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下一步,撬动大国产业转型的关键是什么?

创业
2021
11/22
18:42
亚设网
分享

中国创新下一步,撬动大国产业转型的关键是什么?

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科创星(ID:casstars),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前言

当科技成为大国崛起的主导力量,成为产业变革的基础设施,成为企业发展的破局点时,世界几个大的经济体业已调整自己的战略路线,而依附在它们身上的企业、产业也随之发生变化。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和大国竞争,我们越来越关心“中国会被卡脖子吗?”“中国自主创新能行吗?”“中国制造会被替代吗?”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华为、大疆等一批优秀的国内硬科技公司存在感爆棚,在全球取得了难以撼动的地位。此外,我们还有4922家(截至2021年10月)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

说白了,面对竞争中国(企业)只有一条路,就是往硬科技树顶端去“攀爬”。

外部视角:大国博弈,硬科技是战略制高点

拉长历史,我们会看到:每一轮的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进步。

根本原因在于科技进步催生了新的产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带来了经济增长,进而推动了一个大国的崛起,从英国到德国再到美国,皆是如此。

以美国为例。自二战后,美国坐实了世界第一大国的位置。而美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次非常成功的“硬科技转型”。

首先,二战后美国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中国近年来也在做),带动了低收入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进入到工业和服务业体系当中。随着人口聚集和工业、服务业产值增加,带来了第一波消费升级,形成了庞大的需求市场。

其次,美国抓住技术升级,扩大科研经费支出,成立相关科研部门,转移制造业工人,实现了经济转型:1958年成立NASA,负责制定和发展国家空间发展计划;同年成立DARPA,确保发展最尖端的技术;1957—1967 年,美国 R&D 经费平均以每年 15% 的速度大幅增长,10 年几乎增长 4 倍,达到 150 亿美元。

此外,为了实现“阿波罗计划”的目标,NASA 采取 2 种方式组织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①NASA 下属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从1960年的10000人增长到 1966 年的 36000人;②以合同的方式雇用外部科学家和工程师,从1960年36500人增加到1965年的376 700人。

之后,美国科学技术发展进入所谓的 10 年黄金期,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涌现。

图片来源:《硬科技:大国竞争的前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而科技领先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方面让美国主导了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奠定了世界工业体系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美国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芯片、操作系统、航空航天、生物制药和化工技术为美元霸权和军事霸权提供了“技术保证”,成为了美国制裁其他强国的利器。

这就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带来的“创造力”与“破坏力”。

而随着中美博弈的深入,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也是科技战。因为贸易战背后,美国忌惮的是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但是,贸易战并没有起到美国预想的效果。

从几个数据来看,制造业名义增加值方面,2010年至2020年中国年均增长9.3%,比同期全球制造业名义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5.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从18.2%大升至29.2%,上升11个百分点;而在全球贸易年均增长1.4%的情况下,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6%,比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增长高4.2个百分点,从而我国商品出口总额的全球占比从2010年的10%升至2020年的13.3%,提高了3.3个百分点。

数据说明两点:一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逐步上升,说明我们已经在往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上游走;二是真正外迁出都是产业链较短的中低端产业,如服装、鞋帽、家具等,电子信息组装。

而美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科技脱钩”理所当然成了美国的首要战略,只要能够打压住中国的科技实力,就能阻止中国从中低端产业走向中高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于是,近两年对中国采取了“出口控制制度”“外资审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人员安全审查”“长臂管辖权”等政策。

因此,面对新的国际竞争局势,大国竞争的前沿也必然会是硬科技。

硬科技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底层推动力,也是保证我国国防安全、提升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基。谁能掌握硬科技的话语权,就将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掌握主动权。

内部视角:硬科技逆势崛起,中国凭什么?

尽管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1.13万美元,但是要素驱动和人口红利不再是中国优势。中国经济要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只能靠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技,这已形成共识,也正因如此,硬科技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但是,中国有其内在优势,这也是其他欧美科技强国不具有的,而这些优势也将会成为中国发展硬科技的基本盘。同时这些优势也需要硬科技作为杠杆,进一步撬动其价值。

第一,产(工)业革命发生前提在于“科研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也是硬科技的本质,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技术应用场景。

目前,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特别是“莱特定律”在中国制造业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科研技术实现落地,凭借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和制造工艺,形成规模化并非一件难事。

反过来,要让中国制造业更加强劲,我们就要像当年的美国一样,抓住“硬科技转型”的风口,解决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进而实现对产业价值链的定价权。

其次,产品规模化后,需要庞大的市场支撑。目前来看,中国的国内市场以及“一带一路”都做好了准备。

中国具有14.17亿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市场需求越来越趋向于“数智化”,而这背后意味着“芯片、5G、AI”等等硬科技的升级迭代。

2020年全球芯片销售4688亿美元,仅中国就进口了3120亿美元,2/3芯片都被中国买走了;2020年全球5G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到了197亿元,相关机构预计,2027年将达到25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8.5%。

当然,中国创新不仅在向上,同时也在向下。凭借“基建狂魔”的能力,中国的科技创新也在向北美之外的地域溢出——“一带一路”覆盖了全球44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4%,辐射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极大地延展了中国市场规模。

