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士科技」检测产品持续迭代,赋能气体环境安全

创业
2021
08/23
16:37
亚设网
分享

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首次表态鼓励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2016年1月,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对第三方治理开展监督检查。

虽然政府对企业的气体排放监管一直在实施,但此前略显粗放的发展模式使得企业气体在线监测需求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5年相关政策文件出台,整个工业领域对气体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开始形成刚需。这不仅直接造就了美好清新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使得我国气体监测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大量创业公司涌现,因士(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士科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士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由一批海外归国人员创立的高新技术公司,致力于利用气体传感器设备和先进算法,为企业、园区及其他生产单位提供行业领先的气体智慧监测方案

因士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李尤告诉创业邦:“环保法规、企业精细化管理意识和碳中和战略都使得企业或工厂必须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气体环境的监测,而因士科技要做的就是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嗅觉’技术。”

李尤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拥有卡耐基梅隆大学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曾在世界500强化工企业、美国能源咨询公司任职。

对应人的感官体系,传感器也衍生出了“电五官”,例如压力传感器对应触觉、声敏传感器对应听觉等等,而气体传感器对应的则是嗅觉。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气体传感器的需求始终很旺盛,根据法国市场研究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预测,2021年全球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9.2亿美元。

就我国市场而言,新的气体传感器产品和相关的气体检测方案也在不断涌现,但大多数传感器和检测系统体积大、功耗高,在安装部署时需要考虑布线和工程施工的问题,这明显与工业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不符。

在这种情况下,因士科技创新性地研发了以纳米感知技术为核心的微纳气体传感器,通过将改性后的碳纳米气敏材料制作成传感器电极,使其能对特定的气体做出响应。

据了解,相较于传统气体传感器,因士科技气体传感器产品的功耗有了巨大幅度的降低,同时体积和灵敏度都有明显提升,同时功耗大幅降低。

李尤告诉创业邦:“我们的传感器甚至可以用电池供电,这不仅可让传感器的安装部署更加便利,更加灵活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让工厂通过广泛布点实现气体检测的方式成为可能。”

以微纳传感技术为基础,因士科技研发了Ensmart Pro-2000 无线气体检测器、大气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异味在线监测系统、企业VOCS管控系统、VOCs泄漏监测等多款产品,并在工业诊断、人员防护、固定源排放口监测、异味监测等多个应用场景推出了解决方案。

「因士科技」检测产品持续迭代,赋能气体环境安全

基于微纳传感的泄漏监测仪器

李尤表示,工厂的“嗅觉”监测(气体传感器)是对“视觉”监测(摄像头)的重要补充,很多特定成分的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依靠视觉技术或人工巡检很难及时发现泄漏情况,但这些气体往往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利用“嗅觉”检测技术来保证工厂的运行安全。

工厂的智慧化监管转型也为因士科技提供了发展土壤,从产业链来看,因士科技处于设备状态检测方案供应商的角色,工厂需要其利用专业技术来监控厂区内气体通路中的阀门、法兰连接处、泵体等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实现安全赋能。

除了工厂场景,近期因士科技还研制了“氢觉者”氢敏色变传感贴片,用以提高化工制氢、加氢站等场景的安全效能。

氢能源汽车带动了制备氢气、加氢站和加氢设备的发展,但在加氢过程中氢气的泄漏等是个严重的安全问题。“氢觉者”氢敏色变传感贴片是一种采用纳米材料制成的H2可见光氢敏变色贴片,可以实现氢气泄漏的可视化识别,其特点是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且无源本质安全。

“氢觉者”氢敏色变传感贴片一般用于缠绕或粘贴于增压加注机管道与阀门接口处等,当有泄漏时贴片会有直观的颜色变化,通过广角的辨色仪图像识别后反馈至操作室屏幕,同时启动报警系统,确保运行设备安全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氢觉者”氢敏色变传感贴片的氢气检测下限可以做到0.1%左右,这意味着其不仅可以用于加氢站这种高氢气浓度的环境,例如天然气管道或其他有氢气参与流动的气体通路都可以使用该产品,这无疑大大拓展了其使用场景。

目前,因士科技主要利用产品销售和项目落地实现营收。人员方面,因士科技拥有员工40余人,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一半。

融资方面,因士科技在2018年3月完成了由磐霖资本领投的Pre-A轮融资,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企业运营。

本文文章头图来源于摄图网,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