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浪潮”涌动,CVC和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

创业
2021
12/11
20:38
亚设网
分享

12月8日,由企业创投联盟、创业邦首次携手苏州工业园区投资促进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2021中国企业战略投资峰会暨金鸡湖聚合大会”在苏州成功举办。


本次峰会以“产投聚能、共谋创新”为主题,以推动创新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为宗旨,邀请了政府领导、大企业代表、知名机构投资人等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基建“浪潮”涌动,CVC和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

峰会现场,在巅峰对话环节,星河产业集团常务副总裁、星河资本合伙人阎镜予作为嘉宾主持,与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刘建,博世创投投资合伙人、中国区风险投资负责人孙晓光,以及TCL创投董事长袁冰,围绕“新基建浪潮之下,智能制造投资新机遇”的主题进行了探讨。犀利观点如下:

1、数字化交付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中国这样的工厂太多了,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多。所以这方面也有很多人去做,但是要想做好还需要很多能力。

2、CVC更希望企业有独立发展的能力,能够建立起自己更强的竞争壁垒。CVC作为协同方尽量去支持,但是不能因为这个支持使他丧失自己的觅食能力,要助长他更好的发展。

3、企业全资出资的CVC基金,为了增强企业本身的竞争壁垒,会去做一些防御性投资。防御性投资追求的不一定是表面上的财务回报,它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壁垒、拉开与竞争对手距离的投资,这些投资对于基金运作来说这是个挑战。

新基建“浪潮”涌动,CVC和企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

以下为演讲内容,由创业邦整理:

阎镜予:自从我国将“新基建”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可以说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蕴含的无限想象,激发着智能制造的空间和潜力,特别是在今年,数字化更是智能制造的关键。

我想请问一下刘总,您是如何理解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对你们的业务有什么影响?

刘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智能制造应该从需求、供给以及机制创新三个维度去解读。但这是一个很宏观的命题,作为一个投资人,我比较喜欢从微观的角度去感受产业的变迁,这样感知力会更强一些。

我从2014年就开始看智能制造领域,能源领域看的比较多,所以对智能制造、数字化的行业变迁有一些体会。比如说光伏行业,从2010年到现在,这个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从一个周期品向智能制造完成了转型。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因为制造能力和技术变革的主导在中国企业,需求增长最快的也是在中国市场。

我觉得它已经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背后很重要的一个驱动因素就是科技创新。中国企业不断地加大在科研层面的投入,成本降低、政策支持带动消费需求。我觉得光伏行业的变迁是中国在智能制造竞争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阎镜予:汽车行业是数字化水平非常高的行业,而且也是一个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全产业链。除了汽车之外,从博世创投来看,哪些行业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孙晓光:这个就太多了,我们投资不仅仅局限在汽车相关的行业,也涉及在汽车以外的行业。比如,中国的自动化生产线、检测等行业都涉及到智能制造。现在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这些制造业各有各的特点,你要解决制造业当中各个环节的问题,每一个机器、每个工序都不同,所以就需要很多企业去扎扎实实做这些自动化,并且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这就给了很多企业创业的机会,已经看到很多企业在做,而且还做得不错。

智能化是另外一方面,自动化、智能化不完全一样。智能化的产业链是从上到下一条线,由不同的分工来做。比如苹果的供应链都是分工来做的,但因为公司不同所以工作流程就不够透明。智能化就可以改变这一点,现在有一个概念叫数字化交付,就是每一个产品、每一个工序,上游做的每一个零件、每一个步骤,都可以通过一个数据库了解的一清二楚。

所以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来讲,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智能化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数据库技术,把很多数据融合起来,企业可以随时查看了解生产情况、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也方便品牌商去控制上游所有的生产流程。所以,数字化交付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中国这样的工厂太多了,全世界没有比中国更多的。这方面也有很多人去做,但是要想做好还需要很多能力。

第三个新机会就是数字孪生,其实跟数字化很相似。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东西都有一个数字孪生对应的映象,也有公司开始在做了,它不仅局限于智能化的生产,比如说港口、建筑、房地产等,从建造到管理都是需要有数字孪生,可以说是实时的数字化完善。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面临着制造成本、劳动力成本升级这样一个强迫的需求。中国还是一个适合年轻人创业的土壤,所有好的因素都聚在一起。目前已经看到有很多企业做得很好了。

阎镜予:TCL在整个家电行业,包括现在延伸到的华星面板、光电等领域也都做得非常好,也是我们中国做数字化、智能家电的先驱了,TCL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计划和发展?