而这些市场规模的背后离不开5G、智能制造等硬科技的支持。

第三,研发实力建立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发明专利基础之上,同时人才也必不可少。

科研投入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509.2万人,2020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再创新高,总量达到24393.1亿元,约为美国的54%,领跑全球(2016年至2019年,我国R&D经费年均增长11.8%)。

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显示:2019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为140万件,位居世界第一,是专利申请第二大国美国申请量(62.15万件)的两倍以上。

《2021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则指出:中国在2021年的创新排名较上一年前进2位,来到第12位,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而在科研人才方面,随着美国采取“科技脱钩”和限制政策,导致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回流。教育部数据显示:在2019年的490.44万毕业留学生中,有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人群的86.28%。外加中国高校理科生毕业生逐年增长,这就为中国硬科技创新准备了大量人才。

最后,是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数据显示2009年-2019年,中国科技人员发表论文260.64万篇,排在世界第2,而按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中国科学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

当然,我们还有资本的加持,科创版和北交所都为硬科技创新提供了“弹药”。

正是由于大量的人(智)力财力的堆积,可想而知,中国在硬科技创新领域的规模研发潜力会越来越有优势。

“汤浅现象”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世界的科学中心会发生转移。如今,科学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而我们也说过,当前亚洲真正能上牌桌的,只有中国。

所以,不管是从其他大国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通过硬科技转型都是势在必行。

风起云涌的硬科技:当前,中国实力究竟几何?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依然处于弱势,在大部分硬科技领域仍处于“发育或是追赶阶段”,短时间内无法匹敌欧美科技强国。

但是,中国在一些硬科技领域已经实现了突破,甚至略强于美国。

如果让我们选出“2018年—2020年间,中国最牛X的企业”,我们会选谁?肯定不是BAT或TMD,也不会是茅台,一定是中国华为。

对于华为,《华盛顿邮报》在2021年9月21日发布的分析中评论道:当美国公司对巨额的资金投入望而却步时,华为在设备开发和制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输蜂窝信号的手机塔设备制造商。如今,即便是销售运营商级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思科公司在这方面也完全无法与华为比肩。美国在华为的崛起中感受到了威胁。

而从另外一个数据中则反映了中国在5G方面所处的国际地位:中国公司拥有36%的5G标准必要专利,且比4G时代翻了一倍。而5G作为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可想而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再举一个例子。

商用无人机是中国在硬件业务上实力最强劲的例子之一。如果你去过CES,就会发现大多数无人机的参展厂商,展台上都印着大疆的logo,因为大疆是这些公司的产品的软件或硬件的供应商。

事实上,在美国和西方的无人机领域,大疆几乎没有对手——占领了美国用于农业、电影拍摄、公共安全和航空摄影的无人机市场,

再看第三个例子。

中国在上世界80年代开始引入燃油车,通过中外合资的方式进行本土化生产。但是,直到今天中国在燃油车的技术上依然不如国外厂商。因为国外做了快100年,我们很难追上。

但是,我们选择了换道。2014年左右,中国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之路。

随着中国一直在支持电池和电动汽车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包括对研究、开发、制造商、电池充电站在内的数百亿美元资助,并通过购车补贴,延长燃油汽车的车牌发放时间等方式刺激消费者对电动车的需求。

如今中国新能源领域反倒实现了“换道超车”。比如,电池赛道出现了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甚至有可能重新定义产业规则。

量子计算领域中国强于美国(量子通信领域则相反),随着“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成果问世,中国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种系统量子计算中取得了新进展,是世界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

而在新材料领域,业界有一个估计,在未来具有影响力的20种新材料之中,有13种前沿材料中国科学家都参与了研究。

当然,我们在半导体芯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我们还有几千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

生物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生态位。处在生态位上的生物,不是极端条件,是“永远”都能够延

续下去的。而这些小巨人能够通过自主创新,占据硬科技产业链的某个生态位,补足产业缺环,实现国产替代。

凡此种种,凭借十年磨剑的硬科技创业精神,中国强大而产业链优势以及政府对硬科技领域的资金加持,中国不少硬科技企业将会成功崛起,成为未来30年的硬科技冠军。

结语

如今,回头再看那些我们担心过的问题,还会是问题吗?

●特朗普想要的“制造业回流”实现了吗?并没有,反倒是特斯拉跑到中国建厂。

●“芯片禁售”让中国华为倒下了吗?也没有,反倒是海思和鸿蒙系统更进一步。

●“卡脖子”、“科技脱钩”能打断中国发展吗?也不会,因为专精特新的“小巨人”正在茁壮成长。

站在2021年,我们可能既满腹怀疑,又充满自信。但从人类和科技发展史来看,我们应当做一个乐观派。特别是当美国喊着“Anywhere but china”时,我们更加要坚定信念。

我们要相信,今天的中国,早就不是180年前的中国了。今天的中国是一个贡献者,为全世界贡献了绝大部分的经济增长和文明增量。未来的中国,也会因为硬科技而更加强大。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