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000元学习「碳中和」,换来一张废纸

创业
2022
04/13
18:41
亚设网
分享

理想是丰满的。起码在哈奇刷到的抖音广告里,“碳中和”这三个字,连带着的是国家战略和人才缺口,还有一个名为“碳排放管理师”的新兴职业。

什么是碳?什么是排放?还没来得及弄懂概念,诱人的广告词就出现了,“年薪 30 万起跳!”

哈奇只有 24 岁,在长沙做着一份“养活得了自己,养活不了全家”的财务工作。和很多焦虑的年轻人一样,哈奇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是一眼望得到头的安稳现状;向右,是躬身入局一个新风口,赌一把。

“双碳”就是哈奇眼中的新风口。2020年9月,中国正式宣布“双碳”战略目标,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不再增长”,碳中和指“通过多种节能减排手段抵消产生的碳排放”)

要实现“双碳”,就需要在各行各业减碳,“碳排放管理师”的需求应运而生,这是2021年3月,人社部发布的18个新职业之一。“碳排放管理师”的职责,就是在企业内负责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

更“难得”的是,“碳排放管理师”看起来是一个人人皆可迈入的职业。2022 年 1 月,哈奇联系到一家名为“天津博成”的碳培训机构,招生老师告诉她,只要短暂的视频培训,参加考试取得证书,对方来寻找挂靠单位,“什么都不做,一年至少收入5万元。”

哈奇相信了,当天她便和男友一起交上近6000元/人的报名费。

头脑一热的仓促决定,开启了哈奇由冬到春的噩梦。进一步了解后,哈奇发现“天津博成”的工商信息里并没有招生资质,给她发过来的合同也不合规;更让哈奇心凉的是,“碳排放管理师”现在压根没有国家层面的职业资格认证,考了也没用。

花6000元学习「碳中和」,换来一张废纸

哈奇参加的“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班所发证书,并无国家资格认证。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一位从事碳培训业务八年的人士告诉 36 氪,随着“双碳”火热,很多机构会夸大宣传,除了高额年薪以外,甚至承诺可以评职称,“拿到北京落户积分”——这都是痴人说梦,如今市面上的碳培训机构发放的都是培训证书,与会计从业资格证、法律职业资格证这类资格证书有本质区别。

“以英语为例,英语四六级属于国家级水平考核证书,大家都会认。如果你去学了新东方的四级课程拿个证书,市场上就没有认可度。”一位双碳领域创业公司 CEO 对 36 氪说,“现在的碳培训,都属于后者。”

证书的作用微乎其微,行业内也没有国家层面的培训标准,36 氪翻看数位学员提供的课程后,发现各家机构的培训内容也良莠不齐。

在“天津博成”售价6000 元的碳排放管理师课程中,全部采用录制课形式,学员们对老师的资质、从业经历一无所知,课堂中没有互动,只有一个画外音枯燥地讲解PPT。哈奇还说到,这些课程内容都能快进,她用10分钟就能刷完。

花6000元学习「碳中和」,换来一张废纸

“天津博成”6000 元的课程皆为视频+PPT形式,“10分钟就能刷完”。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也有质量更优的机构。比如某一线城市碳交易所的下设课程,会显示授课老师均有碳交易、碳咨询等行业背景。除了介绍双碳政策、现有减碳技术、碳交易等基本知识外,还有较为独家的课程内容,包括部分政策解读,以及主要行业的碳排放核算要点等。

而更高阶的培训班,则会采用类“MBA商学院”的录取方式,详细记录、筛选报名的学员信息,课程多为线下,除了普及碳圈基础知识外,更主打社群、资源互换,期间会组织线下参观、高管交流等活动,学费自然也水涨船高,不到一周的课程安排,需要交纳近万元的费用。

趁着“双碳”的东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想凭借“碳排放管理师”的一纸证书入场,这让各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据 36 氪了解,已有培训机构凭借“上网课、再发证”年入近千万元。

