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万骑行的人,买自行车上瘾

创业
2022
07/15
16:48
亚设网
分享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句当年引发争议的话放到今天,恐怕要反过来了。从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武康路,到宁波的东钱湖、成都的天府绿道、广州的阅江路碧道……成千上万辆休闲自行车、公路自行车俨然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随便一辆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自行车,可能就价值几万。

这个7月,已经购买了两辆Brompton(俗称小布)自行车的Frank,又抢到了一辆限量发售款,稀有配色,这是绝对的抢手货。一般来说,原价2万的限量款小布,再转手能溢价到3.5万甚至4万,原价1.2万的稀有色小布能溢价到1.8万。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人把小布当成艺术品挂上去,标价百万,文案是“不出,仅分享”。 

如果拿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万元级自行车品牌和汽车品牌类比,小布相当于Mini Cooper,美国品牌SPECIALIZED(闪电)、TREK(崔克)相当于保时捷、宾利,国产品牌中,捷安特类似宝马、奔驰,美利达是奥迪,PARDUS(瑞豹)就像是比亚迪。

其实公路车和休闲车是骑行中的两个世界,同样在北京,从长安街到新首钢大桥,路上的休闲骑友居多,在妙峰山20KM的爬坡上,大多是公路车玩家。但这背后都体现出人们对骑行和高端自行车的一系列成瘾行为: 

初级成瘾者最典型的症状是沉迷于自我观赏。年近40岁的陈林过去很少照镜子、拍照片,骑车近一年,骑行服从XXXL码穿到M码,不自觉地关注自己的身材,开始拍照、刻意记下圈内好友的拍照Pose。

Frank算是中级成瘾者。两年时间,他花了11万入了3辆小布。每一辆小布,他都有安排,并根据使用场景做不同方向的改装。当跟朋友约好夜骑、出去吃点东西,他就骑上改装得更轻量化、更好骑、运动性更强的那辆。如果只是上下班或是买买菜,他就选装着菜篮的那辆。小布对于他来说,“实在是个实用的工具”,他正在畅想第三辆小布要怎么改装。

高级成瘾者会对每一辆车有精细化分工,会深度研究自己的骑行数据。玩了11年骑行的王东远,保有9台自行车,总投入30多万,同样是柏油路,骑平路还是爬坡会骑不同的车。骑行中使用码表,能看到自己的实时排名。有骑友形容,原来爬坡时心率到170就难受,现在到180还没太强烈的感受,成就感会得到极大满足。 

与不同级别的沉迷者聊了聊,我们试图揭开他们对高端骑行上瘾的秘密。需要强调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提到一点,不论骑多少钱的车,骑行的快乐是一样的,尤其在公路车圈,骑友们只会鄙视骑十几万的车、技术却很差的那类人。

休闲车:三辆小布,一辆买菜一辆夜骑,还有一辆通勤

“1000块的自行车已经算很好了吧”,这是Frank在买自行车之前的想法,深入了解市场后,他的观念被颠覆,“贵的车深不见底,而且贵有贵的道理。”

他一入圈就是万元起步。这个价位的休闲自行车里,小布最受欢迎。Frank觉得,这款方便携带、匠人手工焊接出来的自行车,迷你可折叠,很适合自己,和他所在的上海的骑行氛围也更搭。骑上它,穿过法式风情的老洋房建筑群、梧桐密布的林荫路,看到想喝的咖啡就停下来,进去喝一杯。

小布并非Frank的首选,他的第一辆坐骑是更运动的公路车,买车加改配件花了4万,但考虑过便捷性,他一年半后就移情别恋小布了,一入坑就是3辆。

为了理解这种氪金上瘾的行为,我们探访了小布在北京的唯一一家直营店。面积不大的店里,挤满了折叠起来的小布,每辆车上都贴着纸条,意思是它已经有了预订的主人。

我们随机选了一辆样车,在店外的过道试骑了一圈。可能是不会调变速的原因,并没有很轻盈的感受,当向店员投去疑惑的眼光时,他回了句,“把它带上地铁都没问题,工作人员都认识小布。”店员继续分享着来店里购车的用户需求,10个人里有6个是为了通勤,2个是为了改装,还有2个是为了拍照。

