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创业
2022
08/16
18:45
亚设网
分享

火爆之后第一个要面对问题就是:它是智商税吗?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数据”(ID:datagoo),作者:郑艺阳,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有没有一种可能,它就没用

在养乐多数十年如一日的推广之下,益生菌和肠胃健康紧密捆绑。如今这个成分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更多层面。

有数据显示,过去10多年来乳制品是益生菌最大的载体,78%的益生菌主要应用于乳制品。如今月饼、坚果里有它,牙膏里面有它,护肤品里面也开始添加它,益生菌本身也直接变成了和维生素、鱼油一样的人体补充剂,跻身为当下最火爆的保健品之一,功能从体重管理、提升免疫力蔓延到护肤美容、女性健康,甚至能够改善情绪、改善认知和记忆力。

在“万物皆可益生菌”的背景下,天猫健康数据显示,益生菌品类成为天猫上的高增长垂直赛道,近3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0%。2022年6月,益生菌在天猫平台的日均搜索量同比增长了6成。在小红书上,关于益生菌的笔记已经超过113万篇。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但和以往每一个与健康相关又红成“万物添加剂”的产品一样,火爆之后第一个要面对问题就是:它是智商税吗?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益生菌产业链上游国内厂商市占率低,下游开始卷起来了

不少消费者对益生菌的认知还停留在“小孩喝的养乐多”阶段,实际上它的背后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益生菌产业。

益生菌并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一类细菌。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明确定义为“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产生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我们熟悉的养乐多里面的乳酸菌,是最主要的益生菌种类。单单乳酸菌就包括乳杆菌、片球菌、链球菌和双歧杆菌等18个属,它们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肠道和口腔中,能维持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

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益生菌产品多达数百种,可以分为药品类、保健品类和食品类。其中属于药物的很少,并且主要在特定的医药渠道流通,大部分都跟肠道菌群治疗有关,比如妈咪爱、整肠生等产品。绝大多数益生菌产品也是消费者最容易接触到的都属于保健品类和食品类。

欧睿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益生菌补充剂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保健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益生菌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约为879.8亿元。平安证券研究所数据估计,2022年国内益生菌产品将达到千亿元。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各大跨国巨头纷纷争相涌入、提前布局,国产商家也加入其中。

益生菌产业链核心为上游的益生菌的原料菌粉。但是由于我国的益生菌产业起步较晚,而且一株成熟的商业菌株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成熟的技术,国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很低。

平安证券相关研报显示,目前,我国益生菌原料菌粉目前以进口菌粉为主, 大部分使用美国杜邦和丹麦科汉森的菌种,分别占据我国 50%和 35%的市场份额,其他厂商合计市场份额为 15%左右。目前相对领先的国内益生菌菌粉公司有科拓生物、微康生物、一然生物、锦旗生物等。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产业链下游市场竞争则更加充分,玩家目前大致分为三类:以汤臣倍健、健合为代表的营养保健品龙头、以Wonderlab、Keep、每日的菌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和借助益生菌概念的食品饮料企业。

作为益生菌最常见的载体,乳品仍是整个益生菌产业中占比最大的品类。

目前行业内所统计的益生菌产品,包括了乳品、功能饮料、固体饮料以及部分药品,其中乳品、功能饮料就支撑起了超过700亿元的市场,例如酸奶品牌安慕希就属于益生菌产品的一种,其市场销售额在2021年就超过了300亿元。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简单的酸奶被乳企们玩出了花。有的在功能上不断细分,明治去年在中国上市的R-1酸奶声称有预防感冒作用。有的则是在菌种数量上卷生卷死,比如卡士的“007”益生菌低温酸奶宣称添加了7种不同的活性益生菌;简爱的“身体知道”酸奶称每瓶有110亿LGG活性益生菌,还有2%GOS益生元。

“万物皆可益生菌”

随着以乳酸菌饮料为代表的益生菌产品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不少企业也开始通过布局益生菌产品这颗棋来向万亿级的大健康产业进军。食品厂商把它们加进了巧克力、坚果,以及咖啡、气泡水里面。比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来伊份等零食品牌均推出了添加有不同菌株的“益生菌每日坚果”;咖啡连锁品牌COSTA推出益生菌桃桃拿铁。

