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公平,对互联网意味什么?

创业
2021
08/27
12:40
亚设网
分享

重提公平,对互联网意味什么?

编者按:本文来自创业邦专栏袁国宝,图源:图虫。

从“效率至上”到“兼顾公平”,发展底层逻辑骤变,引发巨大变局。当既然的经验失灵,以往躺平赚钱的时代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究竟如何拥抱趋势?

什么是百年之未有大变局?

如果时间拨回2020年10月,很难想象接下来的一年,金融科技、互联网平台、加密货币、信息安全、校外培训等领域,政府的监管会如此激烈,如同一道道旋风,毫不留情地袭来。

从今年2月直到现在,阿里、腾讯、美团、快手、拼多多,五家互联网巨头的市值蒸发了超过8万亿。而身处最强风暴中心的新东方,市值蒸发更是超过2400亿港元。

一年里,马云沉默了,黄峥隐退了,王兴饭否很少更新了,俞敏洪流泪了,孙正义甚至一度扬言,要撤离中国市场。

没有人,会比这帮曾经的弄潮儿心情更复杂。

有人说,2020年,是时代的一粒灰,压在普通人身上,就成了一座山。2021年,是时代的一座山,压在这些大佬身上,就成了昆仑山脉。

近期,密集监管,也让某些海外媒体发出了相对片面的报道。那些海外投资者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几个月下来,有一个段子逐渐流传:树上10只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针对资本无序扩张、反垄断、数据安全,再到如今重提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理念。变化接踵而至,人与事似乎都悬在空中。

何以至此?

所有纷繁的事件,都有着一个关键:公平。围绕着公平,发展的逻辑骤变,时代骤变。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走到了历史一个重要转折点。

转向灯朝向哪,车辆就该驶向哪。

重提共同富裕后,众多企业纷纷表态。腾讯更是公告世人,将用1000亿助力共同富裕。

虽然,一切答案都写在规划中,可是,一切变化其实都没有变化:如果查阅相关文件,共同富裕反复出现在高层文件;如果回顾历史,公平两字从来不是社会主义的配角。

但在多数时候,痴迷于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功,对效率至上坚信不疑的相关企业与个人,任凭既往经验指引,仍然心存侥幸。

但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代。

历经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效率至上产出的那些甜蜜“苦果”,如今已经如鲠在喉。一个算得上分裂的局面,已成当下无可躲避的难点。一方面,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已胜利在望,社会的整体财富取得了巨大增长。但是,社会整体财富的聚集点,已经陷入“二八定律”的轮回中,甚至一度表现得更糟。

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转轨市场经济的浩荡长河中,水大鱼大,众多明星企业脱颖而出。但事到如今,他们变得庞大无比,巨头化现象开始困扰并消耗着整个社会——当然,大从来不是原罪,但任凭马太效应持续增强,利用垄断优势去赚取不正当利润,已经触及到社会忍耐与国家公平的底线。

作为这场盛宴中最抢眼的互联网行业,如今,迎来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口诛笔伐。尽管这些年来,天之骄子的他们集万千宠爱集一身,产出了太多光怪陆离的概念,层出不穷的打法模式。

但互联网巨头们却始终绕不开几个命门,屡次遭人诟病。

自千团大战开始,巨头们似乎找到了虏获资本青睐与市场财富的密码。零和博弈下,他们凭借补贴铺路,以大规模的价格战打穿对手,征服市场,直到取得垄断地位后,开始赢家通吃。

从解构出行、消费、房产中介、共享经济、社区团购等等,围绕着衣食住行四个字,巨头们横向发展已经没有边界,也逐渐没有底线。而那些利用人性弱点的商业模式,那些大数据杀熟与平台二选一的蛮横做法,那些危及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的众多手段,已经沦为巨头们滚滚向前的强劲燃料。

至于有没有真正提升社会财富总值,有没有促进社会公平,有没有推动科技创新,早已湮没在一片残酷且虚假的繁荣中。

这真的公平么?

