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冰墩墩、雪容融,还有惊呆外国友人的冬奥机器人餐厅之后,一张标注着“中国制造”的智能床也因冬奥会火了一把。
近日,多位国外运动员分享了自己的冬奥会“智能床”使用体验。在视频中,他们全程对智能床赞叹不已,称其难以置信。经过运动员自发下场“带货”,智能床一夜蹿红,整个行业也借此破圈。
实际上,智能床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甚至已有相关公司登陆交易所,比如冬奥会智能床的这家供应商,其在2017年就已经在主板上市,市值更是达到64.33亿元。在冬奥走红之前,这家公司的产品也早就已经销售到海外。走红之后,其天猫旗舰店就迎来流量高峰,销售同比增长了300%。
但国内的智能床行业确实还处在萌芽期。从业者曾预测,国内每年床的需求量是4500万个,而智能床目前只占了大概千分之二左右。在未来7年内,中国的智能床市场需求会超过700万张。也有机构报告称,2022年,我国智能电动床市场规模将达27.3亿元。
这是一片新生的蓝海市场。相较于发展成熟的家电品类,智能床市场份额仍然较小,且缺乏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处于初级萌芽阶段,而这这也是创业者们的机会。
冬奥带火智能床
“It’s phenomenal!”
跟冬奥会一起出圈的不仅有冰墩墩与雪容融,还有冬奥会的智能床。前不久,美国的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特地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她的冬奥会“智能床”体验。
在视频中她全程对智能床赞叹不已,称其“难以置信”。视频一经发布,就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获得火爆关注。与此同时,《纽约邮报》等国际媒体也报道了这款“黑科技床”,称赞“智能床”的功能非常强大。
据了解,整个冬奥村有6000张这样的智能床。通过遥控器,使用者就可以轻松调整床头、床位的高度,躺下放松身心或进行阅读、玩手机等娱乐活动。这款智能床还能通过手机APP操作,监测运动员的身体数据,帮助教练实时查看运动员的健康状况,为比赛作出相应调整。
而且这款智能床还支持“零重力模式”——接近于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姿态,可以通过遥控器将头部位置抬升15度,脚部抬升35度,让心脏与膝盖处于同一水平线,有效分散身体压力,帮助运动员进行睡前放松,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比赛。
同样被智能床圈粉的还有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泰莎·莫德,因为太喜欢北京冬奥村里的智能床,她一回到家就立马在网上下单了同款。安装完毕之后,还把初体验的视频发在了自己的社交网站,收到了国内外的媒体和网友的关注。
运动员自发下场带货,智能床因此一夜蹿红。有媒体报道,这张智能床背后的供应商甚至来不及反应,它的天猫旗舰店就迎来流量高峰,销售量同比增长了300%。
实际上,提供冬奥会智能床供应的是国内一家上市公司——麒盛科技。2017年,麒盛科技在主板上市,截至发稿其市值达64.33亿元。
麒盛科技创始人唐国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麒盛科技的创业故事始于美国。2005年,他和几个美国朋友受到电动沙发的启发,考虑将电动沙发可调节的功能运用到床品上,于是开发出了电动床。
当时,电动床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几乎是零。而如今,麒盛科技的电动床产品已经占到了美国市场15%的市场份额,连续十年拿下美国智能床的销量冠军,并且该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床制造商之一。
“智能床元年”来了?
