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编者按:本文来自子弹财经,作者行者 编辑蛋总,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期望“复制”特斯拉成功模式的蔚来,面临的问题可能比人们想象中的多一些。
8月12日,蔚来公布了2021年Q2财报,财报数据显示,蔚来Q2总营收84.48亿元,同比增长127.2%,环比增长5.8%,高于市场预期83.22亿元;亏损也收窄48.1%至6.59亿元,比市场预期的8.61亿元减少了2.02亿元。
按理说,这是一份颇为亮眼的财报,但此财报一出却引发市场的质疑,导致蔚来的股价下跌。截止美东时间8月23日,蔚来的股价为38.17美元/股,较今年最高点的66.99美元/股,几乎腰斩。
为何市场不看好蔚来?财报数据透露了哪些重要信号?近期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上的蔚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子弹财经」试图从蔚来的财报及其发展轨迹去寻找答案。
事实上,蔚来在4月7日就达成了10万辆的总销量,完成了新能源车企梦寐以求的“十万+”目标,因为在新能源车企中有个“公认的定律”,就是销量过10万即可扭亏为盈,只是这个定律在蔚来身上却并未灵验,蔚来自2014年成立至今亏损已经近300亿元。
即便是Q2蔚来完成了21896台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11.9%,环比也增长了9.2%,并且实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环比增长的成绩,但让人意外的是,蔚来的综合毛利率以及整车毛利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整车毛利率方面,和Q1的21.2%相比,Q2下滑了0.9%为20.3%;在综合毛利率方面,Q1为19.5%,Q2同样下滑0.9%为18.6%。虽然这两种利率的下滑幅度并不大,但还是引发众多投资者的担忧。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蔚来的Q2和Q1财报数据显示,其造车成本和收入间的比例是增长的,Q2毛利只比Q1只增长了1.2%,相较于Q1的90天销售时长,Q2反而多出一天,受芯片的制约和影响,两个季度的新车出厂的数量相差并不大,因又在同一个年度,人力成本和第一季度相比按理并不会有太大增加。
然而,蔚来在Q2的销售成本明显增加——由Q1的11.97亿元增加至14.98亿元,增幅高达25.1%,而营业费用更是由Q1的18.51亿元激增至23.37亿元,增幅同样高达26.3%。
(图 / 蔚来财报数据)
这也说明蔚来在生产线日益成熟,能够做到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单一产品的成本不降反增,各种费用的增加,综合因素下导致蔚来每辆车的销售总成本高达31.4万元,同期的小鹏和理想均摊到每辆车的销售成本分别为19.6万元、23.5万元。
虽然蔚来的定位为中高端,但和友商之间有如此大的销售成本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蔚来在成本控制方面并不理想,让蔚来成为“蔚小理”三家单车销售总成本最高的一家。
照此来看,这可能是蔚来今年虽然成功拿下了10万辆的年销量成绩单,但扭亏为盈的局面却没有出现的原因。
蔚来一直“对标”的特斯拉也在近期公布了Q2财报,但和蔚来不同的是,特斯拉的股价并未受Q2季报影响,股价依然坚挺,截止美东时间8月23日,特斯拉股价为706.300美元/股,总市值高达6992.48亿美元。
近期,蔚来公布了将进军低端市场的计划,对标特斯拉的低端车型。多年来,蔚来一直想“复制”特斯拉,但从目前来看,这个可能性偏低,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第一,蔚来和特斯拉当前的股价和市值的差距显著。
同一时段,蔚来和特斯拉的股价分别为38.17美元和706.300美元,总市值分别为625.42亿美元和6992.48亿美元,蔚来的股价和总市值分别是特斯拉的5.4%和8.9%,现阶段,蔚来和特斯拉完全不在一个段位的较量,若想追赶特斯拉,蔚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二,蔚来和特斯拉的汽车销量差距也不小。
在2021年上半年,蔚来的汽车总销售为41956辆,2020年蔚来汽车的全部销量是43728辆,同期特斯拉的销量分别是386050辆和499550辆。不难看出,在销售数量上,蔚来完全落了下风,两个时间段的销量分别为特斯的10.87%和8.75%。
