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智东西(ID:zhidxcom),作者:云鹏,编辑:漠影。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今年的iPhone 13系列,还是一如既往的火爆,开售当天,1TB远峰蓝配色的iPhone 13 Pro Max黄牛处最高加价2500元,但仍然一机难求。
时至今天,关于iPhone 13系列的各类BUG或问题不断爆出,但无法阻挡的依然是iPhone快速飙升的销售数字以及热门机型超过一个月的到货时间。
十年前的10月5日,一个偏执狂、一个脾气暴躁喜欢漫骂手下的领导、一个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乃至科技产业玩法的疯狂的男人,永远停止了呼吸。
乔布斯在把苹果交给库克的时候,如果说没有一点不甘心,我是不信的,但我知道,乔布斯完全相信库克。
许多人或许都听到过一种质疑声,乔布斯走后,苹果还有没有创新?
围绕这个问题,我们也许会讨论上三天三夜,但我想有些事实是不容忽略的:2014发布的Apple Watch,第一次冲开了个人可穿戴市场的大门;2016年发布的AirPods彻底引爆了TWS耳机市场。
当然,还有iPhone X开启的全面屏时代、AirPods Pro给TWS耳机市场带来的剧变、Apple Watch推开可穿戴市场大门、M1系列自研芯片向英特尔发起的挑战,应用于iPad、Mac电脑中……
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早已融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产品,这些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技术,其实都是在乔布斯走后出现的新事物。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总会怀念乔布斯的苹果时代呢?后乔布斯时代,苹果还是不是那个苹果?乔布斯去世10周年之际,回顾时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从乔布斯亲手搭起苹果帝国第一块积木时,这家公司就已经开始对全球科技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来时间过得也快,从乔布斯最后一次呼吸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个春夏秋冬。这十年里,曾经要做下一个苹果的锤子手机已经走入了历史,曾经紧跟苹果脚步引领安卓智能机时代的魅族已经开始将重点转向智能家居。
在乔布斯离开那年成立的小米,出货量已经超过苹果,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而那时华为,还在艰难的将自研芯片塞进自己的手机里。
那时,余承东还不叫余大嘴。
其实,大部分年轻人对于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了解,更多地是停留在他的自传里,而还有不少人,只知道科技史上有这样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存在,而他到底怎么个神法儿?其实说不上来多少。
有一天,一个97年的朋友突然兴奋地对我说,你知道吗,苹果公司其实最开始是电脑公司!
说实话,这也不能怪她,毕竟乔布斯发布iPhone 4的时候,她只是一个14岁的女孩,而且iPhone过于闪耀的光环显然压住了此前苹果发布的各类Mac电脑的光芒。
1976年4月1日,乔布斯和好朋友沃兹成立的公司名称是苹果电脑公司,做电脑是苹果起家的本领。
而做电脑这些年的经历,让乔布斯从一个热血青年转变为了一个稍微成熟一些的公司CEO,乔布斯的性格其实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没有苹果电脑,也许就没有后来的iPhone。
当然,这都是马后炮了。
1977年,苹果电脑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当年4月,乔布斯发布了Apple II电脑,而当时该产品的销售额一度达到了1亿5000万美元,这也让乔布斯的办公地点从车库转移到了办公室。
1980年苹果公司以当时IPO之最17.9亿美元上市,乔布斯直接迈进了《福布斯》富豪榜,28岁的他以2.84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了前400人中最年轻的一位。
