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公众号 华章管理,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又是一年毕业季,数百万大学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开始漫长的工作生涯。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喜欢的工作,但很少有人能如愿以偿。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稻盛和夫曾创办过两家世界 500 强企业,但在刚开始工作时,他也是一个做着不喜欢工作的年轻人,他是怎样应对这种情况的呢?
今天,我们把稻盛和夫的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工作,或者说事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经验对每个有志于做出一番成就的人都有借鉴之处。
我原本也像随处可见的小青年一样,兴趣多变,不善于将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么,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为什么在 50 年这么漫长的时间里能够一心一意专注于工作?
那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我让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对于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一开始我并没有什么兴趣。在大学时我专攻的是当时最热门的有机化学,但我想去的公司不肯录用我,所以我不得已才就职于松风工业。这是一家生产绝缘瓷瓶,属于无机化学领域的企业,而研究新型陶瓷也是被分配的,不得不做的工作。
刚进公司时,我所属的研究室一共只有五六个人,除我之外,其他研究人员都是从事绝缘瓷瓶材料的改良工作的,在当时,那才是企业的核心产品。只有我一个人被指定去研究陶瓷的新材料(后来我将它命名为新型陶瓷),理由则是「将来在电子领域一定会需要高频绝缘材料」。
这个领域在当时还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缺乏可靠的研究资料。另外,公司很穷,没有什么像样的实验设备,也没有上司或前辈可以指导我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实在不易。但是辞职转行又没成功,我只好留在这里。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心态」。
「埋头到工作中去!」我努力说服自己。
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必须从心中排除。我决定倾注全力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说。
现在看来,这就是为了「喜欢工作」而做的努力吧,但是当时的我,对这一点也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因为几乎不具备与新型陶瓷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一开始我先去大学图书馆寻找有关的文献资料。那时还没有复印机,我翻阅了过往的行业期刊和学术纪要,发现重要的内容就立即抄写在笔记本上。那时,虽然囊中羞涩,但我还是坚持购买研究所需的书籍。我还向美国陶瓷协会索要论文,总是辞典不离手,边看边译。总之,一切都是从获取最基础的知识着手的。
然后,我依据从这类资料中获得的信息开始做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再去寻求新的理论解释,然后再做实验—不断反复这种细致而踏实的过程,就是我当时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从何时起,我深深地为新型陶瓷的魅力所吸引,而且渐渐明白,新型陶瓷中或许隐藏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美好的前景。
「这样的研究,恐怕大学里也不会有吧,或许全世界也只有我一个人在钻研。」这么一想,枯燥的研究也显得熠熠生辉起来。
开始时,有一半是强迫自己,但不久就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而且喜欢上了这项研究。再后来,就大大超越了「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层次,感觉到了这项工作所包含的重大意义。
「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热恋中的情人,在旁人看来目瞪口呆的事情,他们却处之泰然。这一点有过恋爱经验的人都能理解。我年轻时虽说一心扑在工作上,但也不曾忽略过这样的感情。
在创建京瓷以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星期日,有时我会邀请关系亲密的女孩去看电影,看完后送她回家。本来电车可以直达,但有几次我故意提议从前一站就下车,边走边聊,慢腾腾地走了很长的路才将她送回家。
其实每天工作到很晚,身体应该很疲倦了,然而,走这么长的路我却丝毫不累,而且还非常愉快,劲头十足。
「有情人相会,千里变一里」,这句话真实地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
工作也一样,应该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拥抱工作。
在旁人看来,「那么辛劳、那么艰苦的工作,太可怕了!简直无法忍受,根本无法坚持。」但如果你迷恋这个工作、热爱这个工作,那你就能够承受,一切都不在话下。
正因为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所以我就能长期坚持艰苦的工作,一以贯之,无怨无悔。
人就是这样,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也无怨言,也能忍受。而只要忍受艰苦、不懈努力,任何事情就都能成功。喜欢自己的工作—仅仅这一条就能决定人的一生,我想这么说一点也不过分。
要想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你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一个人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这样幸运的机会几乎没有。
大多数人初出茅庐,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
但问题是,多数人对这种「不喜欢的工作」抱着勉强接受、不得不干的消极态度,因此对分配给自己的工作总是感到不满意,总是怪话连篇、牢骚满腹。这样下去,本来潜力无限、前程似锦的人生只会白白虚度。
无论如何,必须得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要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抱有这种心境非常重要。如果你还不肯抛弃「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这种不恰当的意识,就无法从工作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脚踏实地,从眼前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先爱上眼前的工作。只要喜欢了,就能不辞辛劳,不把困难当困难,埋头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头工作,自然而然就能获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评。获得好评,就会更加喜欢工作。