正是因为冬奥会“智能床”成为运动员的热宠,也让智能床市场再次得到消费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媒体报道,麒盛科技董事长唐国海曾表示,美国一年出售的床大约是3000万个,电动智能床已经占了市场的13%,将近400万个了。国内每年床的需求量是4500万个,而智能床目前只占了大概千分之二左右,也就是大约10万个。唐国海还预计,在未来7年内,中国的智能床市场需求,会超过700万张。
虽然作为智能家居的单品,智能床目前在我国还属于高端消费品,但是随着国内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等因素影响,智能电动床将迎来新的增长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2年我国智能电动床市场规模将达27.3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研发,价格逐步下降,智能床市场逐渐成熟,智能床也成为了不少企业的掘金点。
在京东、天猫搜索“智能床”,除了凭借奥运出圈的舒福德(麒盛科技旗下智能床品牌之一)外,还有芝华士、梦百合和8H等品牌,5900+件商品可供选择,价格大多集中在4000元到15000元之间。
正如唐国海所说的那样,“智能床在中国渗透率非常低,普通人家依旧会碍于价格,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智能床’的存在,而我们(品牌方)也没有大力推广。”种种原因导致智能床在国内的销量并不如人意,不过因为冬奥会的原因,市场开始发生转变。
随着冬奥会智能床的走红,今年被很多行业人士称之为“智能床元年”。过往不引人注目的智能床市场开始发力,一系列相关品牌也迎来发展的“春天”。
比如说,成为网红床后,“智能床”关键词百度搜索指数翻了5倍。资讯指数在冬奥会前几乎每日都是0,冬奥会后的峰值达到将近47万。随着智能床在冬奥期间的意外走红,京东的智能床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达到230%。据报道,麒盛科技旗下智能床品牌“舒福德”的天猫店目前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300%,预计今年能增长900%。
除了冬奥村智能床官方供应商的销量上涨外,其他智能床生产商也迎来了大量订单。如江苏某家智能家居公司负责人介绍,冬奥村的智能床在出圈的同时,也带火了国内的智能床产业。目前,冬奥类似款智能床出口很火,内销也很旺,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
除了整床之外,床垫也迎风起势。
“市场反馈空前,还没正式开工,订单就雪片似的来了,‘幸福’来得有点意料之中,又有点意料之外啊。”一家床垫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新的一年,刚开工就得立即加班加点赶货。
在资本市场上,相应企业也受到资本青睐。新零售家居科技品牌“半日闲”近日获得数千万Pre-A轮融资,由源码资本领投,原投资方险峰K2VC跟投,而主要各类人群健康用途的床垫就是半日闲最先发力的产品。
智能床离我们还有多远?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床与智能床垫会成为真正的“大众产品”,但在当前阶段却并不现实。
一位投资人分析,相较于发展成熟的家电品类,智能床市场份额仍然较小,且缺乏让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处于初期萌芽阶段。
这是一片全新的市场。比如麒盛科技虽然成立于2005年,且早已做大了自己的海外市场,但它其实在2013年才“进入”中国市场。创始人唐国海也曾坦言,麒盛科技的市场推广并不顺利,“中国老百姓在早年间,将可以抬高的电动床与医院的病床等同,认为我自己身体棒棒的,为什么要睡这样的床?”
提升消费者的产品认知是这类公司遇到的一大难题。直到2015年,麒盛科技研发出了非接触式生理体征传感器,搭载麒盛科技自研传感器的第一代产品,也就是第一代智能床正式推出。唐国海表示,智能床的推出让中国市场逐渐从智能睡眠角度,对麒盛科技的产品形成认知。
不仅是麒盛科技,市面上大多智能床、智能床垫企业也是在2015年后才迎来快速发展期。
一个刚起步的市场,也就意味着一切还并不尽善尽美。一位购买过智能床的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产品虽然很好,可是品牌提供的服务并不如人意。比如在智能床的安装调试环节,品牌安排的工作人员无法提供完善的服务,安装出了差错。而售后环节也是如此,她投诉多次,历经数日才得以退货。
智能床声名鹊起后,优劣并存,市场上难免有不法商家跟风入场快速收割。在电商平台上,搜索“智能床”后发现,大多产品天差地别,有的甚至就是普通的床,但是产品名称因带有“智能”二字,所以位居搜索结果前列。
但电动床并不等同于智能床。传统电动床与智能床的产品功能存在交叉部分,厂商对智能床的定义不尽相同或有模糊处。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容易陷入误区。“目前市面上个别所谓的智能床其实就是电动调节床,只有床架升降角度调节功能,产品多半是打个擦边球。”有卖场促销员表示。
实际上,市面上每年涌现出的各种“智能床”,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都是在炒噱头,离真正的“智能”相去甚远。不管是睡前设置,还是手动调节,都处在功能层面,当睡者一翻身,睡前设置的曲面就和身体的曲面不匹配了,只会进一步加剧身体负担。上述这些现象,或多或少都会给初生的智能床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就目前而言,无论产品本身,还是消费者心智、上下游供应链,智能床行业都不成熟。冬奥会走红只是一个契机,智能床行业想要真正走向大众市场,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