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率不足2%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ID:banmaxiaofei),作者:陈晓京,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再强大的行业巨头,如今也经不起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2021年,粮油巨头金龙鱼年收入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却一脚踏进增收不增利的河流。就连对相关产品提价,也没能减缓成本上扬的压力。
金龙鱼经营的米面粮油虽然属于刚需产品,可并不赚钱,2021年净利率不足2%。忙活一年,相当于做了一年搬运工。
2021年,粮油巨头金龙鱼(300999.SZ)营收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但未能给中小投资者带来更多惊喜,如同2月底业绩快报里的预期。
昨日,公司披露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262.25亿元,归母净利润41.32亿元、扣非净利润39.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6%、-31.15%和-43.17%。
或受此影响,昨日公司股价跌1.80%,收盘收报49.00元,总市值2657亿元。
公司2020年10月登陆创业板,上市之前业绩一直向好。2019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7.43亿元、1949.22亿元,同比增长2.20%和14.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08亿元、60.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7%和10.96%。
为何到了2021年,归母净利润骤然下行,特别是扣非净利润接近腰斩?
公司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大豆、水稻、小麦、油籽、棕榈油及月桂酸油的采购价,分别较上年上涨50.52%、1.30%、7.70%、17.34%和35.63%。
厨房食品是公司重要业务板块之一,2021年,营业成本1301.94亿元,较上年增长21.38%;另一业务板块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63%,达764.04亿元。
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用来管理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的衍生工具,未满足套期会计要求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中计入非经常性损失-9.23亿元。还有投资收益-17.09亿元、公允值变动损益8.66亿元。
随着营业成本上涨,公司厨房食品业务、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业务盈利空间被压缩,去年这两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分别为8.30%和7.41%,较上年分别下滑4.70%和3.25%。
2021年,金龙鱼整体毛利率为8.18%、净利率为1.98%,较上年分别下降2.83个百分点、1.39个百分点。
忙活一年,净利率不足2%,粮油 企业赚钱难可想而知。 这主要是因为,直接材料在公司营业成本中占比较高。
公司直接材料金额1860.63亿元,占比营业成本的89.57%,同比增长20.21%,另外,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占营业成本的1.22%和9.21%,分别较上年增长27.91%、14.57%。
为了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公司想到了对产品提价。据中泰证券研报,2020年和去年3-4月,金龙鱼就曾调整不同油种价格,整体涨幅约10%-15%。
中泰证券研报披露,去年,金龙鱼遭遇到压榨、小包装产品利润双杀的境遇。公司大豆压榨规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全年油籽压榨实际产能下降29.58%,预计金龙鱼去年大豆压榨利润较长时间处于负值。
去年大豆进口均价上涨41%达到555美元/吨,加之疫情叠加消费疲软,对食品加工行业冲击巨大。
粮油生产厂商一旦被上游扼住命门,整个行业遭遇困境。其实不单单是金龙鱼难做,国内粮油行业低毛利率早已是普遍现象。
2021年,维维股份粮食初加工业务毛利率仅3.30%;金健米业、道道全在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4.18%和7.23%,同期,净利率分别为0.24%和-1.46%。
金龙鱼对外称,未来会通过大型综合企业群实现效率最大化和规模经济,还要推进高增长和互补性业务来提升盈利水平,甚至已着手涉足火爆的预制菜领域。
从上世纪90年代初,金龙鱼从一瓶小包装食用油起步,逐渐将散装油升级为桶装油产品,再从食用油延伸到米面粮及调味品领域,陆续走进国人的厨房,成为中国粮油行业的大哥大。
综合中泰证券、欧睿数据,2020年,在中国食用油品牌榜单中,金龙鱼以32.5%市占率位居第一,旗下的欧丽薇兰、胡姬花市占率分别为2.5%和1.9%,也进入行业前十。
公司在上市之初颇追捧,股价在去年1月11日达到高位145.51元(前复权),市值达7896亿元,一时“油茅”美誉加身。
在这之后延续1年多的下跌,几乎跌破券商们的预期。公开报道显示,仅2021年,公司股价跌幅41.90%。今年以来延续跌势,最新市值相比高峰时已蒸发超5000亿元。
尽管目前公司还能以2000亿级收入规模维持在粮油行业的龙头地位,上市第二年即遭遇业绩大变脸,实际并不体面。
中小投资者们也开始摊牌了,公司股东人数从去年12月31日的20.73万(户)一路降至今年2月28日的19.96万(户)。
不过,一些券商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给出推荐评级,但同时降低了对未来的盈利预期,主要是认为金龙鱼面临未来竞争加剧和消费恢复趋势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