甚至在 36 氪调研“碳培训乱象”期间,有培训机构代表找到36氪内容团队,信誓旦旦许诺:“拉来一个学员,可以给你们分成 3000 块!”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 36 氪的调研过程中,依然有不少学员对我们表示,即使知道培训证书用处不大,但花几千块便可快速入门一个行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经济条件允许、且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报培训班可以节省不少搜集资料的精力和时间。

哈奇的噩梦仍在延续,6000元的报名费对她而言不是小数目。可为了阻挠哈奇退款,天津博成的对接老师盗用了她的身份证信息,直接替她考取了证书,用履约完成的理由拒不退款,并把培训证书强行寄给她。

至于天津博成之前许下的“挂靠证书,什么也不干月赚 5 万”的承诺,更是空头支票。哈奇在仔细查阅合同后发现,“包挂靠”并没有被写进合同。现在只要哈奇询问“挂靠”一事,对方说辞就变成了“正在帮忙寻找”,时间也变成了模棱两可的“一年”或“两年”。

如今,哈奇除了去市场监管局举报以外,还在各个社交平台诉说这段经历,以免更多人陷入骗局。“不管需要多久,我都会坚持维权。”哈奇说。

对于哈奇的讲述,36氪向“天津博成”官方与旗下老师求证,但“天津博成”声称不存在不退费情况,还要求 36 氪提供学员姓名,否则拒绝发表评论。为保护受访者身份信息,36 氪并未提供学员姓名。

“碳排放管理师”的培训机构乱象,映射出普通人投身碳中和的焦虑抉择。比别人更早押中一个行业,意味着财富与阶级的跃升。阿里巴巴上市时造就的亿万富豪、第一波买比特币的用户,都有着类似的故事内核。在如今互联网行业内卷、裁员层出不穷的寒冬之中,人要选择如何流动,比拼的不仅是认知,还有更快的认知。

倘若从钱、政策的流向来看,“双碳”无疑是一条明确的康庄大道,可入局碳中和,“考证”显然不是救命稻草。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 36 氪,与节能减碳领域的相关企业,目前在招聘时更青睐传统能源产业的从业人员;而“双碳”背景下成立的新兴企业,在产品模式、管理认知、商业化上都较为早期。一位试图向“碳圈”转型的互联网公司中层对 36 氪评价:“如今的碳圈,差不多就是 2012 年的互联网。”

围绕碳培训乱象、跨行业转型等话题,36 氪与四位投身“双碳”的前互联网人、传统行业从业者、培训机构内部人士聊了聊。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钱不退、证没用、无挂靠,6000 块学费打了水漂


哈奇,24岁,公司财务

我在长沙做财务类工作,已经做了好几年。说实话,财务的薪资比较稳定,但处于养活得了自己,养活不了全家的程度。

知道碳中和是在抖音上,我常常能刷到关于“碳排放管理师”的介绍,说这个是国家去年提出的新职业,证书的含金量是多么高。

我想着,现在的工作真的就像吃低保了,要是去搞这个(碳排放管理师)肯定比现在挣得多,可以为转行做准备。

今年1月,我在长沙人事网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推送,介绍碳培训师课程。因为是官方机构的推送,我也没什么顾虑,直接加上了招生老师的微信。

加上才知道,对方是天津的一家教育机构,叫“天津博成”。招生老师一直强调证书的含金量和行业前景,说考试由国培网安排,全国统考,证书由他们下发。证书考过后,他们还可以帮忙挂靠在一些单位上,什么都不做,一年也至少收入5万元。

我还是有点犹豫的,毕竟学费也不便宜,一个人要近6000元。这时,他们提到了长沙是碳排放管理师的首考城市,并且机考名额只剩两个。如果错过了,以后起码要有三年相关行业经验,且通过笔试,才能考。

为了打消我的疑虑,对方还发来了营业执照和工商信息,还有他们的“官网”,让我自己查询剩余的考试名额,当天我就和男朋友赶紧报了名,把钱打了过去。

交过钱之后我才回过神来。我在相关渠道查询发现,现在的碳中和证书相当于培训类证书,而不是职业类证书。我查了“天津博成”的营业执照和经营范围,发现并没有招生资质。去问他们,招生老师总是岔开话题。

