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百略网,作者橘枳 编辑槿年,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美团最近好不热闹。
先是“美团打车APP”重新上线,试图趁着“窗口期“抢占市场。
近日又有消息称旗下共享充电宝负责人离职,相关自营点位交由代理商接盘。这已是美团第三次放弃共享充电业务了,第一次还是在4年前。
2017年,资本市场超20家机构入局共享经济。仅共享充电宝行业,10天便融资近3亿元,40天12亿元,创下历史纪录,2017也被媒体称作“共享元年”。
如今共享充电行业的四大巨头——“三电一兽”,其中来电、街电、小电均在该年获高额融资,怪兽充电也于此年成立,并在2021年于纳斯达克上市。
美团虽然也于同期立项共享充电宝业务,在青岛、石家庄等城市进行小规模测试。不过面对彼时竞争过于激烈的共享充电市场,其业务运营3月后便因业绩问题宣布终止。
此后两年,由于共享经济盈利模式未通且资本寒冬来临,导致共享充电行业热度迅速衰退,行业内仅三电一兽等行业第一梯队玩家获得资本支持,进入A轮后融资。且2018年3月小电科技完成B+轮融资后,整个共享充电行业整整一年没有新融资。
随后的2019年,共享充电行业再现回暖现象,美团也于此时传出有小规模尝试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但后续不了了之。
20年初的新冠疫情期间,美团疑似再次重启共享充电业务。当时有媒体报道,在20年3月份,陆续有商家接到美团方面电话,询问是否要接入美团充电宝。同年4月,美团开始招聘共享充电相关客服人员。
此后,美团开始大量铺设共享充电设备。时至今日,依然能在各地的多个商铺中寻到。不过在美团三进两出共享充电宝行业这三年间,三电一兽早已完成共享充电行业布局,并相继开始盈利。
虽然当年有人称美团入局后,共享充电行业或将再掀起一次价格大战,对共享充电行业企业造成新一轮冲击,甚至被一些网友称作“终结者”。但结果却是草草收场。相关负责人离职、旗下BD转岗至美团优选、自营点位逐渐放弃。
至此,曾经被视作最能影响行业格局变量的美团,在经历三入共享充电行业之后,似乎要隐退于共享充电行业。
为何有着巨额流量分配权和商家资源的美团,却无法在共享充电市场分得一块蛋糕?
对于美团来说,共享充电宝业务本就不是其主要业务,而是本地生活板块的一部分。
倘若单论共享充电业务本身,对于美团来说,并非不可或缺。
此次关停,或许因为其较低的市占率(2020年约8%)导致其对本地生活业务所做贡献不足和回报较低所致。
数据显示,怪兽充电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销售和市场推广支出、一般和行政支出分别为2060万元、6.617亿元、2680万元。其中销售和市场推广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最高,为93%,且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幅明显,为107.4%。
即便如此,6.6亿销售成本之下,怪兽充电2021年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仅有2320万元人民币。
可见,共享充电是一门高投入低收益的生意。且目前看来,对美团重点发力的社区团购业务,也并无太多促进作用,关停或是最好的结局。
根据美团财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美团营收相较于2019同期年同比增长超90%,亏损相较于2019年同期却同比增加238%以上,达到惊人的48.47亿。
对于后入局的美团来说,入局后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便是市占率过低。有数据显示,在2020年,街电、小电科技、怪兽充电、来电科技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0.5%、23.6%、20.9%、11.7%。
为迅速开拓市场,美团曾试图以其庞大的线下商家用户群为突破口,开始与商家达成合作。
有报道称,只要商家和美团签约共享充电宝,消费者每人使用一次美团和点评的真实点击量就会增加一次,用的越多,餐厅的排名越靠前。商户只需提供场所,不用缴纳任何押金,就能获得60%收入分成。
如此,美团必然可以迅速开拓市场,美团充电宝早期为开拓市场,其租赁单价相对较低,也有利于其开拓新用户,但如今的共享充电行业,各家租赁价格均已上涨,美团亦是如此,优势不再。
美团退场后,影响共享充电行业格局最大变量从此消失。不过,共享充电行业第一梯队的“三电一兽”仍就放松不下。
