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竺晶莹。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聊天记录是现代人的软肋,尤其是现代名人。王思聪、吴亦凡都曾翻车于此,导致人设崩塌。这种事娱乐圈有,金融圈自然也有。
不久前,一知名投资人的暧昧聊天记录被流出,影响力倒是不至于上热搜,内容也算不上多么juicy,只是这组对话仍在圈内不胫而走,毕竟我们永远都无法低估八卦的传播速度。一时间,居家办公的沉闷氛围被这则八卦打破,该投资人瞬间成为了被群嘲的对象。有人暗笑,有人嘲弄,也有人暗自庆幸曝光的不是自己,庆幸之余又不免警醒,自己该如何防患于未然。
出于友善,事情的起承转合不复述了,大致就是个常见的微信钓鱼局。
这段对话的流出至少伤害了两方人马。一是这名投资人和其所在机构,这就是聊天记录的力量,让那体面人的滤镜碎一地。二是误伤了那家北京总部刚开了深圳办公室不久的VC,事件发生后该VC澄清这名女子并非他们的员工,可他们除了辟谣也没什么可做。
纵观整个骗局,几乎成本为零,只要用个网红脸头像,再用几句推拉话术,就能让投资人陷入一场公关危机。
此事令我最感到惊讶的不是投资人这一方,而是行骗方。这位“女子”之所以能够触及到那位投资人,一定是做了专业的功课,比如:懂得VC混圈子、加微信的方式;知悉所冒充的这家VC深圳办公室的信息;甚至清楚其华南区设置的职务、岗位——想必是提升过“自我修养”。
此事一定不是孤例,反而令我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在和业内一些朋友交流过之后,更是印证了这种感觉:有一批有组织、有方法的骗子,很可能盯上VC了。
据一位投资机构的朋友告诉我,现在骗子通常会营销一个假账号来冒充某个机构的员工或大佬,尤其晒出与大老板的合照就会可信度飙升。一种情况是骗子会复制一个真正的该机构员工的朋友圈,然后去加人以获得些资源、信息。另一种是凭空捏造一个不存在的人,就像以上这个事件,故意针对该投资人去引出一些不利于他公众形象的话,截屏曝光。
这进一步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为何此事会泄露出来?
一位投资人甚至猜测,这类骗子除了骗取信息、人脉,甚至伸手勒索过钱财的可能性都有。这位投资人更感慨现在光景不好,这些人应该在想各种法子套路他们,连其的手机号恐怕都已经被卖了。
由此可见,但凡你有点名气,有公众形象要经营,连聊天记录都可以是一场请君入瓮的骗局。经此曝光,这位投资人也是心有戚戚焉,更放言:“微信号和手机号都不能加我。”
这件事也在我们编辑部引起了论战,有两位同事分别站在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阵营。
一位认为,这些站在台面上的投资人,到私人场域里反倒成了弱势群体,暗箭难防,他被人变成谈资都没法回应。另一位反驳,投资人一点都不弱势,他们掌握社会主流资源和话语权,难道没有道德准则去约束自己公和私的行为?先前一位说,别动不动拿私德去拷问别人,你要想一辈子不出错,老老实实当小人物得了,还引用了句话:“只要你足够废物,就没有人能利用你。”
照我看来,不少知名投资人最大的问题在于,喜欢在公众面前立人设,或者说业务需要他们立人设,但私下里又不可能活成人设,这也成就了骗子趁虚而入的机会。
我们能理解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会显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就像英国学者Nick Couldry说过,在大众文化中,公众人物一定要有距离感。聊天记录的曝光相当于消除了这种距离感。
另外,对于金融圈之乱,我们也早已司空见惯。像这次事件也不过是投资人被勾搭,算不上刺激。最多的钱总会导致最迷乱的欲望。且不论平日里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谈资,光看《华尔街之狼》、《亿万》也能管中窥豹。比如《亿万》里的对冲基金大佬男主曾遇过心动的一个歌手,但他忍住没有出轨,不过在后来与妻子的一次争吵中,他就以此邀功:你知道有多少女人接近我吗,换做这个圈子里的别人早就出轨无数次了,而我每次都以家庭为重。原来忠诚是金融圈最稀缺的资源。这确实也反映了这些男性是多么不缺异性资源,连刚入行的分析师都不乏约会,更别说合伙人级别的知名投资人了。
因此,骗子就利用了这两点来行骗,一来金融圈本来就有很多男女情事,随便一钓就有料,二来出于面子、声誉,人们往往愿意花钱平息事端。
前述的那位朋友透露,近来还有一种新型骗术,二级市场有人碰过自己在公开场合的照片被P成艳照,继而被勒索。这就让人疑惑了,那不是你做的事,干嘛要给钱呢?骗子这么拙劣的手段也能让人就范了?该人士解释,除非真的很干净,多数人还是心虚,这图虽然是假的,但牵引出什么真事就不好了。何况大家都要面子,就算是假图流出去难看,报警也很难追责,拿出点小钱平息事端算了,毕竟名声重要。
除了情感纠纷最容易被利用外,今年VC/PE机构被冒名顶替的事件也层出不穷。不少机构都在官网挂出了“严正声明”,谴责不法分子冒用机构名义进行融资、理财活动。峰瑞资本在3月就发表声明说,有人冒用峰瑞资本的名义通过网站、APP、微信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募资,任何所谓的“峰瑞资本任务群”、“峰瑞VIP群”,以及打着“峰瑞资本派单员”、“峰瑞导师”、“峰瑞投资部”名义的个人都是非法冒用。今年甚至还有骗子打着投中集团的名号去让人刷单,被同事调侃,一方面说明我司品牌做得确实可以,另一方面,不妨谦虚地讲一句,看来连骗子都下沉了。
这些受害的机构除了严正声明和报案,其实也没有更多还手之力,最终又很难真的追责到骗子。
不过往好处想,有骗子来冒充你,至少从侧面证明了你在市场上的品牌能力,甚至可以说,这种另一种意义上的“市场化”的认可,毕竟谁会去冒名顶替一个毫无利用价值的名号呢?
更匪夷所思的是,竟然还有骗子假装入职来诓机构的底薪。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上海很多家初创私募都碰到了这样的求职者,他们宣称自己手上有很多大客户资源,这些私募想发产品心切,就会花重金聘请他们,而这些人竟然在多家私募机构同时应聘入职,每天把要拜访的客户资料包装得无懈可击,还邀请客户来公司考察。他们如果同时应聘10家私募,一个月底薪可达30万,大部分都有10几万一个月。就算被发现了,有些机构也没有报警或不支付工资,因为一旦涉及到劳动仲裁,多少对私募机构有影响。
那位朋友向我透露,她所在机构就遇到过上述骗子,除了入职那天来公司报到再没见过他,每天都写日报,说自己天天都在见LP,但没有任何推进反馈,没有让合伙人见到LP。一个月后,老板发现不对劲,很没面子地默默把他开了。
纵览这些骗局,骗术的花样百出确实让人防不胜防。同时,由于被骗会让外界认为是一种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的体现,无端惹来嘲笑,因此这些平日里自恃身份的投资人在被骗后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等待事态平息。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微妙心理反倒让被骗者成为了骗子的共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