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就这样把我毁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财经”(ID:fhzkzk),作者:林樾,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你15岁就上大学吗?”听到何超的质疑,电话那头支支吾吾回了句“是呀!”
何超马上追问,“那你3岁就上小学了?对方结结巴巴地说:“我们那时候上学早。”
聊到这里时,何超已能够完全确定这位“90后”求职者的简历是造假了。不过,按照雇主要求,他还是要对求职者做更深入了解,因为所有内容都得写进那份《员工雇前背景调查报告》。
作为一名背景调查公司的背景调查员,何超的日常主要工作,就是核实求职候选人的简历真伪,戳穿谎言,为雇主所在的用人单位扫除人事障碍。其中,除身份、学历、履历等基础信息外,还包括品行状况,以及是否涉法涉诉,以及是否有过犯罪行为。
“这两年,很多老板还让查候选人的信用卡和网贷逾期。”在何超看来,职场造假和乱象太严重了,“很多雇主也是无奈之举”。
拿自称“15岁上大学”的那名求职者来说,何超事后了解到,他不仅买了一份“野鸡大学”学历,还伪造了上一份工作的职务、收入状况,试图用完美简历,来获得一份新的销售岗位。
类似情况,何超每周都能看到。入职5年多来,他记不清揭过多少人的老底了。为此,有人恐吓过他,也有人想通过金钱贿赂他,以求在背调报告中网开一面。
何超从来不敢“受贿”——这不仅会让他面临失业风险,还会带来一生的污点。
作为资深背调员,他见证着各个行业的兴盛与衰落,“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而就在行业赛道和风口不断变幻的同时,背调公司的生意却越来越好。何超公司的服务对象中,有央企、互联网大厂,还有房地产公司和媒体等机构;而他调查的候选人,既有年薪百万的高管,也有月入千元的保安。
“在背调员眼中,职场人没有秘密。”何超说。
现代职场中,学历造假极为常见。
何超说,今年8月底,他们公司接了一家中型地产企业订单,需要对一批岗位候选人做背景调查。他负责的名单中,有一个是试用期的工程副总。如果转正,这位副总基础年薪为45万元。
HR总觉得那位副总不对劲儿——他总是刻意回避大学经历,可他的简历又堪称完美,上一段工作经历也没造假,在圈子里还小有名气。
何超领到任务后,先让那位副总签了份授权,然后重点去核实对方学历。
这位副总1977年出生,他提交的是2000年的毕业本科证书,专业是土木工程。彼时的学历,还无法在学信网查询。所以,他利用这个时间差,先过了公司HR那一关。
其实,HR只要用点心,这位副总可能连试用机会都没有。可很多HR的核实时间比较仓促,调查手段也有限,无法详细了解每个候选人。这时,背调员就相当于HR的深度延伸。
背调公司可以提供的服务。
当何超询问其学历情况时,那位副总说毕业那年,学信网还没上线,所以无法查询。何超又问他是否有《学历认证报告》,对方称:“我既有学历也有能力,还怎么认证?”
眼看无法沟通,何超拿着授权,与毕业证上的学校联系后,确定那个本科毕业证是伪造的。随着核查深入,何超还发现这位副总的其他一些证书,也是花钱从山寨协会买来的,没什么含金量。当他将谎言戳穿后,那位副总开始在电话中哀求,还问能否花两万元解决此事,希望他不要将证书造假情况,写进背调报告。
何超拒绝了这个要求,对方只好先辞职了。45万年薪,终成一场空。
“这听起来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它是个诚信问题。”在何超眼里,“这会影响职场公平。”
简历造假,被指是破坏职场诚信体系的源头。
在他跟进的订单中,求职者学历造假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打时间差造假,有的是“野鸡大学”,有的则是国内不承认的外国学历,还有人所持的只是结业证书。
他曾见过一个人的“结业证”上写着“具有硕士水平,应享受研究生待遇”。
不过,何超也理解那些学历造假的人,“无非是想找个工作而已,可这打破了职场平衡。”
比学历造假更严重的是履历造假——有人之前是职员,履历中写成组长;有人之前是组长,简历中会写主管;有人之前做主管,应聘时说曾是副总。
更有甚者,会在履历中写上从未待过的公司。去年,何超背调一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候选人时,对方自称在某知名事务所工作过1年,可该事务所系统里,根本查不到他的名字,连实习岗位都没有。
更离谱的是,这位候选人还说,他在那家事务所“独立负责中小板IPO”。何超表示:“那家事务所根本不会让新人去触碰这些业务,更不用说独立负责了。”
很多人为了找工作,还是会进行简历造假。资料图
何超常常被这些假履历搞得哭笑不得。不久前,他给一家知名物业公司背调时,有一名男子的教育背景一栏全是空白,7年工作经历,自称“从事国家项目”,可具体情况没有填写。
何超给他打去电话,对方说自己此前一直在做“导弹技术”。听到这些,何超差点没笑出声来,因为他应聘的岗位是保安主管。
还有一次,他遇到个应聘上市公司董秘的人,号称给某知名商人做过管家。由于这位地产商太过知名,何超在核实身份时费了一番功夫。
当何超确认他从未当过什么管家后,对方仍坚称自己没说谎:“那位老板把我派去料理他情妇的事务,你怎么能调查得出来?”