然而,好景不长,做电脑的苦,还在后面。苹果在当时非常具有一个创业公司的“特点”,体量小、供应链没有话语权,但眼光高,定价更高。
当时的行业巨头IBM和微软都没少让苹果吃苦头,1980年苹果公司刚刚IPO上市,正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隔年IBM就推出了第一台个人电脑IBM PC。
甚至PC(Personal Computer)这个词,都可以说是IBM发明的。IBM PC销售十分火爆,但乔布斯显然看不上这样的产品。
乔布斯要做一台他心中完美的电脑,极致、不妥协。而在乔布斯看来,要做到极致就要做到软硬件一体,兼容就意味着妥协、牺牲,这些都是他在当时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乔布斯想做的电脑,显然不是去迎合消费者欲望的产品,而是在他心中足够完美,甚至称得上伟大的产品。他自己说过这样类似的话,用户并不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
但这样的乔布斯,在1983年做出来的苹果电脑丽萨(Lisa),销售远未达到乔布斯的个人预期,而丽萨也没有开放软硬件兼容标准,甚至连电脑机箱上的螺丝都是特制的。
1985年,乔布斯不得不把库存的丽萨电脑改名为麦金塔XL进行“清仓处理”,而这一年,乔布斯30岁了。
也就在这一年,苹果赶走了脾气暴躁、性格执拗还企图发动公司内部“政变”的乔布斯,而乔布斯也另起炉灶成立了NeXT公司,并在三年后“PPT发布”了第一款NeXT电脑。
这款电脑直到将近一年后才正式发布,专属芯片、定制电路板和机箱、当时将近4万元人民币的售价,都没有让NeXT获得预期中的成功。
1996年,苹果股价从70美元跌到了14美元,而就在这一年,苹果花4.29亿美元收购了NeXT,次年,乔布斯回归了苹果,并宣布与微软重新恢复合作。
这时的乔布斯,其实已经少了一些当年的锋芒,虽然依然固执、依然脾气不好,但他开始为了让公司生存下去,做出妥协。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苹果也没有幸免,71%的股价下跌和Power Mac G4 Cube一款满足了乔布斯对“艺术品”追求的产品在销量上的失败,都让苹果的发展没有迎来大的起色。
真正让苹果产品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起来,为我们所熟知,可能还要等到2001年,这一年的10月23日,乔布斯正式发布了iPod。
通过音乐软件iTunes的加持以及领先的存储和操控体验,iPod直接改变了用户的移动听歌习惯,经过几次迭代,iPod兼容了Windows系统、增加了触摸滚轮,到2004年,苹果iPod在同类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0%。
很多人不知道,苹果的iPad项目开始时间远远要早于iPhone,这个创意甚至一度被比尔·盖茨认为是“剽窃”了他的创意,因为对于“平板电脑”的构想,他们曾在一次朋友家的聚会上共同讨论过。
2002年,苹果iPad项目正式开启,在19年前,做一款大屏触控产品,是基本没有可以参考的产品的,苹果自己搞定了iPad面临的最大两个难点,多点触控和屏幕玻璃。
当时行业中的玻璃方案,要结实就要牺牲厚度,要轻薄就不够坚硬。库克找到当时最会做玻璃的康宁,定制了一种特制的钢化玻璃,靠苹果这一款产品,让康宁本来准备雪藏的这项玻璃技术“复活”。
这种玻璃,后来被康宁起名为“大猩猩”。
八年后,苹果终于将iPad带到了公众的视野中,虽然大家都在想“买这样一个比手机大一些,又比电脑小一些的平板到底能做什么?”,但iPad仍然在首发当日“卖爆了”。
直到今天,说到平板电脑,不少人心中的分类仍然只有“iPad”和“其他”。
初代iPhone发布于2007年,而在初代iPhone发布前四年,乔布斯被确诊患有胰腺癌。
初代iPhone不支持可拆卸电池、系统封闭,售价也十分高昂,但总销量超过了3000万部。
三年后,2010年6月8日,乔布斯正式发布了改变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iPhone 4,有人说,如果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那么iPhone 4则重新定义了iPhone。
流畅的操作体验,符合人类直觉的操作逻辑,让很多人拿到iPhone 4后都有着类似的感叹,为什么手机还可以做成这样?为什么手机动画可以做的这么流畅?
