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ID:kejixinzhi),作者:樟稻,编辑:伊页,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近日,社会评论家司马南发布视频,在分析了联想发布的财务报表后,连用7期视频质疑联想诸多问题。
不同于以往联想在科技圈引发的舆论风波,司马南既成功把火烧到了各个社会阶层,颇有燎原之势,同样一改“共识”,盯上联想“教父”。
一般来说,舆论的形成分为六个阶段:问题的发生、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舆论的形成。现实生活中,某一舆论的实际形成,情况会复杂得多。
对于此次深处舆论风波中的联想,“问题的发生”是多维度的,譬如昔日的“贸工技”“技工贸”路线之争,5G投票事件等等,此前都曾被议论过数次,但此次风波再起,近期的导火索,则与终止IPO有关。
今年十一小长假刚过,一级市场就迎来一个小“乌龙”。10月8日,上交所科创板发布公告称,“联想集团和其保荐人分别提交了申请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文件,上交所决定终止对其的上市审核。”
作为自带舆论属性的联想,为了堵住悠悠众口,集团发布公告进行回应,声称“考虑到公司业务规模及复杂度,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信息可能会在申请的审阅过程中过期失效。”
但显然,用财务信息滞后这一理由来搪塞,并未打消公众的质疑。与此同时,由于此前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在不少业内人士的解读下,市场对联想的不满更加蔓延开来。
彼时,市场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走“贸工技”路线的联想集团,常年研发投入在3%左右,研发投入程度不仅远低于科创板平均标准,而且研发投入的约2/3是员工薪酬。
2、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超过90%,如果商誉、递延所得税出现较大减值,净资产都有可能为负,而且其流动负债远大于流动资产,快速变现偿债的能力堪忧。
3、即便负债率如此之高,联想集团30余位高管的薪酬依然高达惊人的9.34亿元,人均3000多万元,整个A股,联想集团的研发人员薪酬也能排得上号。
而拿司马南最初发布的6期视频来说,其中集中的问题主要为:
按照当年联想集团的净资产,出售价格低了12.9亿,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联想集团27位高管中,有14位是外籍人士,可能会涉及信息安全问题;研发投资占比不到3%,与科创板匹配度不高;联想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90%多;联想集团高管上亿天价年薪等等。
可以看到,外籍高管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外,所涉争议均大同小异。其他问题早已被拿出来“鞭尸”多次,这里主要来看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柳传志时常在各种公开场合自诩“联想创始人”,但实际上,公开资料显示,联想的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系技术发展公司,由中科院在1984年创建,直至1991年才更名为北京联想。
1993年,联想集团向中科院提出35%分红请求,随后授予柳传志、杨元庆以及其他联想员工35%分红权,其余中科院占20%,中科院计算所占45%。
此后,联想集团迎来股份制改革,分红权变成了股权,员工持股委员会获得了35%的股权,中科院股份下降至65%。
2009年,联想集团引入泛海集团,代表中科院的国科控股将29%的股权,以27.55亿的低价出售给泛海集团。这番步骤下来,中科院所持有的股份就下滑到36%。
2015年,联想控股在香港上市,由于稀释原始股东的股权,中科院(国科控股)持有的股份降至29.1%,丧失了一票否决权。
此时,联想集团第二大股东由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持股,但柳传志是该公司最大的自然人股东,而联想集团第三大股东是泛海控股,其董事长卢志强又是柳传志所属泰山会的会员。
可以说,经历多次股份变迁之后,联想变成了柳传志、杨元庆等极少数高管控制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这其中,自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过司马南关注的问题在于,在联想集团引入泛海集团之际,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
根据司马南视频所述,据威远生化披露,联想控股在2008年底的净资产是139.49亿元,按照联想控股2008年底的净资产来计算,29%股权对应的资产净值应该为139.49亿元乘29%,约等于40.45亿元。按净资产交易的差价就有:40.45亿元减去27.55亿元等于12.9亿元。
这也是司马南一直在强调的地方,“我并非要跟联想过不去,只是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表达关切!”