更关键的是,特斯拉去库存的能力很强,上半年特斯拉的销量为386050辆,而特斯拉在上半年只生产了386759辆,总销量占总产量的99.8%,几乎没有库存。以汽车行业公认的“下半年销量大于上半年销量”的规律来看,下半年的特斯拉或将轻松实现“今年75万辆的销售目标”,特斯拉也成了唯一一家“交了钱未必能马上提到车”的新能源车企。
第三,蔚来和特斯拉在研发实力上的差距明显。
一直以来,蔚来给外界的印象基本是“重营销,轻研发”,即使和小鹏、理想相比,蔚来的研发占比也落后于小鹏,甚至第二季度还被一直融资不理想的理想超越。
从最近两年的研发占比来看,蔚来2020年投入研发24.9亿元,占总营收的15.33%,小鹏研发投入17.26亿元,占总营收的29.5%,理想研发投入11亿元,占总营收的11.63%;而在2021年的第二季度,蔚来研发费用8.837亿元,占总营收的10.5%,而小鹏Q1的研发占比为18.1%,理想Q1的研发占比为15%(截止发稿前,理想和小鹏均未发布Q2财报)。
因此,在研发方面,蔚来并未像自己对外宣传的那样舍得投入研发。
(图 / 蔚来的研发费用)
和特斯拉相比,蔚来的研发费用就更少了。据悉,特斯拉第二季度的研发投入高达12.24亿美元,虽然只占总收入223.5亿美元的5.5%,但不同的是,特斯拉的营收基数太大,以实时汇率计算,特斯拉第二季度上投入的研发费用约为79.3亿元,同期蔚来的研发费用为8.837亿元——仅为特斯拉的11%。
而两家公司均作为科技企业,研发费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技术的高低,而蔚来想在技术层面上超越研发费用十倍于己的对手,困难不小。
第四,蔚来和特斯拉的年收入水平差距巨大。
以去年同期蔚来和特斯拉的总营收计算,2020年蔚来实现总营收162.6亿元,特斯拉的总营收为31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044亿元,蔚来仅占特斯拉的8%。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股价、市值、销量上对比,还是从研发投入和年收入上来比较,蔚来在现阶段都没有赶超特斯拉的实力。
而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希望以比特斯拉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目前,蔚来试图押注中低端市场并对标特斯拉,看起来是一个极大的“野望”。
一直标榜自己为“中高端品牌”的蔚来,在中高端市场的发展并不太顺利,近期还推出了进军大众市场的计划。
蔚来2021年Q2财报显示,2021年Q1ES8的销量为4516辆,ES6的销量为8088辆,EC6的销量为7456辆,Q2 ES8销量为4433辆,ES6销量为9935辆,EC6销量7528辆。除了ES6销量增长了1847辆之外,EC6销量仅增加了72辆,而ES8销量甚至下滑了83辆。
在多家造车新势力公布的7月销量中,蔚来出人意料地退出“月销8000辆”行列,销售量为7931辆,同期的理想和小鹏均完成销量的超越,销量分别为8589辆、8040辆。此消彼长,理想和小鹏正式完成对越蔚来的超越,“蔚小理”变成了“理小蔚”,进一步证实蔚来的高端之路并不平坦。
此外,高端的价格并没为蔚来的车主带来高端的体验,在车质网的投诉中,有不少网友对蔚来进行投诉,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座椅的不满。
(图 / 车质网)
众多车主反映,蔚来的座椅设计不符合人体力学,腿部座位设计很不合理,倾角角度接近25度,上翘幅度过大,导致驾驶时腰部支撑点及力量不足,长期使用该坐姿,容易疲劳,对腰椎造成极大的压力。
而这些投诉事件并非个例——2021年4月,蔚来APP上就出现针对座椅的维权社群,群里最高达到了1963名维权成员,“腰与蔚来不可兼得”成为车主们集体吐槽的一点,“蔚你折腰”的调侃式logo的出现,也说明这些车主对蔚来的用户体验并不满意。
随后,蔚来针对车主关于座椅的投诉,推出了座椅调整升级方案,但车主们并不买账,因为这需要自费3000元,无疑增加了车主们的成本。
除了走高端市场的路子外,蔚来不停地寻找其他的可能性和新的增长引擎。李斌也曾公开表示,蔚来要进入大众市场,这个大众市场就是低端市场,有消息称蔚来蔚来内部正在组建一个团队,秘密打造一个新的中低端品牌,而这一新品牌的定价将不超过20万元,看来蔚来准备跑量了。
