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丨「恩力动力」获超2000万美金A+轮投资,红杉中国和日初资本共同领投

创业
2022
06/30
10:42
亚设网
分享

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迭代、市场拓展以及产线建设。

创业邦获悉,近日,固态电池创新企业恩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包括Enpower在中国、日本、美国的固态电池公司,以下简称“恩力动力”)宣布完成超2000万美金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和日初资本共同领投,广汽资本、博润资本、天启资本、纽励资本跟投;势能资本连续两轮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这是恩力动力继今年初A轮过亿元融资后,为加速其固态电池产业化而完成的又一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迭代、市场拓展以及产线建设。

恩力动力创始人&董事长戴翔博士表示,固态电池是个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沉淀积累的硬科技赛道,恩力动力基于中美日三地的多年技术研发积累,从去年开始加速产业化步伐,亟需资本战略上的支撑。在此过程中,势能资本和恩力动力因对赛道理解的契合而走到一起。我对势能团队专业的服务和高效的执行印象深刻,期待未来双方更深远的合作!

势能资本创始合伙人朱思洁表示,纵观下一代锂电池技术路线变革,提高能量密度+解决安全性问题成为全球电池公司重点技术攻关方向。固态电池作为学术界关注焦点,在资本层面也受到广泛关注,而仅更换电解质本身并不能根治安全性+能量密度的双重障碍。在不断寻找优质企业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恩力动力革命性解决了锂金属负极的制备难点,同时拥有离子电导率最高的硫化物电解质作为中间介质,满足业界对下一代电池的期待!

融资丨「恩力动力」获超2000万美金A+轮投资,红杉中国和日初资本共同领投

恩力动力

恩力动力是一家专注锂金属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创新型企业,在中国、美国、日本三地设有研发和制造中心。恩力动力拥有由中美日15位博士和数十名硕士等专业人才组成的、在电池和高科技产品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及产业经验的国际化团队。

凭借多年研发积累的关键材料核心技术,以及独特差异化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恩力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解决锂电池安全性方面的历史性难题,并力图在国内营造完善的固态电池产业链。

据介绍,恩力动力已经在锂金属负极保护与负极材料改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合成工艺以及材料成膜技术、固态电解质材料和锂金属负极/正极材料的界面包覆等方面,完成了从实验室研发到中试产业化的实施阶段,离商业化应用越来越近。

融资丨「恩力动力」获超2000万美金A+轮投资,红杉中国和日初资本共同领投

恩力 固态电池

目前,恩力动力已成功制造出1.2Ah/3.6Ah/10Ah级软包型和多种圆柱型混合锂金属电芯,能量密度高达520 Wh/kg、体积能量密度1100 Wh/L。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锂金属负极全固态原型电池可实现1000次以上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80%);该电池拥有10C的充放电性能以及-40到+100摄氏度的工作温域。

恩力以对电池能量密度高度敏感的高端无人机市场为切入点,并通过工艺迭代、拓展产品系列并与车企合作开发,正向动力电池市场挺进。继2020年为软银集团的平流层超高空无人机和通信无人机合作开发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以来,恩力于2021年发布了第一代产品测试报告。在无人机等空中飞行器领域,今年恩力已进入B样试制试飞阶段。

融资丨「恩力动力」获超2000万美金A+轮投资,红杉中国和日初资本共同领投

恩力 研发中心

据介绍,恩力已完成了美国作为研发中心、日本作为工程化中心、以及中国作为从中试到量产先进制造中心的三地布局,目前产品正在北京大兴中日创新国际合作示范区进行中试。

恩力坚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开发思路,以与软银无人机等早期项目为契机,不断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取得突破,并顺利通过了针刺等整套安全性测试,进一步证明依托锂金属负极和电解质材料体系的不断优化,具备高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产品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差异化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随着技术和工艺方面的不断突破,恩力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正极包覆工艺、涂覆工艺和锂金属负极的成卷制造工艺,成功制造出1Ah/3.6Ah/10Ah级软包型和多种圆柱型混合锂金属电芯。

目前,恩力正在与多家车企洽谈合作,共同推进动力电池的产品开发及量产。作为固态电池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恩力表示,未来将选择自建工厂及与车企合作的模式来实现产品的规模化量产交付。

恩力动力创始人&董事长戴翔博士表示:”随着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等现阶段动力电池的核心痛点问题的解决,结合优异的超充性能,未来固态电池将彻底改变新能源汽车的出行体验。“

融资丨「恩力动力」获超2000万美金A+轮投资,红杉中国和日初资本共同领投

电池重物冲击试验

对于未来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成本,恩力认为,相比于三元液态锂离子电池,随着产业链成熟, BOM成本会有20-30%的优势,并且由于生产过程省去了注液化成等后端环节,整体生产时间也有较大的缩短、能耗将有显著降低,因此总体来说,未来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将具备优势。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