听到这些,何超没有犹豫,直接将他归到造假门类中去。
对于履历造假的人来说,还有一种办法经常用,就是将上个单位证明人的电话,留成自己朋友或亲属的。当公司HR打去电话时,对方都能对答如流。可工作一段时间后,还是有些异常会显现出来。
今年4月份,何超遇到过一个这样的人。当时,这个背调对象,已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主管,业务能力也不错,可很多女同事经常抱怨说,总被这位主管语言骚扰,觉得他品行不端。HR找到何超的公司,让他们对这个主管进行360度背调。
背调时,何超先打了简历中上个单位“证明人”的电话,对方将其夸成了一朵花。何超觉得怪异,通过其他方法,他确定这位“证明人”是这个主管的叔叔。接着,何超又通过搜索,找到了同期与这位主管工作过的人。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这位主管之前就因性骚扰女下属被开除,且有过多次盗窃行为。
当他把背调报告交给雇主后,主管很快被辞退了。
每戳穿一次简历中的谎言,何超都觉得是做了件正确的事。在他看来,那些背调报告中数据和文字,记录着人性与伦理。
夜幕下的男人侧影 摄影:林樾
尽管已经入行很久,何超还是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他大学学的是社会学,毕业后先在一家私立学校做人事专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一些背调员后,选择了背调职业。
他说可能是“FBI电影”看多了,总觉得合理窥探别人的隐私,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并且,这份工作,能给他带来月薪过万的收入。
因为有社会学基础,他做背调员上手很快。每次开工,都是公司商务先将需要背调的候选人简历拿过来,然后他与候选人曾就职过的公司HR、上级及同事进行访谈,然后对其履历及表现进行全面核实。
依照公司规定,他只能用座机和邮件与候选人联系,如果必须手机联系或添加微信,必须得经公司同意。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受贿”。
当背调员核实完细节后,还得针对沟通与访谈结果,填写背景调查报告,并定期反馈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次背景调查的全流程。
目前,针对候选人的背景调查,分为明调和暗调。明调就是直接告诉候选人将要背调,让本人签一份授权。让何超不解的是,即便候选人完全没造假,仍然也会对背调充满不安,可为了获得一份工作,他们还是愿意让别人去窥探隐私。
但也有人不买账。何超经常遇到在通知候选人时,对方会回他一句“滚蛋”或“我拒绝授权,大不了不干了”之类的话。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何超只能放弃。他觉得,有时候,不是候选人心里有鬼,只是不想被调查罢了。
由于明调常常被拒,背调员们大多时候只能去暗调,他们会在候选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对方查个底朝天。
所有背调员都明白,在未经他人授权下开展调查,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可不做暗调的话,他们又会失去很多订单。
因此,国内不少背调公司,都是在这种冲突和矛盾里,去开展暗调业务。
那么,在一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调员可以拿到当事人多少信息呢?多家公司资料显示,他们能做公民身份证验证、学历学位验证、工作履历核实、专业资质证书查询、职业资格证书查询、个人工商信息记录、法院涉法涉案查询、负面社会安全记录查询、网贷不良记录、金融业违规记录、涉金融领域黑名单、限制消费记录、限制出入境记录等。
也就是说,背调员能将候选人全方位“分解”,没有一点秘密。
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背调员同样能完成这些项目的核查。
至于查询周期,简单的信息可以秒出,复杂的也不会超过一周。例如,查候选人是否有案底,就能做到秒出;但要查国外教育经历的话,就得1至7天。
这个行业的收费标准,是根据查询项目多少来定价的。如果仅仅是核实普通员工的学历、证书等信息,每个人也就几百块;涉及管理层履历的话,每人要几千元;如果是那种更高阶候选人的暗调,一份报告能收到几万或几十万。
一家背调公司的收费标准。
何超说,所谓暗调,只是当事人不知道而已。背调员会将与之有工作交际的人,全部访谈一遍。
其实,对背调员而言,学历、证书之类的固定信息非常好查询,比较麻烦是工作表现,这样的内容很多带有主观性。
何超经常遇到类似情况,有的候选人明明在前单位业务能力不错,但可能在某个方面得罪过主管或HR,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工作表现评价。有时候,何超都能看出来前东家对离职员工带着私仇,但他也只能把这些负面表现写进报告。