然而,这一切的乱象都被监管量身定制,蛇打七寸:从反垄断到国安法,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势出台,监管处罚的激烈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罚款、整顿、再到停业——监管从未放过任何一个漏洞,针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痛下狠手。一切正如《人民名义》所提到的那样:上不封顶。

再度回到问题核心:为什么现在,要更加重视公平?

一份瑞士信贷《全球财富报告2021》指出,2020年全球12.2%的成人人口已经拥有84.9%的财富,财富差距,已经越发悬殊。

而诸如两极分化、财富聚集不平衡、社会流通放缓、城乡差距变大等问题,也同步发生在我们身边。所谓的财富“二八定律”,似乎成为一种宿命的轮回——

近年来,中国财富基尼系数近年来持续处于高位,从2000年的0.599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0.711,到了2020年,受疫情冲击再度上升至0.704。而2020年中国财富排名前1%居民占总财富的比例,也升至30.6%。

这些涉及公平核心的问题,终于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刻:毕竟,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背离公平,同样不是初心所在。做大蛋糕很重要,分好蛋糕,同样重要。

时代的大逻辑在变,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清楚:我们终究是时代的产物。从这一点出发,再回顾一年来,针对平台经济、人性弱点、对巨头化密集的整顿和监管,从不是目的,只是促达成公平的手段。

当下,游戏规则的重新制定,社会资源的重新导流,发展重点的重新转向,大趋势下,任何企业与个人都不该心存侥幸。那个打着左转灯向右的时代,终究成为过去。

面对汹涌潮水,再次展望未来,没有谁能精准预测。可从“效率至上”转向“兼顾公平”大逻辑转潮中,从发展优先,到平衡发展与安全的转变中,几组关键词,值得深思。一颗子弹只打一只鸟。

从近及远,去重拾信心,显得至关重要——对大部分行业而言,监管的新规并非将一切推倒重来,k12有着特殊的背景。事实上,2035年成为全球的经济与创新强国的宏大目标,依旧离不开企业家精神和充满活力市场去推动。政策有破有立、动态中力求平衡,营商环境的重塑与信心,是必将回来的。

另一方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谓“风口吹猪”的造富运动将划上终止。在下一个漫长的周期中,企业唯有拥抱变化,去追求合理有效的利润,才是聪明之举。

可以说,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经济利益的分配重点,一定会更多转向普通劳动者,相形之下,企业和资本盈利占经济的比例将逐步下降。更重要的是,在近期共同富裕大背景下,三次分配的再度强调,未来,也将成为考察企业的重点。所谓第三次分配,即是指个人和企业出于自愿,在习惯、道德以及机制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出去,最终通过富裕人群资金流向相对贫困人群而实现社会收入转移。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曾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按照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侧重公平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一收一支所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个人资源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后,社会发展方面依旧会留下一些空白,需要第三次分配来填补。”再次强调三次分配,意在敦促企业必须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意在实现公平,但绝不意味着开历史的倒车,去“打土豪,分田地”。

具体到相关行业,那些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加重社会焦虑加剧、环境污染恶化以及危及数据安全的行业,势必将受到进一步约束。

尤其对互联网行业来说,曾经一些不讲道理的盈利模式:烧钱取得规模优势、利用人性的弱点设计各种产品、数据采集没有底线、大数据杀熟、二选一等行为,终将成为过去。

至于机会在哪,或许正如黄奇帆所言:“今后十年是产业互联网时代。”

在这一模式中,每一个行业的结构、模式各不相同,必须通过产生整个产业链上企业的降本效应,提高效率,形成资源优化配置,产生1+1>2 的效益。

这一切,对具有技术先发优势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产业互联网下,各个行业的这种盈利模式并不是一刀切,但总是通过降成本、提高效率、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融资成本的过程产生效益。转变思路,深度赋能,从干轻活向重活转变,中国互联网巨头们未来依旧大有可为。正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所谈到的那样:”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但值得肯定的是,与国家战略方向一致的行业,如国产大众消费品牌、硬件科技自主化、网络安全、创新药、职业培训、新能源等产业等仍将获得政策支持,未来可期。而对个人来说,有幸去见证这一场百年之不变大变局,我们早与历史挂钩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