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做手机,醉翁之意不在酒

创业
2021
09/29
00:35
亚设网
分享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雷科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手机厂商跨界造车,汽车企业入局造手机,这两者都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当传言与吉利扯上了关系时,一切都变得有些扑朔迷离。

9月28日,由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该项目总部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定位高端智能手机,整合全球技术和资源,服务全球市场。

经过多年的布局,目前吉利集团涉足很多领域,有汽车制造、出行、有科技、有电池、有半导体、有飞行公司,甚至有卫星公司,不过基本上都是与出行相关关联比较深的领域,与手机相关的反而不多,如今吉利确定要造手机的消息,相信无论是在手机圈还是汽车圈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

吉利做手机,醉翁之意不在酒

事实上,早在几天前关于吉利要造手机的传言就已经在网络上传播,只不过吉利控股相关负责人迅速做出了回应,传言才没有进一步的发酵。不过当时官方的回复也有些暧昧,没有直接否认,也没有直接肯定的答复看来是为了今天的新闻留下的余地。当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大举进去汽车的时候,为何吉利反其道而行之,要造手机呢?

吉利意不在手机?

众所周知,造手机的门槛很低,特别是曾经的联发科时代,随便一个人在著名的华强北都能搞捣出一款手机,随着智能手机时代到来,手机模组高度集成化使得造手机门槛再次降低。

过去手机更新速度很快,用户的换新频率也很快,但目前全球手机市场趋于饱和,手机企业的市场正在迫近天花板,国内手机市场也已经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

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出货量在2016年达到5.6亿部高点后逐年下降,2020年全年整体出货量约3.26亿台,比4年前减少近一半。

此外,由于用户的换机周期不断拉长,也压缩了手机市场的增长空间。据IDC分析,全球智能手机换机周期在2020年为33.6月,比2014年拉长了近10个月。

与手机市场趋近饱和相反,智能汽车目前正处爆发前夕,汽车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它正在向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转变。而手机作为开创智能终端时代的原创行业,像小米、苹果这样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由于在智能终端的软硬件积累,互通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令其在汽车新四化进程中,具有了和汽车行业无缝嫁接的基因优势,所以小米、华为以及苹果等手机厂商涉足汽车才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其中华为效率是最快的,切入的也是目前兵家之争的智能座舱领域。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华为发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多项技术就是以硬件模块化、接口标准化、系统平台化为目标,以鸿蒙车机OS为核心构建出实现硬件可替换、软件可升级、应用可扩展的智能座舱平台。除此以外,该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还可以降低车企对座舱系统的集成与开发难度,甚至能够联合软硬件伙伴,为用户带来持续进步的人车生活体验。

只不过对于车企来说,智能座舱是未来的核心利益,关系着产业链安全、稳定、竞争力和主导权。如今汽车与智能手机的交集正在不断增加,智能座舱也更加强调与手机的无缝连接,车企对其的掌控主动权只会越来越强,这也是此前上汽与比亚迪接连拒绝接入华为车机系统最主要的原因。

作为连续多年蝉联自主销量冠军的车企,已经在汽车制造、出行、飞行汽车以及卫星科技领域建立了强大护城河的吉利汽车当然不会在智能座舱上受制于人。对于在此时造手机,李书福有自己的理解,“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可以说,吉利造手机并不是单纯的造手机,而是打算用手机这块试验田去打造出更适合自己的智能座舱”。

事实上,吉利无论是对手机还是智能座舱都不陌生。早在2018年,李书福与沈子瑜成立的亿咖通就基于安卓系统开发出了GKUI智能生态系统。截止到目前,该系统已搭载在吉利旗下40多款车型,拥有超200万在线用户。今年8月,亿咖通迭代了新产品,将车机操作系统银河OS落地于吉利星越L车型,并逐步在吉利汽车推广。

造手机风险也不少

造手机比造汽车简单,但也不意味这就能造好手机;而且跨界造手机的吉利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新兴的造车巨头特斯拉早在2018年就被曝光造手机,这在当时也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目前其最新造手机的消息则来源于马斯克在年初的时候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一段他的Tesla概念手机的视频。该手机的宣称视频很酷炫,功能也很强大,可以与星链连接、 脑机连接功能,还有 Marscoin采矿系统,带有太阳能面板充电和超声波指纹传感器,以及高速摄影、绑定控制您的汽车和您的 flamethrower,但这一切仍停留在宣传里,至今没看到实机,可见就连很懂科技与互联网的马斯克也不敢轻易涉足手机。

就像前文说到的,手机行业目前已经饱和,正处于强者越强的时代,小的手机厂商很难突破,所以这几年虽然也有不少新手机企业在入场,但也仅有像努比亚、真我、一加通过差异化的策略冒出来了,而且他们几个的市场占有率也不高。

除此以外,造手机的产业链虽然没有汽车那么庞大,但手机动则千万台的出货量也是非常考验造车企业的质量管理,要知道如今的手机巨头小米在造手机初期也遇过质量危机,这也是吉利造手机后不得不面对的管理问题。

不仅如此,手机销售方式也不同,它靠得的是成千上万的经销商体系以及大卖场战略,传统的汽车销售虽然也依靠4S店体系进行售卖,但数量明显与手机经销商不是一个量级。吉利要造手机,同样需要考虑建立一条新的手机销售渠道。上一个跨界造车的格力就因为对自己的经销商体系高度自信,最后手机出了几代,但手机却没有卖出几台,甚至曝出过强迫员工以及经销商、合作伙伴购买格力手机,所以吉利造手机也需要以此为鉴。

总结:手机是新的赛道,对于吉利来说也是相对比较陌生的赛道,但在汽车与手机交互紧密的时候,吉利造手机肯定不是仓促的决定。从19岁照相“创业”,到鲸吞沃尔沃,再到如今的自主品牌一哥,不按常理出牌的“舒服哥”这一次挑战手机会成功吗?

当然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不过在其他行业纷纷跨界造车,特别是手机行业频繁下场造车的背景下,我乐意看到更多的车企反攻,直接切入对方的行业,来一次面对面的对决。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