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项目时大家高度一致,我紧张,高度不一致,我也紧张。”
作者 | 高贵萍
编辑 | 及轶嵘
应文禄的选择有时会让人难以琢磨。
即便是和他共事多年的同事,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时候。一次毅达团建去云南腾冲,走到一个分叉口,当地向导说:“从这里往右边走是小空山,低矮俊秀,地势平缓。往左走是大空山,高耸入云,但登顶之后风景差不多。一般游客只去小空山。”
当向导问,选择哪条线路时,应文禄回答“两个都去,先去小的,再去大的!”下山后,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体力极限,结果应文禄又带着团队环湖骑行。那酣畅淋漓的酸爽,在每个人心中萦绕了好几年。
类似的事情还不少。在塞班,当所有人都觉得这会是史上最轻松的一次文化之旅时,结果集体活动一项比一项刺激,比如到荒无人烟、晴雨不定的原始森林里骑山地摩托,每个人回来都成了泥人,也和搭档成了“生死之交”。
“在应总理性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和毅达员工交流时,不止一个人对创业邦表示,“越是有挑战的事儿,应总的状态就越好。”
这是应文禄掌舵毅达资本的第8个春秋,也是他步入创投圈的第22年。毅达这家脱胎于国有体制的中国本土创投,在成立之初便展现出混改的魄力,迅速抓住科技浪潮,构建投资生态圈的格局也早早埋下伏笔。如今的毅达已成长为年新增投资超百家企业的大资产管理业务平台。
2021年,毅达团队近260人,管理规模逾1200亿元,累计投资1116家企业,助推其中221家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这一年,毅达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在200多位资深投资人参与投票、创业邦评选的“中国最受赞赏的创业投资机构”榜单中,毅达位列其中。
在风云变幻的投资行业,毅达如何兼具国企背景和市场化路线,保持速度和力量的均衡?飞跃八年山丘背后的“内生性力量”是什么?
2014年,由江苏省国资委牵头,老牌知名投资机构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简称江苏高投集团)进行内部混合所有制改革,毅达资本诞生。在混改后的前两年,应文禄压力非常大,“混改旗帜能不能够举下去?随着机制改变,能不能募资成功,得到LP的信任?”
彼时,应文禄制定了战略:第一步,活着。第二步,发展。
活着就不能断粮,混改之初,应文禄将主要精力用在募资上,第一年募了50多亿元,第二年募了60多亿元,生存问题得以解决。在发展上,和同时代的其他机构一样,毅达最初对行业没有清晰的聚焦,“大家像被蒙住了眼睛一样,都在摸索中前进。”为以后能迅速抓住浪潮,毅达决定走“行业研究+区域深耕”路线,进行“沿江沿海”布局和“星罗棋布”布局。
沿江沿海布局,即沿着海岸线和长江沿线城市建立区域办事处或子公司,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发行基金,进行项目落地,不冒进也不退缩;在江苏省内进行“星罗棋布”布局,深入下沉各城市和发达区县开展深度合作,赋能地方经济,助力转型升级。
在这一阶段,有两起事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2015年,毅达中标总规模为100亿元的安徽高新毅达皖江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基金。2016年,中标规模45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前者是毅达在区域发展上第一次真正的向外省拓展。后者是国家五部委围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为毅达之后迎来IPO大年埋下伏笔。
在产品布局上,受黑石发展启发,应文禄制定了以VC/PE业务为核心,在不动产基金业务、并购基金业务等领域发力的战略。
在VC/PE业务上,毅达打造了一套囊括微型基金、10~20亿规模的中型基金、30亿以上规模大型基金的基金组合,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定位的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加码。
在不动产业务上,毅达围绕南京、苏州、上海等核心城市的城市更新、产业园、长租房、科技地产等进行布局,至今已组建200亿规模的不动产基金;在并购业务上,采取与产业资本、上市公司联合发起设立聚焦重点领域、布局产业链的并购基金等形式,实现复合收益。
2018年,中美关系变幻,科技自强自立、供应链自我完善,成了时代需求。中国进入了一个技术赋能、科技助推的快速变化时代。毅达快速切入科技主赛道,提出投资科技“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选项”。
投资机构往科技侧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对产业不了解,投科技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毅达在成立之初将团队按照行业分工布局不同赛道的打法,使其在机会来临时快速将战斗力聚焦在科技赛道。