店门口其他试骑的顾客,更关心什么时候能把小布骑回家,得到店员“全部没有货,现在预订需要等至少六个月”的回复后,大家脸上都难掩失望。然而,即便是在没现货的情况下,这家店每天还能订出15-30辆。 

可能是看出我们是价格敏感型用户,店员说,小布今年2月份进行了一次10%的提价,预计接下来还会再涨。现在店里的小布,最低1.3万、最高3.7万,改涂色、加皮座、配篮筐,都是另外的价钱,低至几千,高至四五万。 

骑小布的人,总希望把车改得更靓一些。据Frank观察,女生喜欢把车改装得更好看、更复古,把坐垫和把套换成皮具。男生一般改得更轻量化。标配的小布有11-12公斤,部分部件的材质换成碳纤维后,车会更轻盈、更酷炫。像Frank这种玩家,就是在轻量的范围内,去改良性能相关的配件,既要它轻,也要更好的骑行体验,“我就不用每天考虑‘骑车累不累’的问题了,骑行变成了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

今年4月的上海疫情,让小布的拥趸探索出了它的第三类改装需求。当时外卖、快递、团购,只能去小区门口拿,就有人把露营拖车衔接到小布上。解封之后,他们开始给自己的小布配上菜篮子、货架。 

改装无止境,Frank说,全部按照最贵的标准改装的话,一辆小布最高可以到8万左右。

 公路车:每降低1g重量,要花500元

花将近10万,改装一辆日常时速15-25KM的小布,在一些公路车骑友看来实在是华而不实。更多公路车骑友的追求简单粗暴——就是快。骑车速度越快、功率越高的,被圈内叫做Pro,也就是大神。大尤在圈内见过最豪华的公路车,是12万的车,再加上赛事总冠军专属的定制涂装。

玩公路车也更烧钱。1万元只能买到入门车,更直接点说,如果参与公路车骑行活动,最起码骑一辆1万元的车,才能跟得上人家。

决定骑行速度的,除了你的腿,就是公路车的重量。万元公路车的重量在7-9公斤范围内。一些发烧级骑友会为了每降低1g重量投入500元,把公路车轻量化到6-7公斤。

不论是小白还是老鸟(圈子里形容成熟的发烧友),都难逃“换一辆更贵的车”的“魔咒”。因为公路车骑行专业度高,很多小白买首辆车时,还没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多数公路车发烧友玩到两年多,手上已经有两三辆车了。 

陈林进入这个圈子不到一年,就淘汰掉了一辆接近2万的某品牌公路车。当他走进美国品牌崔克的品牌店,开门见山说需要一辆更适合爬坡的公路车时,被销售推荐了一台售价3万多的车。听到价格,他立马傻眼,“回去怎么跟老婆交代?”当进一步了解后,他的心理包袱才没那么重,原来3万多在中高端公路车中算便宜的,顶配能到16万。 

可陈林对3万的车并不太满意,嫌弃“线露在外面、不够美观”,销售指了指旁边一辆不露线的车,价签上显示6万+。他又问,“可不可以把车把换掉呢?”销售拿出一个5千多的一体车把。和6万的车相比,陈林瞬间觉得换车把性价比太高了。 

人就是这样,大钱都花了,对“小钱”就没那么计较了。而公路车绝对不是一次性消费。一套辅助装备,小1万是跑不掉的。头盔、眼镜、骑行服、骑行裤、手套、锁鞋、锁踏、心率带、码表……都得买,陈林对这些装备如数家珍,“我能说一上午”。 

大尤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一步到位买辆更贵的公路车,而是入了一辆1万出头的。我们问他,“打算再买多少价位的?”电话里传来尴尬的笑声,“哈哈,我老婆在旁边,这个问题没法回答”。

在被视为互联网巨头公司“潮汐区域”的回龙观,我们走进了一家崔克授权店。店长介绍说,因为能辐射整个上地产业园,八成顾客是附近的互联网公司员工。有些人最初买的是1万元的入门车,骑一段时间要升级轮胎、换变速器,换各种配件,换到最后发现车架都要换,这种情况下,他们店会建议顾客按照预算直接换一辆新车

这位店长大致描述了来店里购车的用户画像,有多年骑行经历的爱好者,和近两年受运动潮流影响的年轻群体。店内最畅销的是2万-3.5万的公路车,如果货源充足,敞开了卖,一个月能卖到三四十辆,但从去年3月起持续供不应求,一个月只能到货两三辆,到一辆卖一辆,今年6月到货的车,是他9个月前下的订单。另一个美国品牌闪电更夸张,买车还得先配货。

 骑万元车,玩的是什么?

