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创业邦专栏艾问人物,作者:黑皮猴,编辑:Catherine,图源:图虫。
剧本杀火遍大江南北,创业者从各行各业赶来,试图分一杯羹。东风刚吹,剧本满天飞,自然不乏垃圾本。
前一段时间,有谣言称《生化危机》授权剧本杀改编。索尼影视发出公告指出,这种谎称获得索尼影视授权并使用《生化危机》IP 及相关元素的行为,已经构成对相关权利人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严重侵害。同时,盗用索尼影视名义,谎称获得授权的行为,也涉嫌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乃至诈骗。
在公告结尾处,索尼影视敦促相关责任人在本声明发布72小时内,及时下架该侵权产品,并做出书面说明,否则索尼影视将采取进一步法律手段予以处理。
据《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记者了解再野蛮生长的时期,知识产权缺乏保障,抄袭和同质化垃圾本泛滥,好剧本的稀缺只是行业表象。一旦出现市场追捧的产品,跟进者便使出浑身解数进行模仿,以求在市场中分一杯羹,这是各行各业通病。对于正在东风正吹、迅猛发展的“剧本杀”来说,行业洗牌必会发生,只是尚不知这个仅发展了5年的行业,能否站稳脚跟?
剧本杀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备受欢迎的派对游戏——Jury Box (陪审团) , 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英国音乐家安东尼·欧内斯特·普拉特申请专利的推理游戏“MurderMystery (谋杀之谜) ”, 后更名为“Cluedo (线索) ”。后来随着游戏机制的逐渐完善,发展成今天的剧本杀。
2016年前后,芒果TV的《明星大侦探》将剧本杀带入大众视野。作为一种新兴娱乐方式,剧本杀的游戏模式以推理为核心,加之以演绎、还原,这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体验,而且为当今的“Z时代社恐青年”扩充了社交渠道。在良好的市场推广和曝光下,这一游戏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逐渐得到普及。
一则肉眼可见的数据见证了剧本杀的行业扩张速度:2019年,全国剧本杀实体店由2018年的2400家增至1.2万家;到2020年底,剧本杀实体店已达3万家,增长率达150%。美团休闲娱乐业务根据2020—2021年平台数据及市场调研推算发布了《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预估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154.2亿元,消费者有望达941万。
中青校媒调查的数据显示:有42.83%受访者玩剧本杀是为了满足社交需要,35.55%是出于个人爱好,还有21.84%则是为了打发时间;与此同时,有83.42%受访者希望在剧本杀中获得沉浸式体验的趣味,58.81%希望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58.64%认为玩剧本杀是一种解压的方式,37.17%则认为游戏中有任务目标的交流,可以避免一些人的“社交恐惧”。
相比于密室逃脱和KTV唱歌等“传统”娱乐活动,剧本杀丰富的娱乐环节能够促进玩家的平等参与,让年轻人在高度沉浸的游戏里短暂地逃离现实、获得“另一段人生”;其密切的互动模式则更契合半熟人社交的场景,快速拉近玩家之间的距离,极大满足了“Z时代社恐青年”的社交需求;5—8人的人数设置,也能较好地满足朋友聚会甚至是拼场交友的社交场景。
近年来,在美团App、大众点评App的用户评价中,聚会、好玩、新玩法和代入感强等词被高频提及。而剧本杀满足的,正是年轻人日益多元的猎奇心理、社交娱乐乃至情感需求。
大清皇子、秦汉将军、民国间谍,不同的剧本杀游戏本承载着不同的背景和角色。你可以早上还是当代某知名大学的荣誉教授,下午就变成仙剑奇侠里的潇洒剑士。
“所以我爱上了剧本杀,可以短暂的拥有他人的感情。挺好。”
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戏剧理论认为,社会和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只是在扮演自己想象中的形象。而对比当今年轻人“996”、“打工人”那无聊到不能再波澜不惊的现实生活,剧本杀降低了舞台化门槛,不仅满足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表演欲,而且其中的感情非常戏剧、偏执、甚至疯狂,这种反常的狂热感情极大地慰藉了当代人的情绪饥渴。
《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记者认为,这届年轻人很“戏精”,但也恰恰说明了剧本杀行业蕴含的前景。根据美团发布的《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剧本杀核心消费人群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高达75%;与此同时,剧本杀入“坑” 用户的消费频次也呈积极趋势,有63.5%的用户会在两周内消费剧本杀1次及以上, 超四成用户的消费频次在一周1次以上。
2015年,以狼人杀为主玩法的主播真人秀节目(战旗Lying Man、熊猫TV Panda Kill等)诞生;2016年,《明星大侦探》和《饭局的诱惑》上线,狼人杀迅速破圈;2017年,狼人杀主播JY创办的JY Club开启全球加盟模式,线下店开始在全国各地铺开。