我觉得不对劲,开始让他们退还费用,但已经有些晚了,负责人说课程开通了,考试也报了名,无法退费,我和招生老师僵持不下。

然后来了另一位声称是“老师”的人,给我提了一个新办法。因为合同里写着“考试包过,不过退款”,所以他们让我先去考个不及格,才能申请退款到账。如果是因为个人问题拒绝去考试,就一分钱都不会退。

为了能退课,我又一次听了他们的话,去刷课考试。上课在小程序里,都是网课视频,看不到“老师”的脸、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讲课,所有课程内容都可以快进,我只花了10分钟不到就刷完了。我想着,没考过总得给我退钱了,正式考试就考了52分,然后把截图发给他们,要求退款。

结果又上了他们的当。

退款费用始终没到账,还联系不上。最后,他们又换了一个“班主任”和我沟通,她态度极差,在电话里骂骂咧咧,还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我的身份证替考了一次,拿到了97分,和我说考过拿到证了,不能退款。

一直踢皮球到3月,“天津博成”给我打电话说证书出来了。我拒绝接收,他们还是直接寄了过来,快递还是到付,我真的无语了。

花6000元学习「碳中和」,换来一张废纸

“天津博成”提供的证书。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证书也错漏百出。今年才考的试,证书下发时间却写成2021年12月。他们还解释说,证书日期有误是第一批考生的特殊情况。

我很愤怒,要求把证书退回去,他们却说合同已经终止,和我已经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之前说好的单位挂靠也不作数了。我后来看了电子合同,既没有双方认定,也没有写出“包挂靠”的字样,这最多算是“口头保证”。但问题是,这个合同当时并没有正式签署,他们是直接发给我的,这真的有法律效力吗?

但不管怎么样,钱不退、证没用、无挂靠,我的六千块学费相当于打了水漂。

他们还想继续骗我,说正在找单位,让我摆正自己的定位,现在是我求着他们帮我挂靠,还被他们指责“这是求人的态度吗?”

我再也不相信了,开始在社交平台和投诉平台,说出我的经历,希望揭露他们的骗局,让后来的学员别走我的老路。另外,我也去市场监管局举报了,但还没被受理。走司法程序还暂时不行,因为疫情,没法到天津当地提交材料。

虽然事件还没有最终结果,但不管需要多久,我也会坚持维权。现在网上关于碳排放管理师的诈骗投诉越来越多,有几个网友联系我,跟我说刚给这个机构交了钱,看到我的经历后也赶紧退了款,还来感谢我。(文章发布后,双方已达成和解,完成退款)

花几千块报班也不算什么,转型碳圈工资自愿打七折


白云,34岁,某软件公司产品负责人

我是2010年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先去阿里做了两年销售,后来转行在传统行业做了产品经理,一直在To C行业打转。后来才到软件公司,一直做到产品线负责人。

在互联网圈十来年,我觉得互联网的思维方法是领先于中国很多行业的。所以我希望能找到一个不错的传统行业,能发挥这么多年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也想在这个年纪再突破一下自己,如果能转型成功,也能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

刚好就遇到了“碳中和”。

去年,我老婆跟我提起这个事情,说是比较有前景。我一查,还真的符合之前的期望,就花了几千块钱报了某地能源环境交易所开的培训班。

报班前,我已经知道证书没什么含金量,上完课后发的是培训证书,而非职业证书。但我觉得没什么关系,我本身就想花点钱,节省时间和精力来重新学习。再说了,在互联网行业那么多年,几千块也不是什么大钱。

培训班是上的网课,课程分三天,在钉钉群里上课。上午和下午各一个老师,基本就是拿着PPT讲课,中间穿插讲一些案例,入门是够了。

我心里有预期,很多人说这种培训班是骗子割韭菜,但我清楚是为了节省时间去买课的。不过说实话,一个群里几百号人,一人3000块钱,只有三天在线课程,那就是大几十万了。其实收费挺黑的,我看他们都办了50多期了。

