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自动化这个千亿级市场里,许多高精尖产业的痛点仍未被解决。
随着3C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生物医疗、实验室自动化等高精技术领域不断发展,市场对产品的产能与良品率的要求不断提升。市场对于自动化生产设备厂商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位置精度更高、速度响应更快、力量控制更精准、产能密度更高。“工业制造设备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便捷地找到指标功能满足需求的执行器高效解决核心的工艺问题,一直是困扰设备集成商和工业生产型企业的难题之一。”增广智能创始人黄安杰表示,大型的生产型企业往往会要求核心元件能兼容更多其他控制系统,为自动化生产的数据采集奠定基础。尽管国内大多数厂商已经开启了自动化生产变革,但黄安杰看到了一丝隐忧——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执行器多依赖进口,许多高价值核心元件受制于国外品牌。2015年前后,黄安杰开始着手研发相关产品,后于2018年正式成立了增广智能,定位于做智能执行系统和精密力控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增广是国内最早进入智能执行系统领域的企业之一。截至目前,增广智能掌握自主核心的伺服控制算法、电子电路、软件设计及高精度力矩控制技术,基于此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了囊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夹持运动等多种类型的、精密执行器零部件,所有产品皆使用共同的控制器平台。2022年3月13日,增广智能推出柔性仿人执行器,该款产品运动控制最高精度达±0.01N,已经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客户方面,增广智能已与华为、富士康、比亚迪、舜宇光学、华大智造等多家头部标杆企业达成紧密合作。融资方面,增广智能已于2021年获得凡创资本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目前,增广智能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
创始人黄安杰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为一线的工厂设计工业自动化设备,后师从拥有超30年力触觉技术研究经验的科学家宋爱国,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专业毕业。黄安杰现已有超过15年的技术研发经验,曾发表IEEE顶会论文,拥有数十项国家专利。
2015年前后,扎根行业的黄安杰发现,国内精密运动零部件供应商,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与加工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难以在批量生产、成本可控的条件下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换言之,能够真正做到绝对“精密” 运动零部件的供应商少之又少。核心执行器元件成了限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黄安杰于2013年初进入行业时,接触到了许多进口品牌的执行器产品。技术出身的他发现国内做集成商的企业很多,但做核心零部件的企业却很少,许多集成商无法满足高精尖领域的高精度、快速响应的需求;而自己则拥有搭建一支技术团队的能力与资源,黄安杰产生了自己做执行器的想法。2016年,在有了上述想法一年后,黄安杰组建起了包括算法、软件、电子、机械工程师的5人研发小团队,敲下了第一行代码,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国产执行器之路”。团队花了数年时间去打磨第一代执行器控制技术,其后匹配研发了智能夹爪、智能推杆、旋转缸等不同硬件形态的执行器产品。
- 增广智能执行器产品覆盖工业应用的夹、推、滑、旋全运动类型-
黄安杰提到,增广的核心竞争优势一是多年积累的软件算法技术,包括工艺软件算法等,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Softforce® 高精度力量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最高精度达到 ±0.01N,攻克超高精度力控及微力控制领域的国际难题;一是商业定位,目前执行器赛道外资企业SMC、Festo等占据主导,国内玩家较少,而国内玩家多数执行器的业务占比例较小,增广是业内几乎唯一一家专注做执行器及控制器的企业。其中,工艺算法方面,增广的优势明显。目前,国内做执行器的企业本就不多,拥有多年工艺算法研发经验的几乎也只增广一家。工艺功能算法,包括静止位置锁定、模型控制算法、 震动抑制算法、过象限预测、高阶运动规划等,需要有深厚的行业Know-How,研发难度较大。 它相当于汽车里面驱动引擎的软件,本身就能创造极大的价值,国外知名企业如SMC、Festo、Parker等,其工艺软件是配合执行器来使用的,这样才能通过软件最大化发挥硬件的作用。目前,增广已形成了完备的工艺软件体系。基于多年自研的底层控制器技术,增广的驱控一体的控制器得以兼容覆盖通用高压伺服、直驱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等市面上所有常见电机类型,从而支持不同形态的硬件产品。借由此种技术积累,加之院校合作的科研成果转化,让执行器产品可以覆盖更广的工业场景。基于软件算法体系,增广自研了配套的硬件产品,如智能夹爪、智能推杆、旋转缸等不同形态的执行器。目前,增广的智能夹爪成功替代传统复杂的气缸夹爪,改进了目前市面上普遍存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的气动夹爪,并且集成了柔性压力控制技术。其自主研发的智能推杆,成功替代了传统液压缸、气缸,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响应快、稳定性高等优势。“如今,增广的智能执行器、控制器、传动零件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研发,价格是国外同类产品的10%-40%。”黄安杰表示,使用智能执行器后,企业每年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在使用增广智能一站式智能执行系统后,客户无需多家供应商采购,大大降低了重复开发成本;甚至在与精密力量控制相关的场景,增广智能的产品性能指标超过了国外的同类产品。
