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第一天,我被裁员了

创业
2022
06/11
18:37
亚设网
分享

更难的是后续找工作。

复工第一天,我被裁员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作者:苏琦 金玙璠,编辑:苏琦,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头图来源摄图网

六月初,疫情平稳,一些城市陆续复工复产,但对于部分打工人来说,好不容易等来复工,一同等来的还有裁员的消息。

今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坏消息频频。互联网大中小厂都不时传出“优化”“裁员潮”“解约实习生”的消息,多位打工人表示,熬过了年初,却没熬过年中这一波,堪称职场“历劫”。

其实,疫情反复之下,企业面临生死存亡之际,采取增效降薪的策略本无可厚非,令打工人无法接受的是,有些公司临时通知裁员,不给缓冲的时间。

开菠萝财经找到了四位复工后被裁的打工人,他们有的完全没有料想到自己会被裁,有的却对“裁员的大刀落到自己身上”早有准备。他们也注意到,在突然降薪、裁员的表象之下,公司早已暴露出管理不当、架构混乱、转型失利的危险一面。

被裁之后,另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疫情之下,他们遇上了最难“求职季”。他们中有的决定回到原来的行业,有的决定逃离互联网,有的决定先“缓一缓”、多挑挑看,但其间冷暖或许只有身处其中的他们才能体会。


CEO三次邀约入职,复工第一天被通知“没过试用期”

阿花 | 北京 33岁 营销公司

我此前一直从事品牌策划及线上营销业务,就职于4A或大型公关公司。因为生了孩子,加上前司业务调整,我便想出来寻找新的机会。

这家营销公司的CEO在网上看到了我的简历,约我面试,第一次就给了offer 。但入职这家公司对我来说挑战很大,它所服务的垂类行业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同时CEO说,公司主要服务线下企业,受疫情影响,很多活动没办法落地,所以他希望找到一些新鲜血液,帮他开拓线上业务。

这份工作的难度并不小,第一次我没有答应,CEO又找我聊了两次。我觉得他态度很诚恳,就准备入职。同时,因为是跨行,我抱着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态度,自愿降职降薪加入了。

整个5月,我们都在居家办公,非常忙碌。等到月底复工的第一天,我上午和客户开完会,直属leader让我整理手头的资源支持这个项目,快要下班时,他微信找我,说要聊一下转正的事情。我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我觉得自己一定会转正,没想到,等来的却是试用期没过的消息。

他给出的理由非常简单——觉得我的转化率不高。我问他,“公司是怎么考核岗位的转化率的?”我们是中台的支持部门,面试时没说需要背KPI业绩,劳动合同上也并没有提到转正的具体考核指标。后来他又说,公司暂时不需要这个岗位了,会给我半个月的赔偿。

听到这个消息,不光是我,就连同组的同事都觉得特别突然。因为我们是新成立的部门,这个岗位只有我一个人,不仅从0到1帮公司搭建资料库,还要支持公司各个业务部门。不管从开荒的付出性来说,还是从平时执行的反馈来说,我都没有想到自己会不过试用期,工作十几年来,这也是我第一次没被转正,我根本不能接受。

当时我既然鼓起勇气去跨行,肯定是想要长期深耕在这个行业的,我也不可能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但公司给我的感觉却是我被耍了。

虽然我被裁了,但是事情的连锁影响并未结束。我的离职很突然,手里还有很多正在执行的项目,公司居然没有人能够对接。而且我的直属leader之前没有做过我的岗位,他接不下来,也不知道对接给谁。这导致我人虽然不在公司,却还在帮公司对接项目,客户表示很惊讶,内部对于我们部门的不满度也很高,有点恶性循环的架势。

我的“被毕业”,其实暴露了公司很多的组织管理问题。据我了解,公司已经进行了大规模裁员。今年年后,就裁掉了10%的基础人员。上海的办公室近几个月也在通过降薪的方式变相裁员,如果不接受降薪降职就走人。

而且被裁员最多的就是新成立的与线上转型有关的部门,我觉得这可能是公司没办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去支持转型,也代表公司转型失败了。

这件事给了我很多经验和教训,如果你准备加入的公司突然要做新业务,我奉劝大家一定要慎重考虑,提前考察公司体量、正规程度,以及老板对于转型的决心和态度,还要考量自己转行的成本。因为老板现在有决心做新业务,并不代表半年之后他还有这样的决心,很多时候老板一开始迫切希望员工加入,最后留给员工的,只有简历上一份无法解释的没过试用期的经历。


公司人数从五千多裁到三千多,这次终于轮到我

肖晨| 北京 27岁 互联网职业教育公司

复工第一天,坏消息就来了。

5月底,主管找到我和另外一个同事,拉了个线上会议,“小组里所有文案和编导岗位都不需要了”。当天通知、当天就离职,给半个月的赔偿。

我就这样临时被通知“裁员”。我第一时间询问HR,“没有其他的方案了吗?”得到的回复是,“现在公司这个情况,没有更好的方案了”。

我没再争取。不仅因为我在这家公司工作时间不长,就算争取的话也争取不到太多、反而会浪费很多时间,更因为我入职的这段时间,受够了这家公司的“风格”。现在既然被裁,我只想当天走流程、拿补偿、马上走人。

进入这家公司以来,我从来没有按时收到过工资。近一年时间,这家公司进行了多轮裁员,全国员工人数从五千多到现在的三千五百左右,非常多员工因为不满意赔偿方案而仲裁。但据我所知,就算走到仲裁这一步,也没几个人能拿到“N+1”的赔偿。