这样,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要想做出成绩,首要的就是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工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要你这么做了,人生就将硕果累累。
「热爱工作」「把工作当乐趣」,话虽这么说,但做起来就像僧人艰苦修行一样,并非易事。所以,若只是当苦行僧,一味强调吃苦耐劳而没有快乐,那也很难持之以恒。
因此,还必须要从工作中寻找快乐。
我的经验是,当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快乐。当研究成果受到别人的夸奖时,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继而将这种喜悦和感动当作精神食粮,然后继续投入艰苦的工作。
我想起一件发生在进公司后第二年的事,当时我正在全神贯注地测定实验数据。
那时,有一位京都名牌高中的毕业生,因家庭原因,不得已当了我的研究助手。他是一位头脑非常聪明的青年。我每天都让他帮助测定实验数据。「这种材料应该具有这样的物理性能吧。」我一边做预测,一边做实验,而由他来测定有关数据。
我生性就有单纯的一面。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吧,每当实验测出的数据符合我原先的设想时,我就会高兴得「蹦、蹦」从地上跳起来。
这时,我的这位助手总是站在一旁用冷冷的目光注视着我。
有一天,同平时一样,一次实验完后我又开心得跳了起来,并对他说:「喂!你也该高兴啊!」但不料,他说的一席话,犹如一盆冷水从我的头顶浇到脚底。
他用鄙夷的眼神看着我,说:
「稻盛,说句失礼的话,值得男子汉兴奋得跳起来的事情,一生中也难有几回。但看你的样子,动不动就高兴得手舞足蹈,现在甚至叫我也要同你一起高兴,我是说你轻薄好呢,还是轻率好呢?总之,我的人生观与你不一样。」
当时,我感到后背一阵冰凉。
确实,可以说他显得非常理性,但我却无论如何接受不了他的观点。只过了一瞬间,我就反驳说:
「你说什么?因为小小的成功就能感到喜悦和感动,这样多好!要想坚持这种枯燥的研究,有了研究成果,就应该真挚地把高兴劲儿表达出来。这种喜悦和感动能给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动力,特别是现在研究经费不足、研究环境很差的条件下。要把研究做下去,我们就要为每一步小小的成功而庆祝,这样才能给我们增添新的勇气。所以不管你说我轻薄也好,轻率也好,今后我照样要为我的每一个小小成功而开心,并由此把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参加工作才两年,就能讲出这么一番道理,我颇为自己感到骄傲。可惜我这些话却不为我的助手所理解。两年后,他悄然辞职,离开了公司。
如果当初他能理解我说的并把它当作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那结果将会怎样?
年轻的读者们,希望你们在工作中为自己的小小成功感到欣喜。要抱有一颗善被感动的心,要诚挚地对待生活。请把感动带来的能量当作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这就是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顽强生活的最好方法,也是我不渝的信念。
物质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种。
同样,人也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
像我这样的经营者整天考虑的就是,公司「应该做这个」「应该那么干才更好」这样的问题。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会在自己心中描绘自己将来的梦想,思考我想做怎样的人、我想干怎样的事等问题。
但是年轻人中偶尔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相信虚无主义,总是表情冷漠,怎么也热乎不起来。不管周围的人干得如何热火朝天,他们不仅不燃烧,还给别人泼冷水,他们是冷若冰霜的人。
遇上这样的人可不好办。
在企业里,在体育团队里,这种「不燃型」的人哪怕只有一位,整个集体的氛围就会变得沉闷压抑。所以我总是这么想:「这种不燃型的人大可不必留在公司。我希望同事们都是自燃型的人,不用「点火」,他们也会自动燃烧。至少,当燃烧的我接近时,他们是能同我一起燃烧的「可燃型」的人。」
所谓「自燃型」的人,从来不是「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因为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的主动积极的人,他们应该都是热爱工作的人。
要想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
为了顺利推进公司或团队的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精力充沛的、起核心作用的人物。
这样的人将成为全体人的中心,宛如一股上升的气流自平地而涌起,将全体人员卷入,带动整个组织一起行动。像这样自己主动领头、带动周围的人把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的人,我把他们称作「在漩涡中心工作的人」。
无论什么工作,一个人单枪匹马总是很难做好。你一定需要上司、部下以及周围人的协助才能顺利展开。
然而,如果你不是漩涡的中心,只在漩涡四周咕噜咕噜地跟着大家转,就很难体会到工作的真正乐趣。让自己进入漩涡中心,积极地把周围的人裹挟进去,你就能充分体会到工作的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卷起漩涡呢?
一个组织里总有这样的人:没有谁来要求他做,他却自己主动提议要干这干那。面对这样的人,周围的人会说:「那就谁提议谁干好了。」
不是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这样,年轻人中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会召集前辈、师兄们前来,然后向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比如,面前有一个课题:这个月的销售额要提高。
这时,如果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员工提出:「师兄,董事长讲了要提高销售额,今天下班后,大家集中讨论一下怎么来提高,好不好?」如果能开口说出这样的话,那么此人就是「在漩涡中心工作的人」,他就有希望成为团队的领导者。
敢于说这样的话的人,不是为了装样子给别人看,而是真的热爱工作,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这种魄力。
热爱工作,就不会单纯按照上司的指示办,就会有自己「制造漩涡」的、自主努力的冲动。这其实就是「自燃型」的人,这种人工作上可以取得卓越的成果,人生也会更丰富多彩。
最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我们必须用理性把这句话灌输进自己的头脑中。即使感谢的情绪冒不出来,也要说服自己。也就是说,随时都准备说一声「谢谢」,持有这种心态非常重要。
我常在内心告诫自己,只要实践这一条,就能提升自己的心志,走出幸运的第一步。
本文节选自《干法》
作者:稻盛和夫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