前几年,国内高端自行车品牌店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充足的货源摆满所有展位,车堆在库房里打折都很难卖出去。现在,所有高端品牌的热门款全部供不应求,再有钱也得排队预订。前两年,上万元的自行车二手转卖一般都打85折,如今,涨价卖都是“一车难求”。

从业多年的自行车创业者郭晶晶认为,高端骑行市场今天的火热是种必然,疫情这三年,大家把对户外运动方式、生活方式的向往,借用装备展示出来了。

每个周末早上5点,大尤固定到密云水库骑行60KM,眼看着路上的万元自行车变多,骑行团从老年团逐步年轻化,现在沿路的童车都很多。

骑着一辆万元自行车,不论是休闲折叠车还是竞技公路车,除了享受骑行本身的悠闲或速度之外,仿佛还在向世界宣告着,我有钱也有闲。 

Frank对休闲折叠车小布真正上瘾,是因为可以把它骑到任何地方,带进餐厅和咖啡馆,带进办公楼、折叠到工位一角。不管到哪,小布都是加分项,能给他营造一种精致感和独特的个人标签。见朋友,或是穿上正装去商务会面,对方的第一反应都是对他的自行车表示出兴趣。就连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进去买杯咖啡,也会有人跟他询问能否借车拍张照。 

小布们享受悠闲且自得,公路车感受速度与激情,它们骑行路上的交叉点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圈子。

Frank参与并服务了一个小布社群。因为群里的小伙伴有很多共同点,甚至性格都有些相似,都喜欢喝咖啡、喜欢吃苍蝇馆子,热衷打卡一些冷门小众的地方,很容易就能找到谈得来的朋友。 

骑万元公路车的人,总会加着几个组织。不光是因为骑公路自行车是群体性活动,就算你是个独行者,在买车的那个时刻,也会被拉入社群,进入品牌方建的骑行生态。陈林就是在买车当天加入了品牌的骑行群,不定期参与骑行活动,学习一些公路车的专业知识,这让他感觉很值得。

“这自行车怎么就卖三万、五万了?”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崔克经销商,王东远会回答,“如果您入了骑行这个圈子,不光能锻炼身体,三五万的车只要好好保养,可以骑十年。”相当于获得一张健身年卡、一辆可以骑十年的车,另外还有一张骑友交流会员卡。 

任何一个圈子都带有社交属性,但玩过不下十种运动项目的陈林觉得,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还有高尔夫,都属于弱社交项目,只有骑行是一项强社交工具,投入产出比很高。他形容那个画面,爬了20KM的山坡骑到山顶,骑友们一定会寒暄几句,大家一起吃过苦、互相鼓励过,很容易产生同理心和友谊,你的车坏了他帮你修了,你快中暑了他会关心你,下次继续相约“狩猎(指骑行)”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投入除了资金还有时间。王东远说,多数弃坑公路车的,是因为工作或家庭原因没时间玩的。骑公路车是一项非常耗时间的运动,一次训练少则1-2个小时,多则8-10个小时。

几万块的自行车,已经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甚至运动器械。陈林形容,自行车就像自己手上的一把剑,拿它是去运动的,也是来社交的。 

北京的一位投资经理Sue对自己仅拥有一辆小布非常遗憾,她热情地介绍这辆车的骑行体验,把它作为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试图寻求认同。 

“帝都潮人都骑它,在胡同里、到城墙根下,骑上小布,随手一拍都很出片。”买新车需要等至少半年,最近她开始琢磨怎么把车改成最新被种草的暗黑鲜橙色。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林为化名。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