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ID:sv_race),作者:江江,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封面来源:Pinterest
创业征程落下帷幕,而视频云协作的大船,顺利起航了。
影视后期制作是一件麻烦事。
从巨量拍摄素材的导入,到整理素材、与团队讨论剪辑思路,再到剪出片子反复修改0,每个步骤都相当麻烦,且牵扯多方,还没到创意环节,后期人员就已经劳心劳力。
而纽约的新兴视频协作应用Frame.io正在解决这个麻烦,并且已经卓有成效。这成功引起了创意领域巨头的注意。8月21日,Adobe宣布12.75亿美元收购新兴视频协作应用Frame.io,创下该领域最大单笔收购记录。
Frame.io是当下最火的视频协作应用,由Emery Wells创立于2015年,是他上一家精品后期制作公司Katabatic digital内部孵化的项目。
所谓“视频协作”,顾名思义,即多人协作同一个视频。国内还没有出现类似Frame.io这样的视频协作产品,所以可能会稍难想象,但其基本原理类似于石墨和飞书这样的协作文档,即基于web操作,内容上云,多人团队可以通过文档链接同时在线浏览、评论、修改内容。
不过拿石墨与飞书作参考只是方便大家理解,视频协作远比文字协作难得多,光是所占内存,两者就远不在同一量级。关于这一点,任何有视频制作经验的朋友都不会否认。
而Frame.io的厉害之处远不止于为视频制作行业引入web协作,还在于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大大优于之前的workflow。 要体会其爆棚的生产力,我们可以来看看它的一些具体功能。
首先,Frame.io主界面和剪辑界面都跟当下非线性软件的界面类似,熟悉Pr、Final Cut Pro和Avid Media的用户不用经过培训就可以立马上手。
而不同在于,在Frame.io中,整个团队都可以同时访问视频,也可以依据权限实时修改、讨论视频。在点进某一视频之后,用户可以在右侧看到大家关于视频的讨论,每条讨论都会被自动加上时间戳,点击讨论就可以直接定位到评论位置,非常清晰便捷。
你甚至可以用Frame.io的注视工具直接在视频上指出你想突出的内容
传统视频剪辑的流程是这样的: 团队见面或者邮件讨论基本的剪辑思路 ➡️ 剪辑师独立剪 ➡️ 交出一稿 ➡️ 团队通过邮件或者其他文档产品提出修改意见 ➡️ 剪辑师交出二稿 ➡️ 团队通过邮件或者其他文档产品提出修改意见……➡️ 剪辑师交出N稿 ➡️ 定稿
而Frame.io使这个流程不需要其他产品的介入,团队可以直接在剪辑界面上看到修改意见以及历史版本,也不需要为各版本的备份和存储发愁。
除此之外,Frame.io许多贴心的小功能也能大大减少视频制作过程中的流程摩擦。
比如,把鼠标光标放在一个视频的缩略图上,这个视频会快速定位到特定位置,并在缩略图中显示,不需要像以前一样播放视频才能找到。
还比如,把鼠标悬浮在项目视图的缩略图上,按住空格键就可以快速浏览视频,鼠标左右键配合可以实现逐帧移动。
同时,Frame.io的传输速度还非常快,并且能同时上传多个视频,即便是大型文件也是如此。同样是5G的文件,它只需要三分钟,而dropbox需要16分钟,直接克服了协作产品上传大文件慢的通病。
在多次修订之后,只要将修订版本拖在一起就可以形成组合,并且用户能在视频缩略图的右上角快速查看修订次数,以及通过播放器的下拉列表中快速切换版本。
如果要比较两个版本的异同,也不用开两个窗口,只需要用比较功能,就能直接查看和比对。
在看完Frame.io的基本产品介绍之后,可能会有人觉得,Frame.io只是在现有的视频软件上做了一些细节优化,至于扬言要变革视频制作行业吗?
