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外念大学:那些避开高考的学生们

创业
2021
06/12
10:39
亚设网
分享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DoNews,作者:李昊原。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2021高考落下了帷幕,1078万的考生交上了独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人数也再创新高。

但高考并不是所有考生的唯一出路,出国留学深造也是人生的另一种选择。虽然2020年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对留学行业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但“留学热”并未像大众所认知的那样需求锐减。

全球化智库(CCG)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编著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显示,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继续保持正增长,优质的国际教育仍是学生、家长们的刚性需求。

另据教育部统计,1978至2019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目前九成以上的留学生的资金来源是父母或亲属资助。相比在国内进行高考,国外的生活学习不仅成本更高,而且风土人情也与自身的成长环境存在差异,那又是什么让中国学生对留学趋之若鹜呢?DoNews(ID:ilovedonews)采访了三位不同背景的留学生,通过他们的海外求学经历一探究竟。

Joy 24岁 美国爱荷华大学 初中毕业留学

Joy出国留学的直接动力,是“对家乡高中的失望”。

出国之前,她和她父母其实对国外一无所知,不过对本地高中的水平,却很清楚:“我家那边的高中教学质量挺一般的,可能努力三年,也就刚上一本,我也想过去外地更好的高中,但我的成绩他们不收。如果留在国内,我能考上北京的大学,当时我就留下了,但不行啊。”

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正牌大学充满了诱惑。十年前留学潮正在热,Joy的家庭并不缺钱,于是稍作商量,便联系中介,送她去美国读高中。她的高中位于距离波士顿半小时车程的小镇上,同学里中国人的比例极高,住校的学生两人住一间宿舍,不大但也舒适。

多年之后,回国的Joy对出去没有丝毫的后悔,她和同龄的朋友聊天,朋友们的高中生活,仿佛充满了做不完的数学题、学不会的物理和搞不懂的化学,对于高考的回忆,是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都不确定是不是对的——这是夸张地描述,但描述的不是试卷,而是实质化的压力。

作为对比,Joy评价美国高中的理科课程对中国孩子来说和“教傻子”没什么区别,不上课也可以拿到高分。文科可能对留学生来说难度会更大,但课程的内容可能是阅读莎士比亚名著,考试时写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美术、滑雪和统计学、心理学甚至生物解剖学这些选修课程,也能让高中生提前确定自己的志愿。

Joy印象最深的是参加了话剧社团,从剧本审定到角色分配还有演出都有模有样,她和同学们从下午两点,一直排练到夜里12点,礼堂的供暖停止后,需要穿着羽绒服来御寒,过程辛苦但大家充满了激情,她甚至带着一种自豪感来做这件事。虽然在半决赛时被涮下了,这一经历在她上大学时,还提供了帮助。

“你要提供你的成绩,但入学申请也很重要,我当时申请的是我成绩够得上的最好的学校,在申请时就写上话剧的经历,最后通过了。”Joy最后进入了爱荷华大学主修经济学专业,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420,与之最近的中国大学分别是中国台湾国立中山大学(416)和厦门大学(432)。

对这所学校,Joy的评价是“硬件条件很好”。由于没有班级的概念人际关系也简单,大学生活过得很愉快。本科后她去了瑞士酒店管理学院,毕业时原本会去一家全球高级连锁酒店位于泰国的分部,但赶上疫情无法出国,于是后来去了丽江的一家连锁客栈工作。

在丽江,Joy感受到了学历上碾压的优势。“丽江有没有50个博士都不好说,学历的确对我很有帮助。”进公司一年多,和Joy一起进入公司的同事可能还在前台,或者分配去销售礼品,而她已经是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了,而和她同级别的同事,爬到这个位置花了5年。不久前董事长找到她,希望她加入公司位于泰国的一个旅游地产项目。“待遇比国内好很多,而且在泰国也比较悠闲,哈哈,光国王生日、皇后生日之类的假期就有不少了,探亲假公司还报销机票。”

留学多年,她算了一下,平均每年的成本在50万人民币左右。开心,这是她对留学经历的总结。

Linda 28岁 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 高一留学

Linda偶尔做梦,会梦到高考,虽然她并没有参加过。

因为有一个在新西兰工作生活的舅舅,初中的时候,舅舅就建议她的父母,让Linda去新西兰留学,不过被她自己拒绝了。直到上了高中,成绩虽然一般,但她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我父母一直觉得,我是那种不好好学习的人,好好学成绩就会好,我就也这么觉得,长大了才发现,其实可能自己是比较笨的。”

不过当时留学还很受推崇,海归的光环和舅舅的鼓励,还是让她在高一快结束的时候留学去了新西兰。15天的时间里,看好学校完成缴费就正式入学了,在新西兰Linda住在寄宿家庭里,这时她才发现,由于上大学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来得晚的她压力会比较大。

学校有国际部,以及对应大学专业的课程上的分科,高中最后一年的下半年,误以为学分已经修完了的Linda偷懒没有好好学,结果数学挂了科,好在这个在大学可以补上。“这个时候会觉得很操蛋,国外没有类似招生办的机构给你咨询,也没人给你解答。”

和Joy有所不同,Linda的家庭条件没那么宽裕,在大学期间打工是日常,做过餐厅服务员等零工,生活上的压力也较大。她在坎特伯雷大学攻读传媒学专业,自由度高的氛围给她带来了一些困扰,比如她一直搞不清楚学分的算法,也找不到人来解释,大三的时候,由于甲状腺肿瘤,Linda整个人出现了抑郁症的状态,心理医生按照抑郁症进行治疗,最终病情加重,不得不回到国内,之后去北京接受治疗。