蔚来进军低端市场会顺利吗?这要打一个问号。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目前蔚来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只有不到100亿元,而打造一个低端汽车品牌,从基地到生产以及推广等各方面的花销来看,将这些钱全部拿出来都未必够花,如果再借债操作,以目前蔚来负债近300亿的财务状况,可能将雪上加霜。
有媒体曾报道过,蔚来将对现有70度电池包进行升级,新品牌汽车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原因很简单——降成本,这是很多新能源车型降成本的不二法门。而这种电池技术,蔚来是否已经掌握尚不得而知。
但国内锂电池市场早已供不应求,中国锂电池总出货量逐年增加,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锂电池总出货量158.5GWh,同比增长20.4%,增长速度却出现了五年来首次下滑局面。
众所周知,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最大成本支出项,毕竟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中最重要的三大部分便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行业公认的是,电池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成本比约40-50%。如果蔚来不能解决好电池问题,进军低端市场成本能否降下来不好说,产量能否跟上也是个问题。
此外,影响蔚来低端品牌能否顺利发展的还有机器人厂商的产能,目前机器人产能过剩,众多机器人厂商倒闭或转型,而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机器人的上位不仅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也能尽可能减小误差。
然而,随着机器人厂商产能的压缩,加上锂电池的供不应求,蔚来能否抢到好的零件资源也是影响其低端新品牌发展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目前特斯拉已经在低端市场上抢得了先手,并会推出价格更低的入门级车型。业内人士分析称,新款Model 2车型的起售价格将会在16万元左右,同时小鹏深耕低端市场多年,且价格越售越低。
由此看来,蔚来的低端发展之路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客观来看,近期影响蔚来股价持续走低的重要因素,还有安全事故。
8月14日,知名企业家林文钦驾驶蔚来汽车,行驶中启用了领航辅助功能,最终因车祸身亡,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当中,但舆论已经将矛头对准了蔚来技术并不成熟的领航辅助功能。
有媒体报道称,蔚来工作人员在事故现场未经事主亲属和律师以及交警的同意,私自上车进行了“神秘操作”,因为该举动涉事员工被交警带到交警队做了笔录,蔚来紧急回应称,该员工只是在车上断电,没有删除数据。但蔚来的这个回应更加重了外界的质疑。
大众的疑问普遍集中于:蔚来为什么会让员工亲赴车祸现场进行一系列操作?是辅助驾驶技术不过关还是另有隐情?不过,即便外界猜测不止,但此事只能以交警最终的定论为准。
而林文钦这样的交通事故并非孤立事件,就在7月底,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上,一辆蔚来EC6高速撞击石墩后自燃,车主不幸遇难。有媒体报道称,该车主同样启用了辅助驾驶功能。
据了解,蔚来的辅助自动驾驶技术,具有急刹识别、识别压线、自动泊车等功能,在该功能正常时,行驶车辆车速过高或与前车距离过近,达到危险距离时,即便车主没有意识到危险来临,该功能也会为车主提供辅助急刹。但从近期连续曝出的两起事故中可以看出,该功能或许存在问题。
领航辅助功能是蔚来重点宣传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20年9月的领航辅助功能发布会上,李斌高调宣称,蔚来是“唯二”将该功能实现在量产车型上的车企,第一家有这项功能的车企是特斯拉。
相同的是,目前全球“唯二”两家有辅助驾驶功能的车企,都陷入了安全事故的非议之中,以至于李彦宏对外宣称:“自动驾驶技术,在20年内都很难真正成熟。”不同是的,特斯拉股价和市值依然坚挺,而蔚来则受到不小影响。
毫无疑问,蔚来进军大众市场将面临不小的挑战,技术研发、产品品质、大众口碑、市场推广等难关都需要蔚来加足马力去一一攻克,否则将被对标的特斯拉远远甩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