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过程中,车路端的各路黑科技最能打动人心,完善的制度法规则为产业持久护航。当下,我国正加快构建智能网联车标准法规体系。
据工信部今日发布消息,10月,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领域国际标准ISO34501《道路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词汇》正式发布。
该标准是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重要基础性标准,满足了行业在开展自动驾驶测试评价相关工作时采用标准化语言描述测试场景的需求,将广泛应用于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测试和管理,为智慧出行、区域接驳及道路运输等各类自动驾驶应用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在同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智慧”的车、“聪明”的路再次成为焦点。
据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介绍,上海将强化制度保障,出台规范标准,推动高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在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试运营;依托浦东立法优势,推动无人驾驶在特定区域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
▍标准法规——高阶智能驾驶落地“加速器”
自动驾驶汽车的产品准入、上路均需相关部门的批准,自动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时该谁担责,也需要有相关法律提供依据,智能网联车标准法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的建设。
与此同时,智能驾驶产业正处快速变革期,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已具备硬件基础。目前我国过半数主流主机厂已推出满足L3级别智能驾驶硬件要求的车型,多家主机厂将2025年前后作为实现L4/L5级别自动驾驶的目标时点。
这一背景下,完善的标准法规被视作高阶智能驾驶落地的“加速器”,已有地方政府先行先试、率先立法。7月6日,深圳发布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允许满足条件的L3+级车型上路。
万联证券表示,深圳在自动驾驶立法上的突破有望为国家层面及其他城市推出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有望在全国范围内由点及面加速推广,推动L3+自动驾驶的落地。首创证券也表示,随着更多地区的相关配套政策得到完善,高阶自动驾驶布局有望加速步入兑现区。
国家层面上,工信部近日就《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新一阶段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覆盖面从车端延展到产业链上下游,对软件、芯片、数据、安全、通信等方面均有所涉及,涵盖智能感知、信息通讯、决策控制与执行、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等内容,有望进一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正如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羽所说,新版《建设指南》将逐步完善并建立起产业链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建立一个开放、开源、协同的智能汽车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