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戴上新面具

创业
2021
07/25
12:37
亚设网
分享

商汤科技,戴上新面具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科技新知,作者:魏宇奇,编辑:向阳,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毋庸置疑,自动驾驶将成为人类发明汽车以来的另一大颠覆性创新。其影响不只体现在汽车工业,对社会伦理、出行成本都有潜在的巨大影响。

预测显示,2025年将是自动驾驶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的节点。到2035年,人类社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将有一半实现自动驾驶,届时自动驾驶整车及相关的收入规模将超过五千亿美元,与之相伴的隐形社会收益大致相当于社会总出行成本的10%。

然而,在自动驾驶的“奇点”到来之前,一切都只是准备。不管是做解决方案的华为,还是自己造车的特斯拉,都在争取“奇点”到来之后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大家都在为可预见的未来做赌博。

在自动驾驶盛宴尚未开席之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搬着椅子挤上餐桌。

7月20日,位列“CV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被爆确定了A+H的上市计划,最快在8月向港交所递表。在7月初,商汤科技刚刚官宣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计划,准备为车企提供开放性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在更早之前,商汤科技对上市计划一再否认,各方透露的信息直接对商汤科技的两大核心AI和商业化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导致外界对商汤科技的高估值和未来前景的怀疑。

万亿规模的自动驾驶,在空间上足够为商汤科技的未来增光添彩。但回到现实,真实的商业世界留给商汤科技和其他AI独角兽的不会是一帆风顺。

商汤盯上了华为的饭碗

从以视觉算法为核心的安防业务到大有可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汤科技(简称商汤)的选择其实保持了一致性。目标都是高技术属性的大行业。

7月10日,已经跻身中国最大AI独角兽的商汤正式官宣“造车”,在WAIC 2021首发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SenseAuto绝影。

商汤的SenseAuto绝影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SenseAuto Pilot绝影智能驾驶解决方案、SenseAuto Cabin绝影智能车舱解决方案、SenseAuto Connect绝影路云感知平台。

这三部分对应了自动驾驶中的驾驶、车舱、云三个方面。驾驶无需多言,“绝影”在车舱方面覆盖了从用户上车到用车的多个场景下的主动式人机交互;云感知平台则通过车路云一体化来提升城市和交通综合管理效率。

由此我们看到,商汤的做自动驾驶的思路延续了其做安防业务的经验,它不仅做了车的智能化业务,还做了旨在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率的“云感知平台”,这和百度、华为的智慧城市业务存在重叠之处,与商汤安防业务的toG属性也有共通之处。

得益于单点突破效应,商汤从2014年成立起就坚持的视觉算法,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竞争力。如果说在数据算法方面,商汤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的话,那在自动驾驶方面商汤就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前进了。

以SenseAutoPilot 绝影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为例。以视觉算法见长的商汤并没有把未来的希望全压在已经有基础的视觉路线上,这套解决方案还支持自动驾驶的另一流派,即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在专利储备中,商汤已经布局了激光雷达感知方向的专利。

在具体功能上,SenseAutoPilot支持基础的ACC+LCC功能,也支持高速场景和城市道路场景的驾驶领航方案,这与小鹏NGP、华为ADS是类似的。

该解决方案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做定制,覆盖了前视视觉感知方案(Pilot-V)、领航驾驶方案(Pilot-P)、激光雷达感知方案(Pilot-L),自动驾驶 AR 小巴(AR-Robobus)等不同场景。

“我们不仅提供多样化的标准解决方案,还会‘开放赋能’,将沉淀二十余年的AI核心技术能力赋予合作伙伴,通过‘能力共建’,降低创新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打通多样需求,为终端消费者带来全新智能化体验,实现与汽车产业和生态的共生共赢。”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移动智能事业群总裁王晓刚的这段话,清晰概括了商汤对自身在汽车行业中的定位。而它的核心优势就是AI和开放。

AI较容易理解,身为中国最贵的AI独角兽,商汤的主战场一直都是AI。商汤目前的支柱业务“安防”,其立足点就是视觉算法,这与自动驾驶的感知层存在重叠。

与AI相比,“开放”其实在现阶段对车企的吸引力更大。

在商汤官宣自动驾驶方案之前,上汽董事长陈虹在六月底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给出了“灵魂”一击。“与华为的这种合作使华为成了灵魂,而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要把‘灵魂’握在自己手中。”

“绝影”的开放性特征显然是意有所指。这套方案不仅可以按需定制,在硬件上也可以承载不同厂商的产品,如高通、英伟达的芯片。

商汤选择“技术+开放”作为突破口,不仅把自己送上了华为的对立面,也为尚未完结的资本故事增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逗号。同时,如何把这个充满遐想的逗号变成圆满的句号,也对商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旧皮囊和新面具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以“商汤”为名,无疑会让人联想到千年前商汤的威名,这显示了“商汤”的巨大野心。迄今为止,商汤的表现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仍然驾驭不了“商汤”的威名。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2018年之前,商汤保持着两年一轮或两年多轮融资的节奏,金额也越来越多。但在2018年拿到软银愿景基金的10亿美元D轮融资后,隔了三年才拿到下一轮融资。

横向对比就能发现这个时间点的微妙所在。旷视在2019年拿到D轮融资后,至今再也没有新的融资进账。云从和依图在2019年、2020年都拿到了融资,云从的金额还比之前几轮要多,但随即就传出了将在科创板上市的消息。商汤目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也是Pre-IPO轮。

