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除了北上深,还有哪个城市投资活跃度最高?答案是苏州。为啥这么说?我最近在跟投资人约采访聊天的时候,他们频频跟我提及到了苏州。
而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科创星合伙人袁博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我对苏州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常赶不上车,因为排的项目太满,有时聊得深入就忘了时间。”
长期深耕在苏州本地的元禾原点的管理合伙人费建江对此也有同感,除了客观上的一个个新增的投资机构办公室,他更明显的感觉到投资人在苏州的密度和出现频率有了明显提高,“频率上至少翻了五倍。”
而另一个则是关于同行之间的打趣,费建江谈到有时到北京出差看项目,北京的同行会说:“你怎么还来北京出差,北京没有什么好项目啦,我们现在都去你们苏州找。”
的确,有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平均不到2天就有1起融资事件发生,平均每起交易金额1.38亿元,超6成融资事件发生在苏州工业园区,184个公开融资的项目中48个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18个项目连续完成2轮及以上融资,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额94.27亿元。
苏州正在成为中国创投的第三极似乎已经不是个需要论证的话题了,那么苏州为何受到创投圈的欢迎,它是如何慢慢起势的?它又想成为谁或者超越谁?
“去鱼多的地方钓鱼”
当一个城市能同时满足募资和投资两个方面时,那无疑是受到追捧的。用投资人的话来说就是,“去鱼多的地方钓鱼,这里能摸到钱,同时又能看到很多好项目,谁不想来呢?”
具体而言,单单募资层面,去年5月,苏州吸引近200家知名创投机构汇聚一堂,众多VC/PE大佬现身,苏州现在已经成为了VC/PE募资的首选地。
其次,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沉淀,苏州整个创新生态已经打造的比较完整了,这之中包括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完善程度,政府的管理和营商环境,人才的供给,甚至是创业者本身的家庭生活。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优质的创业项目。在袁博看来,苏州最明显的变化在于人才更高端了,创业者在经历、眼界等方面的素质更好了。
也正是如此,苏州出现了很多被机构争抢的项目以及细分行业的隐形巨头们。
比如最近就有传闻称,苏州的一个新能源项目被三十几家机构争抢。再比如,去年在苏州艾博的C+轮融资中有多大数十家机构参与,最终八家机构共同出资了3亿美元。
费建江谈到,他们最近出手了一家储能公司,今年仅融了一轮,便去做了上市辅导。
当然,如今苏州“鱼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在早期,创业者来到苏州还是有些顾虑的。
据费建江回忆,他最早在2005年参与了苏州的第一家早期高科技项目,该项目创始人是从美国回来的,当谈及公司未来发展时,这两个创始人对苏州最大的一个担忧就是招不到需要的人才。
这背后的原因有两个,当时,苏州本地的人才供给很有限,没有几所大学。此外,苏州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即大部分企业都是外资在中国的工厂。
如何打消这个顾虑,费建江认为,人才是依附在企业上的,如果苏州的高科技项目足够多,人才自然也被吸引过来,他进一步透露了自己的投资计划,即每年至少投十个公司,这样下来,不超十年人才就能够被聚集起来了。
事实上,不到2015年,苏州产业园区的企业已经远远超过了100家,达到了大几百家,人才问题也迎刃而解。在这期间,苏州政府也引进了多所大学在苏州建立分校,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同样,在医疗领域也是如此。
据悉,在2008年左右,苏州就开始布局生物医药。但现实是苏州生物医药的产业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大的药厂,没有人才,甚至连三甲医院数量也很少。
为了能够在2015年在生物医药上做出一些成绩,苏州政府与产业各方希望通过会议的方式来打造人才聚集、产业聚集的氛围。
但在当时,别说苏州了,就是全国也没有极具行业影响力的业内高水平会议。于是,他们把视野放到了国际上,并引入了诺贝尔得主詹姆斯·沃森创办的冷泉港实验室。2010年,冷泉港亚洲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挂牌,并成为了冷泉港实验室在美国以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
企业来了,人才来了,投资人自然也来了。
据悉,诸多国内一线投资机构在苏州积极布局,如启明创投、毅达资本、高瓴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君联资本等,还有一些头部产业资本,如哈勃投资(华为旗下)、字节跳动等。
截止到2022年8月,苏州投融资事件超2000起,1000+家企业获得过融资。其中红杉中国投资苏州8次、深创投投资6次、高瓴创投投资5次、IDG 资本投资4次。
苏州最近比较受创投圈关注的一个事情应该是8月,GGV纪源资本苏州创新中心揭牌。
其实,这并不是头部机构第一次在苏州设立创新中心。去年,高瓴苏州创新中心成立,并设立苏州高瓴祈睿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更早之前,2020年7月,深创投与苏州工业园区下属最大的园区开发平台新建元控股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如果说吸引中小创投机构来苏州,更多是政府主导的,那能够吸引头部机构,则是产业创新生态主导的。
袁博也透露,中科创星也即将在苏州开设办公室,成立基金。但他谈到,在来苏州开设办公室之前,中科创星已经在苏州投了二十几个项目,涵盖了新能源、半导体、光电等领域。
苏州式打法
经过一轮的交流和采访,我们发现苏州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苏州,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2019年,这一年科创板开板,硬科技投资被正名,同时伴随着苏州企业的上市潮,苏州也开始被投资人重视。“感觉来苏州的投资人一下子变多了。”
但其实在被看见之前,苏州已经在这些产业深耕多年,并具备了几个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
其一,目标明确,主要吸引中小企业。
从地理上看,苏州离上海近。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苏州园区站20分钟到达上海、60分钟到达南京,与沪、宁、杭融入同城高铁网。
