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3年,华为拿下第10个IPO

创业
2022
08/22
12:58
亚设网
分享

近日,电源管理芯片厂商、专精特新“小巨人”杰华特科创板IPO顺利过会。杰华特是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年销售额能够突破10亿元的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参照思瑞浦、纳芯微等同行企业目前的市值水平,杰华特上市后市值也有望达到数百亿元。

在杰华特背后,我们又一次见到了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的身影。2019年7月,哈勃投资向杰华特投资了5154万元,认购了后者6%的股份。既思瑞浦、天岳先进之后,哈勃投资有望再次收获一个数十倍回报的项目。 

实际上,杰华特的成功过会,还意味着哈勃投资的已过会项目数量终于达到了10个。为了应对美国的制裁,华为在2019年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哈勃投资,大举进行产业链投资。三年之间,哈勃投资化身为“硬科技IPO收割机”,在科创板所向披靡。

起飞之路

杰华特的两位主要创始人周逊伟和黄必亮都是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博士,都曾在美国著名模拟芯片厂商凌力尔特工作多年。2013年他们回国创立了杰华特。

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杰华特的发展十分迅速。

首先是估值。2018年7月,杰华特拿到中芯聚源投资,当时投后估值为6.3亿元;2019年7月拿到哈勃的投资,估值上升至8.6亿元;2020年9月拿到了英特尔的投资,估值上升到了14亿。2020年12月,杰华特完成了一轮Pre-IPO融资,该轮融资异常火爆,二十余家投资机构入场,估值也上升至22亿元。

然后是经营业绩。虽然成立早期就有AC-DC芯片销售,但杰华特成立后的7年时间里未能实现整体盈利。2020年11月股改时,公司尚有4.9亿元的未弥补亏损。直到2021年,杰华特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之后,才成功扭亏为盈。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杰华特营业收入分别为2.6亿元、4.1亿元、1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995万元、-2.7亿元、1.4亿元。

复盘杰华特过去三年的发展,哈勃投资的入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那之后杰华特估值增长了2倍,收入增长了3倍,并成功盈利,进入上市轨道。

那么,华为在杰华特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因为杰华特的招股书对最主要的客户进行了匿名处理,这里不得不花点时间“解包”一下相关信息。

招股书显示,杰华特2021年最大的客户是“B公司”,销售额占比达32.75%。但根据杰华特对科创板审核问询的回复,杰华特的产品最大的买家其实是“A公司”。B公司是一家经销商,它只代理杰华特的产品,并且只向A公司供货。也就是说,杰华特卖给B公司的产品,实际上都间接卖给了A公司。

综合计算直接和间接采购,从2019年至2021年,A公司向杰华特的采购额增长十分迅速,三年分别为381.61万元、4387.55万元、3.4亿元。到2021年,A公司贡献的营业额占到杰华特主营业务收入的32.76%,占毛利的比重为41.88%。

杰华特2018年之前专注于照明类AC-DC芯片市场,2018-2019年开始大力开发以DC-DC类产品为主的全系列电源管理芯片产品。这期间,杰华特推出的多款DC-DC芯片产品是基于A公司的需求而专门研发的产品,并且目前仅面向A公司销售。

显然,A公司是杰华特2019年之后产品品类扩张、业绩攀升背后最重要的“贵人”。但杰华特未披露A公司的具体名字,已知的信息只有两条:1、A公司是杰华特的关联方;2、A公司是一家通讯龙头企业。至于A公司到底是谁,各位自行推导吧。

这里要说的是,杰华特过去短短三年的发展历程中,再一次出现了哈勃的被投企业的常见发展模式:哈勃的投资款到位的同时,“A公司”或“B公司”的订单也同时到来,推动公司业绩爆发式的增长。其效果之立竿见影,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腾讯的投资+流量模式。只不过,腾讯聚拢的是一批to C互联网独角兽,而华为养出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哈勃家族”总市值近2000亿

2019年4月,华为成立子公司哈勃投资,正式吹响了用投资的手段布局半导体产业链的号角。哈勃投资初始的注册资本只有5亿元,此后不断追加。目前哈勃投资注册资本达30亿元,实缴资本7亿元,已投资了40余家公司。

哈勃投资为华为带来的战略价值已无需赘言。就像华为的轮值董事长郭平曾经表示的:“华为毕竟是一家公司而不是一个产业链,所以会通过投资和华为的技术去帮助产业链成熟和稳定。”