上完课后,我也关注了很多双碳领域的公众号,还加入了一些社群,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多认识些人,为转型做准备。

我一直有留意双碳相关的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boss直聘上看上海的机会。参加培训班之前,boss直聘上的上海双碳岗位都没几个。今年多了点,十几二十个吧。

这个领域还很早期,对互联网人才的渴求程度也没那么高,更希望找产业里的人。我去聊了蛮多公司,无论是传统碳咨询机构还是初创公司,一听到我是互联网背景的,都不是很愿意跟我聊。

也有愿意和我聊的。我聊完发现,很多公司都还是小作坊式打法,比较野蛮生长,都是皮包公司。看他们去谈单子,上来就跟客户搞感情,喝酒吃饭聊天,还没到真正专业地去做这个事情的阶段。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客户,普遍年纪都会大些,30岁以上,和互联网差别挺大的。

还有一家公司说自己是双碳解决方案,但真正聊工作的时候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他们其实就是用很简单的IoT技术,布置在客户现场,比如酒店、写字楼,给装个传感器什么的。我问他们检测完会做优化吗?他们说不做,只把数据给到客户,很简陋。

我2012年开始做产品经理,碳圈和那时候的互联网其实差不多,我觉得碳圈起码要做个再八年十年,才能到和互联网节奏差不多的水平。

但我对这个行业还是很有信心。行业肯定是没问题的,主要还是看公司、团队和做的事情靠不靠谱。我也有家庭有孩子,换工作成本挺高,所以一定要挑很合适的机会,现在更要保持耐心。如果有合适的岗位,我工资打七折都可以。

花6000元学习「碳中和」,换来一张废纸

一家培训机构的招生启事列举了“碳排放管理师”的工作机会。(图片水印机构与文中内容无关)

碳圈本来是个小圈子,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大洋,36岁,从事碳培训业务8年

我们公司成立超过10年了,一开始以咨询业务起家。当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碳中和”,一提到“碳”,还以为是倒卖煤炭。

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前,碳圈一直是个很小的圈子。我们也是先给能耗高的行业做咨询服务,如电力、石油等公司,过程中我们发现,客户其中不太懂双碳的市场环境和宏观政策,所以我们就号召大家一起参与培训学习。

我们组织高校、研究院等专家教授,给大家讲讲国际形势政策、具体规则等等,让客户对自己的减排工作心里有底,回去也能看看业务板块怎么关联。

一开始,参加培训的以能源从业者为主,一期也就十来二十个人。大部分参加培训的都是自身工作需要,很少说个人自己花几千块钱,来学习入门的。

变化是在2020年发生的,那一年国家提出了双碳目标。到现在,我们的学员数量涨了几倍。

但也有不太好的现象发生,很多学员被媒体或者培训机构宣传误导,以为培训完拿到证了,就可以年薪三五十万,北京落户积分、评职称等等,这怎么可能呢。

花6000元学习「碳中和」,换来一张废纸

“黑猫投诉”平台中,关于“碳排放管理师”的投诉高达数百条

以前碳圈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强调过这个证书的性质和类别,因为大家都不是为了考证来学习的。现在很多机构夸大宣传,导致很多人只为了考那个证书,有点舍本求末了。所以我们去年赶紧在招生通知里强调,说这个只是培训证书,不能当资格证书用。

双碳作为新兴行业,本来受众面还比较窄,从业人群相对较少,国家也没有出台行业从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市面上很多培训机构都是去年才开始做的,随便找一个社会团体、协会、研究院机构就发证,课程体系、讲师邀请、培训内容以及考试认证流程都很不严谨,课程宣传推广自说自话,都是唬人的。

其次,有学员以为随便考了证之后就能去碳咨询公司应聘工作,这也是不太可能的。这个培训证书最多可以让公司明白,你对“碳”这个事情有主动学习过,最多节约一两个月的行业基础培训时间。

