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孔月昕,编辑:邓双琳。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11月26日,上映58天后,电影《长津湖》票房正式突破57亿元。至此,长津湖已打破多项影史纪录,正式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
从今年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表现来看,国产片已经贡献了《长津湖》《你好李焕英》两部票房50亿+的影片、《唐人街探案3》一部票房45亿+的影片,这三部电影也成功进入中国票房总榜前十名。此外,票房10亿+的影片也出现了6部。
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十名中,只有位列第7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是进口片。
与国内市场的一派繁荣对比明显的是,今年进口片的市场表现相当一般,与国产片的头部梯队差距十分明显。
截至目前为止,今年的进口片只出现了17部破亿的影片,其中,破10亿的只有《速度与激情9》和《哥斯拉大战金刚》,分别位列目前年度票房的第5名和第8名。在2018年和2019年,国内市场上分别出现了39部和42部票房破亿的进口片。今年数据不及往年的一半。
今年进口片的上映数量也大幅减少,据《悦幕中国电影观察》统计,截至目前为止,今年仅上映了62部进口片,但2017年的进口片上映数量为123部,2018年和2019年则分别是122部和144部。
同时,今年口碑较好的进口片,许多都是经典影片重映,例如《阿凡达》和《情书》。
熬过10月份国庆档,在11月“扎堆上映”的进口电影,也都扑得悄无声息。
一方面在于最近几部上线的进口片IP效应不显著,无法带动观众的观影热情。原本定档前被预测有3000万票房体量的《蜜熊的音乐奇旅》和《特种部队:蛇眼起源》,上线后猫眼预测最终票房分别仅有500万+和1100万+。
另一方面,进口片在国内电影市场确实陷入了瓶颈期。虽然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凭借40亿+的票房大幅提升了进口片票房量级,但随着国产电影票房的一路“看涨”,截至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总榜前十目前仅剩《复联4》一支独苗,前二十里进口片也仅余4席。
不得不承认,进口电影,尤其是每年占据进口片80%以上的好莱坞电影,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正在逐渐降低。
电影爱好者小七在看过《007:无暇赴死》后表示:“和以往系列作品一样,是一部看完即‘易忘’的大片,就连以往最期待大片中刺激感官的画面,也变得美而不刺激,满足眼球却刺激不了心理,孱弱的文戏也让观看体验越来越不如从前。”
这也不仅仅是《007:无暇赴死》这一部进口电影的缺陷,而是如今的超级英雄IP类的“爆米花”电影普遍面临的问题:刺激感官的大场面,让受了十几年好莱坞工业电影熏陶的大部分观众习以为常;而文戏的欠缺,也难以吸引部分不热衷特效场面的剧情类电影爱好者走进影院。
不仅单部电影的票房收益大不如前,进口片的口碑也在逐渐降低。据一起拍电影统计,在近两年电影的平均口碑中,除了部分经典重映外,大多数好莱坞主流的真人分账片口碑维持在了猫淘8.5分左右,这在同档期平均9.0的国产片面前,基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首周过后便会在工作日让出更多的排片。
可见,进口片在中国市场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同时,在《黑寡妇》《毒液2》等超英大片引进无望的情况下,在2021年剩下的一个多月里,院线指望进口片能够大大提振市场更是不可能的了。
2019年末,曾有电影人预测,“2018年是过去10年内,进口片最差的一年。而从今年的票房表现以及其所昭示的未来几年的后续走势来看,2019年,毫无疑问也将会成为未来十年内,进口片最好的一年。”没想到却一语成谶。
随着中国电影人的努力,一部部好作品被推出,中国电影市场的格局悄悄发生了变化,进口片已不再繁荣,国人的“好莱坞崇拜”,也渐渐被冲淡了。
“最近一次进电影院看进口片,还是去年《信条》上映的时候。”观众齐齐表示。