毕竟怀疑一切,是背调员的基本素养。
何超还常遇到过一种特殊情况,比如候选人在上个公司表现很差,甚至已经触碰到法律红线,可之前的公司碍于自身名声,故意向背调员隐瞒情况。
今年早些时间,何超在背调一家知名快递公司的仓库经理候选人时,他的前期背调都没问题,可在后期访谈时,何超无意中听说,该候选人之所以离职,是因为在上个单位期间,监守自盗了100多万元财物。由于丢失的物品都是他人的快递,公司不敢对外声张。
当何超向这家公司业务经理、HR核实时,对方坚决否认此事。后来,他费了很大力气,才从一个同期离职员工那里,知道了真实情况。因为当时事发后,公司将一张有关此事的警示公告,贴到了仓库门口,这个员工恰巧拍摄了一张。
由此,何超将真实情况写入背调报告,那名候选人失去了工作。
让何超尴尬的是,很多人将背调行业看成是私家侦探公司,经常有人打着合作业务的幌子,开高价让他们调查竞争对手的“黑料”。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何超的公司都会拒绝。在他们看来,这不是良性竞争。
“背调员就是尽力维系职场公平,都去做些下三滥的事,我们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何超坦承,自己在做了背调员后,变得异常珍惜自己的职业羽毛。
背景调查这个行当,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当时,先是很多美国企业利用侦探公司核实候选人的背景信息。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劳动仲裁案件大量增加,企业用人愈发谨慎后,市场上涌现出一批雇前调查公司,他们为雇主多维度核实职场人士信息,为用人企业筛查用工潜在风险。
到了后期,美国的一些背调公司,有时还会收到联邦调查局的订单。
至于背调行业何时在中国开花的,目前并无特别准确的数据。但这个行业从无到有,的确经历了长时间博弈。
2001年3月26日,中国互联网在刚刚起步时,一个被称为“中国黑档”的网站横空出世。其全称是“中国企业从业人员管理系统”,会员企业不仅能通过该网录入现有员工的不良行为,还能查询求职者在原单位有无不良行为的记录。
这个网站一开通,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在质疑它侵犯隐私的同时,一大拨主流媒体也批评其“不人道”。
于是,这个早期准备打造个人信用的互联网平台关停了。
六个月之后,又有一个名为“中国企业员工表现鉴定与评估在线管理系统”上线了,这个平台被很多人称之“中国红黑榜”。简单来说,就是该平台里的个人数据,有好也有坏。可该网站还是无法回避隐私保护问题,最终也草草下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红黑榜”引发了公众和法学界不满,但企业界对其青睐有加。彼时,就有人想过做专业的背景调查,但这做法太过敏感,没有人敢去尝试。
而美国的背调公司,却在中国逐步试水。当时,他们主要是为外企,做中国员工的雇前调查。
到了2008年,国内出现了两家雇前背景调查机构(目前仍存在),可整体没形成气候。我国背调行业的蓬勃,大约是2010年开始的。
彼时,有位社会名人连发21条微博,直指另个“商界领袖”学历造假,倒逼这位当事人承认自己的博士文凭是花3000美元买来的。
舆论风波过去后,社会上又开始呼唤职场诚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背调公司陆续开办,并逐渐变成了很多大型企业的“人事防火墙”。
背调行业真正发力,是自2016年始。其主要原因,是可以从网络世界中,找寻各个维度的数据了。到了2017年,背调行业在全国年产值达到了1亿元,2020年时,产值规模已超过5亿元。特别是疫情后,大量企业开始招聘,整个背调行业处于火热状态。
“谁提供的数据(隐私)和服务越多,就越容易生存。”何超说。
数据是背调行业的生命线。资料图
目前,很多背调机构纷纷推出了SaaS(软件即服务,是云计算的其中一种服务模式),他们一边能接入公安、工商、学信等政府机关的开放接口,一边可连接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各个公司的HR们,可随时在后台下单,并查阅报告。
另外,这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见证了各类公司的变迁。
一开始,很多背调公司接单最多的,是房地产公司;后来,互联网大厂单子多了起来;近两年,短视频从业者背调订单火速增长;而针对教育培训公司的单子,很多背调公司则经历了从井喷到冰点的转变。
一家背调公司的部分客户。
不过,据何超介绍,业内对金融和制药行业的单子,一直比较稳定。
“但做这行的公司多了以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何超直言,为了拿到更多单子,大家不仅要想法去公关HR,还得花钱在网络上做竞价排名。而背调公司的老板们,也需要不断包装业务,去争取一轮轮融资。
进入9月份,何超变得异常忙碌。背调行业有“金三银四,金九银十”的规律,这两个时间段,很多大型企业春招和秋招,会有大量求职者涌入。而他们的主要订单多来自北上广与江浙等地。
