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中国赴美“借壳”上市,国内咖啡赛道混战再度升级?

创业
2022
08/30
16:46
亚设网
分享

美国时间8月18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ilver Crest召开股东大会,超过三分之二的股东对Tims中国的合并提案投出赞成票。加拿大咖啡连锁品牌Tim Hortons的中国业务(“Tims中国”)将以SPAC(由已经上市的现金流空壳公司合并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的形式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

Tims中国赴美“借壳”上市,国内咖啡赛道混战再度升级?

股东会投票结果 | 美国证监会网站

截至发稿,根据美国证监会网站文件显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ilver Crest的全体股东中约有93.6%投出了赞成票支持对Tims中国的合并。也就是说,如若此次完成合并,成功上市的Tims中国可以说是咖啡赛道近几年跑出的又一个头部公司无疑。

Tims咖啡体内的资本基因

1964年,多伦多枫叶冰球队传奇后卫Tim Hortons,在加拿大多伦多旁的小镇汉密尔顿,创立了第一家Tims咖啡。之后凭借创始人的励志故事,Tims咖啡一跃成为加拿大国民咖啡品牌。Tims咖啡在加拿大甚至击败了全球咖啡霸主星巴克,其市场占有率是星巴克的9倍之多。

标志性的“小红杯”咖啡配上现做的暖食,构成了无数加拿大人对Tims咖啡的品牌印象。在英国权威品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 发布的“ 全球最有价值的 25 个餐厅品牌” 排行榜中,Tim Hortons 也连续多年入围。

在之后的全球扩张阶段,Tims母公司RBI集团在2018年和笛卡尔资本集团合资成立了Tims中国,打算将Tims咖啡品牌带入中国市场。2019年,Tim Hortons正式进入中国,在上海开出了首家门店,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的第4850家门店。

Tims咖啡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延续了其经典产品策略,即通过性价比、高品质的“咖啡+暖食”组合,为消费者提供暖心服务并实行差异化路线。Tims咖啡的产品价格带在15-30元区间,低于星巴克和精品咖啡,略高于瑞幸咖啡。

相比于Tims咖啡品牌上世纪在加拿大的艰苦创业史,Tims中国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品牌。不仅背靠家大业大的母公司RBI集团(快餐连锁品牌汉堡王同属于此集团),Tims咖啡进入中国市场后的三轮融资也是尤其顺利。

在进入中国市场一年后,Tims中国的首轮融资来自腾讯,虽然融资金额当时并未披露,但据传也是上亿元的投资。在此轮融资后的9个月后,Tims咖啡在2021年2月宣布完成第二轮轮融资,该次的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腾讯以及钟鼎资本跟投。

唯一披露金额的第三轮融资就发生在今年3月份,Tims中国获得了1.945亿美元融资,其投资方包括笛卡尔资本、QSR、Shaolin Capital Management等。同时也是在这次融资后,Tims中国的估值从之前的16.88亿美元调整到了14亿美元。

进入中国市场三年内便获得三轮大额融资,足见资本市场对Tims中国的青睐,但即便是受到腾讯、红杉等巨头的加持,Tims在上市方面依然采取了快速且稳妥的态势。据新消费daily了解,Tims中国此次采取的是和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ilver Crest合并上市的形式。相比于直接IPO的形式,通过SPAC上市的流程更加简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快速上市。

所谓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指的是一个只有现金而没有业务的“空壳公司”,这种公司本身已经在交易所上市。当找到合适的优质企业并决定与之合并后,被合并的公司将自动成为上市公司。这次和Tims中国合并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ilver Crest亦属此列。

在8月18日股东大会批准后,Silver Crest和Tims中国将进行合并上市,合并后的实体会以新的股票代码"THCH"和"THCHW"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开始交易。

烧钱加联手,Tims咖啡加速门店扩张

自降估值加上SPAC合并上市,Tims中国冲刺上市寻求资金的样子让人不得不关注起其近几年的业绩。

进入中国市场三年来,Tims中国的营收不断增长。根据披露数据,Tims中国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5725.7万元、2.1亿元和6.4亿元,2021年的营收是2020年的3倍,从增速上来看非常快。但是其整体净亏损也是在不断扩大的,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净亏损分别为8782.8万元、1.4亿元和3.8亿元。

翻倍增长的净亏损背后和Tims中国迅猛的开店策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大量融资的刺激下,Tims中国迅速进入了跑马圈地的的模式,其内地的门店数量快速膨胀。据官网介绍,Tims中国在2020年10月开出了第100家门店,在2021年6月开出了第200家门店。据窄门餐眼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4日,Tims 中国咖啡门店为450家。

不过和许多因急速扩张开店而导致衰败的连锁品牌不同,从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Tims咖啡近两年做到了比较好的单店亏损控制。对过去三年内的净亏损和门店数量进行简单的除法之后发现,除了2019年度的门店平均亏损达到了183万元,2020年和2021年的门店平均亏损都基本上稳定在97万元左右。

