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君联半年收获4个Medtech IPO背后:深耕长线,聚焦创新

创业
2021
09/07
12:38
亚设网
分享

2021年8月4日,国内专注于肿瘤全病程管理的基因检测公司“和瑞基因”宣布完成近7亿元B1轮融资,由招商局资本领投,老股东启明创投、君联资本持续加持,中金启辰、易方达资本、福建创新投资、建发新兴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

至此,和瑞基因已累计共获得国内一线基金投资近20亿元,成为了整个中国肿瘤早筛领域里融资体量最大的一家企业。

医疗器械、检测诊断、肿瘤早筛成为2021年物医疗领域被投三大关键词,备受资本关注。其间,医疗器械领域融资过亿元的案例亦屡见不鲜。

在VC/PE看来,以进口替代,尤其是高端产品替代的当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年代。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近5000亿美元,增速接近4%。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近8000亿元人民币,增速高达20%。 

相伴医疗器械蓝海风起,龙头也正扬帆,以创新作为重要成长路径的医疗器械企业,成为VC/PE布局的重要赛道。仅以君联资本为例,医疗器械及诊断领域,2021年上半年,君联资本在此赛道的四家被投企业成功IPO,包括平板探测器领军企业康众医疗(688607.SH)、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06606.HK)、临床免疫学诊断产品公司科美诊断(688468.SH),以及创新型测序技术研发企业Singular Genomics(NASDAQ:OMIC)。 

除此之外,在该领域君联资本还出手了包括金域医学(603882.SH)、贝瑞基因(000710.SZ)、明德生物(002932.SZ)、Axonics(AXNX)、澳华光电、百心安、天星博迈迪、星童医疗、国科恒泰、海莱新创、浦易生物、瑞莱谱医疗等一众明星项目。据投中网了解,2021年至今,君联资本医疗赛道就有7家企业上市,算上过会待发行的4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0家,这其中,器械诊断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

众多丰富案例背后,体现了君联资本在医疗器械领域怎样的投资逻辑? 

三大投资策略背后:用“耐心”深耕长线 

随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归技术人才大量归国创业,政策的支持和资本投入不断升温,本土医疗器械和检测诊断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紧密跟随海外技术龙头创新步伐,国内公司迅速跟进,开发fast follow甚至tight follow的技术平台和产品;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司开展挑战全球新的技术和产品,让中国创新真正走到全球领先的位置。君联资本始终关注全球研发前沿,并积极发现相关领域华人科学家,支持其进行上述fast follow乃至全球创新的事业。贝瑞基因、诺辉健康、星童医疗都是这样的案例代表。

有心人可能会发现,虽然融资体量最大,但按照当前国内早筛赛道的资本热度,和瑞基因的融资频次并不算多。对应融资金额,不难想到,和瑞基因背后有众多一线基金重注支持。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和瑞基因于2017年12月首次获得外部融资,主要投资方之一正是君联资本。彼时,和瑞基因的前身,即贝瑞基因肿瘤事业部才刚刚成立4个月,整体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君联资本在和瑞基因成立之初就成为了公司最早的投资人,此后参与了和瑞基因的每一轮融资,见证了和瑞基因的诞生和成长。 

这一投资,体现了君联资本在医疗投资领域一贯坚持三个打法——投早、投长、投创新。若用放大镜视角审视君联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投资,大概率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不论是创新药还是医疗器械诊断板块,几乎每一家被投企业都是以上三大策略实践的经典案例。

对诺辉健康的投资,君联资本的投资时间一样是在极早期进入。2015年,在诺辉健康产品还未研发定型时,君联资本就作为领投方参与了诺辉健康的A1轮融资。此外,包括星童医疗、天星博迈迪等项目,君联资本也均在早期阶段进入。

在君联资本的投资案例中,早期投资,坚持长线布局和对企业长期陪伴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君联资本作为贝瑞基因的早期投资人,一路支持公司发展到走向资本市场,又在和瑞逐渐独立出来支持其每一轮融资,一路见证了和瑞基因的诞生及成长过程。

作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在上市前共拿到了6轮融资,市场甚至把其称为国内癌症早筛基因检测领域的“融资王”。但事实上,在早期发展过程中,诺辉健康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般顺利。 

由于诺辉健康当时坚持申报的癌症早筛基因检测三类证难度相对更大,对比同赛道那些拿到辅助诊断三类证的企业,诺辉健康在外界看来发展速度似乎要慢了很多,各种各样质疑的声音随之而来。包括在融资方面,许多投资人都表示不理解,以至于诺辉健康的C轮融资受到了很大影响。

但凡行业人士几乎都清楚,癌症早筛基因检测产品注册证对公司及行业的实质性意义——它是癌症早筛产品走向C端市场必经的合规之路。 

2018年,诺辉健康与一家大牌基金本来已经谈定了融资,这家领投机构把法律财务尽调都做完了,但在最后签字时,这家机构却突然表示不投了。一时间,诺辉健康变得非常被动。因为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注入,诺辉健康的资金链要承受极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个时候,君联资本毫不犹豫地出手了。据诺辉健康董事长陈一友回忆,彼时,作为老股东,君联资本调动了多方资源帮助诺辉健康对接了后续的领投方,并同时超比例跟投,成为诺辉健康的第一大机构投资人,使得公司渡过了难关,并走上了新的起点。

“在那个阶段,老股东君联资本的增持也给了新股东一个非常大的信心。”陈一友提到。后来,诺辉健康果然不辜负期望,在2020年11月拿下了国内首个癌症早筛基因检测三类证,在第二年即2021年公司成功在港股上市,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

在投资创新技术上,2012年初投资的星童医疗是其典型案例。作为体外诊断领域的明星企业,星童医疗总部位于硅谷,底层技术是全球创新。公司推出的Pylon3D,实现了真正的小型全自动全血免疫检测,灵敏度达到了甚至超越全球最先进大型免疫检测仪器的水平,重新定义了POCT。