一位投资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商汤估值偏高,“LP不允许我们碰这样的项目”。李开复更是直言,“AI公司割了资本的韭菜”。

对比之下,CV四小龙已经从资本的宠儿,变成了烫手的山芋。因果循环,有今时今日,其实还是AI独角兽,自己种下的因。

以云从为例,它在招股书中披露目前的主营业务分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中前者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75%以上,这项业务既是云从融资时讲的故事也是市场对云从的期望所在。但是,这项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低于后者,后者的份额高达53.4%。

同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中占比最高的一部分是从第三方采购软硬件,再向客户销售。“集成”模式导致这项业务近三年的毛利率从未超过30%。

商汤科技,戴上新面具

导致AI四小龙想象力不再美好的深层原因,在于AI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过大,独角兽也遭遇了现实的毒打。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中国视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755.5亿元。然而,目前四小龙的角色不像是掌握生杀大权的技术引领者,而是系统集成商,甚至在为下游硬件厂商打工。

有了这个前提,商汤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一方面,自动驾驶作为汽车工业百年难得一遇机会,盯上这块蛋糕的岂止业内企业。行业外的百度、华为、苹果甚至小米、OPPO也已经参与其中。

商汤在自动驾驶战场上大概率会重复AI独角兽在视觉算法上遇到过的尴尬局面。即在与车企合作一段时间后,被踢出供应链。

曾经与华为达成合作的寒武纪,在2019年迎来了亏损,关键原因就在于华为用自研NPU替代了寒武纪的NPU。华为海思2019年最新发布的麒麟990芯片,NPU使用了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而在上一代的麒麟980芯片中,使用的还是寒武纪的方案。

导致寒武纪被踢出华为供应链的原因并不是寒武纪选错了方向,而是这个方向对华为来说至关重要,不能长期假于人手。

同理,在上汽董事长陈虹已经发出灵魂拷问的前提下,商汤与车企的合作也是不可持续的。

目前,商汤在官网的自动驾驶板块中,只列举了和戴姆勒的合作,不见最初的合作对象本田。如果车企不再和商汤合作,商汤又没有实力自己下场造车,那自动驾驶业务对商汤来说,只能是为了讲故事而戴上的新面具,不能成为下一个增长点。

风中的独角兽

实际上,盯上自动驾驶蛋糕的不只是商汤。

在本月宣布终止科创板IPO后,依图也瞄准了自动驾驶赛道。而依图在自动驾驶上其实也早有伏笔,并且对其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在2019年的求索芯片发布会上,依图提到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创始人、CEO朱珑更是认为依图可以比肩特斯拉。“依图芯片与特斯拉发布的全自动驾驶(FSD)芯片异曲同工,特斯拉从3年前开始打造,而依图只用了2年,效率更高。”

依图的自动驾驶计划与商汤的“绝影”类似,依图不会自己参与造车,只做解决方案供应商。依图自动驾驶业务的载体为2020年3月成立的依行科技,目前由依图早期团队成员陈远浩领导。

相似的是,商汤除布局了自动驾驶业务外,还在2019年发布了自己的AI教育机器人。其中包括一款名为SenseRover MINI的迷你编程小车,以及名为SenseRover Pro的自动驾驶小车。儿童用户可以在商汤SenseStudy的平台上进行编程编辑后,对编程小车进行电机控制与传感器试验。

「科技新知」注意到,寻找视觉算法之外的新增量,追寻新风口,已是CV四小龙的常态。

其中,依图在自动驾驶之外,还布局了智慧商业和智慧医疗等市场规模大前景好的业务。依图的智慧商业业务已在2015年和招商银行达成了合作。

然而,AI独角兽们追逐的风口,从AI到新零售、自动驾驶、编程教育,每一个都是看起来很美好,到商业化的落地阶段就露出了残酷的一面。

一方面,目前在CV四小龙中,仅有商汤实现了盈利,但商汤的毛利率并不高,2019年时只有43%。旷视2019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是64.6%,依图2019年毛利率是63.9%,云从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53.45%。

硅谷知名创投A16Z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全球大部分AI公司的毛利率都很低,一般在50%-60%。这说明商汤之外的三家表现还算正常。重点在于,偏低的毛利率和不高的营收规模,很难满足依图同时做自动驾驶、智慧商业等高投入的项目。

对商汤来说也是同此凉热。据《财经》报道,商汤2019年的营收突破了50亿元,但同时布局自动驾驶、软硬一体的编程教育,资金依然捉襟见肘。

更现实的一个问题是,自动驾驶也好,智慧商业也罢,AI独角兽们选择的标的,在诱人的同时都需要长时间的前期投入,甚至需要面临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局面。

这点在云从的招股书中就有明显的体现。2018年-2020年,云从的研发费用总计11.8亿元,其中2020年的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高达77%。同期的营收为20.46亿元,相当于研发上投入一元,换来的回报不足两元。

2014年,CV四小龙相继成立。彼时,创始人的名校光环和高深莫测的人工智能,吊足了产业内外的胃口。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具备改变人类社会的潜力,但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的定律也再次上演。聚焦一点具备单点突破效应之时,CV四小龙尚且能被巨头所取代,兵分多路进攻强敌,风险无疑更大。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