如前文所述,舆论的形成分为六个阶段,在此次联想风波中,除了司马南发布的几期视频外,更需要关注态势引爆点何在。
分析可知,此次舆论态势的引爆点除了与国有资产流失有关,传播最广的反而是“柳传志女秘书召见”事件。
据《一口老炮》所述,被司马南称为柳氏女秘书的乔健,实为联想全球CMO,但正由于所谓“秘书”的主动联系,反而引发网友进一步讨论,进而扩大舆论的影响面,最终“覆水难收”。
当然,这其中有危机公关沟通的必然性,但在司马南展示的聊天页面中,不难看出,联想在公关沟通态度上的“傲慢”。
这样的事情早有先例。
2016年2月15日,一篇题为《真相: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的文章在业内疯转,文中罗列了杨元庆六大“罪状”,包括杨如何成为联想CEO、杨执掌联想集团15年来的业绩、杨的上亿元的年薪等等。
一一剖析后,关于问题的答案,文章把评价权留给读者。次日,联想官方微信“罕见”地正面回应文章作者迟宇宙:文章标榜以“真相”,却存在数据失真、偷换概念、断章取义、阴谋论调等问题。
对此,迟宇宙表示,“当我发现数据硬伤后,的确睡不着,半夜起来做订正。这对我们来说,是挺大的事故。但我只接受数据硬伤一条,其他的我尊重联想集团表达观点的权利,但我不接受、不认可。”
在我们来看,对于联想的质疑,在迟宇宙之前,业界已有不少讨论,但忽视文章的热度,文章本身的价值非同小可——除了字里行间阐述的问题,亦不能忽略文章的作者迟宇宙。
作为曾被柳传志钦点的“联想史”执笔人,12年前,年仅28岁的迟宇宙写完了《联想局》后,该书却未得到柳的认可,联想另请凌志军创作了《联想风云》,但有该身份背书,为迟宇宙《真相》一文平添几分分量。
彼时,外界本以为有这层身份背书,联想和迟宇宙的沟通会顺畅些,但后续发展看来不是这样。
“这是我见过最愚蠢的公关!”十几年前就和联想打过交道的迟宇宙,曾这样评价联想集团的公关部门。
“本来还有机会进行探讨,结果所有东西都变成了阴谋论。联想集团公关自己跟我说,觉得华为出了一大笔钱给我们。”
再往前翻,拿2018年的5G投票事件来说。此次舆论中的最大的引爆点在于,2018年5月16日,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是携杨元庆、朱立南等高管发表题为《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公开信。
紧接着,马云、刘强东、周鸿祎、贾跃亭等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发声力挺联想,再次引爆舆论。
但反而正是这两次回应,先是公开信给原本就要沉寂的投票风波再次加料,这直接导致舆情最高峰爆发。
此后商界大佬的声援,更加招致舆论反感。由情绪变化图可知,5月16日柳传志发表公开信引发商界大佬声援之后,全网正面情绪不升反降。
据监测方案显示,5月9日-19日全网正面情绪占比59.62%、中性情绪占比21.79%、负面情绪占比18.59%,而5月16日-19日期间,网民正面情绪下降明显达13.72%,负面情绪增加4.8%,在声量发生逆转之际,全网正面情绪也发生逆转。
在这些公关案例中,联想做的不是放低姿态,诚恳沟通,反而是进一步激化矛盾,如果仍走不出窠臼,以后仍难免重蹈覆辙。
此次“司柳之争”,不免令人想到著名的“郎顾之争”。
此前在2004年8月9日,郎咸平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题为《在“国进民退”的盛宴中狂欢的格林柯尔》的演讲,直指顾雏军以“七大招”卷走了国家的财富。
郎咸平认为,顾雏军通过“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7种手法,实现其低价收购国企、瓜分国有资产的目的。
彼时,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
尽管郎咸平先后对格林柯尔、海尔与TCL三家国内家电业巨头展开炮轰质疑,但除了格林柯尔外,TCL、海尔一直都保持沉默,并未公开回应过指责。
随着冲突愈演愈烈,“郎顾之争”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2005年4月4日,由证监会稽查部门主导的20多人工作组正式进驻科龙调查有关格林柯尔涉嫌挪用科龙电器资金事件。
此后,一场从郎咸平和顾雏军之间的个人纷争发端的争论,变成了“国企产权改革方向”何去何从的大讨论。最终,这场讨论以当时顾雏军的锒铛入狱戛然而止。
直到2019年4月10日,顾雏军等来了最高法对案件再审的判决:撤销原判对顾雏军犯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定罪量刑部分,对顾雏军犯挪用资金罪从有期徒刑8年改判为5年。
“郎顾之争”和“司柳之争”,同样是媒体人士对企业的再审视,同样涉及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事件,而联想此事最终能迎来哪般结局,且观后效。
参考资料:
新青年1919《明德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联想集团终止科创板上市!》
佚名《联想5G投票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法治周末报《“郎顾之争”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