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究竟在颠覆谁?

创业
2021
06/15
12:42
亚设网
分享

一个技术革命能够颠覆多少东西?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移动互联网。

微信的出现,颠覆了短信,甚至连语音通话也一并抢了,最后腾讯成了巨无霸,反而当时如日中天的电信运营商,成了“管道”基础设施,看看中国移动过去10年的股价走势,说多了都是泪。

自动驾驶究竟在颠覆谁?

还有电商的出现,颠覆了实体商业,切走了当中很大的一块蛋糕,最后淘宝、京东、拼多多成了巨无霸,众多的实体店,还有中间环节被打得七零八落,苦不堪言。

微信和电商,都还只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两种应用,如果说全面移动互联网化,那很多旧有的经济模式,不是已被颠覆,就是在被颠覆的路上。

不过,现在互联网流量见顶,加上反垄断的实施,很多互联网公司虽不至于江河日下,但必定也到了告别以往高增长、回归均值的时候了。

下一个“新大陆”在哪%3F

智能汽车算一个,而作为智能汽车的终极应用,自动驾驶又上演什么颠覆大戏?

自动驾驶:哥就是来颠覆各行各业

如果认为自动驾驶只是有一个为人类省时省力的软件程序,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实际上,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发展和壮大,总是伴随着一些行当、一些岗位的衰落、消失,利益格局的洗牌、重塑,各方新旧势力暗流涌动、刀光剑影,才是自动驾驶最大的颠覆。

如果自动驾驶真正实现L5级别,司机就是直接被革命的一群人,也由此推倒了多米诺骨牌。

理论上,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各公司各单位,都可以裁撤大批的专职司机,减掉大笔成本,学车变得多余,驾校可以倒闭收场了。

汽车的周边需求,也会剧烈变化。

比如,自动驾驶可以使汽车不间断投入运营,路边停车位、停车场的需求也会大幅减少,停车难、对停车位的争抢会成为上个世纪的事情,甚至建房子是否还需要地下车库,都是个问号;

堵车也不再是城里人的困扰,各类的交通事故也将大幅减少,一同减少的是各类车险、事故医疗、汽车修理的需求,所以做车险、做汽修未来不是什么好行当,甚至医院的急救室也可能少了很多生意;

公共交通如公交车、地铁、城际铁路、长途巴士甚至航空的需求,也将会大幅减少。

如果说上面只是关于交通领域的颠覆,那无人驾驶在其他行业的颠覆性,同样足以引起地震。

比如物流、配送、救灾、房地产甚至战争,无人送货成为潮流,无人机救灾也会是主流,甚至打无人战争也可能成为主流。由此带来对物流人员、救灾人员甚至征兵的需求,也会大幅减少。实际上,在这次广州疫情,就已经有无人驾驶送货车投入抗疫,效果看着还算可圈可点。

虽然上面说的每一个行业,都涉及到大量的就业、GDP、税收,但是很遗憾,在技术变革的洪流面前,看不到它们有什么抵抗力。

不过,与对汽车行业旧日“王者”的颠覆相比,这些算轻的了。

汽车业从诞生之日起,有两类公司始终处于行业金字塔的顶峰,一个是石油公司,另一是整车厂,两者共同主导了过去百年的汽车业沉浮,也是整个行内市值最高的两类公司。

但随着电动车的兴起,石油公司已经被革命,价值正一步步降低,剩下的整车厂又会是什么命运呢?

其实,整车厂之所以能够成为汽车业号令天下的“王者”,在于燃油车的基础技术属于机械学,需要一个动力总成架构,这个框架只能由整车厂去统筹,所以一大批的配件厂商只能围着整车厂转,用时髦的话说,那是硬件定义汽车的时代。

占据C位,不仅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滚滚财源。整车巨头们的净利润率未必很高,但绝对值绝对让人咂舌。

丰田去年的净利润高达1333亿人民币,稳居所有欧美、日本、中国上市的制造业公司NO.1,全球范围内,除了银行和互联网巨头,无一能出其右者,大众汽车的净利润高达687亿人民币,同样吊打绝大部分行业和公司。

但到了自动驾驶时代,整个汽车的基础性架构变由软件来定义,机械动力的重要性降低,数据收集、分析、决策、执行站上了C位,整车厂的统筹作用被降低了一个档次,和当初的配件厂一样,整车厂也只能围绕着软件转。

如果整车厂没有软件能力,那就真的只剩下加工制造这个价值了,而自动驾驶对于整车厂的颠覆,还远不止于此。

最牛的颠覆,来自商业模式

如何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获胜?

