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逻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半佛仙人 (ID:banfoSB),作者:半佛仙人,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后台很多朋友让我谈一下东方甄选的玉米事件。
简单科普下,大概就是他们直播间卖玉米,折合下来一根6元,然后辛巴蹦出来说他们卖的贵,收购价只有7毛,这是智商税。
有一说一,辛巴老师有一天能说别人是智商税,这个效果其实挺魔幻的。
然后东方甄选的主播那边回应表示谷贱伤农。
再然后他们的玉米供应商,东北农嫂整了个直播间,卖3块6,还说东方甄选贵。
然后胖东来超市下架了东北农嫂的玉米,因为进货价是4块2,加票4块6,给胖东来是6块,合着你们这些人欺负我胖东来?
然后网友们围绕着玉米到底多少钱,这几个玉米都是什么品种,以及东方甄选赚了多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好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围绕这件事儿,所有吵架基本分为三个阵营。
一个是你东方甄选就是吃了利润大头,并没有给农民更高的收购价,你赚多少跟农民一点关系都没有。
一个是指望农产品多赚钱,就要有品牌、有渠道、有规模,只搞价格内卷就是不赚钱,东方甄选做的没问题,他们在帮农产品做溢价,要算大账不能算小账。
一个是认真科普这几种玉米其实不是一个品类,黄糯玉米和鲜食玉米本来就不是一个价格,就像同一个品牌也有低端产品线和高端产品线,就像奥迪和大众都是大众,你不能直接比较的。
三方的观点都对,而且不矛盾,某种程度上是互为补充的。
但都没有讲透一个关键。
那就是为啥这么干的人多了,这么多年,只有东方甄选引发争议了?
农产品出地价低,损耗和渠道成本高,这不是啥秘密啊,大家都知道,但为啥东方甄选有争议?
答案很简单。
所有问题都出在那句“谷贱伤农”。
当你讲谷贱伤农的时候,这个事情的性质就从“商业”,变成了是不是真的给“农民创收”。
你就等于装到了一个容易被算清楚的领域,你就拦不住别人跟你算成本了,毕竟你自己说的谷贱伤农嘛,那肯定就会有人跟你算你到底有没有给农民更多钱。
然后一算,就麻烦了,不体面了。
直接一点,东方甄选的玉米是最贵的吗?
东方甄选卖的说不上便宜,但确实比他们贵的也有的是。
你去便利店,去外卖平台打开,自己搜一搜,比6块一根价格高的有的是。
既然东方甄选并不是最贵,为什么反而会挨骂?
因为别的卖的贵的,没有一个讲什么“谷贱伤农”,所以不会有人用这个来要求他们。
这句“谷贱伤农”,等于是把牌坊给立了。
有没有这句“谷贱伤农”,网友的评判标准是两个标准。
如果没有那句“谷贱伤农”,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问题,不偷不抢明码标价消费者愿意买单,有什么问题?
这就是商业行为,不会有问题,人家消费者爱买关你屁事。
而有了这句“谷贱伤农”,那性质就变了。
就真的有人会算农民有没有多赚,因为你这句话就等于是暗示我虽然价格高,但我给了农民更高价嘛,那就全都是问题。
事情其实就这么简单。
再次强调,利润率、定价、渠道、品类、产业升级之类的都根本不是这次问题的关键。
只要消费者愿意买单,他们明码标价,卖100块1根也不是问题。
大家从来不介意农产品做出高端。
介意的是没有给农民更多钱,却打了谷贱伤农的旗号。
苹果、BBA、茅台、各路奢侈品,哪个定价不高?
哪个利润率不高?
哪个消费者不知道这一套?
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利润率高,有大量的溢价,但为什么大家不觉得奇怪,也不会因为利润率来攻击?
因为品牌溢价的核心是装X,是通过装X营造信息差,进而激发用户的认同。
你看看上面提到的几个品牌和品类,人家是怎么选择装X领域的?
科技、创新、艺术、格调、阶级划分、公务员、历史情怀、人情世故。
这些东西的格调,你是没有办法直接“量化”的。
所以你找不出问题,你顶多自己不认可。
我就是喜欢科技感,这东西在我这就是值千金。
我就是喜欢公务员同款,奥迪配合鲁花花生油就是山东外挂。
我就是喜欢茅台,就是喜欢茅台上面的故事,我送礼就是需要。
有什么问题?
没有任何问题,这属于,愿者上钩。
就是喜欢的就买,有送礼需要的就买,有装X需要的就买,不喜欢或者买不起的就不买。
不存在被人抓着算账的可能性。
这些东西本质上就是玄学,玄学玩儿的就是一个“自我满足”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共识”。
这东西是认的就认,不认的就不认,并且双方都有足够的共识对方是SB。
而且他们还都是对的,因为确实是太唯心了,真的是“算不清”。
这时候你再看“谷贱伤农”。
这就很麻烦了。
我们是农业大国,并且农产品不管生产还是收购还是流通,中间的价格是不难搞清楚的。
这就代表,你从地里多少钱收购,你的流通环节加价了多少,其实是可以被算清的。
虽然从法律也好,商业也好,加价都没有问题,渠道价值也是价值,筛选价值也是价值。
但这是“商业”的逻辑。
纯粹做“商业”,是没有问题的,也不会有人纠结。
但丢出“谷贱伤农”的时候,就等于试图用一个可以被算清楚价格的“情怀”,去解释“商业”。
很容易被认为是既当又立。
这在很多人眼中,不是“格调”,是“虚伪”。
所以,玉米6块1根贵吗?
一根都乐即食水果玉米,10块一根随便卖,没人觉得有问题,因为成本多少关你屁事,你要不要就好了。
人家可没说我便利店卖10块1根是为了“助农”,大家在商言商。
另外。
贵也好,便宜也罢,其实都和农民没关系,农民并没有挣到这里面的钱。
他赚到的就是工厂给的收购价,多一分也不会给他。
所以,这时候谈“助农情怀”谈“谷贱伤农”,其实就容易引发反感。
享受了情怀加成,就要被同样审视。
选择了一个容易被“算清”的情怀,其实是给自己埋雷。
而这,才是争议爆发的原因。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