“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需求量大,有的欠发达城市一点业务都没有。”据何超介绍,他们偶尔也会接到一些小城公司的电话咨询,但公司对这类业务积极性并不高,“有时候就背调十几个人,人均才600元,还不够耽误事儿。”
在何超所接触的行业里,房地产、互联网、金融、教育培训、医药生物五个行业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这些行业甚至将第三方背调数据,看成了选人用人的黄金标准。
可何超压力倍增,因为他们的背调范围和标准,必须跟着雇主要求走。
何超透露,有时候企业给5个标准,都快做完了,临时加到12个。做完12个标准时,雇主又增加三五个。因此,他们被雇主折磨得连续加班,早已经是常态了。
并且,各个企业的用人标准也不一样。比如,很多公司完全不要刑满释放人员,但何超就遇到过一家大型殡葬公司,就特别青睐重刑犯的释放人员。
对于犯罪记录一事,何超还遇到过更尴尬的。由于有些公司老板本身就坐过牢,所以,他们给候选人做背调时非常为难:“提出这个问题吧,怕老板认为是在侮辱自己;不提吧,又担心出现别的影响。”
何超所在的公司,目前有30多名背调员,每次在“金三银四,金九银十”的时间段,他们每人都要同时跟进几十个候选人,一本报告少则做几页,多的高达几十页。
而长达几十页的那种报告,多是针对大企业副总裁一级的,每本收费数十万元。
某背调公司的背调报告样本(局部)。
不过,这种高阶人物极难做背调,因为很多人早就是圈内名人了,有关他们的信息,就变得格外值钱。
这两年,何超惊奇地发现,很多大型企业在背调标准里加了品德调查一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上常曝出一些企业管理层做些出格的事情,从而影响品牌形象。
何超就遇到过一个订单,那位男性副总裁都上班3年了,公司突然要对他前三段履历中的品德问题进行调查。这次背调,何超用了1个多月。最终结论是,这位男性副总裁之前经常骚扰男下属。此次之所以背调,是他又犯了老毛病。
对品德调查的订单,更多出现在明星领域。有些公司还专门成立部门,负责明星背调业务。这些订单里,既有将入行的新人,也有正式出道的艺人。
针对明星的背调尤其详细,背调员恨不得连其幼儿园同学都得访谈一遍。如果其中发现了问题,这位艺人很可能面临辞退或雪藏。针对明星的背调报告,一份起步都要几万元。
实际上,无论是针对明星还是其他求职者的品德调查,何超总觉得是违反伦理。在他看来,有的人“负面经历”仅仅停留在一件事或一段时间内。可这种过往,只要写进背调报告,当事人可能再也找不到称心的工作。
可何超阻碍不了这些。所以如果发现对方有问题,他就告诉自己,“那就是成长的代价。”
需要指出,背调公司把报告交给雇主公司时,HR是不会一本本翻看的,他们只看报告的“灯色”。通用的“灯色”有绿蓝黄红四种,绿色说明调查项目全部属实;蓝灯代表存在争议;黄灯说明存在虚假;红灯则是完全造假。
HR只需根据报告颜色,来决定是否留下候选人。通常,每10本报告里,就有一本是“红灯”。
其实,何超觉得这样挺残酷——很多人努力了多年,却最终输给了一份背调报告。不止一次,候选人在电话里歇斯底里地对何超说:“我真的一直在努力,你们就这样把我毁了。”
这些年,有一个求职者一直让何超不能释怀。当时,他调查一批简历时,发现有位候选人就读的大专是野鸡学校。他打电话核实时,对方非常诚实,没有任何隐瞒。
这位候选人说,因为家里太穷,自己很小就辍学了。在外打工时喜欢上了文学,想当一名记者或作家。2003年,18岁那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传媒类学校的招生广告,他报名后,很快被“大专班”录取了。
上了两年学才知道,这所学校根本发不了大专毕业证,只能给个其他学校的中专证。
但家人都知道他去读大学了,他无法给家里交待,只能参加成人高考。上完成人专科后,又艰难完成了自考中文本科。
而他之前工作的出版社,从没对员工进行背景调查。后来,他要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大厂,在写简历时也不敢撒谎,并把最早就读的那个“野鸡学校”写到教育经历中。
这个“野鸡学校”的事情最终被何超发现,他随即给求职者亮了“黄灯”,HR据此没有录用这位候选人。何超现在再看这件事,并没觉得对方有什么不妥——毕竟他也是受害者,可自己当初只放大了候选人的一段经历,导致他丧失了一次人生选择。
“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很不舒服。”何超说自己也很无奈,他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自己也只是职场一员而已,没准儿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背调对象。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何超为化名)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