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量子位。
商汤来了!
8月28日,超级AI独角兽商汤科技,向香港联交所提交招股书,正式冲刺IPO上市。
在招股书中,商汤是AI行业亚洲收入第一的公司。其中软件平台客户超过2400家,技术落地119个城市、30+车企,以及4.5亿部手机和200+App。
商汤还在2018年启动AI芯片STPU自研,并于2020年开始成功流片并量产。
关键财务数据方面,商汤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16.52亿元,商业营收已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最近半年同比增幅91.87%。
盈利方面,对应净亏损分别为2.2亿元、10.37亿元、 8.78亿元,7.26亿元,同比正在不断收窄。
盈利状况最直接相关的原因是研发投入,对应报告期,商汤研发开支分别为8.49亿元、19.2亿元、24.5亿元及17.7亿元,每年都有过半收入投入研发。
招股书还披露,商汤科技共计完成12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6.58亿元)。
其中最大股东依然是创始人汤晓鸥教授,持股21.73%;高管团队中CEO徐立持股0.9%,首席科学家王晓刚持股0.73%,战投负责人徐冰持股0.33%,SenseTalent(徐立、王晓刚、徐冰所持B类股票)持股12.17%。
外部股东中,软银持股14.88%,阿里以淘宝中国持股7.59%,春华资本持股3.08%,银湖资本持股3.05%,IDG资本持股1.42%。
商汤将在港交所采用AB股机制上市,同股不同权,A股有10票投票权,创始团队依然会牢牢掌握公司控制权。
此外,商汤现已对外投资布局了22家公司,涉及多个领域。
AI大牛汤晓鸥创办,商汤一家公司就囊括了40位教授、250多名博士和博士生,以及3593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占比公司全员超2/3,去年光研发薪资就超15亿。
自2014年创办以来,累计拿下70多个全球冠军,60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拥有8000多项AI发明专利,在全球三大计算机视觉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全球排名第一。
商汤还称,拥有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视觉模型,参数超300亿。还正在建设亚洲规模TOP的超算中心,配合已经打造完成的AI基础设施SenseCore(大装置),可以进一步提速更大规模的商业化。
最后,商汤本次IPO募资金额60%也将投入研发。虽然目前融资额尚未披露,还毫无疑问将会是AI领域最大规模的公开发行事件之一。
以下是商汤各个维度的完整招股书详解。
报告期内2018~2020年,商汤收入分别为18.534亿元、30.266亿元、34.462亿元。
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别为:8.612亿元、16.518亿元,同比增幅91.87%
商汤于2018年、2019年、 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2.205亿元、10.371亿元、 8.784亿元及7.262亿元。
好现象是营收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净亏损在不断收窄。
另外,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63.3%和13.9%。
商汤称,2020年收入增速受疫情影响较大,其中上半年疫情期间公司收入仅占全年的25%,招股书在风险一项中也提出了新冠疫情对业务的影响。
那么,疫情究竟对商汤的哪项业务影响最大?