过去,我们爱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现在,说得最多的是降维打击。但不管是一流企业还是降维打击,要最终获胜,都是对企业如何赚钱,即现有商业模式的颠覆。

过去一百年,汽车业的赚钱方式变化不大,尤其是整车厂,无非是将自产和采购的零部件组装成车,然后在成本的基础上设定相应的利润率,再卖给消费者,获取终端利润。直到今天,这种赚钱方式还是燃油车厂的主流,也是新能源车的主流,但这种主流方式在未来将很有可能发生剧变。

试想一下,一辆车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即使在富裕的欧美国度,也是一笔不小的家庭开支,在中国就更明显,如果算上各种加油、车险、维修、保养的费用,一年到头用在车上的钱不少。况且,车子是纯消耗品,从买的那天就开始贬值,如果从头到尾的费用全部算上,会吓人一大跳。

虽然汽车能够带给人便利,也能够创造很多价值,但如果能够在便利和价值不降低的情况下,找到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式,那消费者是非常乐见的。

在燃油车时代,对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并没有间断过,但遗憾的是,除了在信贷方面给予支持,实现买车分期付款之外,就再也没有看到更好的方式了,即使有一些租赁方面的尝试,最终也很难大规模推广。

为什么?

是燃油车技术的限制,机械式零部件大量使用,限制了数字化技术在燃油车上的使用,虽然近年来燃油车也安装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器件,但动力的来源问题一直无法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在燃油车上的应用。

即使有Uber、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实现效率和成本的进步,但本质上,并不是汽车的突破,只是智能手机增加了一个打车软件,是手机联网,而不是车联网。

到了电动车时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在谈及新能源汽车未来趋势的时候,最广为人知的是“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和共享化。现在,电动化已经实现,智能化和联网化也不断有进展,而共享化,似乎还有点远,有其他互联网公司推出过共享电动汽车,因为成本、运营方面不够成熟,现在已经销声匿迹。

但是,共享化依然是未来汽车业最好的模式。

这里说的共享化概念,有别于Uber、滴滴,而是一种基于自动驾驶下的共享化。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汽车成了随时随地、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出行工具,而且可以不受司机、路况和位置的限制,真正实现效率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完全可以采用按使用时间或里程付费的商业模式,用一次交一次钱,等于将原本一次性交的买车、养车费用平摊到每一次用车过程中,这对消费者用车成本的降低,效果将十分明显。

在共享化概念下,所有整车厂都会面对一系列的终极拷问:

个人消费者究竟还有买车的必要吗?

如果汽车都被统一到自动驾驶操作平台下,对汽车品牌、调性、个性的需求,还像现在这么高吗?

在自动驾驶下,人的身体、耳目、精力、时间都被释放出来,座舱又应该增加多少软件和硬件,才能满足新的需求?

现在,全球每年的汽车销量多达9000万台,中国也有2500多万台,但在真正实现汽车共享化时,或者每年5000万辆、3000万辆甚至更少,就够了。当然,单部车的价值会上升,但车厂的销量始终会大幅降低,实力弱的车厂、配件厂,会迎来剧烈洗牌。

在共享化下,唯有一种商业模式可以横行天下,那就是掌握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共享汽车平台,因为只有它才有能力连接海量的汽车和用户,并能够从每一位用户身上收取费用,这是绝对的蓝海,拥有绝对的增长潜力,也是为何大家都在抢滩自动驾驶的原因。

不掌握自动驾驶技术,车厂不但失去议价权,也将沦为简单的加工厂,Uber、滴滴这些平台也将毫无价值,因为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只要增加叫车功能,就可以轻松代替它们,特斯拉已经开始干这件事了。

结语

汽车,称得上过去百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四个轮子衍生出来的需求、行业和生意,遍布全球每个角落,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

但是,近几十年来,汽车业也落入百无聊赖、乏善可陈的窘境,不是因为汽车人爱吃老本、不思进取,而是燃油车的技术已经到头,轰轰烈烈的信息革命,似乎并没有在燃油车身上找到太多的用武之地。

所幸,人类迎来了电动车和自动驾驶。

和互联网一样,自动驾驶本质上是IT技术颠覆传统行业,见识过IT技术的摧古拉朽和滚滚财源,未来汽车业,大概率还将重复这个过程。

哪家公司的自动驾驶最先跑出,哪家就将是汽车这条街最靓的仔。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