这样一来,当上海的产业选择外移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到苏州。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产业政策、配套等方面比上海更大胆、更领先,给到初创企业的机会也多。
有投资人告诉我们,他们在最开始跟项目沟通时,如果觉得适合苏州,就会直接建议创始人把公司落到苏州,因为这样,创业者既能得到上海的一些优势,又能叠加苏州的特点,比单独在上海更好。
从投资人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建议被采纳的概率很高。
“核心逻辑很简单,大城市特别是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因为它经济体量的问题,所以大多数时候政府的关注点是在那些大公司身上,对小公司的关注是不足的,甚至关注不到。”
其二,母基金生态好。
一方面,当地苏州国发、苏州基金、东方国资、相城基金、元禾辰坤等机构LP,都是股权投资行业的重要出资方。同时也推出了天使引导基金等。
另一方面,苏州当地企业和企业家也在股权投资基金方面有所配置。比如,去年7月8日,孙飘扬代表恒瑞集团与苏州市政府签约,将集团生物医药研究院和总部基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所以苏州不仅有钱,而且还是市场化的钱,这就吸引了一批比较优质的GP。毕竟相比于,一些稳字当头的地方政府基金,市场化的资金更符合风险投资的本质。
其三,不追风口。当前,苏州已经被贴上了硬科技与生物医药的标签,这两个赛道也被资本热捧。然而,硬科技和医药也都是等待期长,风险高的赛道。
我们也看到在这两个赛道,甚至现在比较火的新能源和新材料,苏州的布局都是超前的。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早在十几年前,苏州就开始布局半导体整个产业链,从上游的晶圆厂到下游的封装测试厂,再到一批IC设计的公司,生物医药也是如此。
不追风口,也就意味着要伴随企业从0到1,从1到N,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成长过程。同样因为不追风口,其实苏州并没有特别知名或者市值高的代表企业。
一位接近苏州政府的人士表示,苏州政府的风格比较内敛低调,且相对尊重市场的力量。从苏州政府来讲,更愿意把资源用一个市场化的方式配置到众多公司里。它不会像合肥一样,举政府之力去重点砸一两个项目。
此外,“合肥模式”是需要有时间窗口或者说把握时机非常重要,如果在不合适的时间进入一个错误的行业里,很有可能会失败,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失败案例。
这也导致了苏州的一个特点,即上市公司数量多,但整体的市值并不大。
具体的,苏州市境内外上市233家公司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190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五,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4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截至8月末,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七。
苏州,欲与深圳试比高
最近两年,以创投出圈的城市名单在慢慢变长:合肥、青岛、长沙、成都、苏州、南京位列其中。那么在这个名单上,谁又被苏州看做的对手?
我们得到的答案是都不是。从模式上来讲,苏州有其独特性,与其他城市没有可比性。从省内来讲,苏州领跑十几年,南京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与苏州终究是差了一大截。
据市金融监管局消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苏州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分别为21家、29家和42家,加上今年以来新增的21家,2019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的数量占到我市目前上市公司总数的48.5%,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上市企业为近三年上市。
“苏州虽然是个地级市,但一直有一个一线城市的梦想。”一位投资人表示。
很多投资人告诉我,苏州其实一直把深圳作为对标地。
一来,这两个城市在发展路径上还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更国际化些。比如苏州的工业园,当时是跟新加坡一起合建的,在设计规划、办事流程等方面,苏州借鉴了新加坡很多经验。再看深圳,实际上深圳借鉴了很多港澳的经验,市场化也比较成熟。
从经济本身的体量,苏州和深圳的差距其实并不大。早些年的时候,苏州与深圳的经济体量甚至一度接近。
最近两年,反倒是拉开了一些差距。背后原因有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优势,但更多的是深圳创新型企业不断地涌现。从华为到互联网时代的腾讯再到硬件独角兽大疆,这些企业共同构成了深圳经济发展的后劲。
其实,苏州也希望能在高科技行业持续培养,有一个长久的经济增长动力。但由于苏州主要是扶持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等到他们长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企业还比较漫长,并且有难度。
好在,苏州的科技企业正在批量上市,未来几年,苏州也有了赶超深圳的趋势。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上半年苏州的上市退出比深圳多,苏州上科创板的公司比深圳多。另外,2021年底,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属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占比近九成。4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位列其中,都属于未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说明在过去10多年当中,两个城市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但苏州这种优势能够持续多久,深圳未来能否迎头赶上还是个未知,确定的是,当下,苏州已经开始厚积薄发了。(文/张雪 编辑/张丽娟 来源/投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