很大意义上,星童医疗也是君联资本“投长”的一个代表性案例。由于技术的全球创新性,在早期研发阶段,星童医疗经历了很多波折,进展比较慢,现金流也较为紧张,在市场上一度融不到钱。曾经,公司前前后后见了几十家投资机构全部都被拒绝了。

本着对公司的信任及对未来的看好,在那个非常时期,君联资本与另一家老股东决定借钱融资,为公司解了燃眉之急。随后,星童医疗的发展逐步进入了快车道,同时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2021年上半年,星童医疗母公司AMS获得了超1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一线机构纷纷入局,君联资本也再次进行了加持。 

瞄准高端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 

在国际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环境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开始成为大健康领域企业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医疗诊断、器械行业一方面面临新冠相关的设备、耗材普遍供不应求,一方面是国际物流的稳定性变得挑战重重。

在这个背景下,利用国产设备、耗材替代海外产品,不光帮助国产公司稳定供应链,更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进口替代,成为最近两年产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资本圈的关注焦点之一。

虽然比创新药大潮崛起的稍晚些,但毫无疑问,如今的医疗器械赛道已然站在了风口之上。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0年,医疗器械类项目的融资事件数量达248起,融资规模约为260亿元,为近5年同期最高。

与此同时,华为、百度、腾讯、阿里等各大行业巨头也均纷纷涌入这个领域。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55亿元。加之国家政策对于国产医疗器械的重视度提升,行业市场被进一步打开。 

早在2010年,君联资本就开始布局医疗器械板块,最早定下的方向是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替代。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长久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不断被打破,相关企业的技术及配套产业链也逐渐进步成熟。这种境况反应到投资端:到了2017年左右,这一领域的显见创新投资机会其实越来越少了。 

于是,在国家不断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下,君联资本开始进一步探索更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及全球创新的投资机会。比如大家可能常常会听到的两个词fast follow、first in class等。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王俊峰表示:“如果有这样的公司,我们就会布局。如果没有合适的标的,我们会考虑直接下场攒局。” 

需要格外指出的是,在投创新这一点上,君联资本的投资思路也在依据市场变化进行着迭代。核心目的是瞄准高端创新,解决医疗诊断器械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对于创新,君联资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框架。其把创新分为两类:持续性的改良型创新与颠覆性创新。其中,君联资本尤为重视颠覆性创新,这一创新类型不只要求技术,强调更多的则是需求端的场景创新。

翻译过来即是说,在对项目创新做判断时,君联资本是从产品的需求端出发,包括三种类型: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新的用户群以及暂时性边缘但长期大有可为的非主流市场。 

而伴随下游临床应用和生命科学应用的蓬勃发展、需求高涨,器械产业链中上游的一些核心设备、耗材、原材料等很大程度上也会面临“卡脖子”的风险。对此,君联资本也进行了相应的布局,比如投资布局上游生命科学工具和原料生产商等。

说到底,君联资本在器械诊断领域“投创新”的演化轨迹本身也是中国医疗诊断、器械行业创新的演绎。至于驱动力,除了产业本身的发展趋势外,还有投资团队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笃定。正如王俊峰所说,“在产业、人才、资本、政策的共同加持下,未来5-10年,中国版的first in class一定会批量出现,而非一两个孤例。君联也在为此努力。”

的确,近年来海外人才的回归加上国家政策的推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呈现出了高速增长态势,高科技高创新的企业也不断涌现,市场热度空前。据王俊峰透露,2021年上半年,君联资本的投资节奏相对有所加快,接下来,君联资本将持续保持投资压强。

系统性研究,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圈

医械投资相对周期较长,早期阶段更是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投准”的秘诀在于什么?君联资本从投前和投后两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投前,君联资本内部主张系统性的研究,研究先人一步,投资先人半步,推动君联资本能够常常走在“曲线前面”的关键,就是持续不断的行业研究。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瑔向投中网表示,团队会将80%的精力放在投前的“选择”上,这其中,又有80%的时间花在行业研究。

其次是投后产业生态圈的深度链接与赋能。目前,在整个医疗大健康赛道中,君联资本已出手了超百家企业,构建了强大的产业生态圈。通过生态圈的上下游资源,君联资本不仅可为被投企业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还可与所投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孵化新的投资机会。 

不夸张地说,几乎全部被投企业都非常认可君联资本的投后赋能水平,很多企业在被众多头部机构追捧的情况下依旧选择君联资本也正是因为其良好的投后服务。 

和瑞基因CEO周珺告诉投中网,其最初选定君联资本作为投资人也是看中了后者的口碑与完整的投后生态。不管是在业务端,还是管理运营上,君联资本都给予了公司许多实质性的帮助。比如2021年3月,和瑞基因与君联资本的另一家被投企业海斯凯尔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共同推动肝癌早筛早诊技术的普及应用。

与被投企业一起孵化新项目,是君联资本投后生态中另一个有质量、有价值的“投后互动”。据悉,目前君联资本围绕生态圈,先后孵化了8个项目,目前每个项目均取得了正收益,完成了多轮次后续融资。生态孵化正成为君联资本重要的早期投资策略之一。 

关于君联资本投后生态圈的价值,或许可以提炼成这样一段话:基于被投企业的集聚效应建立若干细分产业根据地。以这些根据地为抓手,向外延伸投资布局,从而构建更大的生态圈。围绕这个生态圈,一方面吸引到更优质的企业,另一方面孵化创新项目,最终实现整个投资生态的良性循环。 

据透露,君联资本超8成以上的医疗项目,基本都是背靠自身的行研或生态圈资源来选择投资的。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