2021年,毅达迎来IPO大年,18个IPO ,另有8个IPO过会待发企业。这一数据稳居行业头部。在皓元医药、华骐环保、优利德、鑫铂股份、恒辉安防、中望软件、英力股份、华绿生物、华恒生物、博众精工、浩通科技、德昌股份、强瑞技术等18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与毅达团队的最初接触可追溯至6年以上。
换句话说,当几年前各种金融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时,毅达就瞄准了产业链上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事实证明,瞄准方向,踏准时代的节奏,最好的结果便水到渠成。
投委会会议室,是毅达内部的一个“战场”。
这间屋子的装修风格非常像英国议会会议室,对此,应文禄非常满意,“就是要让思想的交流、观点的碰撞在这个地方产生。让每个项目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好答案。”
投委会成员均身处一线,大家分别从行业、创始团队、风控、条款等多角度出发考虑。如果中间有不同声音,就反复去了解、尽调,直至形成共识。
“讨论项目时大家高度一致,我紧张。高度不一致,我也紧张。高度一致是怕大家没看到风险。高度不一致,需要大家一次次探讨,给出最终判断,但最终判断会不会是正确的?”应文禄称。
在这个战场,“稳”是主基调。被反复过滤的企业,一些成为“毅家人”中的一员,更多则和毅达擦肩而过。
曾经一度,在线教育的很多知名项目一次一次地上会,一次一次地被否。否决理由是,把教育作为赚钱的工具来产业化运作,内心总觉得不妥当,价值观受到挑战。
有段时间,每逢这类公司上市,就是应文禄内心纠结的时刻。“我们追求‘宁可错过,不可犯错’,但错过确实也会痛心。”直到双减政策落地,很多人才领悟到应文禄的道理。
有项目因存在合规风险被否。某公司花数亿元抓取了全国货车司机数据,做了一个平台。这个项目在法务风控团队和项目投资团队间发生了激烈对峙。前者认为项目涉嫌垄断,后者称项目有权威第三方的背书支撑。最终,该项目被否。而后的2020年开始,对数据安全和平台垄断的管理和监管开始风起,当初心生担忧的“靴子”一个个落地。
不少领域发展在先,规范在后。经历了很多产业周期的行业老兵有自己的判断。“即便在当时那个时间节点看,并不会立刻发生什么。但能隐约感觉到风险。”
投资是真金白银的抉择。在博弈过程中,对于毅达来说,经济利益并非决策的唯一依据,价值观往往在最终占了上风。
一个团队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多年沉淀。毅达创始合伙人因价值观高度趋同,对项目的判断也越来越相近,“吵架”的激烈程度也日益渐缓。据接近投委会的一名员工介绍,目前投委会吵架激烈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新兴行业,比如量子通信,元宇宙类项目。
对于此类项目,毅达在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谨慎。“任何一个技术,如果不能应用在商业领域,并产生价值,就是属于待验证的项目。未来的价值很难衡量。”
随着风控体制和决策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进化,2020年,毅达资本在业内首个推出ESG投资标准体系,“真的不是赶时髦。ESG这个舶来概念从国外到中国大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文禄称。
如何打造践行ESG的机构?如何围绕国家战略践行ESG?在这些问题上,应文禄曾想了很久。有一点,他很清楚,对于ESG投资,毅达的血液中早已暗藏密码。
2005年,江苏高投集团成立了最早专门投资绿色产业的清洁技术事业部,专注清洁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投资。至2021年底,毅达在相关领域累计投资近百家企业,投资总额近20亿元。其中亚玛顿、中材节能、吉鑫科技、爱康科技、万德斯、通源环境、华骐环保、浩通科技等20多家企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
如果选择一个最能表现ESG投资理念的场景,依旧是投委会会议室。在这里,投前,通过ESG标准排除不可持续项目;投后基于对ESG理念的认知,提供可供参考的投后标准,不断优化公司风险控制体系。
“经过对投资案例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越是参考、遵守ESG标准经营管理的企业,越是走的长远、发展的得也越好。”毅达一名投资经理表示。这也坚定了毅达将ESG内化为投资决策的行动准则。
毅达生态圈的这盘棋,被盘活了。
不同于一些机构追求单只基金的规模,毅达的特色是基金种类全、数量多。在基金布局上,毅达推出创新系列基金,成长系列基金,重点行业基金、重点区域基金。在投资组合上,围绕清洁技术、大健康产业、文化产业、TMT、消费品与服务业、新材料、先进制造等赛道发行多期主题基金。
毅达还致力于通过深度扎根地方,服务区域经济,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比如,2020年,安徽全省有20家企业成功IPO,其中有8家是毅达投资的企业。
“毅达资本是最懂安徽产业的投资机构,安徽各个热点区域的企业都已经被毅达团队一家家拜访过了,对企业情况的熟知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地的金融监管部门。”安徽当地的一位领导曾如此评价。
毅达将投资的1000多家企业形成了一个互通联盟,通过打造“GIFT创新资本峰会”、“毅之家CEO俱乐部”、“ADDOR思想汇”等交流活动,将创业者、被投企业、以及政府等LP链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生态圈。
