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
7月14日,联想未来club暨2021CVC创投周在联想全球总部未来中心举行,为了更好地推动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即:企业风险投资)发展,扩大CVC生态圈,联想创投不仅借本次创投周机会重磅发布了联想未来club,还邀请创业邦创始人兼CEO南立新作为嘉宾主持,与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张焕麟、北汽产投总经理刘培龙、金茂资本投资副总裁韩凯等多家知名大企业战投,召开了一场主题为《CVC的发展与赋能》的圆桌座谈,共同探讨CVC的机遇与挑战。
座谈期间,各位CVC负责人就投资业务布局、企业的战略布局和CVC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对话,为CVC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
通过本次分享可以看到,科创投资已经在汽车、地产等传统行业找到了多场景的产业落地方式,并有望获得资本的持续加注,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科创阵营,在交叉的领域里推动新兴科技的发展,科创行业也将迎来蓬勃发展,赋能智慧城市、共创IT未来,为中国未来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在CVC的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多位嘉宾指出,CVC与地方政府的结合或将会是一个不错的方向,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整合多方资源、优势,在企业、政府与CVC之间构建起从投资布局到产业落地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不仅能帮助企业找到更好的落地条件,甚至可以实现返投、共投的双赢局面。
而在产业的协同发展方面,无论身处哪个领域,CVC企业都应当着眼行业,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为行业发展做出实质贡献,全力布局产业的未来,只有产业和行业拥有了良好的生态,企业才能拥抱更好的未来。
张焕麟:中芯国际最初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培育、支持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生态发展,我们在产业上下游的布局,都是为扶持国内半导体产业。只有整个产业发展起来,中芯国际在国内的业务机会才会更多。
刘培龙:只有站在行业的高度为行业做贡献,才能真正为自己做贡献。
韩凯:建筑行业是一个规模巨大,但数字化程度特别低的行业,有丰富的适用机器人和AI的应用场景,我们非常看好地产科技智慧城市方向的产业升级。
南立新:首先祝贺联想创投周成功举办!联想创投2016年成立,五年来发展迅速,投资了200多家企业,帮助联想集团成功建立了创新生态。联想创投的经验,值得很多企业学习和借鉴。
非常荣幸受邀主持这个专场,每年联想创投周都特别精彩,我们这个专场的几位嘉宾,也是CVC行业的佼佼者,这几年他们的投资也很有代表性。希望我们这个小专场能就企业如何做CVC这个话题,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
按照惯例,先请各位做个简单的机构介绍。
韩凯:金茂资本是中国金茂旗下股权投资平台,业务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地产基金,一个是PE产业投资,方向主要是做前瞻性的地产科技类投资,我们基于自身对产品和科技的理解,投地产领域的科技前沿项目。
目前,围绕中国金茂城市运营战略和高端业主群体,我们在AI建筑设计,以及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大健康等领域也都有做一些投资。比如智慧交通领域,我们今年投了希迪智驾,主要做车路协同和商用车的无人驾驶,目前希迪的车联网在智慧交通的调度方面,已经在我们的产业新城长沙梅溪湖落地了。
张焕麟:中芯聚源是中芯国际旗下的投资平台,从2014年成立至今,一直专注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因为我们团队大都来自产业,所以从上游的材料、装备、零部件制造,到EPA、IP、芯片设计,我们做了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我们投了170多家企业,上市公司大概有十八九家,在排队的还有二三十家。借助着科创板和产业的发展机会,还会有很多企业发展起来,同时我们也会依托于中芯科技在产业的能力,为被投企业赋能,推动共同发展。当然,我们也有和其它的CVC合作,跟刘总就有共同投资的项目,跟联想创投也共同投资了比亚迪,希望未来还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刘培龙:北汽产投是北汽集团下属的产业投资机构,自2014年创办至今投资了140多个项目,基金管理规模300多亿。我们做CVC主要聚焦在两大领域——新能源和智能化,这是我们布局最多的,当然我们还有一些与汽车服务相关的,所谓汽车的“新四化”,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投资布局比较完整。
我们通过多年的投资,也在做深度布局。刚才贺总讲的“双向赋能”我也特别认同,也希望借此机会跟大家有更多的合作。
南立新:刚才大家已经简单介绍了过去几年的投资情况,接下来我们再回顾一下各家CVC创立的初心。比如联想创投贺总讲了“企业未来”的概念,那么咱们这些CVC设立的初心是什么?是财务目的、战略目的,还是寻找下一步业务的增长点?