首先,尽管Frame.io起初的产品着眼点是细节,但是它踏入的赛道是一个生长于传统视频制作的新赛道——视频云协作。
从用户角度来说,协作与制作的唯一差别就是效率。但从技术和工作流程的角度来说,这是颠覆性的变革。
视频协作用云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大部分的产品都是一部分上云,或者正在从硬件到上云的路上,只有Frame.io实现了所有功能在云上实现,"云生云长云用",硬件仅仅是辅助,只能往后站。
这就意味着,Frame.io的想象空间远大于硬上云的那些产品。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今年2月,Frame.io推出了新产品C2C(Camera to Cloud),顾名思义,即用摄影机拍下来的东西直接上云,打开电脑就能开始制作。
从功能上看,目前C2C支持两种服务,第一种就是即拍即上云,第二种就是将录制内容远程同步到制定设备。而传统上,实时同步录制内容只能通过现场监视器实现。
干过后期的朋友可能会泪目。
Frame.io 全球高级创新副总裁 Michael Cioni说:“C2C是一项颠覆性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影片制作流程,允许拍摄现场人员和远程后期团队同时合作。创意团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更方便地协作。”
其次,回到最初创立的时候,创始人曾经在自己的博客里聊到创立Frame.io的初衷,Emery Wells说:“好的视频还是很贵的,很多人都会为他们的价格感到震惊,而其实我们可以以很少的成本制作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Frame.io 联合创始人兼ETO John Traver (左), 和联合创始人兼CEO Emery Wells
图源:Business Insider
这里的成本,不只是金钱成本,更多是制作人员在非核心制作过程中浪费的流程成本,这也是Frame.io致力达到的workflow。
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尽管Frame.io的产品改进看起来不算具备变革性,但它正迎合了当下SaaS市场的需求。SaaS要做的好,要么降本,要么增效,而Frame.io满足的就是降本这个条件。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Emery Wells在创立Frame.io之前就已经在影视制作行业呆了17年,前文提到的Katabatic digital也是他从零做起来的公司,运转了8年,直到为了专注于Frame.io关停,这家公司年营收还能达到100万美元,并且为周六夜现场、超级碗广告以及各大知名品牌提供后期制作服务。
多年的影视制作实操经验让Emery深谙其中的痛点,因此Frame.io有大量细节都充分考虑了后期制作的真正需求,这才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再者,以上两点原因都在视频制作崛起的大环境下得到了加强。
随着短视频的崛起,视频制作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热潮。过去谈及视频制作,我们只会联想到专业拍摄现场里的长枪短炮和摇臂滑轨,而现在,简单的摄影设备加一部电脑,甚至手机就能完成整个制作流程——视频制作的准入门槛在不断降低。
同时,传统的大片也越来越难满足观众的需求,制作人也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多有趣的新媒体作品和载体正在吸引观众的眼球,现如今,无论是品牌在社交媒体上讲故事,还是推出新产品,抑或是学习,视频都必不可少。
在视频制作和消费需求不断攀升的当下,Frame.io算是拿一手好牌站在了风口之上。
在创立的同年10月,Frame.io顺利拿下Accel的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Accel的Vas Natarajan领投。在之后的6年间,Frame.io顺利完成了其他四轮融资,总融资金额逾9000万美元,投资机构包括Accel、FirstMark和Insight Partners等。
今年8月,Adobe宣布以12.75亿美元收购Frame.io。
图源:CineD
对于Adobe收购Frame.io,有人惋惜一代game changer难逃收购“厄运”,有人担心Frame.io强劲的创造力和流畅的使用体验将会被Adobe打破,更有人笑话说Frame.io遇到增长瓶颈、没料了才会卖掉。
这些惋惜、担心和笑话似乎都只是看客们的yy。从收购后的安排上来看,无论是Adobe,还是Frame.io创始人,都无比珍惜这份行业创造。
图片来源:Frame.io
从产品关系上来看, Adobe将会为Frame.io提供更多的资源,而Frame.io将和与Pr、Creative Cloud的深度融合。不过,Frame.io也会像以前一样继续支持Final Cut Pro、Avid和DaVinci Resolve这样的非adobe线性剪辑软件。
从组织模式上来看, Frame.io在Adobe收购之后会独立运行,其创始人Emery Wells和联创 John Traver会加入Adobe,成为Adobe的员工。Emery会继续领导Frame.io,直接向CPO Scott Belsky汇报。
从套餐定价来看, 目前还没有变化,但是theVerge估计,未来其定价将会跟Creative Cloud的收费联系在一起。
至此,Frame.io的创业征程落下帷幕,正式成为Adobe生态中的一个部分。而视频云协作的大船,顺利起航了。
参考资料:
1.《10 WAYS FRAME.IO HELPS YOU MANAGE YOUR PRODUCTION LIKE A BOSS》(Suggestion of Motion)
2.《初心海外专栏:全世界人气最高的视频协作平台Frame.io》(初心资本)
3.Adobe Announces intent to acquire frameio(Frame.io)
4.From Filmmaker to Entrepreneur: How Frame.io Was Spurred Through Lived Experience(techdayhq)
5.Analysis: Why exactly did Adobe just drop $1.3bn on Frame.io?(REDSH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