股民一脸问号:说好的下一个白酒呢?
医美概念掀减持潮:累计套现近30亿元,股民炸锅
医美股连续下跌,与近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高位减持不无关系。
6月5日,朗姿股份发布公告称,股东申炳云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其持有的约2000万股朗姿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4.49%。
根据公告,申炳云是朗姿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申东日和申今花之父,一季报时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49%,此次交易之后,其所持股份将会悉数清空。
如此清仓式减持,必然引起公司股价波动。
本周伊始,朗姿股份就收获了两个跌停板,截止6月8日收盘,朗姿股份报51.56元,跌停板封单已累积超过28万手。
对于减持原因,朗姿股份表示:“申炳云先生年事已高,本次减持系其本人生活安排和资产规划的需要。申炳云先生虽未在公司任职,但一直关心公司的长期发展,并且坚定地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尤其对公司医美业务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此,广大股民显然并不买账,叫苦不迭。
无独有偶,昊海生科、华熙生物、哈三联三家也于近期陆续披露了减持公告。
6月1日晚,昊海生科发布公告,公司第三大个人股东楼国梁因自身资金需要,计划减持不超过216.5万股的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23%;6月5日,华熙生物宣布公司股东赢瑞物源计划减持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80万股,拟减持股份数量占本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合计不超过1%;6月6日,哈三联发布公告,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赵庆福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1.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987%。
除上述头部公司外,金发拉比、悦心健康、麦迪科技、海峡创新等也均在近期宣布减持或已减持完毕。套现金额在几千万到几十万不等。
如上图所示,上述公司5月以来大股东宣布计划减持或已减持市值合计近30亿元。
对于此次医美概念公司的大规模减持行为,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韭菜们”的一场狂欢过后,大股东们举着镰刀来“收割”了。
疯狂医美年:多家公司年涨幅达数倍,机构抱团加仓
过去一年,医美行业究竟有多火?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医疗美容指数涨幅已超过60%。与此同时,该板块也诞生了多只牛股,自2020年1月以来,朗姿股份累计涨幅达416%,市盈率达126倍。同期爱美客、昊海生科、华熙生物累计涨幅达276%、76.6%以及175%,市盈率分别达245倍、80倍、162倍。其中,朗姿股份股价曾一度摸上71.60元/股,较近两年的最低位翻了10倍以上,爱美客最高涨幅也曾超过800%。
市场火爆背后,自然少不了机构的推波助澜。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共有149家机构持有爱美客,合计占流通股比例达15.45%。根据Wind资讯2020年年报数据,爱美客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5家公募基金、1家保险、1家券商和2家私募,包括第二大流通股东、私募大佬葛卫东。
与此同时,同为“玻尿酸三剑客”的华熙生物、昊海生科也均在四季度获得机构加仓。
另据媒体报道称,2021年4月30日,朗姿股份接受26家机构调研,其中投资公司10家,基金管理公司9家,证券公司2家,寿险公司2家。
二级市场的火热情绪也烧到了一级市场。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投向医美赛道的资金已达近5亿元,该数字超过了2019年与2020年医美行业一整年的融资规模。
此外,投中网在《2021,那些涨疯了的“医美股”开始做VC》一文中曾报道称,包括丽人丽妆,奥园美谷、朗姿股份、爱美客、金发拉比、苏宁环球在内的医美股也将目光瞄向了私募股权市场,纷纷出资设立医美产业基金。
短期估值过高,机构认可行业仍大有可为
既然市场如此看好医美赛道,为何多家医美公司会选择在此时集体减持?
对此,有相关从业者认为:“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医美行业呈现爆发式地增长,时至今日,该板块估值已经偏高,泡沫较大,或许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业绩。既然现在有了足够好的变现机会,大股东减持股票也算是顺理成章。”
川财证券也在报告中指出,整体来看,当前医美行业景气度较高,行业公司利润较好,但同时上市企业估值整体较高。
以爱美客为例,其市盈率水平已达到245倍,华熙生物也超过162倍,整个医美行业目前的总市值已超过万亿,远高于此前中信建投给出的2024年突破3000亿元的预测。
虽然机构普遍认为当前医美行业市场估值过高,但均对其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中欧瑞博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从行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美国与韩国医美起步早,行业已经步入成熟期。而中国医美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成长初期阶段,2019年我国医美项目渗透率仅为3.6%,远落后于日本11.0%、美国16.6%、韩国20.5%的水平。因此,参考美、韩医美20年以上的成长周期,推测国内医美市场仍有15年左右的快速发展期。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2020年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在2020年用户规模达1520万,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1813万。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表明中国轻医美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整个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监管的不断完善和规范程度的提高,医美行业也将加速洗牌,头部优质公司的优势也将日渐凸显,形成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安信证券认为,日常化、品牌化、合规化将成为未来轻医美发展的三大趋势。中信建投也指出,医美上游牌照和研发技术壁垒高,规范化程度高,但中游机构格局极度分散且不正规情况较多,存在更大优胜劣汰空间,品牌化、连锁化能力是未来机构加快跑马圈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壁垒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