从目前双碳背景下的需求来看,未来碳圈的人才需求会非常大。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成立碳资产管理的专人专岗,甚至新注册一个二级碳资产公司。尤其在企业被纳入碳市场后,会涉及不达标受惩罚的问题,企业对招到高素质的人才是很渴求的。

以我们公司作为例子,我们现在还是最注重项目实践。就算招一个专门看某某环境方向的博士,如果他没有接触过类似项目,没有一两年的从业经验,也很难马上上手。

做碳相关的业务,对人的专业知识、基本素质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国内很多碳排放管理的方法学现在还是参考国外资料,对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碳管理相关业务也需要一定的环境专业知识。

最最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行业认知。假设要给企业做碳管理,如果咨询顾问只知道碳中和概念,是没法做流程优化的。所以我们现在欢迎有行业背景的人才,像是在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作过的,他们学习了双碳知识后,再上手碳管理业务会更快。

选择大于努力,小面包车在高速路也能跑120


科恩,31岁,双碳创业公司产品总监

我之前是在某家明星SaaS公司,经历了从0到100的阶段,现在刚来新公司不久,新公司原来是做环保咨询相关的,我来这里主要负责新的双碳板块产品。

以前我都是看新闻里说碳中和,第一次真正有感知,是一个投资人和我说某个大厂在做碳中和交易板块,我本身就有想出来的想法,就看了看机会,顺藤摸瓜,最后到了这家创业公司。

来之前,很多人劝我,双碳领域企业都很传统,多是咨询业务,很不SaaS。有个朋友甚至给我推了四五个其他SaaS公司的机会,最后,我还是选择了这家双碳领域的创业公司。

目前来看,我不觉得后悔,甚至会有些惊喜。

我之前所在的企业,也是先从泛互联网企业客户做起,后来再打相对传统领域的企业客户,很明显能看到,整体的获客效率在降低——我之前测算过,细分市场规模增长在8%-10%左右,就算前两年疫情大大推动了数字化,也很难追得上大家的增长期望。所以,SaaS公司互相卷也在所难免。

当然,我相信未来某一天,国内企业信息化程度肯定也能追上美国,比如普及率和渗透率,但可能要以10年作为周期来看。我作为个体,肯定是熬不到那个周期了。

大厂我也聊过,大家也能看到,现在大厂也纷纷缩减战线,去了要么抢活,要么空间有限,太卷了。

但“碳中和”这个事情不同,是国策,自上而下推动的。无论怎么样,2030都要碳达峰,2060年要碳中和。人才和钱都会涌进来,行业成长速度会更快。

我把自己当作一个乘客。企业所处的行业就是路,如果它走的是高速,就算是小面包车也能跑个时速120;但如果走的是泥路,保时捷也开不起来。所以我最看重赛道,然后再选车。当然,要尽可能选择这个赛道上最好的车。

最后的造化,还是要看司机——也就是老板。我觉得,老板能营造一个干活的氛围,就行了。站在外面,你永远接触不到真实的客户,不知道真实的场景需求是什么,所以我也不想了,躬身入局吧。

碳圈的人很多都是咨询出身,接触下来,和互联网还是很不一样,他们在产品化、商业化上想得比较少。所以我现在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和潜在客户泡在一起,挖掘客户的真实诉求。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碳管理认知非常浅,所以得好好挖掘诉求,而不是盲目上手去做。

当然,说实话,我也担心这是个风口型公司,所以最近一直在做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聊了一圈,发现很多客户是有实实在在的碳管理需求,比如一些出口型企业,需要面对欧盟的碳关税,自然要系统地管理“碳”。

我一直觉得,我们都是个体,很难改变某个公司或行业的走势。如果有些不错的互联网产品、营销方法能带进来,是好事。双碳这个领域,无论是个人职业选择,还是企业发展,都是在面向未来3-5年的市场。如果等到整个市场的碳管理意识非常强了,再行动,那还来得及吗?

(应受访者要求,哈奇、白云、科恩、大洋均为化名)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