不只是食品。2018年,云南白药牙膏创新性地推出首款益生菌儿童牙膏,目前还有参半、舒克等牙齿护理大品牌的入局。韩国爱茉莉ILLIYOON、福瑞达生物旗下的瑷尔博士等品牌都有主打益生菌护肤的产品,产品主要集中在水乳、面霜、面膜等品类上,功能大多集中在“维稳修护”,保持皮肤微生态平衡。

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2021年天猫淘宝全年在益生菌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速上,其他益生菌品类(主要包含牙膏、漱口水等洗护品类以及护肤品)表现最好,同比增长69.7%,益生菌护肤品、洗护用品成为高潜品类。

在电商平台上,更加专业的益生菌膳食补充剂成绩更加亮眼。2021年天猫淘宝全年益生菌市场销售额达119.4亿元,保健品作为TOP1品类,全年销售额63.2亿元,占比达52.93%。也正是在保健品这一品类中,益生菌的功效从支持肠胃健康蔓延到了几乎支持全身健康。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火爆背后还是健康

益生菌保健品的爆红,离不开商家对产品的的自我变革。为了淡化吃药的感觉、迎合年轻人的偏好和需求,越来越多益生菌保健品将自己包装成了软糖、果冻,在包装上也做得更像零食,方便消费者随身携带,想起来就能吃一颗。

不过比起包装与方便,人们更关心的其实是自己的健康。如果你在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等年轻人常驻平台搜索健康相关的关键词,不难发现年轻人的健康焦虑正处在一个令人惊讶的境地。

肥胖、脱发、憔悴、猝死、失眠、抑郁、焦虑以及疲惫取代朝气成为年轻人的形容词。在小红书搜索”养生“、”熬夜“、“压力”等词语,发帖量均超过300w+。

2020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超半数18-35岁年轻人近一年内担心过猝死,其中6%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年龄越小的人越担心死亡。亿欧智库近期发布的调研显示,情绪问题、失眠、肠胃问题、皮肤不好和脱发成为年轻人首要健康问题。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当一个人情绪变化的时候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的变化。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胃肠道是人的第二套大脑”。

现实的压力刺激着当代人的肠胃,附带着形成的不良生活方式:早饭变早午饭、无法专心细嚼慢咽、高糖下午茶、应酬局中的暴饮暴食和烟酒摄入、高频夜宵、“情绪性暴食”以及近乎没有的运动,也让年轻人肠胃非常之完蛋。

《2021年肠道健康白皮书》显示,2021年关于腹泻、腹胀、便秘等胃肠道问题的问诊量高达1444万次,此问诊量已经达到过去三年肠胃问题总问诊量的一半。其中,年轻人的肠胃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单单益生菌能调节肠胃健康这一功效,足以激发社畜们的购物热情。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科学定论很谨慎,商家宣传很大胆

作为一个火爆的千亿市场,这个市场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最被诟病的,是钱花了,但是效果,很难说。

益生菌的种类、菌株多且复杂,事实上学界对于益生菌实际功效存在诸多争议和不确定,连益生菌是不是真的对人体有益其实还是个问题。2019年2月1日发表于《柳叶刀》消化分刊的一篇社论认为益生菌补充剂“浪费钱”。

吃再多益生菌,我的肠胃也不好

吃了可能没用,但至少没害,还能让人减少恐慌。这是很多消费者对待保健品包括益生菌的态度。但这与世界顶尖科学期刊《Cell》发表论文中最新研究结果明显相悖。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在婴幼儿群体中尤其明显。当下人们乃至医生普遍认知的是通过服用益生菌有助于尽快恢复肠道功能健康。然而上述研究结果表示在使用后抗生素,服用益生菌有潜在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带来长期的不良后果。

当然,也有不少证据表明,特定益生菌对特定适应症是有效的,不过某个菌株有这个功效并不代表所有益生菌具备这个功效,与此同时,《Cell》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使面对同一种益生菌,不同人的使用效果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另外,不能只强调菌群,“抛开剂量谈功效都是耍流氓”在益生菌上也适用。益生菌健康功能起效建立在有足够数量的活菌能够到达肠胃,并且保证这些益生菌在体内能保持正常活性和代谢。

而益生菌在到达肠道之前会暴露于胃液和胆汁内,这些酸性较强的环境导致大部分菌群在到达小肠或者结肠前就已死亡。因此很多企业宣传的益生菌含量都是产品出厂时或者添加的含量,消费者使用后,具体有多少能到达肠道、发挥具体的作用,是不清楚的,换句话来说就是“玄学”。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