在齐齐看来,近期的进口电影中,只有《沙丘》口碑不错,但她也没有因此产生去电影院的想法。由于近两年疫情等因素影响,进口好电影的数量在减少,观众去电影院的动力也在降低。齐齐表示,尤其在进口影片的质量并不能符合她较高预期的情况下,“在电影院里面戴着口罩坐两三个小时,去看一部质量不佳的片子,我宁愿在家看看电视剧。”
齐齐今年唯二两次去电影院,一次是春节档看了《你好,李焕英》,第二次就是十一期间的《长津湖》。“国产电影的技术特效水平确实在飞速进步,虽然无法媲美国外成熟的电影工艺,但如果剧情上做得更完善,还是会吸引更多受众的。”齐齐说。
不仅是齐齐,喜欢漫威IP、国外科幻大片以及皮克斯动画等多种进口类型片的Millay也表示,自己上一次进电影院看进口片还是2019年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Millay说,“虽然我更偏爱进口片,但近几年引进的外国电影确实无法引起我的兴趣。其他期待的几部漫威英雄片也迟迟没有引进消息,就更没有进电影院观影的欲望了。”
失去齐齐、Millay等部分进口片忠实观众的背后,是进口片市场已经渐显“疲态”。
拓普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历来是进口片收割票房的最大票仓,近年来进口片在一二线城市的票房占比却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全国各票仓进口票房占比与去年相比,一线城市同比下降0.29%、二线城市同比下降0.44%。非一二线票房占比为33.45%,同比去年全年上涨0.74个百分点。
某院线从业人员张先生也表示:“进口片在一二线城市相对更受欢迎,但小镇青年或者三四线、四五线城市的观众,可能更喜欢讲中国故事或是国内的作品。”
不仅如此,据拓普数据发布的《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产业年报》也显示,2018-2020年,进口片票房占比逐年下降,2020年仅有15.5%;同时进口数量也在逐年降低。
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进口片(主要是好莱坞/迪士尼大片)惯用的大制作+超级英雄模式,多少会给观众带来题材匮乏和创新不足的观感,尤其在观众看过的“爆米花”大片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已经被观众一眼看穿。
“没有新的故事是现在进口片的最大问题。比如迪士尼的电影自《疯狂动物城》后,也几乎没有出现新的大火的故事了,基本都是IP改编真人大电影或者老IP的续集,‘吃老本’、‘炒冷饭’的意图不要太明显。”观众晓晓谈到。
“失去创新力与美国的‘制片人主导制’有很大关系。”张先生告诉燃财经,“他们更注重影片的商业价值,一部新电影上映后,如果市场反响不错,那么就会按照‘流水线’严格生产第二三四部,这也是《速度与激情》能够到出到第9部的原因。相比于去做一个全新的剧本打造全新的人物,自然还是老IP的回报率更高,也更保险。”
“此外,这与国内的引进政策也息息相关,因为国内一年只有34部进口片的份额,仅美国每年就能上映四五百部新电影,为了能够实现盈利,从中选取引进的,自然是更‘保险’、看起来卖座更好的片子,比如好莱坞等大厂的片子,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小制片机构的影片,基本就不会引进了。”张先生表示。
引进类型单一,观众难免会审美疲劳。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产片的类型及质量都在不断丰富且提升。从2012年到2020年之间,除了2014年的《变形金刚4》外,其他年份票房排行榜都是国产片登顶,《泰囧》《西游·降魔篇》《捉妖记》《美人鱼》《战狼2》《红海行动》《哪吒之魔童降世》《八佰》分别登顶了当年的票房冠军。
Millay也表示:“我觉得国产片和进口片的差距有在缩小,无论是国漫类还是战争类,都能明显感觉到国产片在视效、画面、场景设计、剧情、配乐、节奏感等方面都越来越惊艳了。”
影评人桃桃林林认为:“其实大众对视觉刺激的需求是在降低的,观众不会因为一部电影是大制作,就会去电影院观看,现在观众已经逐步回归到我看电影是为了故事和情节,因此更贴近国内观众文化和生活的国产片也更占优势。”
尽管国产电影工业水准还待提升,无法与国外成熟电影工业体系相比拟,但《流浪地球》等影片也确实带给了国内观众对于国产片的期望。