“花几十万装修线下门店,半年就能回本”这句话一时被奉为圭臬,媒体报道有鼻子有眼:“开剧本杀高峰期月入百万。”
2017年底,首款线上真人角色扮演的剧本杀软件《百变大侦探》横空出世,这也意味着剧本杀在国内仅野蛮生长不到3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二次元到三次元,再回到二次元的轮回。
哪里有风声,哪里就有资本,哪里就有江湖。
线下起家的“小黑探”成立于2018年,旗下业务包括剧本杀门店SaaS系统、剧本创作者培训、DM培训、IP剧本孵化、以及小黑探公众号,不仅联合了业内近30家线下剧本杀门店试行运营(总计服务玩家30余万次),而且还是国内最大的剧本发行平台之一,主导发行了《步步惊心》、《琅琊榜2》、《成化十四年》等剧本杀改编爆款IP剧。
线上剧本杀APP领头者《我是谜》则在不到3年内进行了多轮融资,腾讯、金沙江创投、经纬中国等知名创投纷纷入局。2020年1月春节期间,《我是谜》用户在短时间内暴增至800万,服务器承载力都受到一定挑战;随后2月,《我是谜》更是宣布要通过加盟直管的方式大规模进军线下,在全国开至少50家店铺。
“2019年暑假,付费功能一上线,我们就盈利了,未来付费潜力很大。2015年成立至今,我们已经进行了5轮融资,融资金额一轮比一轮多。”《我是谜》APP的CEO林世豪说。
此外还有“哈尔滨毛利侦探事务所”、“叁千世界”、“迷之神探”,以及《百变大侦探》、《戏精大侦探》等一批名气响亮的剧本杀行业企业,他们将橄榄枝伸向四面八方,不只是创作者、发行商,甚至连互联网大厂、长短视频平台、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等,都跑步入场。
2021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刺杀小说家》,片方开展了“玩同名剧本杀就送电影票”的推广导流活动;3月,原定于五一档上映的《世间有她》授权了同名剧本杀;4月,爆款IP《庆余年》改编的剧本杀,在600个城市限定发售。
据《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记者观察在今年,腾讯爆款游戏《王者荣耀》宣布了其首部剧本游戏《不夜长安·机关诡》全国上线,以IP共创的形式介入线下市场;中手游《仙剑奇侠传》系列授权首个IP剧本《仙剑·参商别》也正式对外发售,授权意向已突破500家剧本杀门店。
一场百亿规模的“剧本杀狂欢”或将拉开帷幕。
过去两年,剧本杀企业的数量迎来井喷。而天眼查APP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8500家剧本杀相关企业中,有近6成注册于1年之内。
2021年5月3日,网上一条帖子赫然写到:“117亿的剧本杀,干掉204亿的电影还远吗?”
《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记者认为,影视剧和剧本杀就好比牛奶和豆奶,虽然长得很像,但它始终不是一个物种。不置可否的是,2020年的影视剧寒冬,剧本杀的井喷拯救了一批失业编剧;不过话也分两头说,2020年的影视剧寒冬,一批失了业的专业编剧,也拯救了剧本杀。
如所有在中国爆红的商业现象一样,爆炸式的迅猛发展不见得全是好事。剧本杀的消费逻辑导致玩家对本子的消费速度惊人,这对生产速度提出了极大要求,而需求端反馈到生产端又必然需要时间。在一批又一批新玩家登门敲碗嗷嗷待哺的“危机时刻”,于是就诞生了大量恰烂钱的发行,以及涉嫌抄袭、同质、低俗、色情的“垃圾本”。
此次的“索尼事件”就是一个行业缩影。
更令人担忧的还有数据的降维打击。就在“新投资蓝海”的彩虹屁吹得正响之际,“4月剧本杀门店倒闭数量翻倍”的话题却登上了微博热搜。2021年前5个月里,剧本杀相关企业的注销数量就达到了200家;其中,仅4月就注销了近100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102%。
闲鱼二手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2021年4月份,闲鱼平台上以“倒闭”为由转卖剧本、道具、门店桌椅的发帖较上月增加了110%。
事实上,目前的线下剧本杀实体店,规模迅速扩张却少有头部玩家,大部分都是中小门店。截至2020年底,规模较大的“我是谜”,线下店全国共34家,距离当初的“50家店铺”这一豪言壮语还有一定距离;“迷之神探”全国共25家;“剧本部落”全国共24家;“叁千世界”全国共27家。包括上述品牌,全国内拥有门店超过6家以上的商户仅有1%,拥有2到5家门店的商户仅有21%,而只开单店的商户数量占比高达78%。
根据媒体发布的《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研究报告》估算,包括房租+装修+剧本+DM(主持人),一家剧本杀线下实体店的前期投入在30-100万元不等。其中运营良好的店家半年左右可以收回成本,实现盈利;但如果运营不好,面临的就是前期投入高却换来用户体验差、复购率低、用户流失严重,亏得血本无归。
《艾问人物》(iask-media.com)记者认为,行业洗牌是必然趋势,不确定性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仍然持积极观望的态度。另外,来自年轻人的喜怒无常也不容忽视。毕竟,15年前的热门场地还是各大KTV包厢;8年前夜店蹦迪才是年轻人的休闲娱乐首选;甚至仅在5年前,风靡桌游厅、轰趴馆的,还是三国杀和狼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