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把哈勃投资视为一家投资机构,它三年多来的投资业绩是非常惊人的。随着杰华特的过会,再加上6月过会中科飞测,以及8个已经挂牌上市的项目,哈勃投资的IPO项目来到了10家之多。另外,哈勃投资还有美芯晟、矽电半导体等项目正在排队审核中。

可以说,这两年半导体赛道最大的IPO基本被哈勃投资一网打尽,例如三代半导体材料龙头、目前市值近500亿元的天岳先进;还有模拟芯片龙头、市值一度超过700亿元的思瑞浦。这其中还不包括哈勃投资以参投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的项目,比如目前市值近500亿元的纳芯微。

粗略计算,哈勃直接投资的、目前已上市的公司市值合计已经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哈勃的持股市值合计约85亿元,而它们对应的投资成本不到6亿元。也就是说,哈勃投资的已IPO项目平均回报倍数超过了10倍。

做投资3年,华为拿下第10个IPO

注:思瑞浦解禁后,哈勃投资已减持套现约6126万元。

哈勃的密集投资并非是单纯的战略投资,而是兼具战略与财务两个目的。对于后一个目的,至少有两个细节能够体现。

第一个细节是,哈勃投资也会与创始人签订关于IPO日期的对赌协议,这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财务投资做法。这次科创板过会的杰华特的创始团队就与哈勃投资签了对赌,双方约定,若杰华特未能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IPO,哈勃有权要求回购。

第二个细节是,哈勃投资也会在项目上市后第一时间减持。哈勃投资的已IPO项目上市时间都还比较短,思瑞浦是唯一一家限售股已解禁的公司。而哈勃投资在2021年9月思瑞浦解禁的第一时间就启动了减持,此时距离投资还只有两年时间。

自从遭遇美国单方面制裁之后,华为一直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8月12日,华为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新闻稿显示,2022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01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5.0%。以此计算,华为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150亿元。两相对照,哈勃投资仅以不到6亿元的投入,就获得了近百亿元的投资收益,这已经堪比腾讯投资对腾讯的利润贡献率了。

就差一个哈勃了?

“认识哈勃的人吗?有个半导体项目,预计今年收入XXXX万。”这两年,微信上类似这样的求介绍的信息越来越多了。虽然哈勃行事低调,几乎从不公开发声,但硬科技融资找哈勃已经成了业界的普遍心态。

大家看中的当然不仅仅是哈勃的资金,而是能像杰华特一样拿到大笔的订单,搭上业绩爆发的快车。

一年前思瑞浦市值处在700亿元的高位的时候,很多模拟芯片公司看的心痒痒。北京一家模拟芯片公司创始人就曾向投中网表示,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并不比思瑞浦差。在他看来,他们与思瑞浦之间就差一个哈勃了。

与杰华特类似,思瑞浦也是在拿到哈勃的投资后业绩迅速爆发,高峰时“客户A”贡献了思瑞浦过半的营收。

但是,对于这种心态,有投资人向投中网表示不以为然。在该投资人看来,希望通过哈勃拿到华为的订单是搞反了因果关系。实际上,任何大企业的战投部门,都没有能力影响业务部门选择哪个供应商。据投中网了解,哈勃的团队人数很少,它在华为的战投体系里并不是决策单位。

另一方面,华为的订单是好事,但过于依赖华为却未必了。这方面拿到了哈勃1.1亿元投资的灿勤科技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灿勤科技原来有滤波器、低互调无源组件、天线、谐振器等多种主力产品。招股书显示,2017年时各主力产品占营收的比重大致均衡。而在拿到哈勃的投资后,灿勤科技集中发力一个主力产品,那就是华为5G基站采购的滤波器,其他各类产品不仅销量占比下降,销售额也大幅萎缩,相当于战略性放弃了。灿勤科技把自己彻底绑上了华为的战车,成了一家依赖单一产品、单一客户的公司。这种情况在灿勤科技上市后也没有改变。2021年年报显示,灿勤科技来自第一大客户华为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然高达68.50%。

然而,随着5G基站建设放缓,灿勤科技2021年营业收入暴跌了68%,净利润则下滑了67%。2022年一季度,灿勤科技营收继续同比下滑45%,净利润同比下滑51%。与此同时,灿勤科技的市值目前也下滑至60亿元,与刚上市时相比已经腰斩。(文/陶辉东,来源/投中网)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