得具体看商汤业务构成。
商汤将业务划分为4大板块: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这四大板块的收入绝对金额如下:
在营收中的贡献占比分别为:
智慧城市业务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分别产生28.6%、41.9%、39.7%及47.6%的收入。
商汤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其大部分业务倚赖对公共部门的销售。
这项业务,商汤援引第三方报告,称市场份额处于行业第一。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及服务有关的政府政策,以及政府支出的不确定性及变化,可能会对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2020年上半年疫情下的隔离措施,导致各地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放缓,极大影响了公司营收。虽然疫情导致业务全线下滑,但智慧城市业务受影响尤甚。
客户较为集中也是另一大风险因素。
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最大客户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8.7%、7.7%、11.9%及22.9%,五大客户应佔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28.4%、 26.3%、31.4%及59.3%。
据“AI四小龙”的招股书,云从科技2020上半年毛利率为53.45%,旷视科技2019年上半年为64.6%、依图科技2019年为63.9%。商汤现在的毛利率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在海外市场方面,2018~2020年、2021年上半年商汤中国内地以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3.197亿元、4.752亿元、7.621亿元及2.388亿元。
作为一家AI技术公司,研发投入在商汤财务指标中也颇为突出。
对应报告期,商汤研发开支分别为8.49亿元、19.2亿元、24.5亿元及17.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商汤研发占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长,甚至在今年上半年超过了公司营收,增速远超收入,研发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具体研发投入中,员工薪资又占了大头。
2018年,研发人员工资福利一项支出为5.127亿元,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仅半年时间,该项支出就达到了12.853亿元,已经占到公司研发投入的72.5%,更是占营收的77.8%。
AI人才,依然很贵。
目前,一共有四大业务给商汤带来营收。
分别是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
近3年来,各个业务在营收具体情况如下:
能实现这样的营收,商汤靠的是什么呢?
四大业务板块详情如下:
首先,在智慧商业部分,商汤主要推出了企业方舟平台。
这是一个可以促进企业客户向数字化转型的软件平台,能够让客户以免代码、规模化、灵活及可扩展的方式进行部署。
平台共嵌入了9300多个人工智能模型,具备感知智能、决策智能、对物联网设备高适配性等特点。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垂直行业,包括商业空间管理、住宅物业管理、制造、基础设施、交通、金融服务。
截至今年上半年,商汤表示已经在近6000个客户站点部署企业方舟,并已连接超过250万个物联网设备。
在智慧城市部分,商汤推出了相应的城市方舟平台。
与企业方舟一脉相承,城市方舟是为了满足城市管理者需求而打造的一站式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它拥有超过14000个AI模型,可以无缝嵌入现有的城市管理系统中,将操作界面与现实世界的三维城市模型相结合。
它支持出行和交通管理、城市服务、环境保护、应急响应等各方面智慧城市管理。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多座大型城市落地应用。
智慧生活方面,商汤称产品正在成为打造物联网、元宇宙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中SenseME平台可以支持多种物联网设备,并且对空间、成本、带宽和功耗的要求低。
它由超过3500个AI模型组成,包括SDK、AI传感器和ISP芯片等全套设备。
在感知智能(如物体检测)、视觉内容增强上,SenseME都具备明显优势。
比如在对弱光图像处理和背景虚化上,表现就很不错。
目前,SenseME已经在为一些手机厂商提供视觉优化、智能相册等服务。
SenseMARS平台则可以为元宇宙赋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SenseMARS Reconstruction通过3D重建技术实现了物理世界的数字重现。
SenseMARS Avatar可以为人们创建虚拟化身,并提供一个进入虚拟世界的界面。
SenseMARS Agent可以生成软件智能体,与数字世界中的人进行交互。
截至今年6月30日,SenseMARS总共提供超过3500个AI模型,以下是它的架构情况:
具体数字重建及MR效果如下所示:
目前,SenseMARS已经将故宫中的藏品复制到了线上,用AR日历的形式呈现。
BilibiliWorld 2021大型线下嘉年华中的虚拟体验空间,也是由此打造。
此外,商汤还正在着手打造“三体”线下沉浸式体验馆。
与此同时,商汤的智慧生活业务也关注到了医疗领域。
他们打造了智慧医疗人工智能平台SenseCare,用AI工具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制订治疗规划及康复建议,并支持对多种器官的异常检测、识别及自动诊断分析。
最后,商汤业务版图最后一块大拼图是智能汽车。
他们打造了专用于智能汽车的绝影平台(SenseAuto),一共由5个部分组成,提供全栈式人工智能汽车服务。
其中包括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驾驶人员分析系统等,并已推出了可应用于城市公交场景的相关产品。
上述业务能够落地,背后依靠的是商汤各项技术研发成果。
其核心就是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SenseCore。
SenseCore集合了AI算法、AI系统、AI芯片及AI传感器四个方面的尖端技术。
它可以训练最先进的超大AI模型,并能够低成本将模型部署于不同的场景,从而实现对AI模型的集中量产。
此外,商汤还拥有23个超算集群,并已开发出用于计算中心的STPU,以及ISP芯片。
从创办开始,商汤就展现出旗帜鲜明的技术原创性。
2014年,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的汤晓鸥教授,学研成果转换,成立商汤科技。
53岁的汤晓鸥教授,本科毕业于中科大,并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硕士学位及MIT博士学位。
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办的多媒体实验室,2016年与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著名大学一道,入选世界十大人工智能先锋实验室。
联合创始人徐立、杨帆等人就是出自这一实验室的学生。
在2005至2008年间,汤晓鸥教授还曾担任微软研究院的视觉计算组主任,并在2009年夺得CVPR最佳论文,也是该顶会的亚洲首篇。
同时,他也是影响因子最高的IEEE杂志IEEE PAMI的编委,以及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IJCV的首位华人主编。
联合创始人徐立博士则来自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团队,今年39岁。
他本硕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在加入商汤科技之前,徐立博士曾先后访问或任职于一批顶级的计算机视觉基础研究机构。
如摩托罗拉研究院、欧姆龙研究所、微软研究院、联想研究院等公司。
此外,徐立博士累计在视觉领域国际顶级会议、期刊上发表40余篇论文。
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首席科学家王晓刚博士,时年44岁。本科出身中科大,并在香港中文大学获硕士学位及MIT博士学位。
他现任商汤研究院院长,也是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
在谷歌学术中,王晓刚博士的论文引用数超过65000次,H因子高达120。
联合创始人徐冰博士,31岁,曾获香港中文大学的信息工程及数学双学士学位,主要负责商汤科技的企业发展、融资和战略投资管理。
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杨帆,现年38岁,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曾有有8年的微软任职经验,并拥有PCT发明13项,国内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首席财务官王征今年44岁,前银湖投资董事总经理。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学位。
正是这些“科班”出生的技术创业者们,使得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一路狂飙:
2015年,自主研发出中国最早的深度学习框架之一,SenseParrots。
2016年,推出智慧生活软件平台台SenseME及SenseMARS,自动驾驶平台Smart Auto。
2017年,研发城市方舟平台,支持了超过千万人的11个超大城市的管理。
2018年,商汤开始自研AI芯片。2年后,用于计算中心的STPU芯片流片量产,商用已经超过上万规模。
到了2021年,商汤公司的人工智能模型数目已经超过了22000个,专利申请数目则超过8000个。
其中规模最大,最受人瞩目的SenseCore商汤AI大装置,就是商汤为AI工业化发展打造的基础设施。
在产业上开足马力的同时,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上几乎年年都有商汤科技的身影,可谓是学术产业两开花。
比如今年的CPVR,商汤科技就有66篇论文入选,其中还有一篇入选最佳论文候选名单。
过去几年,商汤在全球三大计算机视觉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全球排名第一。
而这些顶尖的学术大牛和学术成果,自然也能吸引同样顶级的计算机科学人才。