《战狼2》后,吴京每次参演新电影,在路演时总会被现场观众问到“《战狼3》什么时候上线?”《流浪地球2》等优质国产影片也同样面临了“催更”的呼声。
这种对国产影片态度的转变,桃桃林林解释道:“现在大家看电影已经不再只追求视觉等感官刺激了,而是为了影片讲述的故事和情感。比如今年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为什么会大卖?就是在于它讲了一个很国民的故事,用贾玲、沈腾等国民级的演员讲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打动人的亲情故事;而且这是一个关于中国母女的故事,不是在美国人或者法国人身上发生的,这会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认同感。”
“可以说,进口大片帮助中国电影慢慢打开了市场,培养了观众去影院观影的热情,但是最终观众想要看的还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就比如《长津湖》,因为是我们长辈经历过的事情,观众对它是有情感投射和认同的。但如果是其他国家的战争片,即使再好,观众也不会在上面投射自己的情感。现在进口片如果还把视觉刺激当做主打,那么也就很难再出现现象级的作品了。”桃桃林林表示。
优质国产片对观众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进口片中的经典大IP对年轻观众的影响力,则在逐渐降低。据拓普数据《<007:无暇赴死>营销研究报告》显示,影片的主要观众集中在了30岁+的人群中,同比行业均值和《沙丘》的年龄区间,这一趋势极为明显。
经典进口片IP虽然可以靠情怀带动影迷的观影热情,但面对95后乃至00后,却显得吸引力不足。“年轻人线下娱乐方式的改变,比如剧本杀、密室逃脱等,也一定程度会减少电影院观影人群,尤其是不受年轻受众关注的经典怀旧进口IP续集,更难以吸引年轻用户观影。”张先生表示。
而由于疫情影响,进口大片在国外通过好莱坞、迪士尼、华纳等流媒体线上上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进口片的票房。
桃桃林林表示:“迪士尼、华纳等公司为了线上软件的拉新,直接在软件上线或同步线下上映的做法,确实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线下影院的票房。国内也难以通过正规渠道在流媒体上观看这些影片,因此提前在国外流媒体上线更易导致盗版的流出,一旦引进国内,对国内票房影响相对更大。”
不过,虽然进口片的票房影响力在国内正加速衰退,但国产片似乎也没有完全准备好接下这一块“馅饼”。据拓普数据统计,2021年1-7月国内电影总票房达307.96亿元,同比2019年同期下降接近63亿,存在较大票房缺口,且主要是由于进口片的缺失造成的。截止到7月底,进口片同比 2019年同期票房锐减约120亿。
进口片的缺失虽给国产片留下了更多市场空间,但国产片在2021年1-7月产出的票房同比2019年同期仅增长了约64亿,暂时无法完全“吃下”剩余的票房空间。
影评人道哥也表示:“虽然国产电影的工业水平,比如AI特效技术等硬件设施已经在无限接近进口片了,但国产电影在讲述故事的能力、艺术创作水平等‘软件’上,相比进口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进口片对于国内市场,目前依然是填补市场必须存在的东西。
“尽管进口片表现不如其‘辉煌期’,但是对比往年的数据,进口片依旧能占据比较高的票房份额。而今年引进电影整体数量少,相当于把院线票房总额直接‘腰斩’了一半或三分之一。2019年电影票房还有600多亿,而今年年底500亿可能都达不到,对比600亿直接少了100亿,很大程度就是进口片票房不足的原因。”张先生表示,“所以,进口片的引进依然是目前各大院线的普遍期盼。”
《【拓普观察】2021年消失的100亿票房去哪了(上) —— 片荒时代来临》,来源:拓普数据
《正在失灵的好莱坞大片》,来源:一起拍电影
《2019年进口片票房复盘:《复联4》成为进口片最后的一块“遮羞布”》,来源:拓普数据
《进口片不争气恐怕已是无解难题》,来源: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回答2019 | 这也许是未来10年内,进口片最好的一年》,来源:一起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