稳定的门店平均亏损意味着Tims中国已经初步掌握控制成本的方式,若未来这个数字能够进一步减少,可能会让Tims咖啡进入连锁门店扩张的新阶段,从而走上通过门店数量增加压低平均成本的发展道路。

其实作为初次进入中国的国外咖啡品牌,Tims咖啡一开始对中国市场是比较谨慎的。在2018年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时,Tims中国的目标是在10年的时间内开出1500家门店。但经过这两年的发展,Tims咖啡将开店计划调整为2026年增加到2750家门店。

开店策略的明显变化离不开Tims咖啡中国首席执行官卢永臣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态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卢永臣曾提到,中国咖啡市场增长的趋势是不会扭转的,只是时间长度的问题。这一规律已被很多国家的市场所验证,在中国也不会成为例外。现在人均杯量低的状况不会成为市场例外,而且上海的人均杯量已接近成熟咖啡市场水平,其他城市也会逐步跟上的。

“一定要开上千家店,这个品牌才能真正树立起来”,卢永臣的观点成为Tims咖啡迅速扩张的重要因素。据新消费daily了解,Tims中国的主要门店形式有三种:旗舰店(金枫店)、标准店(红枫店)和Tims Go小店。截至2021年年末,Tims中国已经拥有30家旗舰店,275家标准店和85家Tims Go小店。

但是Tims咖啡似乎还嫌门店数量增长的不够快,不仅表示未来或许会主推店面小、成本低的Tims Go小店,还找了一些合作伙伴共同开店。2021年11月,Tims中国宣布与麦德龙中国达成战略合作,Tims中国将持续在全国各地的麦德龙中国门店开设Tims Go捷枫店。

不仅如此,到了今年7月,Tims中国又宣布与中石化旗下易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部分易捷咖啡门店开设小型Tims咖啡店,开发联名即饮咖啡。中石化易捷作为拥有2.82万家便利店的国内最大连锁便利店企业,双方合作如果顺利进行,预计会对Tims咖啡的门店数量和营收起到不小的提升。

咖啡市场品牌混战,Tims中国要往哪走?

在谈到Tims咖啡时,星巴克和瑞幸往往也是高频词汇,不过目前来看Tims咖啡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和上述两个品牌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首先从门店的角度看,星巴克在全球拥有34948家门店,其中在中国有5761家门店。瑞幸咖啡更是惊人,在今年6月份表示全国门店数已突破7000家,共覆盖了北京、上海、广东在内的28个省级行政区。作为新晋品牌的的Manner咖啡在7月份也将门店数量拓展至418家,开店规模几乎与Tims咖啡持平。

除此之外,主打“生活美学”的咖啡连锁品牌M Stand全国门店在今年突破200家。以“一店一设计”的概念出圈的M Stand同样是咖啡赛道中备受资本青睐的黑马,M Stand从2021年初获得首轮融资短短六个月后就获得了B轮5亿元融资。在完成B轮融资之后,M Stand的估值已达40亿,在半年内翻了近6倍。

在国内咖啡赛道已经逐渐拥挤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玩家跨越赛道而来,这让Tims咖啡更加感到到了压力。像李宁、华为这种只是申请注册咖啡商标的企业自不必多说,实打实已经开店的选手也有不少。比如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推出了新咖啡品牌“鸳央咖啡”,其首批5家门店已经在长沙黄金商圈亮相;中国邮政旗下邮政咖啡也在最近进入了北京市场,首店开在了商业街望京小街。

除了要和诸多咖啡品牌进行激烈的同台竞争,Tims咖啡还要面对来自品牌内部的问题。对比星巴克的时尚、第三空间概念和瑞幸的即买即走、随处可见的特点,Tims咖啡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让消费者牢记的爆款产品和概念。

目前来看“咖啡+暖食”算是Tims咖啡相比竞争品牌最大的差异点,但这也只是Tims咖啡对加拿大市场产品策略的沿袭。从门店提供的产品来看,其咖啡品类包括现煮咖啡、拿铁、卡布奇诺等常规品类和奶咖、果咖等产品,暖食品类则包括Tims后厨新鲜制作的暖食、贝果等。

新消费daily从Tims咖啡在美团的门店评论区看到,虽然有不少消费者慕名或被种草前去购买咖啡进行打卡,但是品牌主打的“咖啡+暖食”产品差异点并没有在评论区得到明显的体现。加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的产品组合是否能继续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是摆在Tims咖啡面前比开店规模更重要的问题。

另外据新消费daily了解,Tims咖啡在中加两国市场的定价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国民咖啡品牌的Tims在加拿大国内属于随处可见、廉价亲民的角色定位,咖啡加甜品的组合大概在2-4加元左右,低于国内产品均价。从美团、小红书上关于Tims咖啡的评论区也多有人表示国内价格反而比加拿大市场贵得多,Tims咖啡在中加两个市场里的品牌定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从廉价咖啡上升到中高端品牌,看似不大的品牌变化,却让Tims咖啡在中国走上了与加拿大市场的“国民咖啡”截然不同的品牌生长路线。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