- 新品RM柔性仿人执行器,力控性能直逼人手-“软件比大家想象的更为重要。”黄安杰提到,“理论上硬件迭代慢,因为如果发现了机械结构有问题,需要修改,就得重新打样,设计,生产制造上有一个试错的周期。但实际上相反,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场景里,机械硬件的部分迭代得更快,一两年就能优化得很好,但像软件算法控制,受到底层框架研发、客户验证等影响,研发难度更大,迭代起来相对更慢。”黄安杰提到,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客户验证的次数十分有限,验证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另一方面在研发上,针对一个新的问题,市场上很多时候是没有解决方案的,团队需要从0开始,研究前沿技术论文、针对市场上对标的产品推测如何设计算法,可以更好地解决痛点,这个过程要前期不断打磨,才能把握宝贵的客户验证机会。成立不到5年,增广智能已成功跻身国内智能执行器领域头部企业,与华为、富士康、比亚迪、舜宇光学、华大智造等多家行业龙头实现合作。
据悉,迄今国内执行器市场渗透率仅为国外的六分之一,发展空间巨大。据预测,2025年国内智能执行系统市场规模将达180亿元,其中,3C电子、汽车、医疗3大核心应用领域可触达市场达70亿元。
“未来5-10年,工业执行器的“电换气”转型完成后,市场规模将扩大至300亿。”黄安杰表示。应用方面,对于精度要求极高、产品迭代更快的3C制造业,增广智能与多家电子品牌生产供应链合作,为最新款的手机、电子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等提供精准的微小力量控制执行器。
- RM精密力控系列执行器,力控精度领先业界-
增广具有高精度力量控制系统的执行器,在力量控制方面,可确保稳定控制±0.01N精度的恒定力量输出,支持出力曲线数据分析,可用于工件强度测试、抛光打磨、柔性推压,例如精密电子零部件(如微小电路板、精密线圈等)的夹持移载压装、手机边框柔性打磨、屏幕贴合、端子压装、电路板检测等。黄安杰提到,“增广智能的执行器产品可以说贯穿了整个3C产品生产全线。”在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的音圈电机产业上,增广智能也有布局,推出了VCM音圈电机驱动器以及VCM音圈电机。选配自主研发精密力控技术,既可用于电子零部件贴片、产品包装定位等精密定位要求高的作业,同样也可应用于更多形式的高加速、高频激励上。譬如机械工具的多坐标定位平台、医学装置中精密电子管和真空管控制;在柔性机器人中, 为使执行器快速、精确定位,还可以用音圈电机来有效地抑制振动。3月份增广发布的柔性仿人执行器,可在没有力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实现高灵敏度的力量控制,并且消除摩擦力影响;实现在一个机构下同时满足出力跨度大,响应速度快,零摩擦力的指标要求,动作更拟人。这项新技术,在工业上进一步解决了速度和力度之间的矛盾,能同时提供高速和更大的出力范围。借助该款柔性仿人机器人,即使面对复杂的应用任务也能够实现精确的控制,如装配、抛光、砂光或去毛刺,同时还能更好地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有效减少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柔性仿人执行器还可应用于手控器、遥操作等全新的自动化、医疗、实验科研等领域。它的高精度、高响应、高灵敏度、高柔顺性等特点,连接微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可在高通讯时代下,配合实现远程手术;人类远程遥控仿生机器人实行未知区域探索、危险物移除、高传染性病毒提取等高危任务。增广智能技术VP谭俊源表示,“这种新技术通过把技术指标扩大百倍,把原本不可能的应用成为可能。未来可能被大规模应用,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 。”目前,其智能执行系统已经在电子、半导体、医疗、汽车、新能源、仓储物流、智能装备、军工等10余个高精尖领域实现应用。供应方面,目前,增广智能的产线产能已接近亿元级别,并实现高度自主化。当前,受疫情影响,进口品牌的产品交付变得不稳定,增广智能则可依托国内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以及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按时保质完成交付。增广团队现近百人,核心成员算法专家曾供职于光刻机巨头 ASMLL* 核心供应商Prodrive B.V;工艺主管曾任职于美的、博智林,联合创始人曾于两家上市公司任职供应链管理与销售管理相关工作;销售负责人曾于施耐德、西门子、昌宇升等知名企业担任销售高管;多位成员拥有10年以上行业经验。黄安杰透露,新一轮融资完成,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与团队扩充。“融资后,增广将围绕智能执行器的国产化在产品的研发、品质上继续加深壁垒,在服务上,增广将在全国打造极速售服团队,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