韩凯:地产领域传统而竞争激烈,金茂本身是科技属性比较强的地产商。最初集团给我们的使命是,成为集团创新的渠道,帮集团寻找第二个成长曲线。通过投资的触角,链接外部资源,助力集团的产品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被投企业,也实现了外部力量、资源与内部通道的碰撞,比如,我们投的云迹科技,目前已经在酒店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云迹的机器人已经引入到金茂旗下的威斯汀、丽思卡尔顿等五星级企业,在今年的高端住宅方面也在与云迹一起做社区垃圾智能收取机器人的产品研发和尝试,解决业主和垃圾箱的最后一百米。
其实,我们和云迹做了很多的产品研发、调试和落地应用,也获得了行业大奖。我们希望可以和科技企业在创新方面多一些互动,用外部去激活内部资源。
张焕麟:中芯国际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培养生态。因为中芯国际的生存环境特别艰苦,中芯国际2000年成立,相比国外半导体产业发展是比较晚的,而半导体行业又是全球化的,行业里也已经有很多强手竞争了,所以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做出来,都要与全球的竞争对手进行激烈的竞争,而那些对手企业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很多都是从大集团里培育出来的,所以对中芯国际来说,面临的业务环境是非常不稳定的,前有台积电在国际上遥遥领先,整个规模也是中芯国际的十倍甚至更大。
所以中芯国际要培养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和生态,只有生态培养起来了,才有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一开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培育支持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生态发展,而且从上游的材料、装备,到下游的设计,我们都不是仅仅为了中芯国际自己的业务协同在投资,而是为半导体产业在投资。只有产业发展起来,国内的机会才会更多。当然也有我们投资的很多企业,成为了中芯国际的客户和供应商,一同为中国的企业培养人才和产业。
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铺垫,可能今天也没有这么多的公司。我们做过统计,在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行业企业里,CEO的平均年龄是57岁。确实是需要很多的磨炼,经过业务迭代,才能知道行业怎样发展。
当然,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我们很有幸给LP带来了很好的回报。目前,我们的投资基金,年化在30%左右,这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投资周期相对长的半导体行业里。当然,作为投资机构来说,我们要给大家带来回报,这是一定的,同时也要协同半导体产业发展。
南立新:对张总来说,投资的战略价值是大于财务价值的。下面请刘总谈谈对财务和战略如何定位。
刘培龙:刚才主持人问战略还是财务,2012年产投成立的时候,正赶上汽车行业变革,当时我们的目标就是做集团的战略服务支撑,定位是“瞭望塔”——通过对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的投资布局,助力集团主业发展。后来,我们作为典型代表,做了行业的投资后才发现,只有站在行业的高度为行业做贡献,才能真正为自己做贡献。
做的过程中赶上新能源的高速发展,我们也赚了些钱,作为投资机构,这些年我们的年化收益在26%,也是不错的。但是CVC机构不能只想着赚钱,战略定位一定是第一位的,这些年来,在行业里走得越来越远,可以说支持产业的初心是不变的,我们一直坚持以战略投资为主,希望通过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融资管理力度,形成前瞻的布局,在保持我们自身合理经营效益的同时,更有效地支持整车产业链的发展,为集团赋能,为行业赋能。
所以发展到现在,在我们的体系中,是“既要、又要、还要”这样一个状态。
南立新:看起来战略目标和生态建设是大部分企业设立创投部门的初衷,但是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都还是兼顾。现在很多VC基金社会募资都挺难的,但CVC有母公司出资,相对较容易。目前,一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和CVC进行合作。能否请各位介绍一下你们和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合作的情况,另外也展望一下大企业和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刘培龙:我们目前在多个地方设立了基金,包括深圳、广州、江苏、山东、北京等等,目前运营比较好。早期的时候没人跟,都是我们自己拿钱投出行业的影响力。目前来看,产业投资和政府结合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目前我们运作的都很顺畅,也都获得了各自的项目,获取了收获。
作为产业来讲,要多利用地方的资金、资源,帮助企业找到落地场景。后来发现,当我们有足够的资源的时候,我们可以反哺基金,有足够的资源也可以完成返投。企业本身也有落地的诉求和需求,要帮助企业找到更好的落地条件。
张焕麟:非常认同刘总的说法,因为我们来自产业,所以返投不是问题,而且我们和很多地方政府都有合作,上海、绍兴、苏州、宁波、天津,现在也正在广东成立一个半导体的产业基金,当地有产业环境,而且还能做进一步发展、共赢,所以我们从来没觉得返投是很难的事情。
我们和企业之间有非常多的互动,也非常了解他们的落地需求,以及地方在市场上的产业环境,这样一来,作为投资机构的管理人,企业一方,政府一方,还有招商部门,我们都有非常好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合作起来,企业、基金、当地政府三方大家是共赢的局面。
因为我们和各地合作的成功案例,我们合作的各个地方政府,一般都愿意持续做我们的LP,继续投资我们的基金。
韩凯:建筑行业的规模巨大,每年有几十万亿的规模,但这个行业的数字化程度特别低,因为这个行业产业链很长,有很丰富的适用机器人和AI的使用场景,我们非常看好地产科技智慧城市方向的投资和产业升级。
金茂在城市运营过程中,和地方政府打交道非常多,因此我们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方面有个天然联系,我们现在管理的几支基金,当初和地方引导基金及其他产业方也是一拍即合,组建过程比较顺利。
南立新:感谢台上几位嘉宾。非常期待与各位一起服务中国未来科技事业的发展。我们创业邦也愿意作为创新者的赋能平台,帮助大企业链接科技公司,与创业者共同成长。谢谢。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