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公众号刘润,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最近我看见一个模式,在好几个土壤开花,叫做:
在四五线城市搞大卖场。
这个业态很有趣,也很好。
这个模式为什么能挣钱?
今天我们来讲讲,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四五线城市搞大卖场,什么意思?
听名字很好理解。
就是进入四线以下城市。在四线城市以下搞超级大卖场。
卖什么呢?
去卖水果零食,卖菜。
甚至把购物中心改成农贸市场,去卖菜。
在小县城,去开很大的店,为什么?
在这个模式下,有三个核心逻辑。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一定要进入四五线城市。
为什么?
核心是在于小城市,它的样子很像是社区,一个城市就是个社区。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在上海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一个所谓的中心了。
你说人民广场是中心还是徐家汇是中心,还是中山公园是中心?还是浦东陆家嘴、世纪公园是中心?
在上海已经找不到中心了。
一个城市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必然是多中心的。
有时候,别说去整个城市的中心了,就算去你所在区域的中心,你都嫌麻烦。你从家门口到不了中心,了不起是家旁边的一个万象城、万达广场,各种商超之类的地方。
你的日常消费,水果、蔬菜,很多都是在小区来完成的。
于是,大家形成一个一个小中心。很难聚集。
可是,这个情况,在一个四线、五线城市不一样。
如果一个小县城,比如说人口只有100万,它是有机会把全市的人集中在一起的。
但是也因为人口太小,过去大公司、大的卖场,像沃尔玛、宜家、家乐福,他们基本上不会去。
大卖场几乎不会去。
所以,里面的基本业态都是什么?
地方品牌,还有很多是虾兵蟹将,散兵游勇。因
为人少容易聚集,又没有大品牌占据市场,所以就出现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如果我们把四五线城市,当成是一个大的社区来管理,当成是我们家门口的社区,你可能会在社区里面去建一个超级的大卖场。
比如,做一个1000平米的水果卖场。做一个几层楼的农贸市场。
一个盖好的购物中心,电梯一路上去,1层2层3层4层5层,然后中间是个大厅广场,把一个购物中心给盘下来了,改成农贸市场去卖菜。
附近路过的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大家都没见过,然后,就像逛景区一样,在这儿逛起来了。
真好奇啊,看看你这个农贸市场到底长什么样子。
所以在小城市里面搞农贸市场,搞水果大卖场,一旦这样做,很容易就把附近所有人都吸引来了。
这是当社区来管理。
—2 —
第二个逻辑,降维打击。进入社区降维打击。
什么叫降维打击?
用超级体量的一个商业体,去一下子虹吸掉所有虾兵蟹将的流量。
本来,在100万人的小城市,大家买菜都在家门口买的。
家门口估计一公里就有一个菜场。
突然之间,出现一个超级农贸市场。
天哪,到那儿买菜还得了,就跟逛商场一样。
于是一下子虹吸掉所有的流量。
在开业之前,来一波儿势头很猛的营销,开业当天,可以吸引至少半个县城的人流量。
第三个逻辑,把经营效率控制好。
因为当作一个社区管理,因为流量的虹吸,它也带来了经营效率。
这个经营效率,体现在周转率上。
生鲜类的产品,周转率,特别重要。
为什么这种模式的周转率会比较快?
你的店很大,搞了一些促销活动,又便宜,带来人流量大。
因为人全来了,所以周转率就上来了。
周转率一旦上来之后,也就意味着你和上游谈判的能力就强了,价格就又下来了。
第二天你又进货,货新鲜又便宜,于是大家更喜欢这个店。
周转率快,也就意味着消费者总是能买到新鲜的东西,消费者买到新鲜,买到便宜,就越想买。
这就变成一个增强回路了。
你的规模优势,导致旁边的人根本就无法和你竞争。
如果一旦循环被打破,有一天下雨人少,你的货如果一天天卖不完,一天天更不新鲜,就会开始陷入到另外一个负向循环里。
所以,关键是要守住正向循环。
确保新鲜,确保用户喜欢。
同时,也千万不要在这儿搞高端的东西,就要便宜。
一旦便宜之后,发现到这么好的地方买东西居然还便宜,因为它产生规模效应,才能做到这个结果。
当成一个社区管理。降维打击。经营效率。
在四五线城市搞大卖场,这个事情能挣钱,就是这三个逻辑叠加,走通。
这种到下沉市场的打法,就像把一个航空母舰摆到湖泊里面的打法。
现在,这个模式还比较新,红利期还在。
但是,如果你还想做大,去更多的城市,开更多的店,怎么办?
首先,单店模型的效率问题要解决。
然后,通过去创造全局性增量,通过规模效应带来的低价,通过经营效率,走到一个不可撼动的位置,做成行业老大。
比如,百果园,开了很多门店,把供应链的量给积累起来。它才有机会往上游走。不断扩大自己的成本优势、价格优势。
名创优品,也是靠销量、加盟商多、价格低,这三个节点,来完成闭环。
这是所有零售企业想做大的路径。
今天讲了一个有趣的业态,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