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汤共拥有40名教授,3593名技术研发人员,其中的博士及博士候选人超过250名。
商汤科技香港上市将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架构,股本分为A类股份及B类股份。
A类股份每股可投10票,B类股份每股可投一票。
董事会将由八位董事组成,其中有四位创始人为执行董事。
招股书披露的公司股权架构如下:
其中,主要创始人拥有的股份分别为:
1、汤晓鸥通过Amind实益拥有6,906,080,602股A类股份,并间接控制制1,891,820,000股B类股份,比例为21.73%;
2、徐立通过XWorld实益拥有有286,317,668股A类股份,比例为0.9%;
3、王晓刚通过InfinityVision实益拥有232,171,633股A类股份,比例为0.73%;
4、徐冰通过Vision Worldwide实益拥有104,190,097股A类股份,比例为0.73%。
另外,徐立、王晓刚、徐冰通过SenseTalent持有B类股份,比例为12.17%。
其他股东机构包括:
软银愿景(Softbank)持股14.88%;
阿里巴巴旗下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59%;
春华资本持股3.08%;
银湖资本持股3.05%;
IDG资本持股1.42%。
至今为止,商汤科技已经完成了12轮融资,总金额为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6.58亿元)。
商汤招股书中,业务格局和商业模式基本盘已定,谈及未来主要是对募资之后的下一步计划明确。
首先,60%用于研发投入,增强研发能力。
其中大头砸AI基础设施SenseCore,10%用于超算中心,10%用于AI芯片,15%用于模型能力提升。还有25%将投入技术模型、产品和产学研。
其次,15%用于业务拓展,主要是新兴商业机会和国内外市场拓展渗透。
最后,15%用于投资并购。
商汤称将寻求对外战略投资和并购机会,扩大AI生态,以及在自己在各行各业的影响力。
而随着商汤正式启动IPO上市,也意味着这家从“实验室”走出的技术公司,到了经受公开市场检验的时刻。
自2014年从香港中文大学实验室孵化创办,到2021年在香港提交招股书上市,8年之中,商汤科技特点鲜明、屡创纪录。
第一,商汤是第一家生于香港,长于大陆,面向全球的AI超级独角兽。
以香港的学术技术功底,借助大陆的市场、场景和政策,快速奠定了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商汤是最具代表性的新物种,也是一国两制之下的创新成果。
第二,商汤也是全球AI创新浪潮里的典型产学研案例。
从学术出发,科学家创业,边探索技术边界,边落地商业应用,最后推动新技术落地进入千行百业。
商汤招股书中,40名教授、250+博士和博士生,3593位科学家工程师……
都是AI发展浪潮的核心体现,也意味着AI技术创业的高门槛、高难度及大挑战。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商汤开始展现出规模化商用的技术和产品能力。
在商业、城市、生活和汽车等大板块的商用落地中,每一个板块都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但每一个领域商汤都实现了规模化落地,侧面也体现了AI技术如“电”一样的通用价值。
而且这种商用落地,不仅与其算法模型、具体产品有关,还与其做深、做硬,甚至搭建基础设施有关。
商汤有原创自研的AI模型,还自研了AI芯片,并且搭建起了一整套端到端、底层到应用的基础设施,这也是其可持续经营的关键要素,是AI竞速下一阶段的判别式。
所以从商汤发展之路,其实也能管窥全球这一波AI浪潮的演进之路。
最后,商汤招股书及发展历程,还证明了一件事:
中国在AI浪潮中与全球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有领先的机会。
招股书中商汤披露的70多项全球冠军、60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8000多项AI专利,就是最好证明。
而且援引沙利文的报告,商汤还是亚洲收入最高的AI公司。
虽然AI浪潮和商用,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及速度还无法相提并论。
但这也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在信息技术创新浪潮中,不再处于跟随者状态。
此前无论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基本只能是对硅谷和美国的亦步亦趋,处于跟随序列,只能在别人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展开商业模式创新,运用更高效的运营能力,构建优势。
但这几年的事实证明,唯有底层基础、原创技术上有话语权,才能真正具备独立、安全,可持续优势。
而这也正是商汤在内的AI技术创新公司,展现出的希望。
如果商业创新需要5到10年才能见效,那技术创新+商业创新,可能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也意味着对于技术创新企业,处于技术创新周期中的产业,需要更长远的耐心。
并且现在,随着越来越多AI公司走向公众市场,最前沿的技术创新浪潮及成果,可以通过更公众的形式,让更多人因为看见而相信了。
你说呢?
招股书传送门: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1/103756/documents/sehk21082702574_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