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刘 润,编辑方雁橙,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361篇原创文章
经常会有人说,我做这件事是因为热爱,因为梦想、因为情怀。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情怀好像已经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
在今天,但凡有人说,我是因为情怀创业,周围的人可能就要笑他了。
谈情怀,也谈商业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商业是有底层逻辑的,比如,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为用户创造了更多价值等等。
如果你做一件事的目的是因为情怀,可能不符合商业逻辑。不符合商业逻辑,就很难获得持续的成功。
什么意思呢?
我举个例子。
有个同学是做水果生意的,他开了个上千平米的水果店。我问他为什么创业,他说,我创业是为了让我的兄弟们过上好日子。
我瞬间觉得,他是个有情怀的人。我特别佩服这样的人。但是他没有一个理性的商业模式,来支撑起感性的梦想。
如果你因为情怀起心动念,开始创业没有问题,但要“发乎情,止乎礼”。因为梦想和情怀,只是你创业的动力。
你创业成功的关键是,你帮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满足了用户什么需求,你带着兄弟们一起创造了什么价值。
所以,有情怀是好事,但一定要用理性的商业模式支撑起感性的梦想。
我再举个例子。
有一个人,他之前是做房地产经纪人的,他说经纪人太苦了。后来他去创业了,他说我要让跟着我的这帮兄弟们赚到钱,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
让大家过上体面的生活有问题吗?没问题。每个人都应该过上体面的生活。
那问题是什么,问题是让大家过上体面的生活,是你的情怀。但要做好这件事,你要有好的商业模式。
比如,怎么帮消费者买到更便宜的房子,怎么帮开发商更快卖掉房子,怎么提升交易效率,怎么创造价值。
让大家过上体面的生活,只是你做成这件事的结果。一个是目的,一个是结果。听上去好像是一件事儿,其实差别很大。
差别在哪呢?在于当它们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会先考虑什么问题。
比如,你的目的是让兄弟们过上体面的生活,那你可能想的是给他们更高的佣金,更多的报酬。而不是用户获益。
如果这样,这个事情就是不成立的。但是你说,如果只关注用户,我就不得不降低兄弟们的收入了。如果他们的收入因此降低了,说明你也有问题。
什么问题呢?你没有找到一个合理且优秀的商业模式。
所以你要解决的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在这个商业模式下,你因为帮助消费者解决了问题,因为帮开发商解决了问题,而变得稀缺,变得值钱。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说情怀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核心是因为情怀有很大的概率不符合商业逻辑。
我们要相信一件事,至少我个人相信一件事,商业是有底层逻辑的。它可以是帮用户省钱、省时间,或者让用户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
如果你做这件事,比别人做这件事更能让用户获益,你就比别人更有优势。赚钱,让兄弟们过上体面的生活,都是做好这件事的结果。
—2 —
把情怀翻译成商业逻辑
我们说创业需要星辰大海,需要情怀。但只有情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情怀翻译成商业逻辑。
举个例子。
开书店的人大多是有情怀的。但有的人能把书店经营得特别好。但有的人却经营失败了。
为什么?因为有的人能把情怀翻译成了商业逻辑,有的人不能,或者没有意识到。
比如,有人说,我的梦想是开一家书店,最好远离喧嚣。
然后,他就在远离闹市的地方开了一家书店。但是正是因为远离闹市,很少有人知道,即使知道,也因为费时费力不愿意去。所以书店经营得很不好。
你看,他是有情怀的,初心也是好的,但开书店只是他感性的梦想,他没有把这种情怀翻译成商业模式。
也有人说,我的梦想是开一家书店,但他关注的是用户需求。
比如,通过做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上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比如,关注选址问题,了解书店适合开在哪里。
比如,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大家要选择你,你的优势是什么。
然后你会发现,他的书店就经营的很好,因为他把情怀翻译成了商业模式。
我们说,情怀是你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是你一开始的动力,甚至可以持续给你动力。但它不是最后支撑你落地的东西。
最后支撑你落地的一定是优秀的商业模式,是让消费者获益,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满足了人们更新的需求。
—3—
需求-方法-收益-竞争
创业是需要情怀的,它让你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想咬牙坚持下去,让你在想要放弃的时候,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
但创业成功一定是因为你做的事情符合商业逻辑,你拥有优秀的商业模式。
我们说,没有一个负责任的CEO是不谈商业模式的。那怎么去判断你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商业逻辑呢。
斯坦福研究院前任首席执行官柯特·卡尔森提出过一套理论,叫NABC。
N,即Need(需求);A,Approach(方法);B,Benefits (收益);C,Competition (竞争)。
1)Need(需求),要被满足的需求。
没有需求,情怀和创新都只是空中楼阁。所以,你想创业,想做一件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需求。
你必须清楚你想做的这个事情,在市场上未被满足但又急需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你做成这件事的前提,一定是满足了市场上未被满足,又急需满足的需求,解决了需要解决,又未被解决的问题。
我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在儿童教育领域工作几十年。
他一直有个梦想,通过精心设计的“绘本”帮助3-8岁的孩子培养阅读兴趣。
可是,绘本做出来后,孩子们并不喜欢,家长也不感兴趣。
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把情怀翻译成商业模式。不清楚用户的真正需求,他认为精心设计的绘本,可能并不是用户需要的。
所以,他应该做的是解决好“Need”的问题。
2)Approach(方法),满足需求的方法。
解决了需求的问题,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去满足需求。
比如,市场对绘本有需求,但是市场上没有满足需求的绘本,怎么办。
比如,市场上有绘本供应,但只在实体店才能购买,用户购买很不方便,怎么办。
比如,商品和渠道都没问题,但是用户嫌绘本太贵了,怎么办?
每一种需求背后,都有实现需求的最优解,你需要根据需求去找到那个最优解。
3)Benefits (收益),单位成本收益。
单位成本的收益。什么意思。
比如,消费者花100块钱从你这购买东西,他的收益是什么。
比如,你是开餐厅的,消费者花300块在你这吃饭,你能给他提供什么价值。有没有让消费者获益。
4)Competition (竞争)。满足需求时产生的竞争。
满足需求时产生的竞争,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要很清楚,为什么你可以做这件事。和竞争对手相比,你的优势是什么。
比如,可以是帮用户省钱、省时间,或者让用户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
当你用尽可能低的价格、把尽可能丰富的商品、以尽可能方便的方式卖给用户,而其他人做不到的时候,你就比别人更有竞争优势。
情怀为什么成了一句骂人的话。因为情怀背后,没有支撑它落地的商业模式,不符合商业逻辑。
那怎么判断一件事是不是符合商业逻辑,或许可以试试NABC理论。
1)Need(需求),要被满足的需求。
你做成这件事的前提,一定是满足了市场上未被满足,又急需满足的需求,解决了需要解决,又未被解决的问题。
2)Approach(方法),满足需求的方法。
每一种需求背后,都有实现需求的最优解,关于这个需求,你的最优解是什么。
3)Benefits (收益),单位成本的收益。
单位成本的收益,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花钱消费,他的收益是什么,你给他提供了什么价值。
4)Competition (竞争)。满足需求时产生的竞争。
和竞争对手相比,你的优势是什么。同一件事,你做到了极致,而其他人做不到的时候,你就比别人更有竞争优势。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你一点启发。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