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她无法拿到大学毕业证,因为治疗的时间超出了她休学的期限。“还是蛮遗憾的,最后没有拿到文凭。”在新西兰Linda有认识到不少新的朋友,其中有的女生,来的时候非常不习惯,甚至在宿舍整夜哭泣,这让她非常不理解——如果不愿意为什么要来呢?后来她才明白,这样的家庭有可能父母比孩子更想让孩子出国:“那一代的父母对国外很向往,想要以后全家移民出去,也以孩子把父母接出去养老为荣,但这跟逼着孩子考清华北大没什么区别,都是满足家长的愿望罢了。”

Linda身边就有些这样的成功案例,包括她在加拿大的表姐,还有已经移民了的舅舅,最初她的爸爸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真的接触后放弃了——语言不通,而且在国外居住,还会有许多别的冲突。“现在很多人了解到国外养老没那么好,新西兰那边绿卡的政策也缩紧了,可能要四十多才能把父母接过来。”

回国之后,Linda的母亲告诉她,出国这六年,基本把原本为她预备的嫁妆钱花完了,大概相当于本地一套100万左右的房子,以后可能出不了婚房的钱。Linda对留学倒没有后悔,毕竟出国也不只是为了一张文凭,没有这些经历也不会有现在的自己了。

Alisa 35岁 研究生留学日本 归国从事日语教育

Alisa形容自己的求学,是“学渣逆袭当学霸”,最初的会计本科较差,毕业后当幼儿园教师的她,真实体会到了挣得没有花的多的无奈,所以一段时间后,去了表哥所在的日本留学。这一阶段对她的改造极大,每天在学校做商业设计,老师扔过来题目,她和同学们要思考怎样赚钱,赚多少,毕业的时候就顺势在日本留下来创业。

三年后朋友邀请她回国创业,两人合作了3个月,最后以失败告终。“我花了五年时间,才适应了国内的商业氛围。”这段期间Alisa尝试了不少赛道,最后选择了留在湖南,做服务高考的日语培训。

在除了海南省之外的省份,学生都可以选择日来考代替英语高考,而且近些年选择日语高考的人数在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在2016年大概有1万名学生选择日语高考,2019年就攀升到了3万。比起英语,日语对中国人更友好,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汉字,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未来去日本留学打下基础。

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国家中,占比最大的是美国,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一,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等英语国家占比也极高,与之相比,日本大概占到了不到十分之一的比例,不过英语教育遍地开花,日语教育却相对少的多,还是有待开发的市场。

目前Alisa公司的日语培训是依托高中的,平时与家长和学生交流,她发现,学员们的第一准备基本还是国内高考,但是高考竞争压力较大,一旦失手就要做好第二准备,而去日本留学,每年4月和10月都可以申请,无论是高考前就有预料还是高考后临时准备,都比较方便。

每年高一新生入学,他们就开始招生,同时会做几方面的分析。首先,外语科目分数高达150,如果学生英语较差,但对日语适应性较好,那转学日语可能在高考时就会有几十分的差异,公司也会承诺,如果达不到100分,就会返还一定的学费;第二方面就是留学,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要么选择艰苦的二战,要么可以考虑去申请日本二流的大学读本科日本留学的成本大概每年10万到15万,比国内贵,但比起欧美要便宜很多,二流的日本大学,教育水平也好过高考失利后留在国内的选择;第三就是从高一的时候就开始好好做留学规划,高三毕业直接去申请一流的日本大学。

“其实很少有家长有这种意识,毕竟他们对留学的了解不多,而且会有各方面的担忧,如果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要提前两三年去做一个规划,很多家长自己都坚持不下去,何况是替孩子安排留学呢?”单纯从性价比的角度,如果能考得上211、985,Alisa觉得留在国内更好,但继续往下滑,国外大学的教学质量优势就越发凸显,当留学回来时,留学生的优势也就更大。

留学生们回国时,常会来打个招呼加入小圈子,就像在大学里的同乡会,或者毕业之后的校友会。留学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但并没有将人彻底改变,至少对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同学,她感觉,还是比较容易适应回到中国的。

选择留学,本质还是用金钱更好的教育资源,高考在国内曾经被称为“跃龙门”,难度大效益高,但目前考上大学已经不是难事了。相关数据显示,自从1981年大学录取率突破10%以后,高考录取率就一路攀升,2020年就已经突破90%,在最新的第七次人口调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过去十年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足足攀升了一倍。但是,数量并不代表质量,甚至意味着学历的贬值,“大学生不如农民工”、“毕业即失业”的焦虑都受此影响。

真正好的教育资源依旧是供不应求的,下面这张图是2020年的高考数据,可以看到,即使在录取率最高的北京,一本以上也不到50%,河南等甚至跌到15%一下,至于211以上,更是班上尖子生才敢想的。我们可以认为,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不公平,而且对人生的影响重大,试想一下,河南的父母是否真的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和北京的学生进行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呢?

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靠花钱和准备来抹平差距,资金越充沛、准备越充足,一般就会有更好的结果。虽然这同样是一种不公平,但体制也不存在完全的公平,不久前,教育部声明“坚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大致相当”,明确高中和技校大致要五五分流,所以未来能上高中的孩子也就一半,刚刚上表的所有数据,实际都要打对折。

2020年,美国的留学政策缩紧,全球疫情蔓延,但留学生确没有明显下降。教育对中国人的意义,甚至可以让人直面生死。无论选择了什么,都是家长们和孩子在远虑和近忧中努力做着最好的权衡。

眼下,高考已经结束了,包括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他们的人生都才刚开始,也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