袁冰:家电行业是中国产业里最先开放、充分竞争的一个行业,效率、成本、科技等都是我们重点追求的。人越来越贵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所以TCL一直非常重视智能制造的问题,我们除了从黑白家电终端到上游面板,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到光伏和半导体产业了。

我在TCL工作时间也比较长了,过去我们去参观工厂都是一堆工人,现在人越来越少,自动化的产线基本上都替代了人工,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动化和工业4.0其实是个系统,我们可能最容易看到的就是自动化产线,其实背后有很多环节,这是我们在投资的时候非常关注的。

我们过去的投资基本上是围绕上下游一体去看,而且TCL自己本身还有一个做智能制造的事业部,现在发展的非常好。TCL在智能制造、提高效率、应对客户需求是非常重视的。我们TCL创投部门也在围绕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包括上游做了很多投资和布局。

阎镜予:我们都是做CVC的,和做VC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本身是有产业能力的,这个产业能力对于被投企业来讲就是赋能问题。那么作为一个CVC怎么去赋能我们被投的企业?

从星河产业集团来讲,我们一直认为“新基建”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大数据构成。在室外,我们的时空数据是很清晰的,因为天上有北斗、有GPS,但是室内空间都是没有的。所以最近我们投资了一家由原来北斗团队做的室内北斗项目,就是把天上的北斗装到天花板上,然后把我们的场景包括停车场、商场导购、人流引导、热点分析都开放给他们。也希望各位企业能够分享一下,看看我们到底怎么样去给这些企业做服务。

刘建:作为CVC,我们赋能的角度、维度和广度其实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首先资金的支持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做一个长期资本的支持。其次,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新基建,或者是数字化,重要的是场景运用。比如物业场景,这个场景的支持跟资本的支持是同步重要的维度。

第三个重要的维度是,创业企业都要经历一个从小孩到快速成长,再到成长为一个巨人的过程,我们在管理初期,组织化建设、财务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经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案例。

孙晓光:我觉得CVC可能跟VC相比有一点优势。这个优势是对产业、对科技本身的理解、对应用场景的理解。

具体来讲,比如做自动驾驶的公司,对事物的感知、分析、决策是它要做的。但是对于汽车产业的特定场景和要求来说并没有那么熟悉,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可以在中间起到一些连接的作用。智能制造是一个概念,不同的环需要不同的部门去做,这中间要有反馈和磨合,这就是我们在中间起到的作用,是一个共同磨合、共同去开放的场合或者机会。

袁冰:CVC最大的优势就是产业赋能,在某些情况下追求回报的确定性更高,因为产业资金有一些协同。实际上它也有很多烦恼。

我们现在讲的都是投资回报,在企业投资回报里还有一个防御性投资,尤其是企业全资出资的这种CVC基金,为了增强企业本身的竞争壁垒,会去做一些防御性投资。这个防御性投资不一定是表面上的财务回报,它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壁垒、拉开与竞争对手距离的投资,这些投资不是一个纸面的回报,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对于基金运作来说这是个挑战。

另外,投资人与被投企业其实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尤其对中小型企业、初创型企业来说,如果仅看甲方给了他们多少订单去判断这个企业的生长潜力是不公平的,对企业也没有好处,可能会降低它在市场竞争中的免疫力。这样的观点在投资过程中会有一种潜在的优势意识,其实对被投的公司来讲未必是有利的。所以,我们希望投资的公司,它是一个不完全依赖于某些相关东西的,它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竞争力。

我们的投资方向是投得更远一点、更前一点。现在很多独角兽企业,我们都投了他们的A轮、B轮,他跟我们产业的协同,就是一个试验性产品已经开始了,那个时候经济利益的相互支撑还不是很明显,反而是一种研发力量的彼此联系,可能这样的投资,我们会更加喜欢。

阎镜予:我们做CVC很多时候都会投一些比较早的项目,甚至在研发阶段就已经在赋能、在介入了。现在市场上对CVC也有一些相对比较防御性的看法,很多企业怕被大的CVC投完之后,又被他打发到自己的生态系统里面了,自身的成长和自由度相对会受限。这个是很多被投企业面对CVC投资时候的顾虑。我也想听听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以及我们怎么去打消他们的顾虑。

袁冰:现在这种情况应该还是不少见的,核心是在交流的时候,一方想投,一方想融钱,这个时候就很难说清楚,因为你表个态和企业怎么做是有区别的。有的时候是既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

对我们来说,更希望企业有独立发展的能力,能够建立起自己更强的竞争壁垒。我们作为协同方尽量去支持,但是不能因为这个支持使他丧失自己的觅食能力,要助长他更好的去发展。当然,CVC还有一种防御性投资,但在实际的沟通中企业应该把跟主动追求回报类的投资,或者在协同成长中的投资应该分开,否则相互之间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孙晓光:博世创投没有这种想法或者这种做法,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双向选择。而且时间长了,大家都会了解到一个创投机构的做法,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透明的,大家可以双向选择。

刘建:我觉得地产是一个相对中立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我们更加倾向于去支持一些早期的项目。

坦率地讲,这两年我们投了很多早期的项目,不仅仅包括天使阶段,乃至于实验室阶段的项目我们也投了一大批,我觉得这些项目需要CVC来帮助共同成长。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