而就在这样一款历史性的产品发布后半年,乔布斯就因病无法继续工作,将CEO交给了1998年加入苹果的蒂姆·库克。在乔布斯去世的前一天,库克发布了iPhone 4S。
乔布斯的故事,在现实中,就在iPhone 4这款产品后戛然而止,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乔布斯其实是一个很真实的人,并不是“神”。他也失败过,年轻时被同时期的对手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他做出的产品也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
他脾气暴躁,性格偏执,甚至抛弃了自己的女儿,即使iPhone出了问题,乔布斯也没有公开承认过。
但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十年里,乔布斯却实打实地用iPod、iPad和iPhone三款产品,奠定了苹果在个人电脑时代之后,个人移动电子设备帝国的牢固根基。
而在此之上,苹果的软硬件生态不断开枝散叶,形成了不可取代的软硬件一体化优势。最开始,iPhone上没有App Store,而今天,App Store早已成为了iPhone的灵魂。
一眨眼,库克接棒苹果已经走过了十年,苹果市值从3000亿美元,翻了8倍,在今年8月突破了2.5万亿美元,向3万亿发起冲击。
不少人都说库克是一个“优秀的商人”,而很少有人认为库克是一个可以比肩乔布斯的公司领导者和产品设计者。
iPhone 5S和iPhone 5c总销量超过1.5亿部,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开售24小时预定量超过400万部,开售三天售出超过1000万部,也达到了iPhone史上之最。
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生命周期内共卖出2.2亿部,成为最畅销iPhone,甚至也成为了历史上销量最高的智能手机。
初代Apple Watch开售当日售出了72万块,而这一销售量已经超过了当时安卓可穿戴设备历史销量的总和,AirPods系列产品发布第二年,其市占率一度超过60%,苹果成为毋庸置疑的TWS耳机一哥。
大家看到的是这些抢眼的销售数据,而在这些销量背后,核心支柱仍然是过硬的产品力。
iPhone 5S上搭载了全球首个64位手机处理器A7,而其搭载的Touch ID则第一次将指纹识别功能普及到整个智能手机行业。
虽然大家频频吐槽iPhone的“刘海”,但是在iPhone X发布时,它第一次做到了给用户呈现一块几乎“四边等宽”的全面屏,并开启了后续安卓手机各类“刘海”的百花齐放时代。
Apple Watch和AirPods两款产品发布,距离乔布斯去世已经过去五年之久,这两款产品开启了全球可穿戴市场,直到今天,在日渐火爆的AIoT市场中,Apple Watch和AirPods系列产品的地位依然是不容置疑的。
一块手表能够支持心率监测和运动健康追踪、管理,一副耳机可以做到极高的内部结构精密度、极低的延迟和符合用户直觉的操控,这些能力和体验都是远超同时期相似产品的,甚至可以说他们各自都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
软件方面,2013年发布的iOS 7将拟物风格转为扁平化、增加了控制中心、AirDrop等,现在看去,时至今日这些功能或设计都依然是苹果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不断迭代中优化。
iOS 8推出的互通功能实现了苹果多设备浏览网页的延续性,通过HealthKit正式杀入健康领域,而Swift开源编程语言的推出也进一步加速了苹果软件生态的开发。
去年,苹果将自研芯片优势带到了电脑端,M1芯片在笔记本电脑、平板市场彻底“杀疯”,几乎形成了降维打击。而苹果的出手,也带动了谷歌、高通、联发科等众多移动芯片厂商向桌面端发起挑战。
后乔布斯时代,苹果真的没有创新了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苹果的创新从未停止。
而创新这个东西,你非要给它定量的去比拼、衡量,其实是比较片面的。没有一个创新是不重要的,也没有一个创新是永远不会被超越的。
苹果的创新其实早已体系化了,并且这十年来也被反复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从整体软硬件生态的角度来看,苹果的领先性依然是毋庸置疑的。
那为什么,还是总有声音认为,苹果“没有创新”了呢?或许,不是苹果走的太慢,而是他的对手们都变得更加强大了。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势不可挡的崛起,中国的科技产业、制造业都在高速发展,在这样肥沃土壤上生长起来的终端制造企业,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追赶起来脚步自然是快的。
