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分布式移动储能产品的自主研发、商业运营和合作推广等方面。
创业邦获悉,近日,移动能源服务商蓝鲤能源宣布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分布式移动储能产品的自主研发、商业运营和合作推广等方面。
蓝驰创投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现有的充换电站的静态补能方式无法摆脱时间与空间束缚,基建和用户需求存在时空的错配问题,体验和效率都有一定天花板,不足以承载全部充电需求。而以移动充电为代表的动态补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存在巨大市场机会。
蓝鲤能源在充换电领域、能源数字化及效率运营方向具备丰富的经验,研发了移动充电硬件产品及动态能源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整个移动补能网络,全面提升新能源车主用户充电体验并减少碳排放。我们非常看好蓝鲤团队,相信他们会成为新能源运营行业的头部品牌。”
蓝鲤能源成立于2021年10月,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研发、服务运营于一体的新能源服务科技公司,由来自于滴滴、阿里、腾讯等一线互联网团队的核心成员创立。公司依托领先的储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电池检测技术,瞄准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构建分布式光储充检一体的动态新能源电网,为用户提供移动无感充电创新体验服务,目前该业务已在杭州上线。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渗透率超过15%,保有量从2020年的492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784万辆,各车厂对禁售油车已有明确排期,预计2035年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超2亿辆。人们对车的定义已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希望在车的空间里享受更多的服务。因此,新能源车的补电频次和容量需求逐步加大。
目前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增速依然滞后于新能源车的增速。受私家车位的供给和价格的影响,私桩占比很低,大部分新能源车仍然依托以公用充电桩为主的商业化补能。但因电容、场地等因素带来的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排队等待、占位、设备损坏等痛点,从而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对充电便利性的担忧依然是阻碍用户购买新能源车的首要因素,市场急需更好的补能体验来满足用户需求。
蓝鲤能源聚焦分布式储能和移动补能服务的完美结合,为用户提供无感的充电体验。对此创始人杨浩表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补能方式呈多元化发展,“电”以多样化形态在终端销售,用户将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补能方式,比如充电桩、移动充电、换电等;另外车的属性也将被重新定义,新能源车是人的“第三空间”,能源服务是 “第三空间”品质生活的保障,而能源科技是能源服务的依托。
蓝鲤团队依靠在相关领域十余年的技术和数据累积,以数据驱动的AI算法引擎为核心,结合时序神经网络和数字孪生系统,从而实现电池高精度、多维参数的管理和预测,在满足用户极致的充电体验同时,追求极致的资产及运营效率。
蓝鲤能源创始团队表示,将以移动上门充电业务为触手,逐步发展分布式储能电站、光储、并网,从而构建分布式光储充检一体的动态新能源电网;并积极与国内顶级科研机构深入合作,致力于能源安全及全生命周期价值挖掘,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