近年来,毅达分别与沿江沿海等地各级政府、平台公司以及大型产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推动合作落地;与上交所、深交所、地方政府、基金LP、各行业CEO等生态圈伙伴,共同策划举办了近百场交流、研讨和走访,推动了生态圈持续繁荣。
在这个生态圈中,毅达资本坚持做“善意投资人”和“有温度的管理者”。
一次,应文禄参加北京的一个活动。一位参会者表示,资本都是血淋淋的,投资怎么会有善意?应文禄没有说话,他觉得彼此不在一个认知频道,没办法讨论。
“投资怎么就不能有善意呢?帮被投企业规范发展,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真的做到这一点,被投企业一定会对机构有所回报。”如今提起此事,应文禄的语气中仍透露着坚定。
当投资有了善意,生态圈就会更加如鱼得水。
毅达从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在混改之初,应文禄就致力于合伙人制度的构建和推行。但这并不妨碍应文禄成为毅达的精神领袖。
在稻城亚丁的团建中,当大半成员背着氧气瓶几乎抬不起腿时,应文禄埋头走在最前面。
在登上4600米海拔的山顶后,团队如愿在太阳落山前看到了镀着金边的云。“如果没有那个背影,我是怎么都爬不上去的。”不止一位毅达员工表示。“真的理解了,什么是‘与谁同行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出身体制内,但应文禄绝对不是高不可攀的国企领导的严肃形象,他最具标志性的就是爽朗的哈哈大笑声,“有些我们处理不了的很令人焦虑的问题,找到应总后,他总会先安慰我们,慢慢说,不着急。棘手的问题到了他手上总能轻松化解。”
如果将企业领袖的标杆作用剥离开来,那么驱动毅达发展的内生性力量是什么?
在毅达创始合伙人中,尤劲柏、史云中、周春芳、黄韬、樊利平等创始合伙人兼具股权投资、投行、法律、财务审计等专业背景,共同从事股权投资业务已经14年。在发展中,毅达从未放弃进行体系和机制的创新。比如培养本部业务合伙人、招募最优秀的团队共同创业、推动员工试点基金跟投等。
在企业文化上,毅达推崇奋斗文化、精英文化、伙伴文化。从人才吸引上,毅达严格筛选3D型高情商高智商(Diligent,勤奋的;Desire,有奋斗的激情,自律、自驱的;Discerning,聪明的,有洞察力的)人才加入,再通过培训和文化的潜移默化来成就价值共同体;给予员工激励的许诺,毅达也向来说到做到。
自上而下,毅达从制度、文化推新,到精神领袖以身作则。从下而上,高标准筛选同行者,共同扬帆。这两股力量铸就出毅达的内生性力量。这种力量成为毅达成功的基石。
大海风景优美,但同样有风险。项目发展不达预期的时候,毅达将复盘放在首位。是因为阶段性行业发生了变化?还是说团队出了问题?分析完原因,再来判断这个项目有没有可能改善。
对于投错或错过的项目,公司会放在投委会的决策失误上,不会追责投资经理个人,“当机构产生问责心理的时候,容错机制就有问题了。大家就不敢尽调那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同时兼具不确定性的项目。这对风险投资机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正是这种担当和包容文化,给了投资团队心理支撑,会更投入地挖掘水下优质项目。毅达作为一个平台的吸附作用和赋能作用也得以更淋漓尽致地展现。
多年发展下来,毅达的投资节奏逐渐加快。从混改前一年投六七个项目,增加到如今年新增百余个项目。在应文禄看来,不管是投资策略,还是文化理念的沉淀,目前毅达已经夯实了基础,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大家在一条船上、一条心、一起拼。这才是真正的合伙精神。”应文禄说。
“离钱太近的人容易浮躁。吃快餐、吃浮食会造成阶段性英雄多,长跑型选手少。每个投资人在入场的时候都要想清楚,离场的时候会交一份什么答卷。”应文禄观察到,投资业目前有需要进一步出清的地方。
对于2022年的发展趋势,应文禄表示,当下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环境的变化倒逼我们抛弃过去成功经验的惯性,去重新认识产业发展的趋势。”
疫情带来了数据的失真,经济下行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投资行业该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投资行业反而越来越好做,这是一个结构性投资行情。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死海。活跃的一端围绕着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里,投资大有机遇。”同时,应文禄不忘强调,不管对于投资人,还是创业者,现金流管理最重要。
“不是我们这帮人牛,是因为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应文禄以美国作比,“他们的科技巨头在发展过程中,一轮轮的VC奋不顾身地往里投。目前,中国的投资机构也进入了这样的时代。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毅达的愿景很简单:做一家受人尊敬的机构。让员工有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当行业需要发声时,挺身而出;需要引领时,举一面旗帜。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