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再“翻车”!金准医学的资本局

创业
2022
05/28
14:37
亚设网
分享

【猎云网(微信:ilieyun

核酸检测再“翻车”!金准医学的资本局

)北京】5月28日报道(文/韩文静)

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再起风波。

昨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通报称,“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

通报表示,今年4月25日以来,该公司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违规将多区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稀释样本,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目前,金准医学已被立案侦查,法定代表人王某某(男,43岁)等17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已经不是核酸检测机构的第一次“翻车”,金准医学背后的资本局也因此浮出水面。今年以来,随着核酸检测逐渐常态化,第三方核酸检测成为了企业逐利的对象,面对违规造假带来的巨大收益,各地陆续发生多起核酸检测机构被依法查处的事件。

实控人来头不小,曾任多家上市公司高管

对于通报中提到的王某某(男,43岁),外界纷纷猜测其为金准医学的实控人王学刚,王学刚出生于1978年,与上述提及的王某某年龄吻合。

5月27日晚间的一则消息,证明了这个猜测。A股上市公司百普赛斯发布公告表示,因金准医学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北京警方对金准医学立案侦查,金准医学法定代表人王学刚等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侦办中。

值得注意的是,王学刚还担任百普赛斯的现任董事,百普赛斯通过这则公告迅速撇清了与王学刚的关系。

百普赛斯的公告称,王学刚不担任公司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业务方面,公司和金准医学、王学刚董事均不存在日常业务关系。

或许受此消息影响,截至昨日收盘,百普赛斯报131.65元/股,跌2.81%,总市值105.32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百普赛斯,王学刚与另一家上市公司华大基因渊源颇深。从1999年开始,王学刚就曾在华大基因公司任职,担任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1%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员,还曾任华大基因副总裁。精准基因的COO张浩,也曾任华大基因美洲区首席运营官。

华大基因被称为国内基因行业的“黄埔军校”,2015年,王学刚从华大基因离职创业,师承杨焕明院士,王学刚在基因组领域深耕多年,他与张浩一拍即合,成立哈尔滨精准基因,专注于生物基因类高新技术,并担任精准基因董事长,后来成立金准医学,迅速开启了商业化之路。

除了精准基因外,天眼查显示王学刚还任职十余家企业,其中大部分与生物科技相关。

母公司背景强大,加速在检测领域的布局

随着核酸检测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企业为了获取利益,通过违法的方式缩短检测程序或者采取不合格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违规多管混检、人为稀释样本等操作可以降低检测机构的成本,但核酸结果的真实性也被一同拉低。

工商资料显示,本次涉事的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准医学)成立于2019年5月28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学刚。

2020年6月,金准医学通过北京市卫健委专家组审核,开始承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就被北京市评定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定点单位”。

天眼查显示,金准医学由北京金准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持股,后者是哈尔滨精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准基因”)全资持股公司。

精准基因是由哈尔滨科技厅和哈创投集团招商引资进入黑龙江省的生物基因类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旨在建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因组研究和应用中心,将基因、蛋白及代谢小分子等大数据和临床资源及科研项目进行整合,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的个体化、精确化应用及基因检测技术在国内科研领域的应用。

从2015年成立至今,精准基因共完成了4轮融资,背后站着富德资本、哈创投集团等机构。

其中,王学刚持股34.13%,为公司的实控人,也是最大的单一股东。此外,哈尔滨富德恒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持股22.48%,深圳前海精准基因投资企业持股9.25%。

核酸检测再“翻车”!金准医学的资本局

微信公众号“金准医学检验”内容显示,精准基因总部设在北京,为全国300多家顶级医院、20多个科室、2000多名医生提供支持,积累了近30余万例临床样本。

根据黑龙江日报的报道,精准基因借力资本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立了三家分公司,成为东北三省首家专注于利用二代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相关技术为医疗诊断提供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一家基因检测领域的第三方公司,精准基因公司主要面向医院、体检机构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其业务已覆盖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全国18个省份及直辖市,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是其业务量排名前十的客户。

第三方检测机构乱象频出

随着疫情持续,核酸检测的次数和人数逐渐增多,行业也迎来发展机遇。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医学检验相关机构437家,年度增速高达25.1%,为历年最高。

在二级市场,也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核酸检测相关业务,并因此实现业绩的上涨。

核酸检测龙头圣湘生物2021年盈利超22亿元,业绩大增背后正是其新冠核酸检测产品。

2022年一季度,九安医疗实现营收217亿元,是2021年一季度的67倍,得益于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销售;上市仅半年的安旭生物2022年一季度的营收55亿元,超2021年全年两倍,也是由于其新冠检测产品的增产和增收。

一方面,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有效补充了各地的防疫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市场规模增大,核酸检测逐渐常态化,面对违规造假带来的巨大收益,第三方检测市场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个例,掀起了不少舆论风波。

5月21日,据平安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问题,卫健部门已吊销该实验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查处。

根据相关消息,该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原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对实验室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等6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无独有偶,5月初,多名上海居民核酸被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检测出阳性,将检测机构背后的上市公司润达医疗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卷入”假阳性“风波后,润达医疗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科实验室为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承担了本次上海市核酸筛查的部分检测任务。针对近期舆情相关情况,公司已经要求和协同中科实验室对此展开深入自查,并积极配合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督。

今年以来,各地陆续发生多起核酸检测机构被调查事件:合肥和合医学、诺为尔医学出具假阳性报告、北京时珍堂因核酸检测点保存液过期被罚、金域医学郑州区域负责人被立案侦查等事件层出不穷。

5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加大对核酸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强调要依法执业,严格检测质量,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全国进行通报。

从短期来看,核酸检测市场依然繁荣,毋庸置疑,核酸检测是一门大生意;但将时间线拉长来看,随着疫情带来的阶段性红利进一步消退,潮水退去后,这些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盈利可持续性将是一大现实问题,留给核酸检测企业调整的窗口时间,可能不多了。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