iPhone 4、iPhone 5、iPhone 6系列碾压全行业的时候,小米才刚刚成立、华为才刚刚完成面向消费者的手机业务转型,而OPPO、vivo也才刚刚入局,中国科技产业不论从技术、资本还是市场的角度都不够成熟。
如今,中国手机厂商推出的旗舰机在拍照技术、充电技术、屏幕技术甚至是系统功能性上都已经领先于同时期的iPhone,而在硬件协同、软件生态等方面也在不断缩小与苹果的差距。
苹果没有停止过创新,但是他的对手们作为挑战者,显然步子迈的更大,走的更加大胆。而中国消费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又给了这些后来者足够大的舞台空间展示他们的产品和技术,给他们足够的试错空间。
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国内厂商逐渐缩小与海外科技巨头之间的差距,自然是一件好事。
乔布斯一辈子都没有踏上过中国的土地,而库克在上任后第二年就来到了中国,并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我大胆猜测,如果乔老爷子能晚几年被病魔带走,他大概率“看不上”中国这些后来的挑战者,而作为“供应链管理大师”的库克,必定会有不同的理解。
面对各种各样的质疑声,至少今天看来,苹果走的还算坦然,库克作为掌舵十年的“老船长”,可能将在两三年内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人。
在元宇宙概念火爆的当下,苹果或许已经在憋大招了,库克不愿意讨论元宇宙,却对AR大加赞赏,供应链信息也显示苹果的首款AR眼镜已经箭在弦上。
基于目前的苹果的AR软件开发平台、iPhone上面的AR功能、激光雷达硬件的提前布局,我们有理由相信,苹果在AR领域一定在下一盘大棋。
而与AR并驾齐驱的,就是苹果的造车计划。
不久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测,苹果的Apple Car最快将在2025年,也就是四年后落地,但对于苹果来说,时艰事巨。
就在昨天,苹果第四任汽车项目负责人Doug Field离职加入了传统汽车巨头福特,这已经是苹果汽车项目团队今年2月以来第四次重要人员变动。
苹果的造车梦,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未来智能硬件是否会大一统不得而知,但硬件之间的互联协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苹果生态能够带来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
一直以来,虽然库克在任上发布了多款创新性产品,似乎仍然缺乏一款具有足够“颠覆性”的产品。
这种颠覆性,其实更多是源于大家心底的期待,因为,这家公司叫做苹果,它曾经创造了无数可能。
回顾乔布斯和苹果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到:
从1976年到1985年,乔布斯经历了创业黄金十年,打造了Mac电脑并开创了个人电脑的时代。千禧年之后的十年,是乔布斯与苹果的黄金十年,他用iPod、iPhone、iPad三大移动终端开启了移动互联终端的十年。
2012-2021年是后乔布斯时代苹果发展的新十年,也是库克掌舵的十年,苹果用Apple Watch、AirPods打开了个人穿戴互联设备的新十年,市值飙涨近9倍。
那么下个十年,苹果将如何定义?是AR/VR牵引的元宇宙世界还是Apple Car引领的智能出行终端新十年?今天的苹果给我们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时至今日,苹果的创新体系其实一直都是行之有效的,虽然乔布斯之后的苹果少了些棱角,多了些沉稳,但是在一些关键技术结点上仍然引领着行业发展。“苹果出品,必属精品”仍然是不少人心底的认同。
但是今天,苹果面对的对手、面对的市场环境乃至全球大国形势都发生了剧变,苹果的产品往往在参数、功能方面都要落后于同时期的对手,甚至在软件和生态方面的领先性也在逐渐缩小。
毫无疑问,苹果面对的挑战更艰难了。
但不论如何,人们始终对苹果抱有期望,这种期待就像苹果发布会结尾的One More Thing,有时可能不够劲爆,但永远充满无限可能,这或许就是苹果的魅力所在吧。
乔布斯走时,给了苹果一个王炸开局,而今天的苹果已经不可能用赌的方式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