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蓝驰创投宣布完成新一期双币基金的募集,总规模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至此,蓝驰创投总管理规模折合人民币已超过150亿元,已是国内管理规模最大的早期基金之一。
据了解,蓝驰新一轮人民币大部分资金历时6个月完成募集,涵盖了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内的国家级基金、知名政府引导基金、主流金融机构、顶级母基金及知名家族办公室等。美元基金LP则包含了国际知名保险公司、主权财富基金等,过往投资人的复投率极高。蓝驰创投的管理合伙人陈维广表示,“新基金的募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且人民币和美元基金都超过了募集目标”。
新一期基金,蓝驰创投将继续关注“四新”领域:新能源、新效率、新交互与新科学,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创新、机器人、基础软件、芯片、智能硬件、生物科技、Web 3、元宇宙等领域。
投资放缓行业资金趋于集中
在过去5年时间内,通过上市、并购、股权转让等方式,蓝驰创投人民币基金实现了可变现价值2倍于本金,所投资企业理想汽车、青云科技、怪兽充电、水滴公司在近两年陆续登陆资本市场。2021年下半年,创投界内最活跃的国家级母基金之一——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发布了第三批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公告,蓝驰创投成为了第三批子基金合作管理机构之一。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2 年第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 2,155 起投资,同比下降 27.5%;披露投资金额为 1,968.22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47.1%。受行业周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及疫情影响,国内投资行业动作明显放缓,反映到募资环境上,LP 更加偏好于历史成绩亮眼的头部机构。
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新募集规模在50亿元及以上的基金共15支,募集金额1213.88亿元人民币,占比近三成,其中包含了多支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并购基金、产业基金等。
无畏避险情绪投资机构冲进早期战场
自从2005年扎根中国以来,蓝驰创投是国内少有专注于早期VC的投资机构,累计投资超过150个早期创业项目,投资轮次集中在Pre A到A轮。投资领域过去更多覆盖硬科技,以及创新交汇、企业科技、医疗健康等。
在投资行业避险情绪攀升的背景下,国内股权投资市场在中后期的投资占比仍然较大。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 年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扩张期和成熟期的投融资案例数占比高达 62.6%,2022年一季度这一数字为63.9%。然而,在优质标的稀缺、热门赛道估值较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也开始进入更早的投资阶段。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创投圈天使轮或种子轮融资事件占比7.32%,A轮占比15.65%,超过B、C、D轮的占比总和9.63%。,其在战略投资阶段,同比增长率达到223.1%。
近年来,包括GGV、高榕、深创投、IDG在内的多家一线机构,腾讯、字节、小米等产业资本,以及政府直投基金都纷纷加速了在早期投资上的布局。
早在2018年,红杉中国和GGV先后设立了种子基金;2019年1月,深创投也成立了其首支天使基金,总额接近5亿元人民币;2020年,高瓴资本、弘毅跟春华分别成立了面向早期的高瓴创投、弘毅创投跟春华创投;2021年,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启动天使一号直投基金,首期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今年5月,老虎基金在印度完成了自2019年以来首个种子轮投资。由此可见,国内外投资市场中,头部投资结构越来越倾向于向前寻找优质标的。
然而,更早期的投资,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的报告,对十年间成功进行IPO的科技、电信等147家公司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投资的回报不一定比后期的回报高。因此,在等待周期攀升的时期内,投资机构在选择被投项目上同样越发谨慎。
融中财经数据显示,近两年能成功融到种子轮融资的创业公司中,产生收入的比例大幅上升,完成A轮融资的公司中超过80%都已实现盈利。目前市场中,46%的投资人认为,今年投资项目的估值会比去年卡的更死、给的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