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车市经历了原材料涨价、供应链暂停、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等一系列考验。“寒气”袭来,有人在收紧口袋,有人向资本求援。长城汽车却选择反其道而行,成了让行业看不懂的特例。
10月21日,长城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前九个月,长城汽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创历史新高:营收达994.80亿元,同比增长9.56%,净利润81.49亿元,同比增长64.80%。在这份财报中,有一个数据难免让不少同行坐立不安。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研发总投入达85.44亿元,同比增长64.74%,占营收比重达8.59%。这就意味着,扣除净利,长城汽车还为研发补贴了近4亿元。
做“猪”还是 “鹰”?
赛道切换、新能源风口到来,在“猪都能起飞”的窗口期,赚热钱还是谋长线?车企的选择出现了分化。造车新势力谋划着多地IPO、传统车企则跟着市值跑,一时间“造势”成了关键词。可以看到,此时的长城汽车进入了一个“冷静布局期”,转型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哈弗品牌2030年停售燃油车!”当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今年8月的一次发布会上宣布这个消息时,现场掌声阵阵。要知道,哈弗是长城汽车旗下最重要的品牌。曾发出“向死而生”思考的长城汽车,这次对自己下了狠手。
在今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后,业内都在观望长城汽车的举动。众所周知,比亚迪在燃油车市场的份额日渐萎缩,要想发力高端化只有新能源一条路,加之在电池领域多年的积累,停售燃油车是意料之中。回看长城汽车,旗下欧拉、魏牌已在新能源市场风生水起,为何还要给哈弗动刀?是造势还是有备而来?
外界的猜疑声还未散去,9月28日,哈弗H6以全新“DHT-PHEV”混动基因在国内上市,完成了向新能源赛道的切换。10月7日,这款车在海外首发,第一站登陆泰国,短短40分钟的发布会订单突破1000辆。由此,长城汽车在泰国市场构建起了涵盖EV、HEV、PHEV多种动力形式的产品矩阵。
在10月17日,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车展,在时隔4年后重启。车展期间,长城魏牌摩卡PHEV(Coffee 01)以39万-42万元的高售价,在欧洲市场上市。这个价格比国内售价高出10万元,直接与欧洲豪车传统车型比肩。而在2021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平均售价也才刚刚突破20万元。
“在豪华智能新能源车赛道上,造车新势力一度掌握了主动权,但目前看,将来鹿死谁手还没到分晓时刻。像长城汽车这样一直深耕汽车行业的传统车企,在现阶段已展示出了不可忽视的上攻力量。”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认为。
不“栽树”无“森林”
财报发布当日,长城汽车同时宣布,拟使用资金与魏建军(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稳晟科技共同出资设立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长城汽车认缴出资额1000万元,占比20%。在全产业链布局上,长城汽车又了打通一个关键环节。
高投入能否换来高回报?在长城汽车看来,研发投入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精准与偏差之别。财报显示,前三季度85.44亿元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布局。正是通过长期精准的投入,直接带动了车型平均售价和智能化车型的占比。
官方数据显示,1-9月,长城汽车平均单车售价达到12.4万元,同比增长20.72%;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14.56%,同比提升5%;智能化车型销量占比达85.58%,同比提升11%;“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车型销量占比70.02%,同比提升12%。
“衡量车企综合实力的最重要指标并非销量,而是单车平均售价。在更高的售价背后,体现了用户对这家车企的接受度,也反应出这家车企在研发、智造、服务等方面的体系能力。”汽车行业评论人张恒认为,长城汽车正是依托自身独有的“森林生态”体系,筑起了高含金量的技术护城河。
如果用官方定义来解释长城汽车“森林生态”,就是一套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智能化、新能源等相关技术产业,实现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的生态体系。该体系由产品矩阵、智能科技、新能源、产研体系四大业务板块共同构成,无论是业务板块,还是各级子公司之间,都是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充分利用生态循环发展优势,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以赋能整车为目标,合作共赢、共创价值。这就可以理解为何长城汽车早在几年前,就敢确立了混动、纯电、氢能三线并举的新能源发展路线。
“长城汽车的做法值得各家车企借鉴。克制住对销量的追求,以产品品质和经营效益为先,说明长城汽车已走向了追求效益的阶段。”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