首当其冲便是高单价低功率导致的口碑下滑。
有媒体报道,部分地区共享充电宝价格已上涨至每小时6元。以上海市为例,多数景区和商场共享充电宝价格已达到2.5元/半小时,使用不到一个半小时就需7.5元。
如此高昂的充电费用背后,共享充电的充电功率却长期被广大C端用户所诟病。
面对手机电池容量越发提高的5G时代,共享充电宝较低的充电功率使得其使用价值或将持续走低,进而导致用户逐渐放弃使用共享充电宝,选择自购充电宝。
受此影响,未来各共享充电企业或许被迫对旗下充电宝进行一次全面的硬件升级。
无可否认地是,一旦各共享充电企业选择对旗下充电宝产品进行硬件升级以兼容当下的各类快充协议,如QC、PD等,仅设备更新费用,就已然是一项较大的支出。
由于新移动电源的充电功率更高,会导致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的时间缩短。而当下共享充电行业又是依靠提高共享充电宝的每小时单价,倘若消费者使用时间缩短,按照现行收费标准,各共享充电企业利润必将有所减少,未来或许需要对当下的收费模式进行改革,而那时的改革结果是否能令消费者买单,则是一个未知数。
事实上,当下的高费用价格也已被诟病许久,而有关部门此前也对此,有所行动。
今年6月,因存在定价规则不明确、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不当行为,八大共享消费品牌被要求整改,其中6家为共享充电企业。
相关部门此次对共享充电行业进行整改,除价格外,或也因部分共享充电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管理不当现象有关。
美团退出共享充电竞争,对各共享充电企业固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却也令整个行业再次清醒,共享充电这一行业,终究是一个门槛极低且利润更低的生意。倘若未来某大厂试图入局瓜分市场,共享充电格局或将出现新的变化。
门槛较低,似乎是所有共享经济的通病。包括目前发展较好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以及最近走向尾声的共享衣橱等在内,门槛均不高。
所以,共享经济,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自国内共享经济浪潮开始,共享经济便被诸多资本视作为一门极好的生意,时至今日,真正成规模化的共享经济产业屈指可数,不禁令人怀疑,共享经济是否是一门好生意。
共享经济发展至今,已有不知多少企业试图搭上“共享”这股东风,最后却草草收场。
如此前火爆的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因重资产特点,企业保证相关车辆、租赁空间正常使用所支付的成本本就较高,一旦使用人数下降或出租率下降,亏损便难以避免。
哪怕是仅存的两类发展相对较好的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共享单车已演变成互联网巨头们的战争,阿里、美团、滴滴等均虎视眈眈,却均尚未实现盈利。
共享充电宝行业,虽已有企业开始盈利,却也只是微利,且随着共享充电企业涨价现象日趋加重,未来也需面对用户流失的风险。
或许,共享经济是一个风口,但对于美团来说,如此微小的利润以及难以对自身主营业务提供支持,被放弃或也是一种必然。
这也是整个共享经济行业的缩影,有人欢喜有人忧。
如今,美团共享充电业务关停后,美团频繁加码的社区团购业务,在损失一定引流手段后,将如何发展?
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显示,2020年营收超千亿,净利润同比下降33%,其中新业务仅第四季度便亏损40亿,同比增长355%,下半年亏损超80亿,主要因社区团购业务和美团单车两项业务。
曾几何时,社区团购被认作是美团最佳的第二曲线,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一些社区团购企业上市即破发,加之最近同程生活破产一事,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也被蒙上一层迷雾。
如今的社区团购行业仍旧十分分散,尚没有一家独大之势。且各种线下菜场、零售店竞争力尚存。社区团购企业,抢占市场,仍需具有足够吸引力,才可进一步提高行业认可度,而价格,便是吸引消费者的最佳手段。
社区团购业务过高的亏损无疑对美团的现金流提出了巨大的考验,能否在未来的激烈的社区团购竞争中取得胜利,仍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