这是一家互联网职业教育公司,不但没有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反而还拿到了一轮新融资。之所以一直裁员、拖欠工资,我通过多方了解,可能是因为公司一个比较王牌的课程“暴雷”了,原本的返现不返了,投诉纠纷特别多,陷入官司问题,资产被冻结。

蝴蝶效应上演,公司管理逐渐混乱,导致业务方向总是在变,至少我们团队是这样。

我所在的小团队,属于中台部门,但所属的业务线一直在更换,我们的业务从原本做学科短片,到现在并入市场部门后,做起了信息流广告。自从进入这家公司以来,我一直在适应“一周一小调、一月一大调”的架构调整。

所以,对于裁员这件事有一天落到我身上,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对接下来的求职,我不太积极,因为真的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去。

反正我不会再考虑教育行业了,而我有过接触的其他行业,许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没接触过的行业就算招人,我也不敢贸然进去。

好在,没有房租压力,爸妈也没催我急着找工作,他们都希望我能好好看看,找份更长久的工作。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的就业环境下,高薪几乎是不可能了,不如找个稳定的行业和岗位,更踏实。


与新团队“水土不服”,“被裁”在意料之内

潇雨| 北京 26岁 互联网中厂

6月,我们公司全员恢复办公的第一天,毫无征兆的,领导通知我,我在这次的裁员名单里,理由是部门内容调整,我的岗位被“优化”。

公司近半年来一直都在“优化”员工,我有心理准备。跟领导谈完,我的第一反应是,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和HR聊之前,我向其他同事打听过公司能够给到的一些权益,现在找工作比较难,想多争取一点时间准备面试,结果却失败了。

不过对于被裁这件事,我也没有太难过,虽然我所在的部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我又一路做到了高级经理,但我工作得并不顺心。

当时我是被挖到这家公司的,面试我的领导说想“一起做点事情”,但我入职后没多久,他就因为办公室斗争离职了,留下我孤军奋战。后来的我总是时不时地感觉到“水土不服”,在日常的接触中,我也能感觉到跟现任领导的观念和风格不太“搭调”。

我尤其不能适应团队的氛围,我之前待过公司的团队,大家就是齐心协力一起推项目,但这家公司的团队风格是,为了出风头和邀功,互相阻拦,严重的时候还会进行言语攻击。我的性格不太能跟他们进行磨合,只能放平心态,团队让我做什么我就尽力配合。

我的感受是,团队成员的去留要看领导的个人意志,我被裁员也是意料之中,只是当这一刻真的到来的时候,还是觉得很迷茫、很焦虑。今年找工作也比想象中难得多,前路的未知太多,我很难快速调整。

不过,我不会因为这次被裁而自我怀疑,我自己的工作状态,包括身边其他组的同事给我的反馈,都让我相信不是我的工作能力有问题才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这两天,我开始海投简历,但我不太想做互联网行业了,希望能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突然被裁、求职太难,决定考编和副业双管齐下

徐戈| 深圳 25岁 互联网金融公司

在几千人的公司里,我们属于游离在主业务外的小团队,公司总部在上海,我和四五位同事在深圳分公司。

我们的日常工作和上海总部联系本就不算紧密,基本是群内有需求,才会通过周会、邮件接触。3月初,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我们团队临时换了领导,当时心里就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没想到刚调整完,3月底,深圳疫情变严重,被隔离在城中村里居家办公了近大半个月。那时,我的工作恰好遇到了点瓶颈,很想跳出那个圈子寻求更多突破,但日常工作杂事多到让我无法适从。那段时间,我在社交平台也刷到不少人抱怨“找工作难”,看得我有点慌。

没过多久,上海疫情爆发,公司主团队居家隔离了很久。这期间,我们的深圳部门刚结束居家办公、回到办公室。那段时间,有小道消息传公司在勒紧腰带准备裁员。

果不其然,4月20日,一向很忙的领导主动问我“有时间吗”,要和我电话沟通。电话接通后,领导前期铺垫了不少,突然话锋转到了我当时在做的一个业务上,说公司不做这个业务了。

言至于此,心里的猜测似乎得到了印证。其实我们这个业务自去年3月启动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不温不火,招我进来就是要把这个业务做好。人员到位后,业务很快有了起色,也带来了不错的产出。现在,公司要裁撤这个创新业务,我们只能尊重公司的决定。

不过,入职才8个月的我,还是不死心地问了一句,“那还有别的业务可以加入吗?”领导没有正面回应,只是体面地问询,“如果上海有岗位,考虑来吗?”当时上海疫情严重,我自然不考虑。随后他让我和HR去聊。

面对HR,没有经验的我,自然是被牵着鼻子走,最终的方案是,提前30天通知,给“N”的赔偿。我后来上网查了,公司的操作没什么问题。

我马上着手找工作,真是应了社交平台上的声音,“实在太难了”。给钱少还想让我“大小周”,或者让我做比原来还基础的工作。

最后,我还是敲定了一份自己并不是十分满意的工作,准备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编。因为我意识到,打工不光是混口饭吃,总是原地踏步迟早会被替代,要努力在能力上取得突破。

主业之外,我之前稳定做过几个月副业,收入还可以,可惜没有坚持下来。接下来,我要更努力拓展能力和视野,发展一份自己喜欢、能挣到钱的副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阿花、潇雨、肖晨、徐戈为化名。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